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經歷焦慮和抑鬱,能主動發現積極一面的學生,比隻會哭著發泄的人能更快走出來。想過得快樂很簡單,就是多朝積極的方向想。每天早上出門前,不妨對著鏡子笑一笑。下面就為大傢介紹趕走情緒障礙的方法,希望對大傢能夠有所幫助。

這些方法幫你趕走情緒障礙

飲食法。

碳水化合物是一種能使人平靜下來的情緒食物。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腦分泌一種神經遞質,幫助人冷靜並放松下來。1.5盎司(約42克)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緩情緒的效果,比如適當吃點薯條、爆米花等。多吃雞肉、瘦牛肉、海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有好處。

暗示法。

同樣經歷焦慮和抑鬱,能主動發現積極一面的學生,比隻會哭著發泄的人能更快走出來。想過得快樂很簡單,就是多朝積極的方向想。每天早上出門前,不妨對著鏡子笑一笑,告訴自己我今天很快樂。

睡眠法。

睡眠能通過緩解疲勞,降低壞情緒對人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為,做夢對緩解情緒障礙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無論這些夢你醒來是否記得。如果你遇到的情緒問題不是非常嚴重,那就睡一覺吧,醒來就什麼事都沒有瞭。

光照法。

調亮環境光線有助於提升好情緒。美國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季節性情緒失調(SAD)主要就是由於光照不足引起的。因此,讓自己身處光亮的環境中,就能有效對抗不良情緒的幹擾。

顏色法。

顏色對情緒的作用,就像維生素之於身體健康。如果你想控制憤怒,就遠離紅色;如果你想對抗抑鬱,就別穿黑色或深藍色的衣服,它們會讓你情緒更差;如果你想緩解焦慮或緊張,就應該選擇能讓你冷靜的顏色,如淡藍。

當你因不滿,想大發脾氣時,可以暫停手中的工作,找個沒人的地方,比如在臥室、洗手間做下面的練習:環顧四周,在心中自言自語,“那是一面白色的墻壁,那是一張淺黃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大約數30秒左右。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強迫自己恢復靈敏的視覺功能,使大腦恢復理智性思考。通常,當你數完顏色,就會冷靜一些。此種方法特別適合暴躁型的人控制情緒。

運動法。

運動是緩解壞情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幫身體分泌快樂多巴胺。研究稱,做傢務等活動效果很一般,跑步、騎車、遊泳等有氧運動才是最佳選擇。建議堅持每周鍛煉5次,每次20分鐘。

呼吸法。

當你處於壓力狀態時,要放慢呼吸,同時盡量往後卷舌。這一方法能在數秒鐘內平衡任何情緒。建議在情緒產生時,深呼吸並耐住性子等6秒鐘,等情緒平穩,思考能力恢復,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和行動。

音樂法。

研究發現,聽10分鐘音樂就能讓你的壞情緒得到緩解。有時候學唱首不熟悉的歌,效果更好。

如何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一、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

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是指瞭解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覺能力。 自我覺察,即當自己某種情緒剛一出現時便能夠察覺,它是情緒智力的核心能力。一個人所具備的、能夠監控自己的情緒以及對經常變化的情緒狀態的直覺,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領悟力的基礎。如果一個人不具有這種對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或者說不認識自己的真實的情緒感受的話,就容易聽憑自己的情緒任意擺佈,以至於做出許多甚遺憾的事情來。偉大的哲學傢蘇格拉底的一句“認識你自己”,其實道出瞭情緒智力的核心與實質。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現,人們在處理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時風格各異,你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哪種風格的人。

二、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

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緒活動以及抑制情緒沖動的能力。情緒的調控能力是建立在對情緒狀態的自我覺知的基礎上的,是指一個人如何有效地擺脫焦慮、沮喪、激動、憤怒或煩惱等因為失敗或不順利而產生的消極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當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低下時,就會使自己總是處於痛苦的情緒旋渦中;反之,則可以從情感的挫折或失敗中迅速調整、控制並且擺脫而重整旗鼓。

三、情緒的自我激勵能力

情緒的自我激勵能力是指引導或推動自己去達到預定目的的情緒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種自我指導能力。它是要求一個人為服從自己的某種目標而產生、調動與指揮自己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做任何事情要成功的話,就要集中註意力,就要學會自我激勵、自我把握,盡力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潛力,這就需要具備對情緒的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夠對自己的需要延遲滿足,能夠壓抑自己的某種情緒沖動。

四、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

這種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就是所謂同理心,亦即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設想。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也愈能覺察他人的情感狀態。

五、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處理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是指善於調節與控制他人情緒反應,並能夠使他人產生自己所期待的反應的能力。 一般來說,能否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一個人是否被社會接納與受歡迎的基礎。在處理人際關系過程中,重要的是能否正確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情緒情感,因為,一個人的情緒表現會對接受者即刻產生影響。如果你發出的情緒信息能夠感染和影響對方的話,那麼,人際交往就會順利進行並且深入發展。當然,在交往過程中,自己要能夠很好地調節與控制住情緒,所有這些都需要人際交往的技能。

童年情緒障礙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兒童離別焦慮癥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講,焦慮情緒是兒童早期社會性和情緒發展的核心。新生兒隻有愉快和不愉快兩種反應,而且都是與生理需要如饑餓、疼痛等密切相關。半歲前後就會出現對母體的依戀和對陌生人的怯生現象,當跟所依戀的人在一起時,就會出現微笑、咿咿呀呀的說話聲並且有安全感,遇到陌生人或和母親分開時則會表現出明顯的苦惱反應,即焦慮。也可以這樣理解,依戀和焦慮是兒童早期情緒發展中的一對主要矛盾,安全的依戀有利於兒童正常發展,減輕焦慮反應是促使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兒或學齡前期兒童與他們所依戀的對象(主要是母親或其他親近的照顧者)離別時出現某種程度的焦慮情緒都應視為正常現象。

隻有當焦慮發生在兒童早期,對與依戀對象離別的恐懼,構成焦慮情緒的中心內容時,才成為兒童期離別焦慮障礙。在嚴重程度上、持續時間上遠遠超過正常兒童的離別情緒反應,社會功能也會受到明顯影響。

兒童焦慮癥中一種類型稱分離性焦慮障礙,當父母或撫養人離開時便會產生問題,如不能獨自入寢,不能離開他們在外玩耍,拒絕上學而要和父母或撫養人待在一起,當硬要將他們分離時出現焦慮,此外,還可伴軀體生理反應,如頭痛、胃痛、睡眠障礙。這種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僅是現存的也可能是既往發生過的,也可能是對今後父母疾病、死亡、意外事件發生的擔憂。年幼兒童的焦慮內容常常涉及走失、怕壞人撞入室內而不讓父母離開,拒絕單獨入睡,要父母陪著或開著燈睡。

臨床表現多發生在6歲以前。當與所依戀的人離別時產生過度焦慮,主要表現在:過分的憂慮主要依戀者可能會遭到傷害,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回;擔心會與主要依戀者分離;因害怕分離而不願或拒絕上幼兒園、學校(不是由於幼兒園或學校的原因);沒有主要依戀者在,患兒往往不願或拒不就寢;持久而不恰當地害怕獨處,沒有依戀者的陪伴就害怕待在傢裡;反復出現與離別有關的噩夢;當預料即將與依戀者分離時,馬上會出現過度的、反復發作的苦惱,可以為哭叫、發脾氣、痛苦、淡漠或社會退縮;部分患兒分離後會反復出現軀體癥狀:惡心、嘔吐、頭疼、胃疼、渾身不適等。

2.學校恐懼癥 恐懼情緒是兒童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幾乎每個兒童在其心理發育的某一階段都曾出現過恐懼反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恐懼對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聲音、雷鳴閃電、動物昆蟲、想象中的事物等。

當兒童對恐懼的對象表現出的情緒反應遠遠超過該恐懼對象實際帶來的危險時則稱為恐懼癥。根據恐怖內容不同,Miller將恐懼癥分為3類:①對身體損傷的恐怖:死亡恐怖、流血恐怖、疾病恐怖等;②對自然事件的恐怖:黑暗恐怖、幽靜恐怖、洪水恐怖、高空恐怖等;③社交性恐怖:害怕發言、怕到人多的地方。

兒童期恐懼癥不像成人那樣常見,臨床表現也不十分典型。兒童期常見的恐懼癥為學校恐懼癥(school phobia),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恐懼癥,雖然目前的診斷標準中沒有專門列出該診斷,但在臨床工作中非常普遍。

學校恐懼癥和社交恐懼癥是少年兒童恐懼癥的一種特殊類型。估計在兒童人群中占1%,並且其中大多數是學校恐懼癥,它可發生在這一階段的任何年齡,但以學齡期比較突出。發病可能較突然,也可緩慢。患兒開始表現對上學的厭倦和推諉,如早晨不?或要父母答應他們提出的條件才去上學。但往往是達到瞭他們的要求第2天仍然不去上學。有的是在患瞭某些軀體病休息之後,便再也不去上學。父母,老師,同學來勸說或陪送上學,或同意他們的“條件”,給各種好處也無濟於事。有的父母強制將他們送去學校,但還沒進教室的門或學校門,便要逃跑,表現非常堅決,而不得不讓其離開學校,回到傢裡。大多患兒在傢表現正常,可學習,同學們放學後同他們玩耍,部分患兒不願出門,怕見到熟悉的人,生活無規律,不學習,心緒日漸不佳,甚至變得脾氣暴躁,怨天尤人,蠻不講理,沖動毀物,或打罵父母。臨床上可將本病分為兩種類型,即神經癥型和人格型。神經癥型的患兒一般表現為膽怯,害羞,缺乏自信,軀體主訴較多,並可以此主訴反復在醫院看病,合並疾病多為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癥。人格型則表現對父母嚴重的對抗不服從,挑剔鬧事,變得自私,對親人缺乏感情,輕則惡語傷人,重則動輒操戈。患學校恐懼癥的兒童大多與在校遇到學習的失敗、挫折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親眼看到老師對同學的處罰為誘因,少數並無明顯誘因,而傢族中很可能有情緒障礙病史者,在成人神經癥的回顧性研究還發現7%學校恐懼癥的患者既往有分離性焦慮的癥狀,並且20年後發展成驚恐障礙(王成典,1983)。

3.強迫癥 兒童強迫癥較成人強迫癥少得多,有文獻記錄顯示最小的強迫癥患兒年齡為2歲。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對70例連續就診的患兒觀察後發現,強迫癥患兒平均年齡為10.1歲,其中8例患兒發病於7歲以前。發病越早的患兒,其癥狀越類似於抽動-穢語綜合征,可能提示抽動-穢語綜合征是強迫癥的特殊形式,與少年或青年發病的患兒在癥狀上明顯不一樣。

兒童在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強迫癥狀或儀式樣動作,如走路數格子、反復折疊自己的手絹、睡覺前一定把鞋子放在某個地方等,這種帶有一定規則或者被患兒賦予特殊含義的動作,往往呈階段性,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不會給患兒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不會影響兒童的生活。兒童強迫癥主要表現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種類型。

強迫觀念包括:①強迫懷疑:懷疑已經做過的事情沒有做好,懷疑被傳染上瞭某種疾病,懷疑說瞭粗話,懷疑因為自己說壞話而被人誤會等。②強迫回憶:反復回憶經歷過的事件、聽過的音樂、說過的話、看過的場面等,在回憶時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斷,就必須從頭開始回憶,因怕人打擾自己的回憶而情緒煩躁。③強迫性窮思竭慮:思維反復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不能擺脫,如沉溺於“為什麼把人稱人,而不把狗稱人”的問題中。④強迫對立觀念:反復思考兩種對立的觀念,如“好”與“壞”、“美”與“醜”。

強迫觀念可以分為兩類:①針對剛剛過去的事:如強迫回憶;剛剛關好的門總想著沒有關好。②期待將要發生的事:如傢人要外出,總是擔心在外面出事,遇到意外等。

強迫行為包括:①強迫洗滌:反復洗手、洗衣服、洗臉、洗襪子、刷牙等。②強迫計數:反復數路邊的樹、樓房上的窗口、路過的車輛和行人。③強迫性儀式動作:做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動作往往與“好”、“壞”或“某些特殊意義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要重新來做,直到認為滿意瞭才停止。④強迫檢查:反復檢查書包是否帶好要學的書、口袋中錢是否還在、門窗是否上銷、自行車是否鎖上等。

強迫行為也可以分為兩類:①一定要實現、要表達的某種沖動:見到電器一定要摸一下,明知有危險而不能自制。②為控制某種沖動而采取的預防措施:所做動作是為瞭防止某種沖動。

強迫癥狀的出現往往伴有焦慮、煩躁等情緒反應,嚴重時會影響到患兒睡眠、社會交往、學習效率、飲食等多個方面。

4.兒童抑鬱癥 對兒童抑鬱癥的研究不像對成人抑鬱癥那樣多,甚至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根本就沒有“兒童抑鬱癥”這一名稱。自70年代以後,隨著對兒童抑鬱癥的重視和研究的增多,對兒童抑鬱癥也有瞭明顯的認識。

兒童抑鬱癥是指以情緒抑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因為患兒在臨床表現上具有較多的隱匿(masked)癥狀、恐怖和行為異常,同時由於患兒認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鬱癥患者那樣能體驗出諸如罪惡感、自責等情感體驗。嬰兒期抑鬱臨床表現主要是因為嬰兒與父母分離所致,先表現為不停的啼哭,易激動,四處尋找父母,退縮,對環境沒有興趣,睡眠減少,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當與母親重新團聚後,這種癥狀可以消失。Spitz稱之為嬰兒依戀性抑鬱癥。

學齡前期兒童由於語言和認知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對情緒體驗的語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現為對遊戲沒興趣,食欲下降,睡眠減少,哭泣,退縮,活動減少。

學齡期可表現為註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下降,自我評價低,記憶力減退,自責自罪,對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不感興趣,易激惹,可以出現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睡眠障礙也比較突出,攻擊行為和破壞行為也是抑鬱癥的表現之一。一部分患兒表現為頭痛、腹痛、軀體不適等隱匿性抑鬱癥狀。

青春前期抑鬱癥狀明顯增多,除表現為心情低落、思維遲滯、理解和記憶力下降以外,另一類較明顯的癥狀是行為異常、攻擊行為、破壞行為、多動、逃學、說謊、自傷自殺等。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將這種既有抑鬱情緒,又存在品行問題的類型稱為“抑鬱性品行障礙”。

童年情緒障礙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兒童分離性焦慮癥CCMD-3的相關討論 幼兒和學齡前期兒童實際遭遇或有可能與其依戀的人離別時,出現某種焦慮是正常的。隻有當這種分離的恐懼成為焦慮中心,並發生於童年早期時,才診斷為分離性焦慮癥。本障礙與正常分離性焦慮的鑒別關鍵點在於:針對與其依戀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傢庭其他成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並非單純是在許多場合的廣泛性焦慮的一部分,其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及社會功能都異乎尋常(有診斷意義)。分離性焦慮如發生在發育過程中不恰當的年齡段(如少年期),不應在此診斷和編碼,除非其是恰當年齡段的分離性障礙的異常延續。本癥的發生可能常常與拒絕上學有關,但拒絕上學是分離性焦慮的表現之一。需要指出,首發於少年的拒絕上學不應在此診斷和編碼,除非其本質就是分離性焦慮的表現,並在學齡前就出現並達到瞭異乎尋常的程度。兒童分離性焦慮癥應註意與下列焦慮狀態或焦慮癥鑒別,有時可以成為其伴發病癥:

(1)焦慮:是指人對於學習、生活、工作、交友、戀愛、考試、升學、就業、勞動所得、物質分配等諸多生物、心理、社會的改變而產生的一種體驗,如擔心、害怕、憂慮等,這可認為是正常人在應激時的保護性反應。適度的焦慮可以喚起警覺,激發鬥志。但青少年和兒童處於走向身心成熟的階段,如果來自客觀環境的壓力和主觀成長中的困惑得不到恰當的心理疏導,就會遭受嚴重負性情緒的影響。這直接影響青少年和兒童的整個精神狀態,阻礙個性的發育和健全。在情緒障礙的同時,還可以伴有各種各樣的軀體不適,嚴重者甚至發生事故,危及生命。需要註意,兒童對自己的心境、情緒不能準確地描述及表達,常常會到情緒問題發展到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時,才引起人們的關註和就診。

(2)境遇性焦慮:境遇性焦慮是平日情緒正常的青少年兒童,在某一特定環境中,由於生活中嚴重的導致短暫的緊張、擔憂、神經過敏等癥狀,常伴有自主神經紊亂癥狀,亦稱為狀態性焦慮。例如平時情緒較穩定的學生,每逢考試期間即產生焦慮,考後即恢復如常,即屬此類。

(3)素質性焦慮:素質性焦慮是指青少年兒童的個性特征從兒童早期就表現出與其同年齡兒童不同的敏感,以及對事物的過度反應、擔心、緊張等焦慮傾向。若在生活中再遇到一些應激因素可使癥狀明朗化,稱為素質性焦慮。這類孩子通常個性表現十分溫順、自尊心強、守紀律、克制力強,智力水平較高,對待事物十分認真而又過度緊張,常見於中、小學生的優秀生中,其父母往往也有敏感、猶豫、多慮、缺乏自信心等表現。有焦慮個性特征的父母對患兒的焦慮癥狀也作出焦慮的反應,則會使其癥狀更重。如果受父母的長期影響,患兒的焦慮就會遷延不愈,成為慢性焦慮,對少年兒童的人格形成十分不利。

(4)兒童和少年期廣泛焦慮癥:這種焦慮是指發生於少年兒童的一組以恐懼與不安為主的情緒障礙。這種恐懼無具體的指向性,焦慮僅僅是為未來的和不明確的危險或是客觀並不存在足以引起焦慮的刺激。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刺激極不相稱。患兒出現過分及不切實際的擔心,總感到有不祥的事要發生。癥狀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即為焦慮癥。以焦慮為主的情緒障礙常常與抑鬱、恐懼、強迫等癥狀同時出現。這一點在青少年兒童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有時甚量

2.兒童恐懼癥CCMD-3的相關討論 兒童與成人一樣,也可產生對各式各樣客體或情境的恐懼。這類恐懼中有些(如廣場恐懼癥)在個人的正常心理社會發育過程不會見到,然而某些恐懼具有顯著的發育階段特征,診斷的關鍵是兒童不同發育階段特定的異乎尋常的過分恐懼情緒,並且不是更廣泛的情緒障礙的組成部分。

3.兒童社交恐懼癥CCMD-3的相關討論 在童年早期,當遇到陌生的或具有社會性威脅的情景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擔心、害怕或焦慮。但是,兒童如果表現對陌生人(針對成人或小夥伴,或兩者兼有)的持久或反復的害怕或回避,這種害怕的程度超出瞭兒童的年齡所應有的正常界限(但能正常和有選擇地依戀父母或其他熟人),發生時年齡不滿6歲,並伴有社會功能受損,而且不是某種更廣泛的情緒障礙的組成部分,即可診斷兒童社交恐懼癥。

情緒障礙有什麼表現

情緒持續障礙指的是情緒反應強度和持續時間方面的障礙。情緒持續障礙有以下一些形式:

情緒高漲:患者情緒活動增強,愉快、幸福等情緒經常占優勢,表情喜悅開朗,語言行動增多,喜歡與人交談,對人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別人討厭也不在乎。

情緒低落:患者心境憂鬱低沉,悲觀失望,不願與人交往,語言行動減少。不管是喜事或患者平常喜歡的事,隻能使患者悲哀。

情緒淡漠:患者對周圍環境的變化缺乏情緒反應,對人對事冷淡,滿不關心。面部表情經常處於無情緒狀態。對意外事情不驚,受到捉弄不怒。

焦慮:患者表現緊張不安,惶惶不可終日,常常有著大禍臨頭的不幸心境。患者常常伴有心悸出汗、手足發冷等植物神經反應。

情緒發生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的發生過程失調,一般持續時間比較短。情緒發生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情緒不穩:情緒易波動,喜怒無常,患者自己難以控制。

情緒易激惹:對很小的刺激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通常表現為激動、憤怒,因此出現毀物傷人的行為。

情緒脆弱:患者極易傷感,對很小的事情也易感動或哭泣。雖然患者有時自己感到對那樣的小事情不必大動感情,但自己卻控制不住自己。

情緒協調障礙表現為環境刺激與情緒體驗不相符合,或內心體驗與外部表情相矛盾。

情緒倒錯:情緒活動與一般人不一樣,對喜事產生悲哀情緒,對不幸的事則高興。

表情倒錯,表現為表情與情緒的內心體驗相矛盾,如內心很高興,但表情上卻痛哭流涕。

矛盾情緒,對同一事情同時產生相反的或兩種不同的情緒,如患者對同一個人又愛又憎,對同一件事又喜歡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