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暑的時候天氣非常的炎熱,很多人都是覺得異常的難熬的,對於很多的老年人來說,這個天氣也是一個非常考驗人的天氣。那麼在大暑的時候應該怎麼養生呢?在大暑應該做些什麼呢?一起來看下。

大暑時節養生六要點

巧用芳香植物 消暑化濕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禦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出現頭暈、心悸、胸悶、註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癥狀。

要化解這些癥狀,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註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註意室內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講究飲食衛生,正確的飲食可以幫助人體抵禦暑濕的侵襲,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

如果已經感覺到頭暈瞭,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來緩解頭暈。比如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用來煮湯或熬粥。因為新鮮藿香葉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濁、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舒肝瀉熱,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專傢也提醒,夏季以濕熱為主,服用藿香鮮葉保健是可行的,但要註意不能過度,也不能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為例,煮的時間長瞭其芳香之氣會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瞭,因此最好在粥、湯煲好前的幾分鐘才放入。

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不過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來治療,還得依個人體質。”專傢說,暑天陽氣旺盛,治病就是通過艾灸等方式利用補充陽氣來達到療養效果,通常情況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陽虛癥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虛癥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若是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瞭。

多飲暖水益消暑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

需要提醒的是,為瞭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瞭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藥食同粥補氣清暑

大暑氣候炎熱,可以用粥來滋補身體。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粥是在相對溫度較低、時間較長的情況下熬出來的,可減少對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破壞和維生素的流失,並使一些礦物質能夠溶於湯中,使粥更具營養價值。

在大暑節氣,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市民安度盛夏。

藥粥則對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均適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藥材,祛濕效果會更好。

消暑切莫動“肝火”

另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猝死。

專傢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應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時節東莞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濕,人體感覺熱,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熱,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 “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瞭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應盡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

此外,專傢還強調,三伏天裡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年輕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比如快跑、器械運動等。

老人大暑養生怎麼辦

方法1、要充分飲用涼開水、飲料,並加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

方法2、可隨身備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方法3、中午前後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多喝水註意防暑降溫。

方法4、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白天出門最好打傘、戴帽子。

方法5、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方法6、室內要有良好的通風。

方法7、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病,增加抵抗力,減少中暑誘發的因素。

方法8、註意多食含鉀食物。

大暑節氣老人如何預防中暑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說法,65歲以上的老人特別容易受到炎熱天氣的影響,其中的原因包括肥胖癥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等。例如,患有心臟病的老年人會發現身體很難散熱。正在服用某些藥物(如抗過敏藥物、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藥物或是利尿劑)的老人也會很難保持身體涼爽。以利尿劑為例,它會導致人體中的水分流失,讓高溫造成的脫水效應更加惡化。

發生中暑的警惕信號包括:體溫極度升高(超過39.4攝氏度)、皮膚發紅發熱、幹燥(沒有汗水)、脈搏迅速且強勁、臉色蒼白、昏厥、頭暈目眩、惡心嘔吐、搏動性頭痛、精神錯亂、皮膚發涼潮濕和神志不清等。

如果老人是獨自居住,又無法遠離自己的住所,夏季就要特別提防。老人可以采取的預防措施包括:

1.用涼毛巾擦拭身體;

2.用毛巾包好冰塊(包裹好的冷凍蔬菜也可)在手腕、面部和脖頸處摩擦揉搓;

3.吃清淡飲食,多喝水,避免喝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飲料;

4.平時就準備好能用電池供電的小電扇;

5遠離酷熱環境,在舒適涼爽的地方休息;

6.盡可能呆在涼爽環境中,避免太多的活動;

7.拉攏窗簾,避免過多的陽光射入室內;

8.適時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9.穿寬松、質地輕柔的衣服。

大暑飲食養生有講究

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選擇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食物。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傢禽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相對於傢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雞、鴨、鴿子等傢禽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

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或是飼育期在3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後來也有專門的品種稱為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鴨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禽。每100克鴨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還含有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是經過一個冬春攝食的老鴨,骨骼更健壯,肌肉更豐滿。可主治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瘡毒、驚癇等癥。《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亦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老鴨燉食時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食用,能補虛損、消暑滋陽。加配芡實、薏苡仁同燉湯,滋陽效果更佳,能健脾化濕、增進食欲。

鴿肉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祛風解毒的功效,可氣血雙補,還有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腦力勞動者、神經衰弱者進補。

大暑節氣養生必吃的6種水果

1、西瓜

反正不管怎麼說,西瓜在夏季的時候都是屬於避暑降溫的一種水果,而在大暑這個最炎熱的節氣,吃西瓜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事情。但是你在挑選西瓜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去選擇那些奇形怪狀的西瓜哦,因為這些畸形的西瓜吃多瞭對身體的壞處是很大的。

2、甜瓜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肯定是會選擇那些水分多又甘甜的水果來食用,而甜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並且甜瓜裡面的營養物質也不會比西瓜少多少哦。選擇甜瓜也是在大暑節氣必吃的水果之一。

3、芒果

芒果也是屬於夏季的一種時令水果。芒果不僅是非常的好處,其好處也是很多的,比如能清熱解渴、止嘔利尿等。所以說在大暑的時候是可以試試芒果的可口。

4、龍眼

龍眼裡面含有非常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在平時的時候吃龍眼還具有緩解失眠、補血等作用。但是龍眼可千萬不要食用太多哦,如果食用太多龍眼的話是可能會導致紅眼病的。

5、水蜜桃

水蜜桃裡面含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酸,其中還具有大量的鐵元素,這些鐵元素還具有強大的補血效果哦。但是你在吃水蜜桃的時候切勿空腹吃哦。這樣吃的話對身體可不好哦。

6、李子

李子在夏季的時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水果,因為李子裡面含有85%左右的水分,能夠幫助我們補充身體裡面缺失的水果。並且吃李子還具有增加食欲、清胃熱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