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那麼要如何禦寒呢?禦寒的飲食吃什麼呢?禦寒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冬季禦寒的食物大全。多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要點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度過寒冷的冬天,希望瞭解瞭這些知識以後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冬季禦寒誤區多

誤區1:關緊門窗感冒少

專傢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餘種化學物質,而僅從呼吸道排除的就有149種之多。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應該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

誤區2:戴口罩可以抵擋寒氣

事實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僅不好,還可以使人體的免疫力降低。這是因為,人的鼻粘膜內有著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絡,血液循環非常活躍,對吸入的冷空氣又天然的加溫作用,而且人的鼻腔道十分曲折,大大增加瞭鼻粘膜的面積,使得加溫作用進一步增強。這樣一來,人體吸入冷空氣經過鼻腔管道進入肺部時,由於加溫作用,已經接近於人的體溫。

誤區3:蒙頭睡覺比較暖和

有些人吸管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暫時可能暖和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來越多,所以蒙頭大睡以後,你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全身疲乏無力。

誤區5:用熱水洗臉更溫暖

女性一般比較怕冷,習慣於冬季用熱水洗臉,但熱脹冷縮的原理你一定學過,人體的皮膚也遵循著這個原理。冬季,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和毛細血管都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會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感覺面部皮膚緊繃幹燥,還會是皮膚容易產生你最怕看到的皺紋。

正確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折可以逐漸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還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誤區5:多飲酒可以禦寒

數九嚴寒,及時平常不善飲酒的女性,也喜歡喝傢人團圓或與朋友聚會時飲酒,覺得窗外大雪紛飛,屋內每個人都喝得暖融融的既浪漫又愜意。飲酒後確實會使人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 但酒勁過後,因此大批熱量散發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寒。而且如果在剛喝過酒後出門,更容易因外冷內熱引起感冒著涼。

誤區6:進門馬上烤暖氣或烤火取暖

從寒冷的室外回來,手腳凍得冰涼,很多人習慣馬上把手腳放在暖氣上或在火爐邊取暖,其實這樣會造成更嚴重的凍傷。這是因為手腳在長時間受涼後,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近距離取暖,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淤血,更容易形成凍瘡。

正確的做法是冰冷的手腳隻能輕輕揉搓,使他們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冬季禦寒吃什麼禦寒食物大全

1、蔬菜

包括新鮮的、罐裝的(無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劑)蔬菜;番茄醬。蔬菜類不能和非核心類食物合並(比如油炸的蔬菜和豆類,油浸蔬菜、糖漬的蔬菜等都不是核心類食物);蔬菜汁不屬於核心食物。

2、水果

包括新鮮的、罐裝的(非糖水類)水果。如果是罐裝的必須是水或純果汁(非糖水)浸泡的,浸泡汁水不可以食用;幹果(杏幹、桃幹、香蕉幹等)不算做核心食物;果汁不是核心食物。

3、辛辣食物

辣椒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含胡椒堿。例:辣椒可刺激食欲、增進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故冬天吃點辣椒可抵禦寒冷,並能防止因受潮濕而引起的關節痛、腰腿痛和胃虛寒癥。

4、肉類

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禦寒效果較好。它們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吃這些肉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禦寒作用。

5、湯類

包括新鮮的、冷凍的、罐裝的(無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劑)清湯。西式奶油濃湯和濃縮肉湯不算做核心食物。

6、根莖類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人怕冷與機體無機鹽缺乏有關。藕、胡蘿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這類食物不妨與其他食品摻雜食用。

冬季進補七大好食材

枸杞:養肝明目

冬季是補腎的好季節,而枸杞是補腎佳品。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對腎臟和肝臟都是寶。在空氣幹冷的冬季,眼睛易幹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約30顆)枸杞比較合適。枸杞最適合煮粥或煲湯,可將它和大棗、山藥等搭配。嫌麻煩的話,還有一種簡便吃法,即早晚嚼食,營養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但嚼枸杞時要註意控制數量,最好減半(15顆左右),否則易滋補過度。枸杞補腎益精作用明顯,民間流傳有“君行千裡,莫食枸杞”的諺語,性欲亢進的人不宜服用。需要註意的是,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用量。 大棗:補中益氣

大棗對身體好處不少,民間有“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的說法。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補品。它富含鐵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病後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適合用大棗調理身體。建議把紅棗在鐵鍋裡炒黑後泡水喝,可治療胃寒、胃痛。紅棗水裡加入桂圓,可作為茶飲,有補血、補氣的功效。

值得註意的是,脾胃虛弱者生吃紅棗會分泌過多胃酸,導致胃痛,因此不妨做熟瞭再說,可取紅棗幾顆、黑木耳一把、冰糖適量,熬制黑木耳紅棗補血湯,或用紅棗、當歸、糙米熬粥。紅棗雖好,但棗皮纖維含量很高,不易被消化,一次吃太多容易胃脹,建議適量食用。 當歸:活血祛寒

天冷時食物能幫人體禦寒,18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別適合寒冷季節食用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主要成分之一當歸,被歷代醫傢譽為“血中聖藥”。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並非隻適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虛、血瘀的病人,表現為血虛頭痛、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跌打損傷、皮膚感染、血虛腸燥便秘、虛寒腹痛等,都可一試。

這款湯中當歸有兩個搭檔,生薑能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則性質溫熱,溫中補虛,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三者配合起來,可溫中補血、祛寒止痛。體質虛寒、容易長凍瘡的人可在冬天將此湯作為藥膳日常食用。當歸雖適用范圍廣,但對火大的人、濕氣所致胃脹、腹脹以及長期腹瀉者並不適合。身體壯實的人,若僅為保健,也不要隨意食用當歸,否則容易上火,防病不成反致病。 白蘿卜:去火化痰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十一月蘿卜賽人參”。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中醫把肺看做“嬌臟”,是外邪首先侵襲的地方,立冬後需特別呵護。白蘿卜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在食用上,它有兩個最佳搭檔:如想發揮止咳效果,就將白蘿卜和冰糖搭配,共同達到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如想抑制咽喉發幹、疼痛的癥狀,可把白蘿卜與青果煎煮後當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需要提醒的是,白蘿卜性涼,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胃潰瘍、大便偏稀者不宜大量食用。另外,蘿卜不宜和“補藥”同食,因其有下氣、消滯作用,行氣太過容易破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人參、黃芪等補氣類藥物的吸收。 紅糖:化瘀散寒

冬季強調溫補,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能“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對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紅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價廉的補品。而且,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較多維生素和鐵、鋅、錳等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

紅糖與不同食物搭配,可達到不同的保健功效。比如,用紅糖煮荷包蛋,可使雞蛋和紅糖營養互補,讓人面色紅潤,有精神;用紅糖泡桂圓幹服用,對改善睡眠有積極作用;熬粥放點紅糖,有益氣養血之效。

值得提醒的是,紅糖應根據季節變化來應用,現在正值冬季,可適當多用,但每日攝入量仍要控制在別超25克,到瞭夏天則要減少用量。 黃芪:益氣固表

冬日裡,天氣驟寒,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隨之而來,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強體質。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黃芪向來被認為是益氣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尤其擅長補氣,非常適合上述兩類人服用。黃芪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有助增強體質,緩解乏力。

黃芪的用法比較多,可與各種肉類搭配。黃芪瘦肉湯可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黃芪燉牛肉可益氣補肺,養心安神;黃芪燉雞湯適合脾胃氣虛、肺氣虛弱的人,對緩解產後體虛、面色萎黃、易出虛汗等效果良好。根據個人情況,食用黃芪時還可再添點其他配料,如氣血兩虛的人可加點紅棗,希望養肝、潤肺的人可加少許枸杞,而脾胃虛弱、體倦乏力的人可加入適量茯苓。但有明顯陰虛、鬱熱者,表現為手足心熱、兩脅脹悶、大便秘結等癥狀的人慎食。 芡實:健脾祛濕

芡實,又稱“雞頭米”、“雞頭”等,是滋補性強的食物,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適合“補冬”的傳統觀念。在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就強調吃芡實。

鮮芡實或幹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將其和蓮子、茯苓、山藥一起煮成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濕、補腎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飲用。常熬夜、長痘痘、易嘴破、常便秘的人特別適合飲四神湯來滋陰、固脾胃,讓消化系統穩定下來。值得提醒的是,芡實不能一次性食用太多,否則可能造成便秘。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後凍在冰箱裡,可增加保存時間。

健康過冬不用愁

一、多“點”水

有些人可能認為,冬天人的活動減少,而且一般來說也不會感到口渴,因此不太需要喝水,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仍然需要水分滋養,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不少於2000-3000毫升。

二、飲“點”茶

茶是人的最佳飲料之一,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長期從事計算機工作的人更應常飲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濃茶。

三、喝“點”粥

營養專傢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此外,還可常食可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等。

四、進“點”補

冬季養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進補。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於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木耳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不可全傢上下齊進補。

除此之外,冬季也要適量補充水果哦。

橙子:生津止渴、健脾溫胃

橙子含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胡蘿卜素、檸檬酸等,具有生津止渴、行氣化痰,健脾溫胃,解油膩、消積食,清腸通便,醒酒等作用,多吃可預防膽囊疾病,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降低血中膽固醇,並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

註意事項:橙子性涼,飯前或空腹時不宜食用,否則對胃不利;吃橙子前後1小時內不要喝牛奶,以免影響消化吸收;吃完橙子應及時刷牙漱口,以免對口腔牙齒有害。

香蕉:清熱解毒、助消化、滋補

營養價值:香蕉香糯可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食物纖維和鉀、鎂、鈉等礦物質,能有效維護皮膚、毛發的健康,可以預防中風和高血壓。同時,有鎮定安眠,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助消化和滋補的作用,對減肥也相當有效。

註意事項:香蕉性寒,過量食用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並造成體內鉀、鈉、鈣、鎂等元素的比例失調,對健康產生危害。

柿子:養肺胃、清燥火

營養價值: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和鞣酸,有養肺胃、清燥火,降壓止血、預防心血管病,清熱滑腸、潤肺生津等功效。

註意事項:柿子和螃蟹同屬寒性食物,因而不宜同吃;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癥,宜在飯後吃;食柿應盡量少食柿皮。

5個防寒小妙招

瞭解身體運作

當氣溫下降時,人體內部需要加倍運轉以維持正常體溫。心臟跳動頻率加速,更快地將血液輸送到四肢,而這些地方恰恰是最容易變涼的。當您開始被寒冷所困擾,您會打哆嗦,有時還會感到嗜睡和肌無力,在使用日常物件的時候還會覺得困難,甚至很容易失去平衡。另外,您可能還會發現四肢處有麻木或者燃燒的感覺。

請關註弱勢群體

在漫漫夏日,我們通常會非常關心嬰幼兒和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而寒冷的冬季對他們來說同樣具有危險性,因為氣溫降低將會加劇體溫低、凍傷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要註意傢人的最新情況,特別是對單身的親屬更要格外關註。哮喘病人也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冷,尤其是在幹燥的時候會加劇患病風險。對於肺部感染患者來說,濕冷更加可怕。在極端寒冷的時候,您應該避免將新生兒帶出門,即使他們在嬰兒車裡被保護得很好不需要走一步路。

全副武裝

當氣溫低於0℃,從溫暖的傢中出來更像是要進入戰鬥。理想情況下,首先應該裹上好幾層衣物,從裡面開始穿上各種羊毛衫、羊絨衫等,再在外面套上一件風衣。還應該認真包裹好四肢(腳、頭、頸、手),特別推薦戴上一頂軟帽,因為頭在全身易受冷部位中占到瞭30%。此外,一雙好的鞋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防止摔跤。

合理膳食

寒潮來襲時,最重要的就是給身體提供維持基本溫度所需要的維他命和礦物元素。所以,請多食用新鮮蔬菜湯、碳水化合物(扁豆,面食,大米,小麥等)以及水果。酒精給人的印象是可以暖身體,但請不要貪杯,因為酒精在帶走冰冷感覺的同時也可能會讓您在清醒之後感到嗓子疼。且不要忘記喝水,在身體缺水的時候補充水分有讓身體回暖的作用。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寒冷的附帶影響有時候甚至可能會致命。當使用天然氣、油或煤的加熱器發生故障,不正當使用加熱器(連續輔助加熱使用),或者通風口被堵住的時候,就會增加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法國衛生監督協會(InVS)表示,每年在法國這種類型中毒引起的死亡有上百起,且成千上萬的人都曾遭遇過此類事故。公寓和房屋必須每天通風至少一次,因為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我們無法檢測,而且中毒之後的癥狀(頭痛、惡心、乏力等)不會立刻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