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大腦內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腦組織,從而形成血腫,壓迫周圍的腦組織,使顱內壓增高,進而出現一系列相應癥狀。常表現為頭痛、嘔吐、嗜睡、昏迷、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等。老年人晨練登高易腦溢血?這是為什麼?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腦溢血者急救註意事項

有人把腦溢血比喻為人腦內的一次“地震”。如未及時得到救治,可在數小時內死亡。然而,在日常的救護工作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傢屬采取瞭極其錯誤的做法,結果使病人的病情立即加重、惡化,甚至死亡。如為瞭弄醒病人,傢屬猛烈拍打其肩膀,搖動其頭部;隨意翻轉、搬動、拖拉病人;在病人耳邊高聲呼叫其名字或失聲痛哭等。以上做法隻會使已破裂的大腦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腦壓升高,病情必然迅速惡化。因此,對腦溢血病人,應當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病人傢屬應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切勿大聲叫喊、哭鬧或隨意搬運或顛簸病人,病人周圍環境應保持安靜避光,減少聲音的刺激。同時,應專人看管,以免因躁動而墜床。

病人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枕後不放枕頭。將病人領口解開,用紗佈包住病人舌頭拉出,及時清除口腔內的粘液、分泌物和嘔吐物,以保持氣道通暢。

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以利止血和降低顱內壓;搬運病人動作要輕。途中仍需不斷清除病人口腔內分泌物、痰液和其他異物,註意保持氣道通暢。

老年人晨練登高易腦溢血

李奶奶所在的城市屬於丘陵地區,海拔近千米的烈士塔是這個城市的最高點,要登上烈士塔,需爬100多級臺階,這既是體力的鍛煉,也是耐力考驗。然而,這天早晨,當李奶奶登上塔頂後,明顯感到心慌、胸悶、頭痛,而後頹然倒下,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瞭。和她一起鍛煉的同伴發現後,忙趕到山下的電話亭,撥通“120”求救,此時李奶奶倒地已20多分鐘。

盡管急救人員極力搶救,但老人終因腦出血面積太大、出血時間太長,而失去瞭搶救的良機,再也沒有醒過來。醫生們深感惋惜地說:“如果老人在平地鍛煉,搶救及時,也可能會有生的希望。”

近年來,一些晨練的老人喜歡選擇到高山上去鍛煉,認為這樣既能進行登高訓練還能呼吸新鮮空氣。但是,李奶奶的悲劇告訴人們,晨練,莫要登高處。因為,登高雖能鍛煉體力,但也存在著高處不勝寒的隱患。海拔太高,空氣中的含氧量較少,對本身有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來說,將十分不利。

那麼,李奶奶得的這個“腦出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大腦內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進入腦組織,從而形成血腫,壓迫周圍的腦組織,使顱內壓增高,進而出現一系列相應癥狀。常表現為頭痛、嘔吐、嗜睡、昏迷、失語及偏身感覺障礙等。腦溢血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據觀察,約90%的腦溢血發生於長期患的50~70歲人群。

常動動左手可預防腦溢血

腦溢血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那麼平時生活中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呢?據統計,有60%的腦出血發生在大腦右半球。這提示人們應該有意識地多使用左手。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一般人的左腦比右腦要發達,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右手的緣故。老年人要想預防腦出血,就應該左腦和右腦並用,不要習慣性隻用右手。因為常用右手的人,左半球大腦得到鍛煉,所以不易破裂出血。為瞭預防疾病,老年人不妨學著做個“左撇子”。

因此建議所有腦出血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患有多年高血壓的老年人,在積極治療疾病的同時,提倡平時有意識多用左手幹活如插花、打球、寫字等,讓右腦得到開發,起到增強記憶,預防腦溢血作用。

此外,防止因便秘、排便時腹腔壓力過大,造成血壓升高。平時要盡量避免做猛然彎腰、低頭、抬舉重物等動作,防止突然腦部血流壓力過高促發腦溢血。飲食要註意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

腦溢血的護理措施

1 腦出血的護理措施1.1 評估病情加強預見性觀察護理 術後護理人員應瞭解術中詳細情況,以便對病情有基本評估。做好術後第一次生命體征、意識、瞳孔、肢體活動的監測等(後半小時監測1次)並記錄,以利進行病情動態觀察對比分析。觀察意識、瞳孔變化,是判斷病情輕重和變化的重要指標。通過呼喚和給予刺激觀察意識障礙程度,對瞳孔大小、形狀、光反射嚴密觀測,一旦有異常改變立即報告醫生。如護理觀察中發現意識狀況改變,有加深之趨勢;患者病情曾一度有好轉,意識障礙減輕或神志基本清楚,後又漸漸轉變成反應遲鈍、神志不清;或有不同程度術側瞳孔散大、光反應減弱,應報告醫生行CT復查證實顱內有無再次出血。

1.2 保持術後血壓穩定,避免發生再出血 術後血壓波動大或急劇增高是發生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故監控血壓尤為重要,況且術後72 h內為腦水腫高峰期,病情尚不穩定,尤其用降壓藥物時觀察效果,用硝酸甘油和立其丁時,隨時調節泵入量,設置5~15 min監測血壓1次。可進食者或有胃管者改用口服降壓藥。維持血壓在140~160/90~100 mmHg,不宜過度降血壓,否則導致腦灌註不足,引起腦組織廣泛的缺血、缺氧性損傷,不利腦功能恢復。

1.3 有效控制高熱,減少再出血誘因 高血壓腦出血多累及丘腦下部可致高熱發生。體溫38.5 ℃~40.0 ℃,給予物理降溫、冰鹽水加阿司匹林保留灌腸,盡量控制體溫在37 ℃以下,對中樞性高熱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溫,實施亞低溫療法,冰帽持續應用保護腦組織,並做好減輕腦水腫的護理,保證脫水藥物的快速輸註,觀察尿量瞭解脫水降顱壓效果及腎功情況。

1.4 加強肺部護理,預防感染和低氧血癥亦是預防再出血的重要環節 為保持氣道通暢改善有效通氣量,可行氣管切開術,術後持續吸氧SpO2監測,q2 h翻身叩背1次,頭部制動,持續氣道濕化每晝夜不少於200 ml。濕化液中可根據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及時吸痰,要註意自上而下旋轉吸痰,不可在氣道內反復上下抽吸,以免損傷氣管黏膜,調節合適的負壓300~400 mmHg,每次吸痰持續時間不宜超過15 s,也不可引起劇咳、發紺,頭部不可過分抬起擺動、同時觀察監護儀顯示SpO2數值,如熒屏上持續出現心率增快或不整、呼吸不規則、SpO2下降應停止吸痰,並給予高流量吸氧,待癥狀改善後再行氣道內吸痰。吸痰註意無菌技術操作最為重要,先吸氣管內再吸氣管外痰液及口、鼻腔分泌物,不可重復使用,一次1根。

1.5 避免躁動引起顱壓增高 對術後躁動、癲癇發作的均應及時排除原因和應用鎮靜和抗癲癇藥物,並施於安全防范措施(如約束帶、床欄等),防止腦缺氧、腦水腫加重,減少術後再出血的危險因素。

1.6 做好引流管的觀察和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術後,頭部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再拔管,最長者放置達16天,因此對引流管的護理特別重要。防止打結、扭轉、拔脫,檢查是否通暢,可用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內向外擠壓引流管,這樣可把凝固的小血塊擠掉。對側腦室或血腫腔置引流管的患者,除註意防管脫落、保持通暢、預防感染外,重點觀察每日引流量、顏色。顏色鮮紅,提示腦內有繼續出血的可能,做好記錄,並及時報告醫生處治。床頭可抬高15°~30°,有利於靜脈血的回流,減輕腦水腫,減少引流液的分泌。拔管後註意傷口敷料的幹燥,合理安排20%甘露醇靜滴降壓,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顱內壓過高,腦脊液從未愈合傷口處滲出。不利傷口愈合,增加顱內感染體會。

腦溢血病人的飲食宜忌

1、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鉀、鎂等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為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血管有保護作用。

2、宜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3、宜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可預防便秘。

4、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制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

5、限制食鹽的攝入,因食鹽中含有大量鈉離子,人體攝入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臟負擔,並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對中風病人不利。

6、忌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此外,少吃雞湯、肉湯,對保護心腦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有益,且需忌暴食。

7、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

8、忌吃生冷食物,過量的冷飲食品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易誘發腦溢血。

腦出血會出現哪些癥狀表現呢

一、腦出血全腦癥狀:

1.意識障礙:輕者躁動不安、意識模糊不清,嚴重者多在半小時內進入昏迷狀態,眼球固定於正中位,面色潮紅或蒼白,鼾直播大作,大汗尿失禁或尿豬留等。

2.去大腦性強直與抽搐:如出血量大,破入腦室和影響腦幹上部功能時,可出現陣發性去皮質性強直發作或去腦強直性發作。

3.體溫:出血後即刻出現高熱,乃系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出血損害征象。

4.腦膜刺激征。

5.呼吸與血壓:病人一般呼吸較快,病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惡化時轉為快而不規則,或呈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雙吸氣等。血壓高低不穩和逐漸下降是循環中樞功能衰竭征象。

6.頭痛與嘔吐:神志清或輕度意識障礙者可述頭痛,以病灶側為重;朦朧或淺昏迷者可見病人用健側手觸摸病灶側頭部,病灶側顳部有明顯叩擊痛,亦可見向病灶側強迫性頭位。嘔吐多見,多為噴射性,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多數為咖啡色。

二、腦出血局限性神經癥狀:

1.大腦基底區出血。

2.腦葉性出血。

3.腦室出血。

4.橋腦出血。

5.小腦出血。

腦出血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但是如果我們發現瞭上述這些癥狀的時候一定要早點進行治療,專傢特別提醒,腦出血患者發現腦出血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