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也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衰老狀態吧?對於老年朋友來說,能夠自理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老年朋友勞碌瞭大半輩子,到瞭晚年就應該享享清福。可是如果一個老人患上瞭老年癡呆,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還談什麼享清福呢?那麼,老年人怎麼預防腦衰方法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怎樣散步最健康

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癥、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逍遙散步法老年人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

快速散步法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線路、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的路程。散步時,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擺臂散步法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摩腹散步法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年人。

倒退散步法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復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癥。

老年人怎麼預防腦衰方法

一、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是使大腦休息的重要方法,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體內被消耗的能量物質重新合成,使經過興奮之後變得疲勞的神經中樞,重新獲得工作能力。睡眠的好壞,不全在於時間的長短,更重要的是睡眠的深度,深沉的熟睡,消除疲勞快,睡眠時間可減少。

二、生活有規律

避免過度的精神緊張,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和娛樂,使大腦皮層興奮部位輪流得到休息,防止過度興奮而加重神經系統負擔。神經細胞是否萎縮,對人的衰老變化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動物試驗證明,大腦皮質的過度緊張是引起動物早衰的唯一原因。當人的神經系統正常機能遭到破壞時,體內外環境平衡失調,會引起各種臟器的功能低下,導致早衰,所以保持神經系統的健康,是防止早衰和大腦功能減退的重要因素。

三、勤用腦

不要害怕用腦,用腦越多,大腦內各種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越多,形成的條件反射也越多,腦子就更靈活。科學傢經常測試,發現勤用腦的人,大腦不易疲勞,腦神經細胞保養良好,盡管年齡增長,卻能避免老年性癡呆。而整天無所事事,無所用心的人,不僅智力降低,而且大腦容易萎縮和早衰。古人主張“博學強記”,“博學”可增強記憶,“強記”又可促進“博學”,二者相輔相成,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關鍵是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年人積極有效地參加腦力運動,不僅可以延緩大腦衰老,而且可以預防老年性癡呆癥的發生。

四、“健腦”鍛煉

每日清晨起床後,到戶外散步,或做保健操;打太極拳,或做氣功鍛煉等等。清晨空氣新鮮,大腦可得到充分的氧氣,喚醒尚處於抑制狀態的各種神經機制,在學習、工作疲勞時,應調節一下環境,如聽聽悅耳的音樂、美好動聽的鳥語,或觀賞一下綠草、鮮花等,這些活動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提高大腦的活動功能。

五、手指運動健腦

手指功能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如用健身球鍛煉。即手托兩個鐵球或兩個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轉動,長期堅持會有良好的健腦作用。經常進行手指技巧活動,能給腦細胞以直接刺激,可以增強腦的活力。使其功能發達,保持著整體平衡。俗話說“心靈手巧”就是這個道理。

六、節欲健腦

腦萎縮是由於腦退行性變化,大多是在正氣不足,機體衰老中不註意自我保養、自我預防而產生的一種病癥。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於腦,腦為髓海。腦為元神之府,腦髓不足則頭暈耳鳴,目無所視。”大腦的活動有賴於腎精的充養。人老則氣血衰竭,腎精枯槁,面黃發白,筋骨無力。節欲可養精,養精才能健腦養神,延緩大腦衰老。反之,性生活過度,則傷精耗神,未老先衰,頭腦昏昏,智力減退,精神萎靡,百病叢生。

老年人睡什麼樣的床有助睡眠

①硬度適中的床,可以保持脊柱維持正常生理彎曲,使肌肉不易產生疲勞。過硬的床,腰部和背部得不到均衡的承托,脊椎骨無法維持正常弧度,增加肌肉壓力,使人腰酸背痛;過軟的床,則造成脊柱周圍韌帶和關節負荷增加,肌肉被動緊張,時間長瞭就會引起腰背疼痛。

②床鋪面積大,這樣便於睡眠時自由翻身,有利於氣血流通,筋骨舒展。合適的長度應為身高加 20 厘米左右。

③床的高度適宜,略高於就寢者的膝蓋,即一般在 0.4~0.5 米,這種高度便於上床、下床。

總之,較為適合老年人的床,在人體仰臥時能保持腰椎的生理性前凸,側臥位時不會使脊椎側彎。所以說,半硬的平板床(木板加厚墊)是老年人的最佳選擇,繃緊的棕床次之,而一般的軟鋼絲床最差。

?從事激烈的運動,不要看激烈的比賽和驚險刺激的書籍、電影、電視劇等,盡量避免大喜大怒,要使情緒平衡。

⑦忌蒙頭而睡:這樣會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對身體極為不利。

⑧忌仰面而睡:睡覺的姿勢,以向右側身臥為最好,這樣全身骨骼、肌肉都處於自然放松狀態,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勞。仰睡時咽喉腔肌肉組織隨重力下沉,呼吸道狹窄,易打鼾。

⑨面對燈光而睡:人睡著時,眼睛雖然閉著,但仍能感覺光亮。對著光亮入睡,易使人心神不安,難以入睡,而且即使睡著也很容易驚醒。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三步曲

第一步:瞭解你的健康 —— 健康評估

隻有瞭解個人的健康狀況才能有效地維護個人的健康。專門的健康信息系統將在分析相關健康信息的基礎上提供一系列健康及疾病危險性評估報告,並幫助個人及集體明確相關危險因素及健康的發展趨勢。健康評價的結果及相應的健康信息可通過互聯網在醫生及個人間進行動態管理。 第二步:管理你的健康 —— 健康計劃

個人化的健康管理計劃是鑒別及有效控制個人健康危險因素的關鍵。將以那些可以改變或可控制的指標為重點,提出健康改善的目標,提供行動指南以及相關的健康改善模塊。它不但提供瞭預防性幹預的原則,也為醫生及個人之間的溝通提供瞭一個有效的工具。

第三步:改善你的健康 —— 采取行動

以多種形式來幫助個人采取行動來實現個人健康管理計劃的目標。個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自我維護的手段,並通過個人健康管理日記、參加專項健康維護課程及跟蹤隨訪措施來達到健康改善效果。 健康管理日趨理性

健康管理這門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科,其理論基礎源於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與管理科學,與循證醫學、保險學以及社會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本次論壇總結瞭我國健康管理的現狀,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從多角度分析瞭健康管理的發展趨勢,發揮中華醫學會深厚的學術背景及資源,深入探討健康管理學獨特的形式以及學科的建設,引導健康管理的研究方向,搭建健康管理實踐經驗的交流平臺,開展從業人員的職業教育,推動健康管理專業的理論與實踐向縱深發展,為健康管理的健康發展向政府部門建言獻策。

老年人交替運動有益健康

體腦交替:人們在進行體力勞動如跑步、遊泳、爬山時,還要進行腦力鍛煉,如棋類活動、智力遊戲、背誦詩詞和外文單詞等。隻有常練手腳勤動腦,腦力才能經久不衰。

動靜交替:要求人們一方面不斷進行體力和腦力鍛煉,另一方面每天抽時間使體、腦都安靜下來,全身肌肉放松,去除頭腦中的一切雜念,使全身心得到休息,有利於調節全身的循環系統。

正反交替:身體條件好的人不妨做一些“倒運動”,如倒著行走、倒著慢跑等之類的“反運動”,可彌補“正運動”的不足,使人體所有器官都處在鍛煉之中。

冷熱交替:冬泳、夏泳、冷水澡和越野跑都是“冷熱交替”的典型運動。“冷熱交替”不僅能幫助人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且對人的體表代謝有顯著改善。

上下交替:經常慢跑盡管腿部肌肉得到瞭鍛煉,但上肢卻沒有得到多少活動,不妨再參加一些頻繁使用上肢的運動,如投擲、打球、玩啞鈴、拉擴胸器等,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的鍛煉。

左右交替:平時習慣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動右手、右腿,反之亦然。“左右交替”不僅使左右肢體得以“全面發展”,還使大腦左右兩半球也得到“全面發展”,對老年人中風、腦血管病有預防作用。

正、倒立交替:科學證實,經常倒立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能使人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對癔病、意志消沉、心緒不寧等精神性疾病功效也佳。

穿鞋脫鞋交替:足底有與內臟器官相聯系的敏感區,赤足走路時,敏感區首先受刺激,然後把信號傳入相關的內臟器官和內臟器官相關的大腦皮層,發揮人體內協調作用,達到健身的目的。

走跑交替:是人體移動方式的結合,更是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先走後跑,交替進行。走跑交替若能經常進行,可增強體質,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對防治“老寒腿”、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癥有良好的作用。

胸、腹式呼吸交替:一般人平時多采用輕松省力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僅在劇烈運動和其他應激情況下采用。專傢認為,經常的胸、腹交替呼吸,有利於肺泡氣體交換,可明顯減少呼吸道疾病發生,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頗有裨益。

老人散步的好處

1、散步第一個好處就是鍛煉腰腿,促進下肢的靈活。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好自然腎就受益;腎主骨,所以散步還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

2、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縮,幫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加速代謝過程,提高肌體免疫力。

3、散步時由於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脾胃是後天之本,有瞭良好的脾胃功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並且益壽延年。

4、可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同時增強腰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與彈性,是防止肢體過早僵硬的好辦法。

5、鍛煉心臟。走路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臟病,降低血壓。中醫認為,心臟強健瞭,全身氣血暢通,能帶動各個臟腑器官良好地運行。

6、促進肺功能。散步,特別是快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增強肺活量。中醫認為,肺主氣,肺功能強瞭,能更好地呼出濁氣,吸入清氣,讓人神清氣爽。散步時肺的通氣量比平時增加瞭一倍以上,從而有利於呼吸系統功能的改善 。

7、減輕體重,降低血糖。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跟吃得多、動得少的生活方式有關。老人多散步,有利益降低血糖。散步對於肥胖的老人老說也是既穩妥又省錢的減肥療法。專傢們計算過,如果時速為5.3公裡,則每分鐘可消耗4.8卡路熱量。

8、能大大提高腦力與智力的勞動率,並有助於改變急躁性格,增強對各種環境與事物的適應能力。

9、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 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松、鎮靜、清醒頭腦的效果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精神。很多人成天抱怨壓力大,沒時間鍛煉。實際上,走路恰恰是治療情緒緊張、解除壓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