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補啥”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它來源於中醫治療學中的食療法,食療法在商朝的《湯神論》中已有記載,《神農本草經》更是對其功效及應用進行瞭詳述。真的可以嗎?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常見的五種美食暗藏殺機

1、水煮魚辛辣油膩

水煮魚味重油多,高脂高鹽。太過辛辣的食物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嚴重時會誘發潰瘍。

專傢建議:

吃辣味食物前可先喝杯酸奶,這樣可在胃裡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辣椒刺激。吃時可放一片面包或饅頭,先把魚肉上的油吸出,避免攝入過量的脂肪。

2、骨湯拉面高油高鹽

拉面味道濃鬱、湯美味濃。其實高脂高鹽,常吃會導致肥胖,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專傢建議:

吃拉面最好不要喝湯,因為脂肪主要在湯中。點餐時可搭配一份綠葉菜,其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減少脂肪吸收。

3、日本壽司升糖快

日本壽司如果蘸太多醬油,會攝取額外鹽分。做壽司用的日本珍珠米,升糖指數高於一般大米,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專傢建議:

用筷子蘸醬油抹在壽司上吃,能減少鹽分攝入。壽司品種多樣,含有沙拉醬的熱量高、鹽分大,最好不要選。

4、果粒酸奶含糖量過高

果粒酸奶中加入的多是罐頭水果,含糖量高。

專傢建議:

最好選購原味酸奶,如果喜歡喝有果粒的,可以自己加入一些新鮮水果。

5、珍珠奶茶添加劑多

珍珠奶茶的滑膩口感,是靠添加植脂末實現的,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攝入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餐桌上8種肉千萬別吃

雞頭不能吃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學專傢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豬脖子的肉疙瘩不能吃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危害健康養生。

魚黑衣不能吃

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禽尖翅不能吃

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學名'腔上囊',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

雞脖不能吃

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魚“黑衣”不能吃

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羊懸筋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畜三腺不能吃

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

兔臭腺不能吃

位於外生殖器背面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緊挨著白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的褐色和位於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咽,腎虛患者也要註意。

如何吃素食才不會影響健康

知道吃素的好處後,現在或許你又開始擔心不能得到肉類才有的營養素瞭。其實,隻要吃素時能選擇多樣化的菜式,不偏好某種菜,一樣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另外,人體對肉類的吸收也較好,吃素者因減少瞭肉類的攝取,在飲食上就更需要掌握幾項原則:

1、應以全麥面包、胚芽面包、糙米等代替白米飯、白面。

2、肉類蛋白質含量高,但豆類如黃豆、毛豆、綠豆,或豆腐等豆類加工品亦含豐富蛋白質,可補充因未攝食肉類而缺乏的部分營養,且多吃豆類無膽固醇過高之憂。

3、多攝取腰果、杏仁等核果類,其豐富油脂可補充人體所需熱量。

4、青菜最好能有四五種變化,肉類所含鐵質可經由多攝取高鐵質的水果如番茄、獼猴桃、葡萄來補充。

5、別為瞭讓素食更有味而多用油脂來烹調,應掌握素菜清淡、少鹽、少糖的原則,如此才符合素食之健康取向。

6、吃素者易缺乏維生素B,多吃綜合維生素可予以改善。愛美的女性想靠吃素來維持苗條身材可不是這麼容易的,如果你烹調方式不正確,用油過量,或是盡挑些油炸類如炸豆腐皮,或是甜食類如綠豆糕來食用,盡管這些食物都是素食,但其高油高糖會讓你想不發胖都不行。

“吃啥”真的能“補啥”嗎?

一、吃肝補肝肝病患者不宜

肝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動物體內的各種毒素,大多要經過肝臟來處理,從市場買回的動物肝臟大多暗藏著各種毒素,肝病患者由於肝功能受損,難以及時分解掉這些毒素,這就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肝病的康復。肝臟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和“化學加工廠”,可產生多種激素、抗體和免疫細胞等,動物肝臟內含銅量也很高,而這些物質肝病患者食用後,無疑會受其害。因此,肝病患者是不能吃肝補肝的,日常飲食也應少吃肝為佳。

二、以腦補腦老人不宜

老年朋友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健忘,中醫認為這多半是因為腎氣逐漸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而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腦可起到補益大腦的作用,因此,許多老年人熱衷於“吃腦補腦”。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豬腦屬於高膽固醇食物,而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中風等疾病。因此,老年朋友在補腦時不妨選擇核桃、黑芝麻、魚肉等食物來代替豬腦。

三、以血養血老少皆宜

血液是維持人體基本生理活動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民間常常用各種動物血液治療貧血或血虛,這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食療方法。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且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黑木耳、海帶、芝麻等,雖含鐵量也較高,但所含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其吸收率多在10%以下。與牛血、羊血等相比較,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為44.9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療佳品。此外,豬血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所含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也接近,非常容易被機體利用,特別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各種食物的口感最佳溫度

泡茶。泡茶的最佳水溫是70℃-80℃,這樣泡出來的茶水色香味俱佳,且茶葉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咖啡堿、鞣酸等不遭破壞。茶泡好後應該把熱茶保持在65℃。

飲水。平時飲水、漱口的水,最佳溫度是35℃-38℃,這樣的水溫對口腔、牙齒刺激最小。開水冷卻到12℃-17℃時,喝起來最爽口。

喝湯。湯類在60℃-65℃時味道最好。這時,湯內的“實料”和水分才能交融,調料才能充分發揮其中的味道,口感比較好。

煮牛奶。牛奶不宜高溫久煮,一般60℃-70℃時,就能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且味道鮮美。這是因為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質在加熱的情況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蔬菜。從保留營養素的角度來看,生食、快炒、蒸、燉、微波等烹調法較佳,相對的煎、煮、碳烤、油炸等均不適宜。蔬菜在60℃-80℃時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煲湯時,湯中蔬菜不宜燙太久,避免維生素C遭到更多破壞。食用蔬菜以50℃-60℃最佳,口感最好。

肉類。肉類食品在70℃-75℃時最為香美鮮嫩。整隻傢禽要達到82℃,最厚的肉才會熟透。碎肉在處理的過程中細菌最容易散佈,所以至少要到71℃才安全。

沖蜂蜜。沖蜂蜜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如果用沸水來沖蜂蜜,不僅改變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變酸,還會使蜂蜜中的酶變性。

炸海鮮。炸海鮮的出鍋溫度應在90℃左右,食用溫度應為70℃,這樣既不太燙,味道又最鮮美。煎炸海鮮的油溫過低時,未熟的海鮮不衛生,易引起腹瀉。但溫度過高時,會凝固海鮮類所含的蛋白質,使其變得不易消化。

吃西瓜。吃西瓜以8℃-10℃為宜,低於此溫度,就嘗不出真正的又甜又沙的味道和口感;高於這個溫度,不僅易變質,還不能解渴。

冷飲。冰棒等冷飲在0℃-6℃之間品味最佳,而冰淇淋則在6℃時入口最爽;汽水在3℃-5℃時喝起來舒心怡神;喝果汁的最佳溫度為8℃-10℃。果汁加冰雖然時尚,但容易刺激腸胃;加熱則不僅破壞原有的口感,還容易使果汁中的維生素成分破壞。

品酒。紅葡萄酒最適合的飲用溫度是18℃左右,當然依季節的變換,適合飲用的溫度也會改變。但是差別應在2℃左右。啤酒在夏天飲用以6℃-8℃最為清口宜人,冬天10℃-12℃時最醇美。

放味精。一般應在菜肴快熟時或者剛出鍋時加入,因為這時菜溫在70℃-90℃左右,是味精溶解最好的溫度,鮮味也最濃。相反,當溫度超過120℃時,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焦化,既沒有鮮味,還具有一定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