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的美食總是讓人垂涎欲滴,但很多的食物雖美味卻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如水煮魚太過辛辣,吃多瞭有可能誘發潰瘍,骨湯拉面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等等。享受美食要註意什麼?專傢介紹,這些美食存在的不足可通過合理的食物搭配來改善。

警四種果蔬皮吃下去有害健康

紅薯皮 因紅薯皮含堿量較多,食用過多會導致胃腸不適。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皮更不能食用,因這種紅薯受瞭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後會引起中毒。

土豆皮 土豆皮內含不益於人體健康的配糖生物堿,進入人體後會形成積累性中毒。由於是慢性中毒,暫時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往往不會引起註意。尤其是長瞭芽和皮色發青的土豆,含毒素更高,應絕對禁止食用。

荸薺皮 因荸薺生於肥沃的水澤,皮上聚集瞭多種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學物質。因此,生食或熟食都應去皮,否則會引起難以預料的疾病。

柿子皮 由於柿子皮口感好,一般人們吃柿子都不吐皮。然而據醫學研究證明,柿子未成熟時,可對腸胃造成傷害的鞣酸主要存在於柿肉內,而柿子成熟後,鞣酸便會集中於柿皮內。

餐桌上的健康營養搭配學問

一、海鮮、奶制品配蔬菜

海鮮是“高嘌呤”並呈極高酸性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血尿酸濃度,引發痛風。如果吃海鮮時,多吃些蔬菜、喝點牛奶,這些堿性食物就可以中和尿酸鹽濃度,有利於尿酸排出,大大降低得痛風的危險。

能夠中和嘌呤的堿性食物還有:雞蛋、玉米、生菜、冬瓜、芹菜、萵筍、蘿卜等。含嘌呤較少的食物為奶類及其制品、各種主食、蔬菜、水果等。

二、豆腐配海帶

豆腐營養豐富,含皂角苷成分,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分解,阻止動脈硬化的過氧化質產生。但是,皂角苷會造成機體碘的缺乏,而海帶中富含人體必需的碘(每100克海帶含碘24克)。由於海帶含碘多,也可誘發甲狀腺腫大,二者同食,讓豆腐中的皂角苷多排泄一點,可使體內碘元素處於平衡狀態。

但需要註意的是,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患有甲亢的病人不要吃海帶。孕婦、乳母不宜吃過多海帶,因為海帶中的碘可隨血液循環進入胎(嬰)兒體內,引起胎(嬰)兒甲狀腺功能障礙。

三、玉米配豌豆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豌豆味甘,具有調和脾胃、利腸、利水的功效;它還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可使皮膚柔嫩光滑;其中的粗纖維還能預防直腸癌

玉米和豌豆搭配在一起,可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價值。因為不同食物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不同,玉米中賴氨酸含量低,與含賴氨酸高的豌豆混合食用,可以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將玉米與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沒過它們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許精鹽、味精、幾粒花椒,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後,在炒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蔥花爆香,放入已準備好的玉米和豌豆,加鹽、味精炒熟即可。

四、魚配豆腐

營養學傢經研究發現,在大豆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而魚脂肪中含有名為二十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物質具有使血流更順暢、流動不易凝聚、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魚肉中含有的牛黃酸成分也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豆腐和魚搭配著吃,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被大大強化瞭。

需要提示的是,做魚燒豆腐或魚燉豆腐時,用老豆腐比較好,再放一些蔬菜和香菇,無論風味還是營養都更加誘人。

五、豬肝配柿子椒

對貧血的人群及兒童青少年來說,補血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和瘦肉。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鐵,但是很多膳食因素影響鐵的吸收和利用。鐵的吸收必須由高價鐵轉變為低價鐵的復合物,其過程需要維生素C的作用。

而豬肝搭配柿子椒正是一舉多得,因為柿子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100克柿子椒中維生素C含量為72毫克,是菠菜的2.3倍、西紅柿的4倍。同時柿子椒中的膳食纖維素能促進食物中膽固醇排泄。還有,柿子椒和豬肝同熘炒,其中富含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及β-胡蘿卜素,能夠完全被吸收利用。

膳食的搭配原則以及技巧

一、膳食搭配的原則

1、“食不厭雜”。意在食物要多樣。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的途徑,實現營養全面性的目標。“雜”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要多,跨度要大,屬性遠,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種類應在30種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種類要求35種以上)

2、食物的搭配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或彌補某些缺陷或彌補某些損害。

3、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無毒的。

4、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強營養保健作用。

5、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中醫養生理論相結合,指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二、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細搭配,糧豆混食。如二米面發糕(標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綠豆小米粥、芝麻醬花卷、紅薯粥

2、糧蔬、糧果搭配。最常見的是南瓜飯、胡蘿卜飯,如果再配上些果類,如紅棗、蓮子、栗子或果仁,不僅會增加主食中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又會使主食別有風味。

3、主食與麥的搭配。燕麥、蕎麥、莜麥等中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鋅等營養素含量均高於小麥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蕎麥、玉米粥;大麥、高梁米粥;蕎麥、標準粉的傢常餅等。

4、糧菜搭配。米飯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飯。

5、米面混吃。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

6、宴席上的主食搭配

傳統宴席的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體現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傳統宴席熱比關系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樣性,花樣多、品種齊,營養互補,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種,包子、餃子、餡餅、春餅、春卷等主副食搭配的風味小吃均屬糧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種。

三、副食搭配的技巧

1、葷素搭配。葷素搭配不隻是口味的互補,在葷素結構上的互補性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青菜炒肉絲、鮮筍冬瓜球、土豆燉雞塊等。葷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則,也是搭配的關鍵。

2、蔬菜的搭配。如燒三菇、炒合菜、蘑菇燒腐竹等。

3、質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質地有軟、脆、韌配韌,如蒜苗炒魷魚;嫩配嫩如菜心炒雞片。

4、色澤搭配。主料與配料的色澤搭配主要有順色搭配和異色搭配兩種。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異色搭配差異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澤協調會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協調,反而會影響人的胃口。

日常飲食常見的6大誤區

日常生活錯誤一:一次采購過多蔬菜

從采摘的那一刻起,水果和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就開始減少瞭。也就是說,你采購回來的蔬菜存儲時間越久,它們所含的營養就越少。研究發現,在冰箱保存大約一周後,菠菜中有一半的葉酸和40%的葉黃素會自然流失。建議每次采購食物不要過多,一周買三次最為合適。

日常生活錯誤二:把食物貯藏在透明容器中

如果你現在喝的牛奶還是透明塑料袋裝奶,建議你考慮換成硬紙盒包裝的牛奶。牛奶富含的核黃素暴露在日光下易發生損失。應該盡量避免將牛奶和谷物放在透明容器裡,可以保留營養。

日常生活錯誤三:快炒大蒜

把大蒜拍碎、切片,放上至少10分鐘後再烹飪。拍碎大蒜會引發一種酶的化學反應,釋放出一種能抗癌的化合物;放上10分鐘再烹飪,就是要讓這種化合物有充足的時間全部形成。

日常生活錯誤四:給水果多剝幾層皮

研究發現,多數水果表皮中進行的抗氧化活動比水果果肉中進行的要高出2-27倍。營養學傢建議,土豆和胡蘿卜的皮隻要輕輕刮掉一層就夠瞭。如果有些果蔬必須剝皮才能入口,去掉盡可能薄的一層皮就可以。

日常生活錯誤五:把維生素和礦物質慢慢燉掉

一般人認為,煮食是一種簡單的烹飪方法,不用加油,又不損失營養。但實際上,這種烹飪方法最多可導致90%的營養成分流失。鉀和可溶性的維生素等混入水中就會溢出。加入少量的水燉煮,用微波爐慢煮或爆炒,可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爆炒則適用於深綠色或橙色的蔬菜。

日常生活錯誤六:有些食物該洗不洗

吃李子或草莓的時候,我們都會先清洗一下。但吃香蕉、桔子或芒果的時候,很少有人把它們放進水沖洗。清洗剝皮吃的食物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停留在食物表面的有害細菌可能會沾染到手上,切開水果時甚至會侵入水果內部。手拿剝皮水果前用肥皂或溫水洗手至少20秒,可有效防止細菌蔓延。

常見的五種美食暗藏殺機

1、水煮魚辛辣油膩

水煮魚味重油多,高脂高鹽。太過辛辣的食物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嚴重時會誘發潰瘍。

專傢建議:

吃辣味食物前可先喝杯酸奶,這樣可在胃裡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辣椒刺激。吃時可放一片面包或饅頭,先把魚肉上的油吸出,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

2、骨湯拉面高油高鹽

拉面味道濃鬱、湯美味濃。其實高脂高鹽,常吃會導致肥胖,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專傢建議:

吃拉面最好不要喝湯,因為脂肪主要在湯中。點餐時可搭配一份綠葉菜,其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減少脂肪吸收。

3、日本壽司升糖快

日本壽司如果蘸太多醬油,會攝取額外鹽分。做壽司用的日本珍珠米,升糖指數高於一般大米,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專傢建議:

用筷子蘸醬油抹在壽司上吃,能減少鹽分攝入。壽司品種多樣,含有沙拉醬的熱量高、鹽分大,最好不要選。

4、果粒酸奶含糖量過高

果粒酸奶中加入的多是罐頭水果,含糖量高。

專傢建議:

最好選購原味酸奶,如果喜歡喝有果粒的,可以自己加入一些新鮮水果。

5、珍珠奶茶添加劑多

珍珠奶茶的滑膩口感,是靠添加植脂末實現的,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攝入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