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諺語:“番茄紅瞭,醫生的臉綠瞭”,用來形容番茄營養非常豐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指出,番茄對促進人體健康的確有非常好的功效。番茄就是我們熟知的西紅柿,番茄營養豐富,女性們食用特別好,能美白肌膚,還能防癌抗癌。

乳腺癌病人如何護理才好

一、加強心理護理

由於乳腺癌術後影響病人的形體美,因此多數病人情緒極其低落,表現出煩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療信心。護士除應主動與病人溝通並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還應盡可能采用她們最容易接受的實施方式,勤巡視、多交談,介紹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療和放療的不良反應及其並發癥的預防措施。

二、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病人在連續硬膜外麻醉及靜脈復合麻醉下施行手術,術畢回病房後應給予平臥位,嚴密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體征平穩後給予半臥位,以利於呼吸和引流,避免或減輕術側肢體水腫。觀察傷口敷料是否幹燥。早期局部用負壓吸引或胸帶包紮、沙袋加壓以助皮片附著,避免皮下積血、積液。

三、防止術側肢體發生水腫和功能障礙

避免在術側肢體上行靜脈穿刺,並適當抬高。術後3天開始幫助病人活動上肢,先由肘部開始逐漸擴展到肩部。鍛煉方法為自己進餐、梳頭、洗臉及手指爬墻活動,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

女人吃番茄可預防乳腺癌

西方有句諺語:“番茄紅瞭,醫生的臉綠瞭”,用來形容番茄營養非常豐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指出,番茄對促進人體健康的確有非常好的功效。

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其中的番茄紅素是抗氧化性最強的類胡蘿卜素,能保護細胞免遭氧化劑侵蝕,可以減緩或阻止乳腺癌、胰腺癌、子宮頸癌等癌變進程。

實驗表明,番茄提取物可減少乳腺腫瘤新血管的生成,通過減少或阻斷腫瘤供養,進而抑制乳腺腫瘤生長。番茄紅素抗腫瘤特性的不斷被揭示,將為乳腺癌預防和治療提供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思路。

不過,番茄最好熟吃。這樣其中的番茄紅素才能充分釋放,被人體吸收。另外,最好不要空腹吃,否則會引起胃酸變化,造成胃部不適。還有一點需要註意的是,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含有較多的氯,食用過多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如頭痛、頭暈等,所以最好食用成熟的紅番茄。另外,通過番茄汁、番茄醬或番茄紅素膠囊也能較好地達到補充番茄紅素的目的。

吃番茄註意事項

不成熟的青番茄含龍葵堿,多吃會中毒,不應食用。

番茄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

生食番茄最好在飯後,以免空腹刺激胃腸,避免與胃酸結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引起胃脘不適。

得瞭乳腺癌後懷孕可以嗎

乳腺癌患者可以懷孕嗎?

由於某些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女青年選擇晚婚或已婚不育,殊不知這樣既增加瞭乳腺癌的患病率,一旦得瞭乳腺癌能否懷孕又成瞭難題。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不論在患病期間還是在術後都不宜懷孕。這是因為懷孕後母體的內分泌發生瞭很大的變化,雌激素水平驟增,易促使潛伏的癌細胞發展,引起乳腺癌的復發、再發和轉移。這是很危險的事。

人體正常細胞與異常的癌細胞內,含有一種能與激素相結合的物質,叫做激素受體。激素好比鑰匙,受體是其相應的鎖孔,“鑰匙插進鎖孔才能開鎖”,激素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起作用。對於健康人,它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對於已具備生癌條件者,則能促進癌變的進程;而對於癌癥患者,會“縱容”癌的進展。

乳腺癌細胞有雌激素受體陽性和陰性之別,陽性者為雌激素依賴性乳腺癌,此類病人受孕後,由於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刺激,極易導致病情急轉直下而不可收拾。孕婦、哺乳期婦女一旦患有乳腺癌,病變擴散轉移早、病情進展快、治療效果差,臨床中不乏遇到有些經積極抗癌治療、癌腫已獲滿意控制的病人,但是由於懷孕而鑄成大錯,導致癌細胞“卷土重來”。

有些女性朋友在癌腫尚未得到控制的治療階段就懷孕,由於孕期雌激素水平的驟升,引起殘存癌細胞“死灰復燃”,迅速生長繁殖,並通過多方渠道擴大地盤,重新建立新的“落腳點”,導致乳腺癌的危害越來越大。

因此,建議乳腺癌患者治療期間不要受孕,想要生孩子的話,根據自身的病情,早期患者或無淋巴結觀察三年沒有轉移跡象的,可以考慮懷孕;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最好要觀察三年未出現轉移再進行受孕。

溫馨提醒:癌癥患者在生育方面有一定的限制,由於病情的限制,一旦受孕時期不對可能會造成危險,所以一定要仔細咨詢醫生相關方面的信息。

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於55歲比小於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近年來,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並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並非一定患乳癌,隻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傢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致癌因素四: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瞭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瞭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致癌因素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煉,接觸陽光少,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科爾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垃圾。但現在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個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制的酸性化。大多數職業女性由於工作關系,長時間緊箍著乳罩,難得給乳腺“松綁”;還有些職業女性迫於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傢,不要孩子。這些因素都與乳腺病有關。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1、乳房腫塊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多不伴任何癥狀,常為單個、不規則、活動度差的硬性腫塊,洗澡時或自我檢查時是可以發現的。

2、 乳頭溢液

非哺乳期內乳頭溢出乳白色、淡黃色、棕色或血色、水樣、膿性的液狀物,特別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腫瘤炎癥、出血、壞死等生成的。有的年輕女性乳頭溢出乳汁樣分泌物,有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所導致的。膿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癥導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據統計,單側乳頭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現。

3、 乳頭改變

由於腫瘤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時,導致乳頭偏歪、回縮、凹陷等。

4、 局部皮膚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即皮膚水腫且有毛孔處明顯凹陷的改變,或出現乳房皮膚“酒窩”樣凹陷,或有多個皮下小結節,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有一種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現為乳腺皮膚濕疹樣變化。

5、淋巴結腫大

少數病人首先出現的癥狀為腋窩淋巴結腫大。

6、兩側乳房不對稱

由於腫瘤的存在或與胸壁粘連,該側乳房可出現體積或形態的變化。

7、乳房疼痛

少數乳癌病人有乳房隱痛、刺痛、脹痛或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