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準媽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陰道分娩,選擇瞭剖腹產。現代由於麻醉技術、輸血技術、手術熟練程度,都大大降低瞭剖腹產的危險性。但剖腹產畢竟是在腹部重新做一切口,一般有縱切、橫切、腹膜外等幾種術式,現代一般采取下腹橫切式剖宮產,相對損傷小,瘢痕好看等。那麼,剖宮產後該怎麼護理?請看下面介紹。

剖宮產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剖腹產的缺點:1、剖腹產手術增加瞭產婦大出血和感染的機會,產後出現各種並發癥的可能是順產的10 ~ 30 倍,子宮破裂、腸粘連、腸梗阻等並發癥時常在術後出現。術後產婦疼痛的時間長,恢復時間也長,明顯影響母乳喂養。2、由於孩子未經產道擠壓,有1/3 的胎兒肺液不能排出,出生後有的不能自主呼吸,易發新生兒並發癥。剖腹產兒的空間感、方位感、免疫力、平衡能力、克服困難的能力較順生兒差。3、剖腹產中可能發生麻醉意外、出血及栓塞性疾病等意外。

剖腹產的優點:1、剖腹產的手術指征明確,麻醉和手術一般都很順利。2、宮縮尚未開始前就已施行手術,可以免去母親遭受陣痛之苦。3、腹腔內如有其他疾病時,也可一並處理,如合並卵巢腫瘤或漿膜下子宮肌瘤,均可同時切除。做結紮手術也很方便。4、對已有不宜保留子宮的情況,如嚴重感染、不全子宮破裂、多發性子宮肌瘤等,亦可同時切除子宮。

剖腹產對於母體來說是精神還有肉體上面的一個很大的創傷,很多人覺得剖腹產不需要經過產道的擴張,而且生孩子是很輕松的事情,於是選擇瞭破腹產。但是剖腹產是一種手術,是手術就會有危險性,所以選擇的時候還是需要慎重的。

剖宮產後該怎麼護理

完全愈合需多久

由於剖腹產傷口范圍比較大,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後5—7日就可以愈合,但是,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一般傷口在一年半左右都會是紅色的瘢痕,摸起來有些硬,陰天下雨會癢,這是一個傷口愈合過程中的慢性炎癥,一年半後基本就變成一條白色的軟軟的瘢痕瞭。如果媽媽不屬於瘢痕體質,再加上術後恢復良好,基本上不大能看出來。

哆啦提示:

1、跟陰道分娩傷口一樣,也要保持清潔幹燥,避免發生感染

每天一定要查看腹部切口,並給傷口消毒。

術後兩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濕,新媽媽可用濕毛巾擦浴,惡露未排幹凈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出院時貼在傷口的透氣膠帶一周後即可去掉,並可洗澡。(術後,醫師會在傷口上貼美容膠,美容膠上再覆蓋紗佈,紗佈滿4天即可取下,或潮濕時須立即取下,美容膠約在一周後撕下,改貼換氣紙膠帶。)

在手術後1周內,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如果新媽媽自我感覺身體不適,應增加測量體溫次數)。

一旦傷口出現瞭局部的紅、腫、熱、開裂等現象,或者出現膿性分泌物,又或者是全身發燒(即使你的傷口看上去很好)等,一定要盡快到醫院檢查。

2、鼓勵新媽媽在手術後多散散步

散步能幫助新媽媽盡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

3、少活動,勿提重物

回傢後盡量多休息,但也要有規律地起床四處走走。走路可以促進術後的恢復,還有助於預防諸如血栓等並發癥的發生,隻要活動不要過度就行瞭。開始時候可以慢一些,逐漸增加活動量。

坐月子期間最好少抱寶寶,更不要提比寶寶還重的物品,以免擠壓到傷口。更防止以後腰酸腿疼的發生。

4、盡量避免疤痕產生

每天用手指頭輕輕按摩傷口3—5分鐘,可有效減少疤痕產生。

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傷口,使疤痕顏色加深。

一旦產生疤痕,也要保持疤痕處的清潔衛生,及時擦去汗液。同時也不要用手抓的方式止癢,以免加劇局部刺激。疤痕的刺癢一般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消失。

出院時,醫生會在新媽媽的傷口上貼一塊敷料包。這塊敷料包最多隻能貼3天,到時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媽媽怕傷口暴露在外面會引起摩擦,其實隻要穿上生寶寶前的孕婦內褲,就能蓋住傷口瞭。

另外,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媽媽可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等產後42 天復查時,讓醫生來解決。

剖腹產後日常生活註意事項

剖腹產後日常生活需要註意的事項有很多,要註意會飲的清潔。睡覺時做好左側臥睡,睡硬板床,束腹帶材質要軟,手術兩周後才可淋浴等,還要註意及時去醫院回診。

1、會陰的清潔和自然生產者相同,但是自然產需用煮熟的水,剖腹產隻要用浴室熱水即可。

2、睡覺時采左側臥睡,對血液循環最好,期間也可以更換姿勢。

3、最好睡硬板床,如無硬板床,也可鋪睡地上。

4、取下傷口紗佈後,先在傷口上覆蓋一條幹毛巾,再圍上束腹帶,以減少摩擦不適,束腹材質要軟,不要寬,以免長時間使用不舒服。

5、在咳嗽、笑、下床前,以手及束腹帶固定傷口部位。

6、下床時先行側臥,以手支撐身體起床,避免直接用腹部力量坐起。

7、手術一周後才可淋浴,之前可擦澡。淋浴後將切口擦幹,可用75%酒精塗抹切口進行消毒並用無菌敷料覆蓋.

8、手術後,陰道會少許的惡露流出,可使用衛生棉保持幹燥,但是如果血量超過月經量,應盡速就醫。

9、三~四小時要排尿一次,並註意排尿時是否灼熱或刺痛的感覺,以防尿道感染。

10、不要因為傷口疼痛,而不肯動。

11、勿迅速減肥,以免脂肪流失、內臟下垂、皮膚松弛。

12、產後第7與第42天至醫院回診。

10種情況下必須剖腹產

孕婦需要剖腹產的十大癥狀

剖腹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若病例選擇得當,施術及時,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且能使婦女保持正常的生產性能和繼續繁殖後代的能力,否則不僅不能收到預期效果,且可造成遠期的不良影響,故施術前必須慎重考慮。剖腹產是一個重要的手術助產方法。

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孕婦適應剖腹產的情況:

1、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可以發生在妊娠的各個時期,特別是後期及陣痛之後。胎兒窘迫的原因很多,例如臍帶繞頸、胎盤功能不良、吸入胎便,或是產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子癇前癥等並發癥。

大部分的胎兒窘迫可通過胎兒監視器看到胎兒心跳不好,或是在超聲波下顯示胎兒血流有不良變化,如果經過醫師緊急處理後仍未改善,則應該施行剖宮產迅速將胎兒取出,防止發生生命危險。

2、產程遲滯

產程遲滯是指產程延長,在產科學上有很明確的定義及分類。通常宮頸擴張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初產婦的宮頸擴張時間平均比經產婦長,需14~16小時,超過20小時稱為產程遲滯。遇到這種情況的產婦最辛苦,因為陣痛已經持續瞭一段時間,才不得已改為剖宮產,等於是產前陣痛和術後痛都必須經歷,共痛瞭兩次。

一般產程遲滯可以根據分娩的異常分為3種: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延長、活躍期停滯。通常造成產程遲滯的原因,有可能是子宮收縮力量的異常、胎兒身體或胎位或胎向異常、母親產道異常等。如果有明顯的產程遲滯情況發生,卻仍然勉強選擇經陰道分娩,可能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傷害,因而必須實施剖宮產手術。

3、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

產婦如果有骨盆結構上的異常,比如小兒麻痹患者、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過於嬌小或侏儒癥患者,由於骨盆出口異常無法讓胎兒順利通過,故應該采取剖宮產。

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是相對性的,也就是說即使產婦本身的骨盆腔無異常也不狹窄,但因為胎兒的頭太大,無法順利通過產道,也必須實行剖宮產。

4、胎位不正

初產婦胎位不正時,應以剖宮產為宜。一般而言,初產婦若在足月時已經確認胎位不正,可事先安排剖宮產的時間;但如果是陣痛開始後才發現胎位不正,可能要直接安排緊急手術。不過,若是屬於臀位的胎位不正,並且產婦本身有陰道生產的意願,仍然可以利用各種助產方法嘗試,但臀位陰道分娩還是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因此要和主治醫師討論其優缺點才可實行。

5、多胞胎

如果產婦懷的是雙胞胎,且胎兒胎位都是正常的,可以嘗試自然生產,但若是三胞胎或更多胎的懷孕,建議優先考慮剖宮產。

6、前胎剖宮生產

這是目前國內常見的需要剖腹產的癥狀,大約占30%左右,有許多產婦都是第一胎剖宮產後,再次分娩也會選擇剖宮產。一般來說,一次的前胎剖宮產後,的確會增加近1%的子宮破裂機會。若是直式的子宮剖開方式,則子宮破裂的機會則會增加4倍左右,因此,多數婦產科醫師及產婦會在前胎剖宮產的前提下,在進入產程之前安排好手術時間。

7、胎盤因素

胎盤的位置及變化與生產方式也有關系,比如胎盤位置太低,擋住瞭子宮頸的開口,前置胎盤或是胎盤過早與子宮壁剝離而造成大出血或胎兒窘迫等,都是剖宮產的可能原因。

8、子宮曾歷過手術

此種情形就類似前胎剖宮生產,由於子宮壁上面有手術所留下的瘢痕組織,這些瘢痕組織的確會增加子宮在陣痛時破裂的危險幾率,因此大多會安排剖宮產。

9、母體不適合陰道生產

如果母體本身有重大疾病,比如子癇前癥或嚴重的內科疾病(心臟病等),經醫師評估無法進行陰道生產者,也需要選擇剖宮產。

10、胎兒過大

巨大兒的定義為胎兒體重等於或超過4千克,產前檢查時,如果產科醫師評估胎兒體重可能大於4千克,能以自然生產方式娩出的機會很小時,也可以安排剖宮產,以避免發生難產。

剖宮產後哺乳註意事項

1、放松心情,自信可以哺喂好寶寶

剖宮產媽媽在產後哺乳上的壓力比順產的媽媽大。首先產後刀口的疼痛,使得一些媽媽對哺乳產生畏懼情緒;其次,剖宮產的媽媽乳汁分泌時間會比順產的媽媽晚一點,這樣會使得剖宮產的媽媽會對乳汁的分泌產生憂慮,從而感到更大的壓力。

剖宮產媽媽要盡量克服這兩種情緒,調整心態,做好哺喂寶寶的心理準備。

2、剖宮產媽媽要盡量早哺乳

剖宮產的媽媽因為比順產媽媽分泌乳汁的時間晚,所以在乳汁分泌出來前要讓寶寶多吮吸乳頭,這樣做可以促進媽媽泌乳素的分泌和乳房射乳反射的形成。如果媽媽沒有什麼異常的不適情況,在醫生確定寶寶可以吸奶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吸吮瞭。剖宮產的媽媽初乳比較少,但是不管怎麼少,也要讓寶寶多吸吮。

3、給寶寶喂奶時盡量避免扯到傷口

剖宮產媽媽正確的哺乳姿勢是讓刀口不受到拉扯,因此媽媽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姿勢,讓自己處於一種舒適的狀態,而不是忍痛喂奶。

剖宮產媽媽比較好的喂奶姿勢1:是放一把椅子在床邊,媽媽坐在椅子上,寶寶躺在床上,並用枕頭或被子墊在寶寶身下,讓寶寶身體處在合適的高度,然後媽媽一手環抱寶寶頭頸部,一手成C形從下方托住乳房送到寶寶口中。

剖宮產媽媽比較好的喂奶姿勢2:媽媽背靠床頭坐或半坐臥,將背後墊靠舒服。把枕頭或棉被疊放在身體一側,其高度約在乳房下邊緣(產婦根據個人情況自行調節)。將寶寶的臀部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棉被上,腿朝向媽媽身後,媽媽用胳膊抱住寶寶,使他的胸部緊貼媽媽的胸部。媽媽用另一隻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讓寶寶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剖宮產比順產更痛

現代剖宮產一般在腰硬聯合麻醉下,打好麻醉,母親翻過身來,下半身就已經處於麻醉狀態,醫生在母親的下腹部做橫切口,切開7層,每層都有血管和神經被切斷,醫生在不斷止血不斷地往下切,直到宮腔。

疼!這是毋庸置疑的。

許多孕婦之所以選擇剖宮產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減少分娩的疼痛。

果真是這樣嗎?就這個問題專傢談談看法。

作為每個女人,上帝造人時就造就瞭我們的生殖系統,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宮殿,宮頸、陰道是胎兒娩出的必經之路。陰道本身就具備三種功能:月經的排出通道、性交的場所、分娩的產道。

當胎兒成熟,瓜熟蒂落時,母親分泌催產素,發動宮縮,在一陣陣子宮的規律收縮下,胎頭隨著宮縮下降,胎兒以自己的胎頭通過變形,探索母親骨盆中的各個經線,努力下降,在狹窄的陰道中將肺內的水分大部分擠出,以免出生後有濕肺發生。同時陰道橫行的皺襞不斷摩擦胎兒的肌膚,在幾個小時的摩擦中,完善末梢神經的刺激,以免出生後孩子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綜合癥,有利於孩子神經系統的健全生長。經過陰道分娩的孩子將來奮鬥精神、自強自立的精神會比較強。

母親的子宮肌層,肌肉有縱行、橫行、斜行生長,在產程發動後,一陣陣的宮縮,使子宮肌肉從各個方面發生收縮,收縮的肌肉使血管閉合,產生缺氧,子宮肌肉因缺氧而疼痛;收縮的子宮牽扯周圍維持子宮位置的韌帶也會發生疼痛。我們給藥止痛,不能完全止住子宮收縮的疼痛,隻能減輕疼痛,因為這種子宮收縮的疼痛是隨意肌收縮,就像心臟跳動和腸蠕動一樣。

每個人的疼痛閾值不同,因此每人生孩子時的感覺也完全不同。有人覺得生孩子不怎麼疼,也有的人覺得生孩子痛不欲生,但是從古至今沒有那個產婦是因為宮縮而疼死的。

剖宮產是自然分娩的補救措施,也就是說因為各種原因使母親無法從陰道把孩子娩出,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也有的是權衡母親與胎兒的安全,選擇剖宮產對母親和胎兒更合適。

現代剖宮產一般在腰硬聯合麻醉下,打好麻醉,母親翻過身來,下半身就已經處於麻醉狀態,醫生在母親的下腹部做橫切口,切開7層,每層都有血管和神經被切斷,醫生在不斷止血不斷地往下切,直到宮腔。子宮由於需要有大量的血液供給孩子生長,因此子宮的血管都很粗,有的猶如小拇指般粗大,分佈在子宮上如爬行的蚯蚓。當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時,粗大扭曲的血管往往給醫生的手術增加難度,還會增加產婦的出血量。剖宮產因每個孕婦子宮下段形成的好壞,是否進入產程,是否腸脹氣,膀胱位置是否過高,以及孕婦的肥胖程度等決定瞭手術的難易。另一方面胎兒的位置、胎兒的大小、胎頭與骨盆的關系也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與失敗。因此對剖宮產術來說,沒有一模一樣的手術過程,每個醫生無論她做過多少臺剖宮產術,也無論她接過多少孩子到這個世界上,她做每一臺剖宮產都應該象做第一臺一樣小心謹慎,一樣精益求精。

手術做完瞭,現代的麻醉技術使我們每個產婦術後都可以帶一個麻醉劑緩釋泵,在24小時內減輕刀口的疼痛,這是很人性的做法。

24小時之後拔除瞭緩釋泵,刀口就開始疼痛。往往產婦在24小時後乳房開始漲奶而疼痛,還要不斷的哺乳嬰兒,促進子宮收縮而疼痛,因此我想說,自然產分娩是生之前疼痛,剖宮產是手術後疼痛。

剖宮產術後由於子宮不斷的收縮,子宮內張開的血管不斷閉合,子宮腔不斷縮小,子宮內殘留的血液和一些蛻膜組織隨著宮縮不斷排出體外。但有些產婦,由於疲乏,由於產程過長,由於對催產素不敏感等等,出現宮縮乏力,子宮不能很好的收縮,就會造成產後出血。本應排出子宮的血液淤積在宮腔,影響子宮的收縮,時間越長,子宮收縮越差,宮腔淤血越多,就會造成產後大出血,如果發現不及時,宮腔的血消耗大量的凝血物質,就會造成血液不凝固,逐漸發展到產婦出血性休克,凝血機制障礙,危及產婦性命。因此醫護人員在剖宮產術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要瞭解子宮收縮的好壞,惡露排出得多少,醫生和護士要不斷的按壓子宮底,以幫助子宮收縮和瞭解收縮的情況。這種按壓對於沒有經過產程的產婦來說,有人按一次就會疼出一身汗,24 小時內之內會不斷的有護士和大夫觀察宮縮和陰道排出惡露的情況。

因為產婦由於刀口的疼痛,無法下地小便,剖宮產術後要繼續插尿管,於術後12-24小時拔除尿管,要盡快自行排尿,但有些產婦由於麻醉的情況易於造成膀胱麻痹,產生尿瀦留,需要反復插尿管而十分痛苦。為瞭避免因手術造成的尿瀦留。醫護人員觀察子宮收縮情況的同時還要觀察尿管是否通暢,尿液量是否適當,尿的顏色怎樣。尿的顏色深且量少,醫生會考慮到是否產婦液體入量不足,產生尿液濃縮,就要加大液體的入量;如果尿的顏色偏紅,就要考慮到手術是否有膀胱的損傷,要積極處理。尿管也會刺激產婦產生不適或疼痛。當拔除尿管後,產婦要積極小便,有些因為麻醉的刺激,產婦出現術後尿瀦留,醫生和護士會想盡辦法讓產婦盡快自解小便。在這個過程中產婦也是很痛苦的事。有些產婦反復插尿管,膀胱排尿不凈,剩餘尿在膀胱裡會造成尿路感染,甚至上行感染為腎盂腎炎。

剖宮產的切口往往有十多公分長,每層都要愈合,術後三天,醫生給予換藥,瞭解傷口愈合情況,是否有紅腫熱痛的感染征象,是否有脂肪液化的滲出情況,是否有淤血而影響愈合等等。現代我們剖宮產術都使用的是可吸收腸線,這種腸線九十天左右時,完全吸收幹凈,即使顯微鏡也看不到它的痕跡。但每個人的愈合能力不同,對腸線的吸收能力也不同,有人會出現排異反應,一團團的腸線聚在皮下影響傷口的愈合。胖人皮下脂肪多,往往會出現傷口脂肪液化,影響傷口愈合。檢查傷口時會發現傷口不斷有液體滲出,有的甚至是表皮假愈合,醫生就要重新處理傷口,促進傷口愈合,嚴重的傷口假愈合會使愈合時間延長。更嚴重的是剖宮產傷口感染,術後很快產婦發生發熱,傷口紅腫熱痛,逐漸滲出膿液,這種傷口感染往往需要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愈合。

剖宮產術的產婦不能很快下地活動,一般拔除尿管後要鼓勵產婦盡快下地活動,為瞭避免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也要盡快活動而增加腸蠕動,減少腸粘連。產婦要下地活動時腹部長長的傷口會有牽扯痛,影響產婦的活動。

因此對於孕婦在選擇分娩方式時,一定要兼顧大人和孩子的整個情況,與醫生共同研討利於母親,利於孩子的分娩方式。分娩方式選擇恰當,會終身受益。剖宮產術當時輕松,但術後的麻煩會接連不斷,剖宮產的產婦出血量都比自然分娩的產婦出血量多得多,恢復起來要慢得多。產婦可能在將來再次受孕而胚胎著床在切口處,發生人流穿孔或子宮破裂,危及生命;可能因手術產生盆腔粘連、腸粘連,造成長期慢性疼痛;孩子會因剖宮產而發生濕肺、羊水吸入,稍大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等等。

奉勸孕婦同胞,慎重的選擇分娩方式,多和主治醫生協商,全面權衡母親與胎兒的整體情況,力爭自娩,減少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