很多人愛喝牛奶不是因為牛奶好喝,而是因為牛奶有營養。很多人也認為喝牛奶多瞭就是補鈣多瞭,孩子就能長的很高,那喝牛奶到底會不會補鈣呢?

平時補鈣的四個最佳時間

1、補鈣——餐後補鈣

平時在進餐的時候補充鈣劑的話,會使人體對鈣的吸收下降,從而會造成浪費。而餐後補鈣的話,就能更好保證鈣能被充分的利用。提醒,牛奶中的含鈣量是最高的,喝完牛奶後的3-5小時腸道就能完成對鈣的吸收。

2、補鈣——睡前補

研究顯示。人尿中隨時會有鈣的排出,而尿鈣主要是來自血液。夜間入睡後空腹排的尿鈣,則幾乎是來自骨鈣的丟失。所以,睡前喝牛奶是最適宜補鈣的,同時臨睡前喝牛奶還能改善睡眠。

3、補鈣——清晨補

我們知道早晨6-9點之間是心臟病、哮喘、肺氣腫、腦卒中等病的高發時段,這個時間如果能適量的補鈣,就能夠增加血液中的血鈣濃度,這樣也能都減輕這些病癥的高發危險因素。

4、補鈣——曬太陽後補

我們知道維生素D有助促進鈣的吸收,而曬太陽能產生維生素D,所以曬完太陽後補鈣也是一個最佳的時間。

提醒:補鈣,隻有充分的利用補鈣的最佳時間,才能更好充分的吸收鈣劑。

補鈣牛奶怎麼引用

真相:先來說一下補鈣。補鈣,主要指的是補骨鈣,人體中有99%的鈣存在於骨骼中,另外的1%則參與人體的各種生化反應。但是,並不是所有吃到肚子裡的鈣都能輕易地補到骨頭上。首先,人體攝入的鈣首先要能被吸收,其次,這部分被吸收的鈣還要真正能被用來“補”到骨頭上,而不是隨著尿液被排出體外。因而,補鈣的過程取決於三個因素:攝入量、吸收率、生物利用率。

鈣含量高不一定能補鈣

單純看含鈣量,100克牛奶含鈣110毫克左右,在各種食物中的確不能算是最高,一些海藻,幹的小魚小蝦,芝麻等的鈣含量都比牛奶要高。但是要知道,首先牛奶中有90%都是水,如果把這部分水去掉,其鈣含量可以提高接近10倍,也因此一些奶制品的鈣含量會大大提高,比如100克的埃門塔爾奶酪含鈣量高達1000毫克。其次,牛奶中的鈣的吸收率達到32%以上。因為牛奶中三分之一的鈣是以遊離態存在的,直接就可以被吸收,另外三分之二的鈣結合在酪蛋白上,這部分鈣會隨著酪蛋白的消化而被釋放出來,也很容易被吸收。最後,牛奶中的鈣的生物利用率也特別高。當同時吸收鈣和磷的比例在0.5到3之間的時候,鈣被保留在骨頭上的效率最高。而牛奶中鈣和磷的比例在1.3。可以看出,牛奶的確是人類膳食中不可多得的優良鈣源。

至於蔬菜,首先並沒有多少蔬菜的含鈣量高於牛奶。其次,由於大多數蔬菜中都含有草酸,而草酸會降低包括鈣在內的許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使得蔬菜中的鈣的吸收率較牛奶要低得多,比如菠菜中鈣的吸收率隻是牛奶中鈣的六分之一。蔬菜中唯一的一朵奇葩,就是卷心菜。卷心菜中的鈣的吸收率和牛奶一樣高,但是其中的鈣含量僅僅為每百克30毫克。也就是說,如果你執意要通過吃卷心菜來補鈣,別人早晨隻需要喝300毫升牛奶(有點多,好歹還是能喝下去)或者吃30克奶酪就能攝入300毫克的鈣,而你得吃一公斤的卷心菜!

喝牛奶導致鈣流失?

流言中提到,一旦喝牛奶或者吃肉食就可能會導致體液變酸,然後骨鈣就會被釋放出來中和酸性。這樣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首先,所謂的食物的酸堿性會影響到體液的酸堿性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引起體液變酸的主要“元兇”是氫離子。人體中氫離子的來源主要是糖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溶於水產生的碳酸氫根和氫離子,這稱為呼吸性酸。次要來源則是含硫和磷的一些化合物以及代謝產生的有機酸(比如乳酸),這些稱為代謝性酸。呼吸性酸的量遠大於代謝性酸的量。健康情況下的機體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可以將體液維持在一個正常的酸堿范圍內。這套機制主要包括血液中的緩沖系統以及肺和腎臟的調節作用。血液中最重要的緩沖體系是碳酸氫鈉緩沖溶液(NaHCO3/H2CO3)。肺可以通過改變呼吸的頻率來改變帶走的二氧化碳的量以調節血液中碳酸的濃度,而腎可以通過改變對碳酸氫鈉的重吸收作用來調節其濃度,從而最終使血液pH值維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血液中還存在其他的緩沖系統,但都不會需要鈣離子的參與。血液中的鈣離子主要是參與一些神經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體液有其自身的酸堿調節機制,一個健康的人不會因為攝入的正常食物導致體液酸堿失衡,更不會導致分解骨鈣。

其次,人體骨骼總量是增長還是減少,取決於造骨細胞和蝕骨細胞的共同作用。通常從出生到青少年階段,造骨細胞起主導作用,其合成骨骼的速度大於蝕骨細胞分解骨骼的速度,因而人體骨骼會變粗變致密。到三四十歲左右人體骨骼重量達到巔峰,之後蝕骨細胞對骨骼的侵蝕速度快於造骨細胞合成骨骼的速度,人體在慢慢地流失骨質(女性在更年期之後由於荷爾蒙的原因,骨質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最終導致骨質疏松。與流言中提到的所謂攝入高蛋白含量的酸性食物會導致骨質流失相反,有大量研究表明,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論是動物性蛋白還是植物性蛋白,不僅不會導致骨鈣流失骨質疏松,反而有助於骨骼健康。因為攝入的蛋白質會刺激胰島素生長因子IGF-I的生成,從而刺激骨骼形成,增加骨重量。

此外,骨骼作為鈣質的“倉庫”,對於維持血液中鈣的濃度有著重要的作用。當通過飲食攝取的鈣質不足以維持血鈣濃度的時候,蝕骨細胞則會分解骨骼釋放鈣離子以維持血鈣濃度。因此,保證日常飲食能攝取足夠的鈣質,一方面可以在青少年時期“深挖坑,廣積糧”,儲存足夠的骨質以應付未來的骨質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年以後盡量維持血鈣濃度從而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至於流言中作為“證據”提到的不同國傢和地區的飲奶量和骨質疏松情況的對比,關鍵的問題在於是否有可比性,因為不同地區的人的生活習慣和環境都很不同,很難直接確定飲奶量和骨質疏松情況之間的關系。就拿經常提到的亞洲人喝奶少卻少見骨折和骨質疏松為例。首先很多亞洲國傢都屬於發展中國傢,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落後,因而對於骨質疏松情況的檢出和統計的數據不一定準確。而在醫療條件相對發達的香港和新加坡,腿骨骨折數量僅僅略低於美國。其次,與北歐人種相比,東亞和東南亞人種的體型也相對較小,較小的體型相對更不容易骨折。

相反,對於同一地區或同一人種的研究則表明,飲用牛奶和奶制品可以顯著提高青春期人體的骨骼增長,對維持骨骼總量也有用處。比如一項持續12個月的對48名11歲白人女孩的研究表明,每天通過乳品攝入1200毫克鈣的女孩的骨密度的增加量比對照組(日常飲食)有顯著的提高,而且增加乳品攝入與體重增加和體脂肪含量沒有聯系。一項對北京地區649名12到14歲女孩的調查研究也顯示乳品攝入有益於增加骨重量。而另一項持續3年的對200名55到59歲的絕經後中國婦女的研究顯示攝入高鈣奶粉有利於預防骨質流失。

結論:謠言破解。牛奶是不可多得的優質鈣源,既有較高的含鈣量,其中的鈣質又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和流言所說的相反,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會缺鈣,反而有助於增加骨重量,預防骨質疏松。

女人補鈣最好的五種食物

1、多吃豆類、青菜。

從最常見的青菜和豆腐中攝取鈣質,青菜中通常以深綠色為佳,例如芥藍、芥菜、紅莧菜、皇冠菜、莧菜、紅鳳菜、川七、小白菜、油菜,而豆芽菜也有不錯的鈣含量。100克的芥藍菜煮熟後大約半碗,就能吃到238mg的鈣質。

豆類食材則以市場上常見的小方豆幹含鈣量最佳,以一塊豆幹約40~50克計算,隻要2~2、5塊,就能攝取到685mg鈣質,超過一天所需的一半。

至於豆腐和豆漿,雖然因為水分較多,單位含鈣量不如豆幹,但是其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促進骨質合成,因此對骨骼有保護效果,對於不喝牛奶的人來說,改喝豆漿是個好選擇。

2、海鮮類以小魚幹、蝦米最多鈣。

餐點中適時加入小魚幹、蝦米、蝦皮等食材,不但可增添菜色的鮮美,還是“鈣尚多”的小秘訣。

專傢建議:什錦海鮮粥中可加入小魚幹、蝦子、文蛤、牡蠣等食材,不但滋味好、營養豐富,也是一道高鈣料理。

除此之外,鰻魚罐頭、鯖魚罐頭(小型青花魚)等由於魚骨已化開,可全部下肚,也可補充鈣質,不過要註意鹽分較高的問題。

3、多吃堅果種子,黑芝麻最優。

以各式堅果打碎拌入料理中,除瞭攝取不飽和好脂肪之外,也能補充一部份的鈣質。其中尤以黑芝麻的含鈣量最豐富,100克就有1456mg的鈣質,平時撒在白飯上就很美味。

不過堅果類屬於油脂類食物,攝取時必須替換原有油脂量,以免吃下過量脂肪。

4、別忘瞭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維生素C能幫助膠原蛋白形成,有助骨骼健康,也可以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平時別忘瞭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例如芭樂、奇異果、小番茄都是很好的選擇。

不過,許多人吃高劑量維他命C保健食品,導致維生素C的代謝物“草酸”幹擾鈣質吸收,因此每天吃維他命C補充劑不應超過2000mg,並且應多喝水,使身體無法分解吸收的多餘維生素C隨尿液排出,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5、少量多次攝取,比一餐吃足高鈣好。

將一天所需的1000mg鈣質分散在各餐食用,而不是一次吞下高劑量的鈣。這是因為人體有自行調節的能力,因此當我們一次吃下高劑量的鈣質時,身體的吸收率會降低,也就是說,鈣的吸收率和攝取量呈反比。

因此,每餐都攝取到適量鈣質,讓身體穩定吸收,是比較有效的補鈣方法。

成人補鈣過量的癥狀

1.補鈣補出厭食癥

曾經有報道一傢人,老老少少都食欲減退、不思飲食,吃點東西就膨悶脹飽、噯氣打嗝。遂發現他們傢裡各種鈣片一大堆,孩子老人一起補,原來是吃鈣過多出瞭毛病。

你知道,大多數鈣劑進入胃內是要經過胃酸的作用,離子化後才能被吸收的,在鈣離子形成過程中,要消耗胃酸,一般離解100毫克鈣離子需要100~200毫升胃酸。胃酸過低,人就沒有食欲。有的鈣劑遇酸還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就會引起飽脹噯氣。其中“活性鈣”的抗酸作用最強,常被用作制酸劑。

目前許多人重視補鈣,不惜花錢買大量鈣片服用,以“藥補”代替“食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孰不知忽略瞭奶類、豆制品、海產品、蔬果等富鈣膳食的攝入,單純依靠吃鈣片,隻能使人尤其是兒童,越來越食欲減退、挑食、偏食,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補鈣還是從調整膳食結構入手,從食物中攝取自然鈣,才是改善缺鈣最好最直接的途徑。

2.補鈣補出便秘

某老婦到美國探親,開始還很好,後來逐漸發生瞭大便秘結,讓她難以忍受。即使多吃香蕉、蔬菜也不解決問題,後來連緩瀉藥都不起作用瞭。什麼原因呢?後來發現,原來是她女兒孝順,給老媽買瞭大量鈣劑服用。

美國補鈣以碳酸鈣為主,而且劑量又大,碳酸鈣在胃內遇酸形成氯化鈣,進入腸道後遇上堿性環境,又會形成碳酸鈣和磷酸鈣,這些難以吸收的鈣鹽抑制腸蠕動,必然造成頑固性便秘。後來,她改變瞭藥物補鈣的方式,註意攝入富鈣食品,便秘也逐漸緩解瞭。

3.補鈣補出腎結石

一位老媽媽,從絕經前就開始補鈣和維生素D,十幾年來很是自得。不久前出現瞭腰痛、血尿,B超、CT檢查都證實是腎盂結石;再查血,有明顯的高鈣血癥。這就不能不說,她的腎結石可能與她長期大量補鈣有關。

4.補鈣補出維生素D中毒

曾有報道,一位患者補鈣心切,擅自加大服用促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丸,10天之後進入半昏迷狀態。原來他發生瞭維生素D中毒癥。

許多人知道維生素D有助於鈣的吸收。於是,補鈣時首選鈣與維生素D合一的制劑,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鈣在腸道內的吸收確實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但對於一個人來說,隻要他沒有慢性腸道疾病,沒有肝腎功能障礙,自身產生的的維生素D和通過食物攝入的維生素D就足夠他用的瞭。

按維生素D的特性,每日接受20分鐘的室外日光浴,可較充足地獲得。隻有一些特殊人群才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有補充維生素D的必要。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兒、長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有肝腎功能障礙的病人,其體內維生素D代謝異常等。進入體內的維生素D太多瞭,對健康不利。

成人補鈣吃什麼好

第一類:牛奶。每100克牛奶所含營養素如下:熱量 (54.00千卡) 、蛋白質(3.00克) 、脂肪(3.20克) 、碳水化合物(3.40克) 、維生素A (24.00微克)、鈣(104.00毫克)等,含有很多的礦物質。並且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種類復雜,至少有100多種,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

小貼士:對於孕婦以及老年人來說,牛奶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類:豆制品。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數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漿凝固面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豆制品的營養主要體現在其豐富蛋白質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與動物蛋白相似,同樣也含有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重要的是,豆制品不含膽固醇。

小貼士:豆類不僅可以熬湯,還可以加工(如大豆加工成豆漿,豆腐,豆腐皮;黑豆加工後變成豆豉、豆醬等美味的調味品)。

第三類:肉類和蛋類。肉類幾乎是最普遍受人喜愛的食物。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在10%至20%之間,肉類食物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種類的胺基酸,促進鈣的吸收。蛋類中的蛋清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而蛋黃比蛋清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鈣、磷和鐵等無機鹽多集中於蛋黃中。

小貼士:肉類和蛋類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我們應該多吃一些,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類:海產品類。如海帶,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與菠菜、油菜相比,除維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鈣、鐵的含量均高出幾倍、幾十倍。 還有蝦皮,蝦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為豐富,有“鈣庫”之稱,是缺鈣者補鈣的較佳途徑。

小貼士:容易對海產品過敏的人應該小心註意些。

第五類:補鈣制劑。選用鈣劑要本著安全無副作用、含量高、吸收率高的原則。如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碳酸鈣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39%,可溶於胃酸,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的補鈣劑。

小貼士:藥品畢竟不同於食物,應該小編希望大傢購買時應謹慎,小心,認準放心無誤後再選擇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