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脾胃虛弱,一到秋季就容易胃口不好、腹瀉,甚至感冒。所以老人秋季養生的重點之一是健脾養胃。脾胃好,吃得香,免疫力就提高!胃動力和消化功能也減弱,飲食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等問題,其根本原因是老人脾胃功能下降或失調所致。怎麼保護?一起看看。

老人健脾養胃的小方法

1、蹲馬步

雙腳打開兩倍肩寬,雙手扶膝微蹲馬步,身體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彎膝蹲更深的馬步,註意膝蓋不超過腳尖;每次1~2分鐘。可視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鞏固下盤,強化下半身肌力,促進腸胃蠕動。

2、養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心情抑鬱、情緒低落時,會茶飯不思,而放松的環境和愉快的心情則會使你胃口大開。研究發現,在胃病患者中約七成跟情緒有關,而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鬱癥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於“情緒”變化常可引發胃腸功能的改變,所以胃被稱為人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重“調節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要養脾胃,先養心情。

3、按摩腹部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氣、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體微微後仰;吐氣,縮胸,彎腰,雙手用力往腹部壓;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鍛煉。配合腹肌收縮按摩腹內腸胃,促進腸胃功能。亦可雙手交疊蓋住肚臍,上下左右旋轉按摩腹部100~200次。

7健脾養胃粥強老人脾胃

1、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健脾養胃粥

2、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適用於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3、參棗粥

黨參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4、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5、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6、蓮子芡實粥

蓮子15克,芡實15克,粳米100克,補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酸軟。

7、蓮子豬肚湯

蓮子30克,豬肚1個,胡椒少許,煮成湯食用。能溫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老年人脾胃不好不妨多按三眼穴

足三裡是胃經合穴,所謂合穴是指全身經脈流註會合的穴位,對於全身氣血不和或陽氣虛衰,尤其是胃經氣血不和所致的胃痛、腹脹、腹瀉、便秘等胃腸道消化不良的病癥,都可以通過按摩、刺激足三裡來進行治療和調理。

同樣道理,經常按摩三眼穴也可以調整氣血、陰陽,從而實現調脾胃、抗衰老、防病於未然的目的。三眼穴在我們雙手的無名指上,隻有準確找到穴位,按摩才能有效,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取穴方法是: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無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節上縱向畫三條四等分手指的豎線,然後再橫向畫兩條三等分這節手指的橫線,這樣就形成瞭六個交點。三眼穴位於最左上角的交點處。

以同樣方法找到右手的三眼穴。可用圓鈍的器物尖端點按穴位,同時結合自己的呼吸頻率有節奏地按壓,效果更好。

老人脾胃虛弱要慎食早餐

教授提醒,早晨起床時,夜間的陰氣未除,室內外溫度尚未回升,體內的肌肉、血管都處於收縮狀態,此時吃冰豆漿、冰牛奶、冷包子、饅頭等涼食,與體內溫度相差太大,會使體內各個系統更加攣縮、血流不暢,還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增加胃腸消化負擔,使消化功能下降,胃腸功能發生障礙而引起胃腸道疾病,損傷胃氣,出現便秘、腹瀉、感冒、乏力等癥狀,甚至加重高血壓、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癥狀。

廣告 中醫學認為“胃喜溫惡寒”,早餐吃熱食,才能保護胃氣,補充陽氣,如牛奶、豆漿、熱粥、熱包子、餛飩、豆腐腦等,還可以在粥中加些蓮子、紅棗、山藥等補養氣血之品,促進脾胃功能。 另外,老人在晨起後飲用適量溫開水,適量活動後再進食,對於便秘、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兩種方法治老人脾虛

中醫所說的脾與西醫的脾臟是不同的。中醫的脾,在人體內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消化吸收、調節體液、統攝血液運行等作用,它包括瞭西醫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的一些功能。脾被中醫稱之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簡單地說,胃把吃進來的食物和喝進來的水進行消化,變成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營養精微物質。而這些營養精微物質要依賴於脾的轉運作用,最終才能到達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各個部分,加以利用和消耗,以供給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所謂脾虛,就是指脾的轉運功能下降,此時營養精微物質難以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進而令氣血運行失常,影響到臟腑功能的正常發揮,導致身體免疫機能下降,引發各種各樣的病癥。

從臨床統計來看,導致人體發生脾虛的原因有:經常吵架、生悶氣;飲食習慣不良(如某些老人習慣吃素食,或過於偏好肉食,或總吃剩菜剩飯、過量食用涼拌菜或生冷瓜果等):脾胃受外邪侵襲(如冬天冒風寒外出晨練,受風受寒)等等,對此,老年人都應盡量避免。以下介紹兩種調治脾虛的方法:

一、喝薏米粥每天取薏米(薏苡仁)50~100克,清水淘洗幹凈後,加水用高壓鍋煮成粥食用,分早晚2次空腹食。明代《本草經疏》中旱就記載,薏米“味甘,能人脾補脾”。本方具有健脾、益氣、止瀉的功效,適合脾虛患者長期食用,尤其適用於偶有腹瀉、餐後易腹脹、全身乏力、腿腳水腫、少氣懶言者。

二、吃健脾丸服用傳統中成藥“人參健脾丸”,大蜜丸每次卜2丸,每日1~2次,溫開水送下。該藥配方由人參、白術、山藥、木香、砂仁、黃芪、當歸等組成,系治療脾虛的代表中成藥之一。該藥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引起的飲食不化、倒飽嗜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