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患者經常會問醫生:“我好好的,為什麼會得腦血栓呢?”由此可見,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的原因,腦血栓的患病經常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並且得知患有腦血栓之後要及時到醫院治療,否則後果不敢想象。那現在我們一起瞭解一下怎麼預防腦血栓。

腦血栓的發病原因

腦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較緩慢,從發病到病情發展到高峰,多需數十小時至數天。這種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沒有任何先兆癥狀,早晨醒來時發現偏癱或失語,這可能與休息時血壓偏低、血流緩慢有關,但也有一些在白天發病的病人,常有頭昏、肢體麻木無力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前驅癥狀。

腦血栓形成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硬化,由於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腦血栓形成可發生在任何一段腦血管內,但在臨床上卻以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較常見。患者表現中樞性偏癱、面癱及對側肢體感覺減退。大多數病人神志清楚,頭痛、嘔吐者較少見,但若大腦前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幹阻塞形成大面積腦梗塞時,病情較重,常伴有意識障礙和顱內壓增高的癥狀。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栓形成,則多見眩暈、惡心、嘔吐、復視、交叉性運動及感覺障礙、構音障礙、吞咽困難、飲水發嗆等癥狀。

預防腦血栓從生活點滴做起

一、生活起居

①飲食調整

按照多品種、適量與平衡的飲食原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對預防中風有益的食物。據報道,牛奶、魚肉、黃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蔥、草莓等對預防血栓是有益的。

②戒降煙酒

要戒降煙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③勞逸結合

用腦要適度,不要持續時間太長,60歲以下者用腦一小時,應休息10分鐘左右,60歲以上者用腦半小時,應休息5~10分鐘,以免過於疲勞而誘發腦中風。

④生活規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人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⑤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睡。

⑥註意天氣變化

老年人天氣適應能力減弱,過冷過熱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誘發腦中風,因此,氣溫變化驟冷驟熱時一定要采取相應防范措施。

⑦體位變化要緩慢

腦血栓形成往往發生於夜間,尤其是上廁所時刻。因為夜間本身血流緩慢,加上起床時體位變化,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所以夜間臨廁時一定清醒後,緩慢起床。其實,平時做傢務也要註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腦部缺血。

⑧慎用藥物

久服催眠藥、鎮靜藥、抗精神藥、止血藥、利尿藥、清熱藥(如復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藥(如氨茶堿),可使腦中風機會增多。

二、情志調養

情緒要穩定,經常保持樂觀、豁達、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思、悲痛。因為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易使神經體液調節機能紊亂,引起心腦血液循環紊亂而誘發中風。

三、氣功療法

老年人存在腦血栓易患危險因素時,在未中風之前,可以采取氣功預防,主要有以下幾種功法可供參考:升降調息功、中風導引功、導引靜坐功、健腦功、舒筋活血功。

腦血栓和腦出血一樣嗎

腦血栓(缺血性中風)與腦出血(出血性中風)都是腦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現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大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癱瘓側的鼻唇溝較淺,口角下垂、癱瘓側的半身感覺減退或消失,可能出現話語不清或失語。但是,二者在治療上卻有許多不同之處。故在發病早期如能做出初步的鑒別,對病人的治療是十分有益的。

腦血栓通常繼發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應的腦組織缺血、壞死。腦出血通常是在長期高血壓和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由於血壓驟然升高引起腦血管破裂而發病。

腦血栓對中老年人威脅很大,這不僅在於它發病率高、癥狀重、病程長、康復慢和好復發等特點,而且常在人們休息、靜止或睡夢中不知不覺地發病。這就給預防和及時發現帶來瞭一定的困難。

不過,隻要認真仔細地觀察病人發病前的表現,也還是能夠抓住它的一些蛛絲馬跡的,歸納國內外的臨床資料,可以把下列七種異常表現作為產生腦血栓的重要信號。

①近期出現過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東西忽然落地;②突然出現短暫性的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③忽然失語,或吐宇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卻“心裡明白”,即意識清楚,而且很快會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④時常頭暈,有時甚至突然暈倒在地,但又能迅速清醒過來;⑤近期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⑥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註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工作效率降低;⑦通過查眼底可檢查出腦動脈硬化或高血壓,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腦血流圖有供血不足的改變者,則近期更可能發生腦血栓。

出現這些現象不應疏忽大意,應當慎重對待,但也不必驚慌。應立即請經內科醫生診治,馬上休息,停止工作,保持居住環境的安靜,遵醫囑用藥 腦血栓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常在睡醒時出現癥狀,病情進展緩慢,偏癱癥狀在數小時到數天內越來越明顯,意識常保持清晰。腦出血多因情緒激動、腦力緊張、使勁排便、用力舉重物等,促使血壓驟升而突然發病,病人突然感到頭痛,並伴有惡心,嘔吐,病情往往在數分鐘至數十分鐘內發展到高潮,隨即發生偏癱和意識模糊或昏迷,昏迷時病人呼吸深沉帶有鼾聲。有的病人臨床表現介於兩者之間,僅靠臨床表現難以鑒別,此時則需要做椎穿刺檢查,必要時還可以通過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檢查。

治療腦血栓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一、動脈溶栓治療腦血栓,對發病4. 5~6小時內的患者,動脈溶栓較靜脈溶栓也許更獲益。理論上講,動脈溶栓血管再通率高於靜脈溶栓,然而其益處可能被溶栓啟動時間的延遲所抵消。其適應證、禁忌證與靜脈溶栓相比,除溶栓時限有所區別,其餘一致。

二、西藥治療腦血栓,具有起效快、具有治療針對性的優點,但西藥治療靶點單一很難做到道地取材的大復方現代中藥,能夠從血液及血管同時治療的目的,而腦血栓正是血液病變(血液粘度、高血脂等癥)及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管腔狹窄等)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且多數西藥,包括阿司匹林都會產生不同的耐藥性;而絕大多數西藥的副作用明顯。

三、中藥治療腦血栓,多數中藥起效慢,但大復方道地取材的現代中藥具有長效性強,作用靶位多,服用安全,沒有耐藥性等治療優勢,並且能夠針對腦血栓血液血管的發病誘因,達到對其同治的治療目的。

四、手術治療腦血栓,其療效、死亡率及致殘率都未形成統一結論,即使部分手術病例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成活率,但遠期效果往往不及近期,不甚理想,而且腦血栓患者多發於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機體抵抗力與耐受性都比年輕人弱,故除幾種特殊腦血栓癥型,為及時挽救患者生命外,多不建議采用手術治療。

腦血栓患者發病後怎樣正確的護理

一、註意觀察病情變化

腦血栓形成的病人起病相對較緩慢,起病時癥狀較輕,多數腦血栓患者不會有意識障礙。但病情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進行性加重。盡管醫護人員采取瞭積極的措施治療,有時也不能阻止腦血栓病情進展。如果堵塞的血管較大,腦組織壞死的面積大,腦水腫明顯時,病人可能逐漸出現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嚴重者可進入昏迷。傢屬要註意觀察病人癱瘓肢體力量是否逐漸變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動。精神狀態如何?如發現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同時,對危重病人要記錄每天進食進水的量、尿量等,以便醫生參考。

二、早期幫助病人活動癱瘓肢體、促進康復

腦血栓發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穩即可開始做肢體的被動運動,即幫助病人癱瘓肢體進行伸屈活動。這樣有利於促進癱瘓肢體的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促進肌力和關節活動度,防止肢體攣縮變形。不活動時應使病人的癱瘓肢體處於抗痙攣體位,即仰臥時患側上肢放在一枕頭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關節微屈曲,腕關節稍背伸,手握一適當大小的圓柱物體,如手紙卷。墊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側臀部墊起使之髖關節內收,骨盆前挺,膝關節下墊一軟枕頭使膝關節屈曲,踝關節應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讓腦血栓病人足頂在床或墻上或自制夾板。仰臥時頭高30°為宜,不可過高。側位時應盡可能采取癱瘓肢體在上的體位,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枕頭,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三、註意病人的情緒變化

腦血栓患者從正常人突然喪失活動能力及語言能力,以至喪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難以承受,故常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變化,喜怒無常,甚至人格改變。傢屬應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安慰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及康復鍛煉。盡量避免讓腦血栓病人情緒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