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氣驟變,很多人都因自身體質難以盡快適應這樣的天氣而引發這樣那樣的常見病。秋冬最易引發的疾病有什麼呢?秋季預防疾病需要註意的得放是哪些?有哪些東西在秋季吃有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呢?大傢一起隨小編看看吧!

秋季三大高發皮膚病

聚焦一:皮膚瘙癢癥

天氣轉涼後,人體皮脂腺分泌開始減少,皮膚容易幹燥,引起瘙癢,特別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幹燥,因此這種病常見於老年人。與此同時,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例如過多使用肥皂、洗衣粉等,這就更容易引起瘙癢。

完好、健康的皮膚是身體對抗各種外界侵擾的第一道防護墻。皮膚上面覆蓋瞭一層薄薄的天然油脂或者脂肪的物質,它們是一道屏障,對內可以保住身體的水分,對外可以防止感染。如果破壞瞭這一層天然的屏障,皮膚易出現幹燥問題。

皮膚瘙癢癥為在外觀看似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瘙癢,可以是全身皮膚發生廣泛性的瘙癢,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常見的部位為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瘙癢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一般較輕者癢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過去;重者劇癢難忍,一旦發生難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抓撓,到瞭晚上難以入睡。

專傢支招:

1.皮膚自身有個自我保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度幹預。洗澡時間過長,沐浴液使用過多等這些行為,極易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因此,預防皮膚瘙癢癥,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太勤洗澡,特別是入秋後不要天天都洗澡,而且洗澡時盡量少用沐浴液。腺體多的地方可適當使用,例如腋窩。

2.在飲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註意“忌嘴”,對於辛辣、刺激等食物盡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秋天預防疾病的四個方法

一防燥

燥邪侵襲,很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人體津液的減少,人的體征也會出現口唇幹裂、舌幹少津、大便幹燥以及皮膚幹裂等狀況,這樣一來,體內水分減少,人的肺部功能必然會受到影響,容易誘發肺部疾病等。預防秋燥可以從飲食起居上著手,秋天應該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葡萄、香蕉、梨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同時,要做到早睡早起,多補充水分,以保證人體津液充分,精力充沛。

二防濕

秋季既有“燥”,有時也無法避免“濕”。因為秋季雨水逐漸增多,濕氣侵襲人體會造成水腫、腹瀉等疾病,而且,早秋之時如果人體被濕氣侵襲的話,還會為冬季誘發慢性支氣管炎埋下病根。秋季防濕,主要可以從飲食上著手預防,應多吃蓮子、薏苡仁、冬瓜、蓮藕、山藥等祛濕化滯、和胃健脾的食物。

三防風

秋季早晚溫差很大,氣候多變,賊風常常會乘虛而入,使人致病。人們夜間受到賊風侵襲,第二天就會感覺到全身酸痛、發困乏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痹等病癥。因此,在秋季人們應當註意適當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另一方面也不宜過早穿上太厚的衣服,適當秋凍,才會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四防鬱

人們在秋季要學會如何預防抑鬱等消極心理。具體的方法是一方面不要輕易打破生活規律,做到早睡早起,精力充足;另一方面要適當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例如瘦肉、雞蛋、豆腐、牛奶等,增強人體免疫力,此外要多做運動,以此增強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秋冬最易引發的疾病有啥

關節炎

進入秋季,一方面暑濕蒸騰,另一方面又寒意襲人,極易發生外寒內濕的關節痛癥。因此患者應註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後不宜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關節炎癥病史者,可選豬蹄燉海風藤、木瓜雞蛋酒等藥膳,以祛風通絡、化濕止痛,還可用當歸、雞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湯藥浴,對防止關節痛發作有積極治療作用。

秋冬易引疾病有什麼

皮膚感染

秋季皮膚易被病源寄生蟲和蚊蟲叮咬,出現紅腫且奇癢,搔抓後可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瘡(疹)等。所以被蚊蟲叮咬之後切不可抓搔,可塗抹風油精、清涼油消腫止癢。

氣管炎

秋季是慢性氣管炎的高發期,它對氣候的變化較敏感,且適應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發病,因此要針對氣管炎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特點,積極配合治療。秋季草枯葉落,空氣中過敏物較多,這也是誘發氣管炎的病因之一。故應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另外良好情緒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要註意改善居室環境,空氣要流通,沒有煙塵污染。

肺炎秋燥癥

入秋時節,因濕度降低而出現秋燥,而秋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表現為咽幹口燥、鼻炎鼻癢、便秘等。因此,應積極加強鍛煉,增強肺功能,預防肺炎的發生。飲食方面調養也是一種積極的因素,應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蘿卜等。

感冒

秋季氣候忽熱忽涼,是傷風感冒的多發季節。因此,要遵循“耐寒鍛煉從初秋開始”的規律,註意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運動鍛煉對增強體質、減少感冒也很有幫助。

秋季老年人怎樣預防疾病

老有所練,運動調養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幹燥,《黃帝內經》中的《四氣調神論》中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故而老年人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雖年老但體壯者可選擇適宜的項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鍛煉方式,強度以感覺舒適為宜。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

還接受瞭耐寒訓練,使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刺激,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秋天是旅遊登山的黃金季節,老年人可以結伴去野外山鄉,登高遠眺,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一切憂鬱、惆悵頓然若失,愉悅和諧的情緒會使您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老有所為,舒展心靈

三國時候的曹操在他所著的《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是說要終身為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奮鬥。生命的意義不僅是活著,還是創造。老年人可以根據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發揮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個人特長上的優勢,尋找新的生活樂趣,要培養一種愛好,做到樂而忘憂,陶冶情操。如練書法、學繪畫、種花草、養禽鳥、讀書報、看影視劇等,這樣既可以享受閑適,舒展心靈,還可以不斷活躍腦細胞,促進神經細胞的代謝,推遲大腦的衰退,使自己延年益壽。

老有所養、辨證飲食

秋季乃是寒暑之交,陰長陽消,養生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飲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 “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以養肝氣。可以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蘋果等酸味食品。但在此應註意,不要忘記辨體質選飲食的養生原則,上述水果雖可潤燥但並非人人皆宜,凡脾虛濕重和咳喘者應忌食,就是身體健康者也不應貪食瓜果,以防過量而損傷脾胃。對於年老體弱的人,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補品或藥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即可,早晚服食,以防秋燥傷人。

老有所親,以靜制燥

老年人要重視人際關系和心理交流,要密切自己與子女的關系,既要聯系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經常和好友聊天談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關心體貼,思想上溝通交流。多參加集體活動,在人際交往中取長補短,汲取生活營養。對中老年人來說,秋季養生還要培養樂觀的情緒,不妨靜想收獲累累的愉悅,保持神態安寧,收神斂氣。要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理念,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征。

秋季養生食譜

一、五行養肺粥

配料:黑豆、綠色、紅豆、小米、粳米等量。枸杞子18克、百合30克。白木耳10克、紅棗8-10個。

說明:黑豆黑色入腎、綠豆綠色入肝、紅豆紅色入心、小米黃色入脾、粳米白色入肺。百合入肺,安魄養神。枸杞入肝。木耳入肺,紅棗養脾胃。

二、天門冬粳米粥

材料:天門冬15-20克,先煎取濃汁,然後和粳米30-60克合煮成粥,再加入冰糖少許。

說明:天門冬實際是歸肺經和腎經,養陰潤燥,清火生津,味甘苦,是寒性的。它可以調合五臟胃氣。

三、養顏冬瓜湯

材料:沙參12-15克,黃芪30克,麥冬10克,先煎取汁。加入冬瓜約300-400克,再燉約半小時,早晚各服一碗。

說明:沙參是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黃芪補氣升陽、利水消腫,治療肺氣虛、氣血兩不足。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四、當歸燉仔雞

當歸30克、沙參12克,枸杞子15克,香菇4-6個,母雞一隻,鮮薑3-5片。母雞先用熱水汆燙以後,再與中藥一起燉煮兩個小時。

說明:當歸是歸心、脾、肝經,補血活血,止痛潤腸,補血養氣,和胃止痛。沙參能夠入肺。

五、秋收保健茶

枸杞子15克、沙參10克,麥冬12克,木香6克,山楂12克,烏白一個,滾水沖泡。

功效:潤肺補腎,開胃補氣,養顏降壓,降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