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邊預示著我們要關註老人保健。老年癡呆癥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疾病之一,所以老年人要積極預防老年癡呆癥。那麼,老年人預防老年癡呆癥呢?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老年癡呆日常的護理措施有什麼

老年癡呆日常的護理措施一、防跌傷骨折

老年性癡呆多伴有錐體外系統病變,表現為舞蹈癥、扭轉痙攣、震顫麻痹以及各種各樣的共濟失調,病人站立、行走都會發生困難,願親自行動去完成一些力不從心的工作,結果每每跌傷。老人骨質脫鈣,缺少膠質、骨質疏松,極易骨折,最多見的為股骨頸骨折,也有跌傷頭部,引起顱內出血血腫病例,死亡率相當高。所以護理老年癡呆患者患者時,傢庭地板、浴池、廁所地不能滑,最好鋪地毯、規勸老人勿做難以承擔的勞作。上下樓梯一定要有人陪伴和扶持,北方冰雪季節老人減少外出等,預防跌傷。

老年癡呆日常的護理措施二、防自我傷害

近年來癡呆老人的自傷、自殺事件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不外兩類:其一是心理脆弱,喪失自理能力的,不願給傢人增加負擔,尋求一死瞭之;另一類是病態表現,由於腦組織退變萎縮,病人在抑鬱、幻覺或妄想的支配下,所發生的自我傷害。不論那一種,都須要傢人在耐心的心理工作的同時,進行全面照顧,嚴密觀察,隨時發現可疑動向,及時排除病人可能自傷、自殺的危險因素,比如保管好利器,電源開關、劇毒苭物等。

老年癡呆日常的護理措施三、防意外事故

有些癡呆老人合並糖尿病,有多吃多喝癥狀,常趁傢人不在,自己燒菜做湯,結果造成燒傷、燙傷、嚴重的還可引起煤氣爆炸,中毒或火災。因為他們畢竟失去瞭正常生活能力,一但發生緊急情況,反應遲鈍、笨拙、不能應急處理,以致導致嚴重後果。對於這樣一類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應看護較緊,不能讓其過多的單獨行動,一些有危險的器具,可鎖入廚房內,不讓其單獨接觸。

老年癡呆的預防辦法

第一,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分及動物性脂肪。一天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動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質、食物纖維、維他命、礦物質等都要均衡攝取。

第二,適度運動,維持腰部及腳的強壯。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復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做菜、寫日記、吹奏樂器、畫畫等都有預防癡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過度喝酒、抽煙,生活有規律。喝酒過度會導致肝機能障礙、引起腦機能異常。一天喝酒超過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性癡呆。抽煙不隻會造成腦血管性癡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險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肥胖等生活習慣病。早發現、早治療。

第五,小心別跌倒,頭部摔傷會導致癡呆。高齡者必要時應使用拐杖。

第六,對事物常保持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註意力,防止記憶力減退。老年人應該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及參加公益活動、社會活動等來強化腦部神經。

第七,要積極用腦,預防腦力衰退。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時,隨時說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達到活用腦力的目的。讀書發表心得、下棋、寫日記、寫信等都是簡單而有助於腦力的方法。

第八,隨時對人付出關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

第九,保持年輕的心,適當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過於深沉、消極、唉聲嘆氣,要以開朗的心情生活。高齡者常須面對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經驗,很多人因而得瞭憂鬱癥,使免疫機能降低,沒有食欲和體力,甚至長期臥床。

老年癡呆有哪些常見的病因

1、代謝性疾病:一些代謝性疾病影響腦的功能,造成癡呆,如粘液水腫,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肝豆狀核變性,尿毒癥,慢性肝功能不全等都是常見的癡呆的病因。

2、顱內感染:是常見的癡呆的病因。顱內感染導致腦實質及腦功能改變,導致癡呆,如各種腦炎,神經梅毒,各種腦膜炎,庫魯病等。

3、顱內占位性病變:腫瘤、硬膜下血腫可致結構及腦功能改變,也是常見的癡呆的病因。

4、腦變性病:某些皮質、皮質下疾病可引起癡呆,常見癡呆的病因有阿爾茨海默病,匹克氏病,Huntington’s病,Parkinson’s病,肝豆狀核變性,皮質-紋狀體-脊髓聯合變性等。

5、腦血管病:不同部位的腦血管疾病可引起癡呆,如多發梗塞性癡呆,頸動脈閉塞、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血栓性血管炎等都是癡呆的病因。

老年癡呆癥的十個預測標準

1.高血壓與心臟病。特別是在中年時期患上高血壓會讓人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增加;有心臟病史的人也是如此,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的人患上認知障礙癥的風險會增加2倍。

2.糖尿病與肥胖癥。糖尿病患者得認知障礙癥的可能性增加2~4倍。肥胖癥也會增加人們患上認知障礙癥的風險,特別是女性。與身材較瘦的同齡人相比,肥胖女性患上認知障礙癥的可能性會增加3倍;肥胖男性患此病的風險會增加30%。體育鍛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於肥胖癥和糖尿病患者。

3.生物標記。梅奧診所的醫學傢發現,有幾種生物標記與認知障礙癥有關,包括脊髓液或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質和大腦成像所檢測到的突變。在這種疾病發作25年前,大腦就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4.睡眠質量問題。認知障礙癥患者睡眠質量往往很差,他們每天花很多的時間躺在床上但沒睡著,也會頻繁的打盹。

5.受教育程度與智力鍛煉。接受正規教育的年限較少和對智力功能缺乏訓練,也會增加人們患認知障礙癥的風險。經常參加志願者活動、旅行和猜字謎的人智力水平較高,較少患上認知障礙癥。

6.飲食中缺乏果蔬和香料。缺乏果蔬的飲食會加速認知功能衰退的進程,盡管所有類型的蔬菜都有幫助作用,但筍瓜、西葫蘆、茄子、甘藍和藍莓都是增強認知功能的超級巨星。某些香料(肉桂和薑黃)也會起到顯著作用。至少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印度人患上認知障礙癥的數量就較少,他們飲食中含有的薑黃起到瞭不可或缺的作用。

7.頭部受過重傷者。拳擊運動員的腦脊髓液中所含有的認知障礙癥的標志物水平會有所升高。65歲前頭部受過創傷的人患上認知障礙癥的幾率也會明顯增加。因此,在參加身體對抗性很強的接觸性運動時,最好能帶上防護帽。

8.方向感意識差。由於認知障礙癥起病於海馬體(它也被稱為大腦的記憶場所),因此迷失方向是這種疾病的一個標志性特征。這就解釋瞭認知障礙癥患者經常迷路和走失的原因。

9. 社交退縮與抑鬱癥。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學者發表在《神經病學紀要》上的研究成果顯示:認知障礙癥的診斷與人們在過去一年中的抑鬱癥癥狀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系。

10.無法邊走路邊說話。日益惡化的步態和無法同時邊走路邊說話可能預示著認知障礙癥的發病。認知障礙癥患者在步態上會表現為步速緩慢、行走路線不規則、難以完成邊走路邊數數的任務。

易患老年癡呆的人有哪些呢

一、易患老年癡呆的人是對年節送禮饋贈非常熱心。

二、對上司絕對服從、對下屬相當嚴厲。

三、喜歡將部下的功勞歸己,將自己的失敗歸人;這是易患老年癡呆的人之一。

四、易患老年癡呆的人是假日與傢人外出時習慣穿西裝打領帶。

五、對演藝界緋聞或傢人閑聊話題完全摸不著邊。

六、不善閑談、不會講笑話、缺乏幽默感。

七、一點也不覺得貓、狗等小動物可愛;這也是易患老年癡呆的人之一。

八、不被同事或部下喜歡。

九、對同事或朋友的升遷反應過敏。

十、易患老年癡呆的人對音樂、電影毫無興趣,並且對玩電子遊戲嗤之以鼻。

十一、生活步調相當固定,每天走過的街道幾乎一成不變。人類的左腦負責處理工作、讀書信息,右腦則負責處理嗜好、藝術、運動等信息,若在中年時忽略右腦的鍛煉,退休後若無法在短時間調整生活形態,左、右腦運動不足,即容易產生“老化、廢用型癡呆”。這同樣是易患老年癡呆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