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堅信補鈣產品廣告的宣傳,認為上瞭電視上瞭報紙的東西一定就是好的,所以用盡方法想要按照它們所說的去補身體,首屈一指的就要數補鈣。如何補鈣對身體好呢?你按著別人的經驗去補會不會出現誤區?這些我們都要細細分析。

老人科學補鈣三大要點

要點1、瞭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癥狀是全身疼痛、變矮駝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行病,發展緩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視,然而代價卻是昂貴的。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早認識、早預防、早獲益。

在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裡,有些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傢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性別(女性更多見,尤其是絕經後)、種族、年齡(肯定是年紀越大骨質疏松越嚴重)等。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鈣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

要點2、維持足量適當的運動

運動對於骨質疏松的改善有多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對於老年人來講,運動雖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減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對年輕人來說,在年輕時期足量的運動可以獲得更高的骨量儲備,並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後的骨量丟失速度。

其次,研究發現,對於健身和運動後的老人,可以檢測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這些激素是維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註意的是,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較適合輕中度的運動。

第三,經常的運動讓老人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和利用作用特別大。

要點3、科學使用抗骨松藥物而不單是補鈣

骨質疏松是幾個因素共同的結果。單純補鈣就是針對“鈣補得不夠瞭”這個環節,至於其他幾個環節,吃鈣片是沒有任何幹預和治療作用的。

“吃瞭東西腸子不吸收鈣瞭”要依靠維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來促進鈣的腸道吸收。平時我們吃的魚肝油裡隻是普通的維生素D,老年人還需要經常曬太陽、讓紫外線照射皮膚,才能讓普通的維生素D變成活性維生素D。

“血液裡的鈣不能停留在骨頭上”、“骨頭上的鈣在溶解流失”、“體內的鈣排出體外增加瞭”主要是體內有關鈣、磷代謝平衡的失調,跟甲狀旁腺素、降鈣素這幾個激素有關系,是個內分泌的問題。市面上常見的藥物都是有關的激素類藥物。所以,規范的抗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由專業的骨科大夫在評估老人骨密度的基礎,進行藥物的聯合治療。

補鈣8大誤區

誤區一:是廣告聲稱60%-100%高吸收率。

在北京召開的一次鈣與人體健康專傢研討會上專傢指出,現在各種鈣品人體吸收率隻能達到40%左右,但有些廠傢卻將高達90%以上的動物實驗結果直接用於人體吸收率的宣傳,欺騙消費者。60%-100%高吸收率的危害,在於誤導人們大大降低鈣的補充量,使補鈣量僅僅達到正常所缺鈣量的26%-50%。一方面嚴重缺鈣,另一方面又補得嚴重不足,補鈣不足量,造成補鈣,還是缺鈣的嚴重後果。

補鈣,關鍵在於吸收,這是一句廣為流行而且被人接受的說法。吸收,是吸收率?還是吸收量?卻混淆不清,現在人們似乎都默認是吸收率,廠傢也極為宣傳吸收率。這就犯瞭想當然的錯誤。實際上,滿足人體需要的是鈣吸收量,而不是吸收率。

誤區二:不清楚自己的鈣需要量,按鈣產品標示的服用量服用。

營養調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均每天鈣攝入量僅為406毫克,遠遠達不到每天800-1500毫克的鈣攝入量標準,其中人均每天缺鈣:兒童480毫克,青少年680毫克,孕婦840毫克,成人410毫克,老人610毫克。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鈣需要量,足量補充所缺鈣質,否則,補鈣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

誤區三:把鈣鹽當成鈣含量,把高鈣=足量的鈣。

現在市場上銷售很多鈣產品,一是隻標鈣鹽含量,而不標鈣含量,比如葡萄酸鈣含才9%,乳酸鈣含鈣13%,磷酸氫鈣含鈣為23%;二是標示為高鈣,但究竟有多少鈣卻沒有註明;三是兒童食品名稱前加上鈣,像什麼鈣奶啊、鈣糖。這些,造成很多醫生和消費者的誤解,比如牛奶本身的鈣含量就比AD鈣奶的鈣含量高出1.3-2.8倍,而好多傢長卻誤以為AD鈣奶的鈣含量高。

誤區四是:鈣不用補,多吃高鈣食物就可以瞭。

含鈣最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鈣量也是有限的,像100毫升鮮牛奶含鈣110毫克,100克大豆含鈣190毫克,每天要食用800毫升牛奶或0.4公斤黃豆,才能夠滿足成人一天的鈣需要量。可見即使高鈣食物也難以滿足人類對鈣的需求。

誤區五:血鈣正常則無需補鈣。

缺鈣,就像一種無聲無信的流行病,悄悄地侵蝕著人們的身體,如果人體長期鈣透支,從量變到質變,在怎麼補也為時過晚,長期缺鈣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轉的。所以,補鈣是每一天的,刻不容緩。

當你經過骨密度儀或頭發檢測結果不缺鈣時,不要大意,因為隻有缺鈣到一定程度時才可以查出。檢查結果正常,並不意味著不缺。而血鈣是不能正確反映人體鈣營養狀況的,比如骨質疏松患者的血鈣往往是偏高的。

誤區六:青年人不需要補鈣。

35歲左右,人體骨量可以達到最高值。而從20多歲開始,補鈣越充足,這個峰值形成就越高。在35歲以上,人體骨鈣每年以0.8%的速度丟失,這個峰值越高,補鈣越充足,骨鈣丟失的速度得以減緩,出現骨質疏松的年齡就越大。所以,趕早補鈣,增加鈣的儲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預防中老年缺鈣病特別是骨質疏松的最好辦法,千萬別錯過青年補鈣的大好時光。而且,充足的鈣可以使機體保持弱堿性,青年人不易疲勞,精力旺盛。

誤區七:補鈣不考慮維生素D等的危害。

以往總以為缺鈣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而造成的,從而導致維生素D、魚肝油和強化維生素D產品的濫用,小兒佝僂病也被片面地命名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其實,人體對鈣的吸收不單靠維生素D形成結合蛋白的轉運,也可以通過腸胰的被動擴散吸收,況且,即使有大量的維生素D,而缺乏鈣的攝入,也是無本之源。補充過量的維生素D還會導致高血鈣而加速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患者不宜多吃維生素D。

兒童食品強化維生素D過多,過濫的情況非常嚴重,有一些專門針對學生的奶制飲品,每100毫升維生素D的含量竟超過正常需要的10倍。另外,肥胖人士最好不要采用高熱量的鈣產品,腎病患者不宜采用含鈣、鉀的鈣產品,孕婦不宜采用防腐劑,色素等輔料的鈣產品等。所以,使用維生素D,也應慎之又慎。

誤區八:補鈣不計成本。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不少鈣產品平均每天補充400毫克鈣支出4.16元,有的高達10多元,補鈣具有一生堅持、足量補充的特性,按每天補充400毫克鈣來說,全年需要支出1500元,這樣可能會給許多人造成經濟上的負擔。

睡前補鈣效果最好

最佳補鈣時間:臨睡前

劉曉玲主任介紹,骨質疏松的預防越早越好,因此每日飲食中,要註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必要時可通過藥物補鈣。

至於補鈣的最佳時間,劉曉玲主任的建議是在睡覺前、兩餐之間。“註意要距離睡覺有一段的時間,最好是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即可,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此外,補鈣時,尤其是服用鈣制劑時需要多喝水,增加鈣質的溶解度,由此增加吸收率。

最好的補鈣藥: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質量,預防骨質疏松。因此,劉曉玲主任建議大傢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根據身體承受能力,每天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在運動方式上,可以選擇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有氧運動等,不推薦高強度、爆發力的運動,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已患有骨質疏松的人來說,更應嚴格禁止。

此外,骨質疏松患者要避免彎腰和運動過度,以防脊柱和腰部受損,還要避免跳高、快跑等高強度運動。可選擇步行、慢速跑、騎自行車、遊泳、爬樓梯、打太極拳等。

最減效的補鈣克星:五類食物

劉曉玲主任提醒,食物中所含的草酸、植酸、磷酸以及攝入過多鹽分、油脂類食物都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在食用含鈣的食物或是吃補鈣類藥物時,應該註意與含上述成分的食物錯開攝入。

比如菠菜、莧菜、竹筍中含有的草酸,會引起人體鈣吸收率下降;大米和白面中所含的植酸,與消化道中的鈣結合,產生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植酸鈣鎂鹽,大大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過多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如果攝入瞭過多的鹽分,鹽中含有鈉,而腎臟每天要把多餘的鈉排出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就會同時耗損26毫克的鈣,不僅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同時還可能導致人體骨骼中鈣的更多流失。

至於油脂類食物也會影響鈣的吸收,是因為油脂類食物中的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飽和脂肪酸)在胃腸道可與鈣形成難溶物,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寶寶補鈣食譜

適合6個月—1歲寶寶的補鈣食譜:

1、蛋花豆腐羹

原料:雞蛋、南豆腐、骨湯150克、小蔥末等。

制法:雞蛋打散,豆腐搗碎,骨湯煮開;下入豆腐小火煮,適當進行調味,並撒入蛋花,最後點綴小蔥末。

營養分析:雞蛋、豆腐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吃起來也又軟又嫩,特別適合給還不太會咀嚼的7個月左右的寶寶吃。

2、魚菜米糊

原料:米粉(或乳兒糕),魚肉和青菜各15—25克。

制法:將米粉酌加清水浸軟,攪為糊,入鍋,旺火燒沸約8分鐘;將青菜、魚肉洗凈後,分別剁泥共入鍋中,續煮至魚肉熟透,調味後即成。

營養分析:魚肉中富含鈣,不僅能夠促進寶寶長個子,為骨骼發育添磚加瓦,還可促進腦發育,滿足身體對多種營養素的需求,不妨經常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做一些吃。

適合2歲—3歲寶寶的補鈣食譜:

1、松子毛豆炒幹丁

原料:松子200克,香幹4片,毛豆50克,薑末適量,色拉油25克,枸杞子10克,精鹽、糖、麻油、高湯適量。

制作:

(1)將松子入鍋上火炒香備用。

(2)毛豆用滾水燙熟後再經冷水沖洗,瀝水備用。

(3)香幹切成小丁,胡蘿卜切成碎未,枸杞子沖洗幹凈備用。

(4)色拉油入鍋,油熱後爆薑末出香味,再倒入香幹、枸杞子調味,煸炒少許時間,傾入毛豆,拌炒均勻,放入調料和適量高湯。收湯後,灑上松子拌勻,出鍋。淋上麻油,盛入盤中放上裝飾菜即成。

2、魚松

原料:黃魚肉750克、料酒50克,鹽75克,蔥、薑各15克,大料2粒,麻油25克。

制作:

(1)魚肉去皮,洗凈後切7厘米長魚段,蔥切段,薑切片。

(2)將魚段放在盤內,加蔥段、薑片、花椒、大料、料酒,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取出,揀去調料、控幹水分,順著紋理撕成絲。

(3)炒勺置火上,放入油,油熱投入魚絲,加鹽,炒至魚肉水分幹時,改小火邊炒邊揉,至魚肉發松發亮時即成。

適合4—6歲寶寶的補鈣食譜:

1、海帶拌腐竹

原料:水發腐竹200克,水發海帶200克,熟豬瘦肉100克,胡蘿卜25克,黃瓜40克,麻油15克,熟豆油25克,醬油、醋、鹽、蒜瓣、芝麻醬、香蔥各適量。

制作:

(1)腐竹切寸長絲,入開水中焯透,撈出過涼,瀝凈水。

(2)海帶、胡蘿卜、黃瓜洗凈後,均切寸長細絲,熟瘦肉切絲,香蔥、蒜瓣各適量,切末。

(3)將各種絲料配備碼好入盤內,灑上香蔥末,上桌時加入全部調料,拌勻即食。

2、油菜海米豆腐羹

原料:豆腐750克,油菜125克,海米30克,植物油75克,麻油10克,鹽8克,水淀粉20克,蔥花10克。

制作:

(1)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丁,海米用開水泡發後切成碎沫,油菜摘洗幹凈切碎。

(2)將油放入鍋內,熱後下入蔥花熗鍋,投入豆腐、海米末,翻炒幾下再放油菜,炒透後加入鹽,勾芡,最後放入麻油即成。

嬰兒補鈣為什麼會便秘

鈣本身屬於吸收率較低的礦物元素,補鈣過量且方法不得當,很容易引起寶寶便秘及其並發的厭食、惡心、消化不良等,都會蜂擁而至。

有些蔬菜,如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菱白、毛豆等,其所含的草酸鹽很容易和寶寶體內尚未消化的鈣元素結合形成草酸鈣,影響寶寶對鈣元素的吸收,引起寶寶便秘。另外,給寶寶補充鈣劑一定註意不能與油脂類食物同食。因為脂肪進食過多時,消化後產生的遊離脂肪酸容易與鈣結合,使鈣的吸收減少。尚未吸收的鈣進入排泄物,就會引起寶寶便秘。而且,粗糧等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時,其中的植物纖維成分與鈣結合也會降低鈣的吸收,造成鈣沉淀,引發寶寶便秘。還有一些給寶寶補鈣的誤區要註意,有的爸媽喜歡把鈣片碾碎後混在牛奶或食物裡喂寶寶,這種做法極不科學。對於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寶寶最多隻能吸收20%,其餘的鈣經過消化後會排出體外。而且,奶和鈣很容易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奶也不容易被消化,自然很容易造成寶寶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