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芪大傢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有很多的用處,而且隨著對其認識不斷提高,現在它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瞭,不僅可以直接作為中藥和其它藥物配伍,現在醫學界還有很多黃芪的中成藥,因為它的作用非常豐富,而且效果也很好,不過關於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您瞭解多少?

北芪與黃芪的區別

有很多的中藥大傢在平時都是很少瞭解的,有時候一些中藥的名字是很像的,也是很容易弄混的,比如北芪與黃芪,大傢應該都不瞭解這樣的中藥嗎,下面我們看看北芪與黃芪的區別吧。

北芪,即黃芪

北芪,即黃芪,又名膜莢黃芪,因盛產於我國北方,故名北芪,主產於吉林省長白山,山西省渾源縣北嶽恒山以及內蒙古等省區。北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長呈棒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單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至披針形,莖葉均有白色柔毛;總狀花序對生,開淡黃色蝶形小花;莢果膜質,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北芪喜涼爽幹燥氣候,以排水良、土層深厚的砂質土壤為佳,多生於海拔 800-1300 米間的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北芪的根為補虛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其 “ 為補藥之長 ” ,可見北芪做補益藥歷史悠久。

黃芪的藥材性狀

黃芪呈圓柱形,極少有分枝,上端較粗,長10-90厘米,直徑1-3.5厘米。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及橫向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菊花心,顯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不論那一品別的黃芪,均以條粗而不空心,皮細質綿軟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鮮黃色。斷面菊花心明顯而不纖維性強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為佳。

概念差別

黃芪是中藥名,而北黃芪或者北芪隻能說屬於處方名。

因為品質好的黃芪主要產於黑龍江,內蒙古,和山西等地。所以醫生為瞭強調黃芪的產地往往會在處方中用北黃芪(內蒙古、黑龍江所產的黃芪)或者西黃芪(山西所產渾源為中心所產的黃芪)等名稱。因為現在黃芪主要是栽培品,且多認為山西所產優於內蒙古、黑龍江所產。因此可以理解為西黃芪優於北黃芪。

現在大傢應該知道瞭一些北芪與黃芪的區別吧,其實北芪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黃芪,隻不過它們有不同的處方名,關於黃芪的藥用價值大傢不妨去瞭解一下,它有很多的功效,而且用黃芪和其他的很多藥材能夠制作很多功效的滋補湯。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營養和保健美容功效非常顯著。經常使用有滋潤肌膚,養顏美容,調理氣血,舒緩情緒的功效。黃芪偏於補肌表衛氣。例如對脾氣虛弱,運化失健而致面色恍白或萎黃、倦怠乏力、納少便溏等證,因黃芪為補益脾氣之良藥,故常選用,可以單味煎藥或熬膏服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黃芪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不過因為它屬於藥物,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最好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因為每個人的體制都是不同的,所以用法用量是需要因人而異的,關於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通過以上介紹,想必您對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瞭一定的瞭解,這樣的話,大傢就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將黃芪熬湯或者燒水甚至加到美味佳肴裡瞭,當然,在您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前,要註意控制黃芪的用量,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中藥黃芪怎麼吃效果好

黃芪是常見的中藥,黃芪具有利水消腫、益氣補血的作用,很多人喜歡在煲湯的時候加點黃芪,冬天吃點黃芪還可以預防感冒,那麼,黃芪怎麼效果好呢?

黃芪功效

黃芪的養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氣、固本,斂汗、生肌、利水、消水腫等。

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麼是“益氣”呢?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黃芪怎麼吃效果好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黃芪食療方

當歸黃芪烏雞湯

原料:烏雞肉250克、當歸15克、黃芪20克。

做法:當歸黃芪烏雞湯[1]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吃法:喝湯、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秋冬季節可每日喝一至兩次,春夏可每周兩三次。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癥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註重養生保健的朋友,對當歸黃芪烏雞湯肯定不會陌生。當歸的補血,黃芪的補氣,再加上烏雞的滋陰補腎之效,組合之後可謂絕佳!長期服用,可使女人氣血調和,皮膚滑潤白皙,富有光澤。

黃芪蒸雞

食材:黃芪30克,公雞1隻、料酒、食鹽、生薑各適量。

做法:

1、黃芪洗凈;公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洗凈;薑切片;

2、將雞塗抹食鹽、料酒,把黃芪放在雞腹中,裝入大碗中,上鍋大火蒸30分鐘即可。每日1次,每次食肉約100克,常服。

黃芪山地粥

黃芪30g,山藥100g,生地黃15g。黃芪、生地黃煎水取汁,山藥研為粉末;將前汁煮沸,頻頻撒入山藥粉,攪勻,煮成粥食。

功效:本方黃芪、山藥補氣益脾,生地黃養陰清熱;三者均能降血糖。用於糖尿病,氣虛陰虧,口渴口幹,尿頻。

黃芪食用禁忌

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松軟,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軟。而身體十分幹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泄瞭。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瞭。

如何挑到優質黃芪

黃芪藥材參差不齊,挑選時以身幹、條粗壯、皺紋少、粉性足、質堅實而綿、不易折斷、味甜、無黑心及空心者質佳。最好能嚼一嚼,有豆腥氣更佳。

食用黃芪有訣竅

在使用黃芪進補時,一定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用邊觀察有沒有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悶、痛的感覺,一旦出現上述問題則應停用或與他藥配伍後才能服用。

黃芪怎麼吃效果好?上面的文章為大傢做出瞭介紹,冬季進補煲湯可以加些黃芪,但是要註意黃芪不適宜一次性大量食用,特別是對患病的患者。

降糖看黃芪

黃芪是中醫臨床常用藥, 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瘡生肌、利水退腫等多種功效。

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脾肺氣虛、中氣下陷、體虛多汗、癰疽不潰或久潰不斂、氣虛水腫以及血痹麻木、中風後遺癥、消渴等。目前, 黃芪治療糖尿病正在成為研究的熱點, 呈方興未艾之勢。那麼,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機制何在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臨床依據糖尿病屬於中醫“ 消渴病”范疇, 其基本病機為陰虛燥熱。古今中醫治療本病, 大多以黃芪為君藥。有人對古今治療糖尿病的方劑進行統計分析, 發現黃芪的應用頻率非常高。例如, 有專傢統計黃芪治療消渴的古方 200 個、現代方500 個, 發現 200 首古方中, 使用黃芪者 41 個, 占 20。5% ; 500 個現代 方 中 , 用 黃 芪 者 318 個 , 占63。8% 。在中成藥處方中, 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黃芪, 高達 76。9% 。這既與黃芪重在益氣補虛生津的中醫功用密切相關, 也和黃芪卓越的降血糖效果密不可分。這些是挖掘黃芪治療糖尿病的寶貴線索, 因而成為現代醫學的研究熱點。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現代藥理學依據

現代研究發現, 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單糖、多糖、皂甙、黃酮、氨基酸、蛋白質、葉酸、核黃素、維生素 P 等。目前發現, 黃芪的藥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增強及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②增強細胞的生理代謝, 促進各類血細胞的生成、發育及成熟; ③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蛋白質更新, 起到強壯和抗衰老的作用; ④改善腎功能,減輕腎的病理性損傷及利尿作用;⑤保護肝功能, 減輕肝的病理性損傷; ⑥有降壓作用; ⑦可強心、改善心功能; ⑧有抗菌作用; ⑨有抗病毒作用; ⑩有鎮痛、鎮靜作用; 且有雙相調節血糖, 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現代研究進一步證實, 黃芪可明顯降低血糖, 促進胰島素和C- 肽的分泌; 廣泛作用於心血管、腎臟、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這對病因復雜的糖尿病的治療,尤其適宜。

黃芪治療糖尿病的最新進展日前, 由武漢大學醫學院科研人員主持的一項國傢自然基金研究項目表明, 黃芪多糖是具有較強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化合物, 無論口服還是腹腔註射黃芪多糖, 都能明顯降低遺傳性糖尿病小鼠的體重、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指數, 還能改善糖耐量異常, 減少腹部脂肪,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但不影響胰島素分泌。本項研究成果, 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提供瞭科學依據, 也給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瞭曙光。

近來研究發現, 不少中草藥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應用得當, 對治療糖尿病大有裨益。

妙用黃芪可補益正氣

黃芪是豆科植物,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具有“益氣固表”的功效,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中醫認為,平時體質虛弱,容易患感冒的人是“表不固、氣虛”的表現,對癥之藥首選黃芪,用來預防感冒的黃芪牛肉湯也正是利用瞭黃芪“益氣固表”的功效。之所以選擇牛肉,是因為牛肉裡的油脂更能防止藥效的揮發。

黃芪牛肉湯做起來也很簡單,準備牛肉250克,黃芪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紅棗10枚。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水中煮沸,同時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鐘後端下來,將牛肉撈起,在涼水裡過一下。在鍋裡放適量的水,將洗凈的黃芪、白術、防風、紅棗放進鍋裡,攪拌均勻,然後用大火煎煮半小時。然後把備好的牛肉塊放入已經煮瞭半個小時的藥湯鍋裡,改用小火再燉兩小時,等到牛肉熟透,將黃芪、防風、白術撿出來,然後加入適量鹽、蔥、薑後,繼續用大火再煮8分鐘,最後放少許味精,這樣這道黃芪牛肉湯就做好瞭。

這道藥膳能夠益氣補肺,養心安神,強身健體,平時容易感冒、體質虛弱、怕冷的人,每天喝一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