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保健方法是什麼?這是大傢比較關註的,專傢指出為瞭正確的預防胃潰瘍,一定要註意胃的保健,長期服用些粘膜保護劑,避免一些刺激因素。想要正確的治病,一定要先瞭解胃潰瘍的保健方法。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胃潰瘍的預防方法包括哪些

1、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牛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強胃潰瘍患者機體抵抗力,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愈合。泛酸多的胃潰瘍患者應少用牛奶。

2、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幹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潰瘍患者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過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3、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咸、過熱、生、冷、硬等食物。

4、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影響胃潰瘍面的愈合。

胃潰瘍的保健辦法有哪些

1、消除細菌感染病因:以往認為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與神經內分泌機能失調有關,因而傳統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據有關學者研究發現,有些胃潰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幽門螺桿菌。這類病人必須采用抗生索治療。

2、講究生活規律,註意氣候變化: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人一定要註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潰瘍病人必須註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3、註意胃潰瘍的飲食衛生:不註意飲食衛生、偏食、挑食、饑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於潰瘍的愈合。註意飲食衛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饑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愈合的良好習慣。

胃潰瘍的癥狀有哪些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並發癥作為首發癥狀。

潰瘍的臨床表現與十二指腸潰瘍有些類似,但又有自身特殊性。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並發癥作為首發癥狀。

臨床特征

胃潰瘍的臨床表現有以下3個特征:

1.慢性過程:少則幾年,多則10餘年或更長。

2.周期性:病程中常出現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

3.節律性:疼痛表現為餐後痛,餐後半小時疼痛開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復始。胃潰瘍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伴或不伴嘔吐、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但也有不少病人以胃潰瘍的各種並發癥如穿孔、出血、幽門梗阻而為首發癥狀。

癥狀與體征

1、噯酸、燒心:噯酸比較多見的。燒心,患者經常在心窩部或者劍突部感覺到疼痛。

2、出血:出血也是患者最常見的病癥。會伴有嘔血、大便出血、甚至會出現暗紅素血便。

3、腹、背部壓痛點:胃潰瘍患者的壓痛點經常位於前正中現肚臍上方腹部,或位於背部11~12胸椎兩旁常有壓痛。

4、上腹部疼痛:餐後1小時左右發生疼痛,經1到2小時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又出現,此為胃潰瘍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5、惡心、嘔吐:胃潰瘍患者嘔吐會有輕松感,常發生於凌晨,由於嘔吐物中含有隔夜的食物,患者經常會感覺有酸餿的氣味。

6、體征:緩解期一般無陽性體征。活動期隻有上腹部輕壓痛。但應註意行肛查和檢查魏爾嘯淋巴結有無腫大,以與胃癌相鑒別。

胃潰瘍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功能性消化不良 通常有消化不良綜合征,如反酸,噯氣,惡心,上腹飽脹不適,但胃鏡和鋇餐檢查多無陽性發現,屬功能性。

2.慢性胃,十二指腸炎 有慢性無規律性上腹痛,胃鏡可鑒別,多示慢性胃竇炎和十二指腸球炎但無潰瘍。

3.胃泌素瘤 亦稱卓-艾綜合征,是胰腺δ細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診斷要點是:

①BAO>15mmol/h,BAO/MAO>0.6;

②X線檢查示非典型位置潰瘍,特別是多發性潰瘍;

③難治性潰瘍,易復發;④伴腹瀉;⑤血清胃泌素增高>200pg/ml(常>500pg/ml)。

4.胃潰瘍惡變或胃癌 最重要的鑒別診斷方法是胃鏡加活檢和鋇餐檢查,胃鏡檢查時需作活檢,明確良惡性,對於胃潰瘍需行胃鏡檢查加活檢連續追蹤觀察。

5.胃黏膜脫垂癥 間歇性上腹痛,制酸劑不能緩解,而改變體位如左側臥位可能緩解,胃鏡,鋇餐可以鑒別,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十二指腸球部有“香蕈狀”或“降落傘狀”缺損陰影。

6.其他 另外並發大出血時還需與門脈高壓癥所致的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相鑒別,並發穿孔時還應與各種常見急腹癥相鑒別,如胰腺炎,闌尾炎,膽道疾患,腸梗阻等等。

胃潰瘍是如何形成的

膽汁反流和胃潰瘍病 beaumont於1883年首先觀察到在某些不尋常的情況下膽汁反流入胃,但當時未能引起人們的註意。直到1965年du plessis才提出膽汁反流可能在胃潰瘍病的發病中占重要位置。研究證明,膽汁反流入胃常見於胃潰瘍病病人而不常見於正常人。膽汁在胃潰瘍病病人的空腹胃液標本和餐後標本中均存在。胃潰瘍愈合以後,反流可以減少或停止。

胃或十二指腸的動力障礙是導致膽汁反流的原因,然而致成動力障礙的基本因素仍然不明。在某些病人,取直立體位、吸煙可使反流增加。膽汁反流不僅限於胃潰瘍病,還可見於胃炎,如酒精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以及並發胃炎的一些情況,如十二指腸潰瘍病和慢性呼吸系疾病。胃炎本身能否致成動力功能障礙並引起反流,還不清楚。

根據hollander,正常的胃有雙重黏障:黏液和黏膜上皮。它不但可以保護黏膜使之免於發生潰瘍,而且可以防止酸滲入胃黏膜從而使酸分泌保留在胃腔以內。正常胃黏膜防止酸的反向彌散可能與上皮細胞表面的脂蛋白膜有關。胃內膽汁的有害後果就是它對黏障的破壞,從而使得氫離子穿透胃黏膜並且損害胃黏膜。膽汁可以改變胃黏液的性質。使表面黏液剝脫,並且使上皮細胞耗空其黏液含量。除去它對黏液的作用以外,膽汁還能破壞黏膜屏障,使它不再能阻止氫離子滲入黏膜。氫離子的反向彌散引起黏膜的進一步損傷。膽汁酸還能破壞表面上皮細胞並彌散進入黏膜。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胃細胞間液內組胺濃度的增加引起血管擴張伴黏膜血流和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進而發生黏膜水腫、出血、發炎,甚至發生急性糜爛。受損傷的黏膜容易形成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