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種主要流行於雞群中的烈性傳染病。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 人感染後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約為33%。下面為大傢介紹一下禽流感防控期間的飲食原則。我們一起看看吧。

誘發禽流感患者的病因有哪些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吸附在細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體上,然後通過受體介導的細胞內吞作用,病毒進入細胞。這包括暴露於核內體內的低pH,導致HA的構象改變介導膜融合。這樣,核衣殼便進入胞漿並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獨特的機理轉錄。

農民過去一般稱這種現象為“發雞瘟”,並未有特別留意背後的原因或病發的機制,直到出現禽流感經動物向人傳播並至死的病例後,人們才開始關註禽流感。目前人們應對禽流感的主要手段,是對染病以及可能染病的傢禽集體屠殺後進行消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以免病毒積累,並進而影響人類。

禽流感防控期間的飲食原則

1、不接觸、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畜及其產品。

2、生禽、畜肉和雞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於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衛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後,餐前便後,處理生禽畜肉和生雞蛋後等均要洗手等。

禽流感患者的典型癥狀體征

1、潛伏期:尚未有準確報道。目前估計在7天以內,一般為1~3天。

2、臨床癥狀:H5N1病毒感染者多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多數輕癥病例預後良好。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癥、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並發癥,嚴重者可致死亡。

3、體征:重癥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禽流感如何預防

1、加強禽類疾病的監測,一旦發現禽流感疫情,動物防疫部門立即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養殖和處理的所有相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

2、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測,當這些人員中出現流感樣癥狀時,應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集病人標本並送至指定實驗室檢測,以進一步明確病原,同時應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3、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穿隔離衣,接觸後應洗手。

4、要加強檢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醫院感染和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5、註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藥物預防對密切接觸者必要時可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或按中醫藥辨證施防。

禽流感的檢查

1、外周血象

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癥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檢測

取患者呼吸道標本采用免疫熒光法(或酶聯免疫法)檢測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亞型抗原,還可用RT-PCR法檢測禽流感病毒亞型特異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離

從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分離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學檢查

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於回顧性診斷。

5、胸部影像學檢查

重癥患者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可伴有胸腔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