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很多女性都有低血糖的癥狀,那麼低血糖怎麼辦呢?女性低血糖要如何飲食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女性低血糖的飲食原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問必答網專傢是怎麼說的吧,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對你們是生活有所幫助。

預防低血糖註意什麼地方

對於低血糖癥必須做到“防重於治”,並且預防低血糖發作是治療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療措施。在低血糖預防中應該註意做到以下幾點:

1.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藥物使用過多是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尤其是並發腎病、肝病、心臟病、腎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種胰島素的特點及正確的註射技術。定期輪流更換註射部位,防止產生皮下硬結,影響胰島素吸收。

2.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飲食定時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穩定的攝食量。積極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進食三餐。易出現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增添2-3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 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運動療法是糖尿病病人綜合治療五駕馬車之一。運動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主張中、輕度的運動方式。劇烈運動可致低血糖發生,因此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加餐或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監測能夠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穩定,常發生夜間低血糖,因此睡前應監測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適量加餐。對於無癥狀地低血糖患者應加強血糖監測,及時降低胰島素的劑量,調整飲食和運動治療方案。

5.作為每一個糖尿病病人外出時應隨身兩件寶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餅幹等,以備發生低血糖時急用,及時糾正低血糖,避免導致嚴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註明姓名、診斷、電話、用藥等),它提供瞭糖尿病急救有關的重要信息,使發生嚴重低血糖時能在最短時間得到診斷和治療。

學習瞭解糖尿病低血糖知識是每個糖尿病病友的必修課,提高認識和防護能力,積極預防糖尿病低血糖,減少其導致的危害,改善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將糖尿病的防治提高到新的水平。

女性低血糖的飲食原則

1、飲食均衡

每餐主食不超過75克,包括面食和谷類等。每餐主食分配均勻,並配有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每天蛋白質攝入100-150克。蛋白質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作用較緩慢,因此有利於防止低血糖的出現。每日可給予100克~150克蛋白質。

2、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例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盡量少吃精制及加工產品,例如精米精面、白面包、蛋糕等。吃新鮮蘋果取代果汁,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

3、隨身攜帶點心

有低血糖病史的人應當在活動量增加時,及時少量加餐,外出辦事要註意按時吃飯,如果能預見到無法按時吃飯,則應事先吃點東西,隨身攜帶一些升血糖最快的食物,比如各種含糖飲料和點心,如可樂、雪碧、果汁、餅幹、糖果等。

4、限制糖類攝取量

如果有糖尿病的話,則應避免吃太多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比如西瓜、荔枝、龍眼等。

低血糖患者的致病因素

(一)發病原因

低血糖病因很多,據統計可多達100種疾病,近年來仍在發現其他病因。本癥大致可分為器質性低血糖。(指胰島和胰外原發病變,造成胰島素、C肽或胰島素樣物質分泌過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無原發性病變,而是由於營養和藥物因素等所致);反應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使得胰島素分泌相應增多,造成臨床有低血糖表現)。

10314例屍檢中證實44例(0.4%)為胰島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調控,如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腺、肝臟、胃腸、營養、以及運動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及一些胃腸激素等。降糖激素僅有胰島素及C肽。血糖升降還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響,如禁食48~72h,劇烈運動,飲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兒及老年人血糖往往偏低等。低血糖也可由長期糖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肝糖原儲備減少,肝糖原分解酶減少,促進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胰島素與C肽或其他降糖物質增多,組織消耗血糖過多,以及一些中毒因素如水楊酸和蘑菇中毒等皆可誘發低血糖綜合征。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血糖過低會對患者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主要是交感神經刺激和腦功能障礙癥候群,及早給予葡萄糖治療可迅速緩解,否則可致腦實質不可逆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糖癥(HypoglyCemia)又稱低血糖狀態,是一組因多種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所致的臨床癥候群。一般血糖濃度(血漿真糖,下同)低於 2.78mmol(50 mgdl)時可認為是低血糖,但是否出現臨床癥狀個體差異較大。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癥之一,低血糖對人體危害很大,尤其是對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於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很大,比如: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加重病情,增加瞭治療的難度。或長期反復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引起病人性格變異,精神失常、癡呆等;另外,低血糖還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統,促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嚴重的低血糖可引起昏迷,低血糖昏迷過久未被發現可造成死亡。

為瞭防止低血糖昏迷,糖尿病專傢提醒糖尿病患者平時應註意隨身攜帶兩樣東西:一樣是“病人卡”,說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稱、用藥情況、傢庭住址等;另一樣就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時吃上以迅速改變低血糖狀態,但千萬註意不要用甜味劑食品治療低血糖。

低血糖的朋友應該瞭解一些相關的小知識,方便發現和及時處理突發情況出現:

1.低血糖的表現:虛汗、腦暈、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顫抖、饑餓感、無力、手足發麻、說話含糊不清、煩躁、性格改變、定向障礙、癲癇發作、昏迷。

2.出現低血糖怎麼辦①方糖或果糖1-2粒;②小食:面包1-2片、或餅幹5-6塊;③果汁或含糖飲料半杯;④飯、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鐘內癥狀緩解,不緩解應到醫院處理。

3.低血糖昏迷怎麼處理①如有可能應測血糖;②病人尚有意識,可飲糖水;③病人已昏迷,親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齦上塗抹蜂蜜等;④同時迅速與醫生取得聯系。

4.低血糖怎麼預防①按時進食,生活規律;②不可隨便增加藥量;③每次用胰島素均應仔細核對劑量;④運動量恒定;⑤常測血糖;⑥隨身帶糖果以備用。

低血糖的鑒別診斷

低血糖:血葡萄糖濃度低於2.8mmol/L,並出現饑餓感、軟弱、出汗、焦慮、心慌、肢體震顫等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或(和)精神失常、恐懼、慌亂、幻覺、健忘、、木僵等腦部癥狀時稱為低血糖。面對低血糖患者,接診醫生考慮的問題是:

1、 是否β細胞瘤?

2、有無垂體、腎上腺皮質、甲狀腺以及胰腺α細胞的病變造成升血糖激素分泌不足?

3、 低血糖是器質性病變還是功能性改變?

4、 有無急慢性肝腎疾患影響血糖濃度的調節?

5、 近期內是否使用過影響血糖濃度的藥物?

診斷程序

第一步 確定是否低血糖發作

根據低血糖發作癥狀及發作時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可以診斷。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發作還是餐後發作?

根據低血糖發作與進餐的關系初步確定是功能性的還是器質性的。

對於已確定為低血糖發作的患者首先要問低血糖發作與進餐的關系。若是進餐後發作的低血糖,多數情況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經興奮,胰島β細胞釋放過多胰島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發作的低血糖,說明胰島β細胞自主性地釋放過多胰島素,多為器質性病變。尤其要警惕β細胞瘤。

第三步 進一步確定餐後低血糖發作。

若低血糖發作於進餐後發生,宜行5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證實為餐後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於2.8mmol/L,應註意在5小時內是否出現低血糖臨床表現。若有低血糖臨床表現,宜重復進行5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重復試驗過程中隻要一次血糖小於2.8mmol/L,仍然確定有餐後低血糖。若5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過程中血糖始終大於2.8mmol/L且無低血糖表現可視為正常。

第四步 尋找餐前低血糖發作的器質性病變的證據。

空腹出現的低血糖樣癥狀時首先懷疑β細胞瘤,其次應排除胰外病變引起的低血糖。

先進行饑餓試驗。饑餓12小時測血糖,若血糖大於2.8mmol/L延長至72小時,同時定期采血測胰島素及葡萄糖濃度並計算胰島素(μu)與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濃度大於2.8mmol/L可視為正常,隨訪觀察。

若I/G在0.3以上,不論血葡萄糖濃度是否低於2.8mmol/L均應疑及β細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濃度小於2.8mmol/L應根據有無飲酒史、營養物攝取情況、肝功能檢查結果排除酒精中毒、營養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無上述病因,應尋找胸腹腔惡性腫瘤的證據,排除這些腫瘤產生胰島素樣物質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還應註意檢查垂體、腎上腺皮質機能,排除席漢-西蒙綜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進一步確定β細胞瘤。

在實驗室檢查發現低血患者有高胰島素血癥,I/G比例大於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