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患有肝病之後,在飲食方面總是束手束腳的,什麼都不敢吃,為此,這些人很苦惱。那麼,肝病患者到底吃什麼好呢?肝病食療是否實用呢?實隻要選對瞭食物,不但對人體有營養作用,還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西瓜盡量不要挖著吃

首先,一般一次不容易把一半西瓜全部吃完,而被勺子挖過的西瓜瓤沾上瞭唾液,即使放入冰箱冷藏也很容易變質。其次,西瓜性涼,大傢抱著半個西瓜用勺挖著吃,可能會引發胃腸炎。對於夏季想減肥的朋友來說,吃太多西瓜也不利於減肥。第三,有的人會選擇跟親朋好友一起挖西瓜吃,如果有一方帶有幽門螺桿菌等病菌,其他人就有可能被傳染。

另外,即使天氣炎熱,也不要過多吃冰鎮西瓜,否則會導致消化系統菌群失調,誘發胃腸炎。

是的,夏天是大量水果的上市季節,而且很多水果具有清熱祛暑的功效。於是很多人毫不忌諱的敞開肚子吃水果,但是,要註意水果吃多瞭不好,容易得水果病,因此夏季吃水果要註意它的一些飲食禁忌。除瞭西瓜不能挖著吃外,以下水果食用也有禁忌呢。

肝臟不好者可以多吃西瓜

飲食療法可治療肝病

很多人患有肝病之後,在飲食方面總是束手束腳的,其實隻要選對瞭食物,不但對人體有營養作用,還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所以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對肝病有治療作用的食物,不僅可治療疾病,而且對健康也有促進作用。

肝臟不好的人可多吃西瓜

由於西瓜味甜多汁,涼爽可口,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消暑佳品,民間有“夏吃三塊西瓜,藥物不要抓”,說明西瓜有防病和治病功能。

中醫理論認為西瓜性寒,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降壓、祛黃疸的作用, 可以治療許多熱盛津傷的熱病,古人稱之為天然“白虎湯”。現代研究證明,西瓜汁及皮中所含的無機鹽類,有利尿作用;所含的苷,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因此西瓜對肝病患者非常適宜,是治肝病的天然食療“良藥”。

感冒初起不宜多吃西瓜

西瓜營養豐富,中醫認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在暑熱天氣裡,也是一味“祛暑良藥”。用西瓜汁與番茄汁等量混合飲服,對治療夏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良效;西瓜汁中所含的糖、蛋白質和微量的鹽,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對醫治心血管病有療效;經常飲酒的人體內偏熱,常吃些西瓜能清火解熱,還能加強肝臟解除酒精毒性的作用。

感冒初起,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不宜多吃西瓜。中醫理論認為感冒初期屬於表癥,表未解時,不可攻裡,否則會使表邪入裡。吃西瓜就相當於服用清裡熱的藥物,會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愈的時間。

不過,當感冒加重出現瞭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熱癥時,病邪已入裡,在正常用藥的同時,若吃些西瓜,則能夠除煩止渴,有助於感冒的痊愈。

吃西瓜的註意事項

1、四類人盡量少吃。

①腎功能不全的人,其水分調節能力低,對進入體內過多的水分,不能調節及排出體外,就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西瓜含水量近95%,常吃西瓜不但會使水腫加重,還容易誘發急性心力衰竭。

②腸胃虛寒的人。西瓜屬於生冷食品,吃多瞭容易傷脾胃,導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引起腹脹、腹瀉。

③糖尿病人。西瓜的含糖量在5%左右,糖尿病患者不應多食。尤其不要在飯後吃,容易加重胰腺負擔。

④高齡老人。人上瞭年紀,多數都有脾胃偏寒、心腎功能差的問題,吃過多西瓜易使脾胃損傷。

2、冰鎮西瓜別超3小時。

不少人愛吃冰西瓜,覺得它更解渴。西瓜本身就是寒性的,冷藏會增加它的涼性。如果貪涼吃,會讓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刺激,容易出現收縮痙攣,引發胃痛。特別是對於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患者,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從冰箱裡拿出的西瓜最好在室溫中放置半小時後再吃。

如何挑選西瓜

1、看形狀。先鑒別西瓜的皮色和瓜蒂、瓜臍。瓜形端正,瓜皮堅硬飽滿,花紋清晰,表皮稍有凹凸不平的波浪紋;瓜蒂、瓜臍收得緊密,略為縮入,靠地面的瓜皮顏色變黃,就是成熟的標志。

2、聽聲音。如果聲音剛而脆,像是敲擊木板那種“咚咚”或“得得”的聲音就是尚未成熟的西瓜;倘若聲音疲而濁,類似打鼓的“噗噗”聲且有震動的傳音,就是成熟的好瓜。

3、端重量。生瓜含水分多,瓜身較重;成熟的瓜,因瓜肉細脆組織松弛,體重比生瓜相對輕一些。

4、如果瓜皮柔軟、淤黑,敲聲太沉,瓜身太輕,甚至搖瓜悶響,那可能是倒瓤爛瓜,不宜食用。有些黑心商販會過量使用催熟劑、激素或紅色素,甚至註射糖精增加甜度,一般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都不太均勻,切開後瓤的顏色特別鮮艷,但瓜子卻是白色的,吃在嘴裡還有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