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由於工作強度、減肥塑形等因素,導致飲食結構並不均衡,要不暴飲暴食要不節食減肥,再加上避孕藥及女性荷爾蒙等藥物的影響,也容易使膽囊發炎。可見飲食因素在慢性膽囊炎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做好飲食調節對於疾病的康復起到尤為關鍵作用。慢性膽囊炎患者在飲食上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慢性膽囊炎病人有哪些癥狀

慢性膽囊炎是最常見的一種膽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時有膽結石,但無結石的慢性膽囊炎病人在我國也不少見。慢性膽囊炎有時可為急性膽囊炎的後遺癥,但大多數病人過去並沒有患過急性膽囊炎,由於膽囊長期發炎,膽囊壁會發生纖維增厚,疤痕收縮,造成膽囊萎縮,囊腔可完全閉合,導致膽囊功能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功能。

患瞭慢性膽囊炎後,病人主要會有以下兩組癥狀:

①結石一時性阻塞膽囊管,引起膽絞痛的發作,疼痛多位於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疼痛可牽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處,可伴惡心和嘔吐。

②常有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灼熱、噯氣、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癥狀,進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會使這些癥狀加劇。因此,有的病人可以並無膽絞痛的發作,隻是感到上腹不適、噯氣、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癥狀,往往誤認為自己是患瞭“胃病”。這些病人“癥”雖在“胃”,但病“根”卻在“膽”,雖長期按“胃病”進行“對癥治療”,但因未消除病“根”,故病情經久不愈。

膽囊造影和b型超聲肝膽掃描是診斷慢性膽囊炎很有價值的檢查方法。膽囊造影可以發現膽結石、膽囊縮小變形,以及濃縮和收縮不良等情況,有時膽囊不顯影。b超檢查除瞭可探查出膽結石和膽囊外型改變以外,還能看到膽囊壁有變毛糙、增厚等征象。有上述癥狀的病人,應及時就醫,通過以上檢查,一般可以明確慢性膽囊炎的診斷。

飲食調節是防治慢性膽囊炎的重要環節

1、依據患者的病情控制熱量的攝入,肥胖者必須限制熱量的攝入,慢性膽囊炎患者保持正常體重尤為關鍵,體重在正常值患者,則必須攝取充足的熱能,便於疾病的康復。

2、補充植物纖維,多食富含豐富植物纖維的食物,減低膽結石的形成,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減低血脂,刺激腸道蠕動,利於排便,減少急性發作的誘發因素。

3、補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為大米、面粉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為300-350g。可以提升糖原的儲備量,保護肝臟功能的運轉。對於伴隨有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者、冠心病等患者應限制葡萄糖及砂糖的攝入。

4、補充充足的蛋白質,促進膽囊的收縮和疾病的康復,有助於膽汁排空,蛋白質每日的攝入量控制在50-70g。

5、控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量,過多的脂肪會刺激膽囊的收縮,疼痛度上升,影響瞭膽囊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脂肪的攝入量控制在50g/d以下,膽固醇過高則會使膽汁濃度提升,容易形成膽結石,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在200mg/d以下,做菜時主張食用植物油。

6、選擇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及纖維素含量,以及相應的礦物質,如鈣、鐵、鉀、鎂等元素。

7、多補充水分,利於稀釋膽汁濃度和促進排泄膽汁,飲水每日控制在1500mL左右,減低膽汁的分泌及胃腸道的負擔。

8、其他,應該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的現象出現,養成良好的習慣,戒煙戒酒。

慢性膽囊炎的發病因素

(一)發病原因

1、慢性結石性膽囊炎與急性膽囊炎一樣,因為膽囊結石引起急性膽囊炎反復小發作而成,也即慢性膽囊炎和急性膽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階段的表現。

2、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在屍檢或手術時,此型病例占所有膽囊病變患者的2%~10%。

3、伴有結石的慢性萎縮性膽囊炎又稱瓷瓶樣膽囊。結石引起的炎癥與刺激,導致膽囊壁鈣化所形成,鈣化可局限於黏膜、肌層或兩者皆有。以65歲以上的女性病人多見。

4、黃色肉芽腫樣膽囊炎比較少見,約占膽囊炎性疾病的0.7%~1.8%。系由於膽汁脂質進入膽囊腔的結締組織致炎性反應形成。

(二)發病機制

1、慢性結石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由於結締組織增生和組織水腫使膽囊壁增厚,全層間有淋巴細胞浸潤,膽囊內含黏液性物,可見沉淀物、膽沙或結石;重者肌層為纖維組織所代替,膽囊壁瘢痕化,膽囊管被纖維性腫塊梗阻。其膽汁的細菌培養往往陰性。

2、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1)代謝紊亂:由於膽固醇代謝的紊亂,致膽固醇酯沉積於膽囊黏膜而引起輕度炎癥,其中約有半數可有膽固醇結石之形成。膽囊外觀多無明顯異常,囊壁可稍增厚,色澤稍顯蒼白;膽囊黏膜明顯充血肥厚,黏膜上有無數黃白色的膽固醇酯沉淀,形如草莓,故本病亦稱“草莓膽囊”。

(2)感染:細菌可來自腸道和膽道,上行至膽囊;在敗血癥時,細菌可經血液或淋巴途徑到達膽囊。約1/3患者的膽汁培養有細菌生長。慢性膽囊炎亦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約15%的患者既往有肝炎史。真菌、寄生蟲感染亦可導致慢性膽囊炎。

(3)運動功能障礙:膽道運動和(或)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功能障礙可逐漸演變為器質性病變。又如迷走神經切斷術後,膽囊張力和動力變異,排空時間延長,膽囊增大,漸漸出現膽囊壁纖維化、增厚伴慢性炎細胞浸潤。

(4)血管因素:由於膽囊壁血管病變可導致膽囊黏膜損害,膽囊濃縮功能減低或喪失,終致膽囊壁纖維化。

3、伴有結石的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可正常大小或較小,甚至如拇指端大。膽囊壁增厚呈灰白色,囊腔結石可為一枚或多枚,甚或充滿整個膽囊,黏膜呈細顆粒狀或仍較光滑但有膽石印痕。膽囊底或體部可見憩室內含膽汁。鏡下見膽囊黏膜扁平、萎縮且顯著纖維化,肌層肥厚;炎細胞數少,隻有少許淋巴漿細胞及巨噬細胞,也可見肉芽腫性異物巨細胞反應,巨細胞內有膽固醇結晶,膽囊壁血管可有閉塞性末梢動脈炎。瓷瓶樣膽囊的膽囊癌發生率較高,有其病理意義。

4、黃色肉芽腫樣膽囊炎病初時,由於急性膽囊炎和梗阻,膽汁通過潰瘍面進入間質或破裂Aschoff-Rokitanky(阿孝夫-羅基坦斯基)竇,吞噬集中在炎癥的部位,消化脂質形成大、圓、蒼白的黃色瘤細胞,導致局限性或彌漫性破壞性炎癥。肉眼見膽囊壁有黃色腫塊,膽囊壁增厚,並與鄰近器官粘連;膽囊可有穿孔,與胃腸道形成瘺,外觀難與膽囊癌區分。

中醫治慢性膽囊炎偏方大全

白術白芍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斂陰止痛,理氣健脾。主治慢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土炒白術12克,酒白芍、陳皮各10克,防風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48例,痊愈38例,好轉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1.7%。

黨參合歡皮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補脾運中,疏泄肝膽。主治慢性膽囊炎。證見右脅疼痛,痛連右肩胛及右背,食葷及脂肪過多則疼痛加劇,經年累月不愈,體質偏虛,屬脾虛肝鬱癥。

【偏方組成】潞黨參、合歡皮各15克,炒白術、白茯苓、陳香櫞、金鈴子各12克,廣除皮6克,甘草、廣木香山5克,廣鬱金10克,參三七末2克(分沖)。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亦可以此方數倍量,共研細末,過100目篩,水泛為丸如萊菔子大。每服10克,每日3次,開水送下。1個月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轉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7%。

金錢草柴胡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證見上腹部間歇作痛,右脅疼痛尤劇,或嘔吐苦水,或噯氣、泛酸、惡心,舌苔薄白,脈弦。

【偏方組成】金錢草30克,柴胡、枳實、白芍、鬱金、烏賊骨、浙貝母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並可隨癥加減。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9例,其者痊愈18例,好轉10例,無效1例。痊愈18例中慢性膽囊炎11例,膽石癥7例,追訪2年,未見復發。

柴胡百合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清胃、活血。主治慢性膽囊炎。適用於肝鬱氣滯,中焦濕熱之患者。

【偏方組成】柴胡、百合、鬱金、丹克各15克,川楝子、黃岑各10克,金錢草30克,烏藥1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若胸背痛甚者,加瓜蔞殼、薤白各15克;噯氣頻愈,加陳皮、廣木香各10克;泛酸者,加烏賊骨10克;若有黃疸者,加茵陳20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1例,其中痊愈14例,好轉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2%。

柴胡川楝子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利膽。主治慢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柴胡、金錢草、生山楂各15克,川楝子、枳殼、青蒿、黃芪克12克,陳皮、香附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加減】如大便於結者,加生大黃10克;惡心嘔吐者,加竹茹12克;伴有結石者,加海金沙30克、雞內金20克;疼痛明顯、感染嚴重者,可適當配用部分西藥。

【病例驗證】劉某,男,47 歲。上腹部脹痛、鈍痛6年餘,時輕時重,噯氣頻作,食欲不振,且大都因生氣著急、勞累或飲酒或進食油膩食物後復發。近因情志不舒和飲酒過多又復發。疹斷為慢性膽囊炎,證屬盯鬱氣滯、濕熱蘊結、肝膽不利。用此方加大黃10克(後下)、鬱金12克。四劑後腹脹大減,大便轉溏。此方去大黃,再進5劑,諸癥消失,B超正常。隨訪2年未復發。

生地首烏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養肝柔肝,疏肝利膽。主治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證屬肝陰不足者。臨床脅痛隱隱、體倦乏力,口幹咽燥,頭暈目澀,舌質紅、體瘦小,苔薄黃或少苔,脈弦細為特征。

【偏方組成】生地12克,首烏9克,枸杞9克,茵陳12克,虎杖12克,生大黃6~9克(後入),生山楂12克,雞內金3克(研粉分吞),麥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綠萼梅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92例,其中痊愈49例,好轉3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6%。

金錢草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慢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金錢草10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治療慢性膽囊炎18例,在癥狀消失方面有一定效果。其者顯效6例,有效7例,無效5例。

柴胡丹皮治慢性膽囊炎

【功能主治】涼血疏肝,滋補肝腎。主治慢性膽囊炎。

【偏方組成】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靈仙、蒼術、木香各10克,砂仁5克,黨克、鬱金、枳殼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每次煎成100~150毫升,每日2次,飯前溫服。15劑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愈48例,經1~3療程治療後,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24例,明顯減輕22例。

膽囊炎不治療的後果有哪些呢

膽囊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多見,尤以肥胖,多產,4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較高.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膽囊炎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占60%~70%)。

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系統至肝,再隨膽汁流入膽囊.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並無急性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由於膽石刺激。

加上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基礎上,有過反復多次的急性發作,可使膽囊萎縮或囊壁纖維組織增生肥厚,終致囊腔縮小,功能喪失.若膽囊管為結石,炎性粘連或疤痕完全阻塞。

膽汁無法流進膽囊,而膽囊內原有的膽汁,因膽色素逐漸被吸收,粘膜仍不斷分泌無色水樣粘液(白膽汁),即可形成膽囊積水;當繼發感染,則演變為膽囊積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