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吃多瞭是否會致癌?與咸肉相比,相信很多人的都會選擇臘肉,因為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但是,臘肉不宜多吃否則會讓你患上膽結石的。臘月裡來說臘肉,還說臘肉吃多瞭會致癌。這是真的嗎?一起來看一下。

臘肉怎麼吃最健康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制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因此,對於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學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進食油脂固然於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飲食可選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對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有幫助。不過,再好的“油”也得適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夠瞭。

臘肉因為是醃制食品,裡面含有大量鹽,所以不能每頓都吃;這樣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所以當作調節生活的一個菜譜;當然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盡量降低裡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瞭;與此同時也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瞭。

臘肉可能致癌

臘肉,十裡不同味, 四鄰亦有別,但縱使出處有天涯之隔,好的臘肉都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一人食之,百人得香。那香是從煙幕裊裊中款款走來的,凝結瞭故鄉的芬芳。如此之煙香,自是欲罷不能,撥開煙霧,寫下三五文墨。

孫中山說“中國人之飲食習尚暗合科學衛生,尤為各國一般所望塵莫及也”,先生所言極是,我們的食文化博大精深,無需妄自菲薄;先生所言極是,我們的食科學亟待更上一層樓,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臘肉熏制時發生瞭什麼,如何控制等等,都需要科學的能夠定量的標準,才能在與時俱進的現代化工藝中生產出大山深處的古老豐饒的美味。歐洲的研究者對醃臘肉制品的特征風味物質的構成與形成途徑、發酵和成熟機制、原料肉及加工條件與風味物質形成之間的關系等進行瞭系統的研究,西方之所謂“培根”,英語“bacon”的音譯,意即煙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熏貫中西,必有異曲同工之妙。

松樹、柏樹等傳統香樹香味濃鬱,當仁不讓地成為民間傳統熏肉的最佳用料。熏制的時間往往從數小時到數月不等,民間以為,熏制時間類似於好酒需陳釀一般,據說肉熏得愈久,其味愈美,好肉有需熏三年以上的。西方國傢也會因地制宜使用不同品種的木頭來熏制肉類,但其中多數是果樹,比如蘋果樹、山毛櫸、櫻桃樹、山胡桃樹等,被熏制的肉將充分吸納不同風格的天然果木香味。

煙熏之後肉為什麼就香瞭呢?這煙的味道和香氣其實主要來源於木材燒出的煙中含有的酚類物質,研究表明,至少有超過20種的酚與熏制後肉品的味道相關。熏制希望達到的目的是色香味三者的復合效應,同時還能起到抗氧化和微生物拮抗作用。

但是,必須正視的是傳統型煙中存在的多環芳香烴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臘肉熏制中最可能出現的苯並芘會誘發基因變異和致癌,這已是科學定論瞭。因此在熏制工藝中,一定要註意苯並芘導致的食物污染。發煙溫度嚴格控制在300℃以下,可以顯著減少熏制食品中的苯並芘污染,從溫度角度來看,傳統臘肉熏制工藝中的日積月累的“慢煙”出細活不僅美味,確乎還如孫中山先生所言,暗合瞭科學衛生,還是值得繼續發揚光大,但是工業化生產又不可能復制灶前坡上的小作坊狀態,怎麼辦呢?

液體型煙在國外已經廣為應用,我們也可以借鑒。將香味豐富厚重的果樹蒸餾或者幹餾之後獲得的液體,按照一定的配比和濃度直接添加、浸泡和噴霧肉品,都可以達到熏制的期望效果,可以讓臘肉不經過煙熏過程就達到良好的色澤、香味和保質期,不僅保留瞭傳統臘肉特有的色澤和風味,還大大減少瞭臘肉中對人體有害的苯並芘、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殘留量,這與國內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國傢在食品安全的要求相吻合,何樂而不為?

臘肉的營養價值

一、臘肉的營養成分:大傢都知道豬肉,肥肉主要含脂肪,並含少量蛋白質、磷、鈣、鐵等;瘦肉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磷、鈣、鐵等,後者含量較肥肉多。那麼臘肉又是什麼情況呢,是不是與豬肉的成分一樣?我覺得未必,大傢都知道,臘肉是指肉經醃制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與豬肉比起來肯定有很多營養成分都改變瞭,經過醃制後,它裡面含有大量的鹽分,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又因為經過長期醃制,臘肉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

二、臘肉的營養價值:大傢都知道,隻有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如花生油、葵花油、橄欖油等)對我們人體是有好處的,而臘肉中的脂肪,因為它是動物脂肪酸,所以為飽和脂肪酸,對我們人體非常不利,甚至有些人還會因為食用動物油而中毒腹瀉。豬肉制成臘肉後,營養成分大量損失,之前豬肉裡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完全喪失,還有瘦肉裡的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含量幾乎為零。可以說臘肉基本上除瞭有可以吃的作用外,它沒有一點營養成分,並且,但是吃,也對人體非常不利,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也不是說一點也不讓吃,可以少吃,偶爾吃,做菜時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盡量降低裡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瞭。

臘肉的制作過程

一、臘肉的制作材料:

1、主料:豬肋條肉(五花肉)2500克;

2、調料:精鹽100克,白糖50克,紅糖50克,醬油150克,味精10克,60 度的白酒100克;

二、臘肉的制作過程:

1、先把臘肉切成長30厘米,寬3至5厘米的條狀,然後將其浸入開水鍋內,立即撈出後置於一幹凈的瓷盆內,瀝幹水分,用竹扦紮些小眼,用經過炒燙晾至溫熱的花椒和鹽進行揉搓,搓後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層層碼放,最上一層用重物壓住。每隔2天翻倒1次,醃10天後,改為每天翻倒1次,再醃4至5天。

2、將醃制後的肉掛入烘房內,用炭火加熱,溫度控制在50至55℃。烘房木架分上中下三層,如烘幹房內是同天醃制的肉條,每隔數小時需上下左右調換位置,以防烘壞。肉條經2天左右烘烤後,待瘦肉表面有幹硬的感覺, 切面呈淺紅色即成為臘肉成品。如不用炭火烤,白天可在日光下暴曬,晚上移到室內,連續暴曬直至表面出油為止。

大傢都應該知道,凡是醃制食品,都不能多吃,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更何況是醃制肉類食物。另外,尤其是那些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確實不好,切記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要禁食。再一個不能多吃的原因就是它含的鹽量很大,如果一天每頓都食用,會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對人體生理代謝是不利的。

懷孕能吃臘肉嗎

孕婦應謹吃臘肉。

孕婦謹吃臘肉的原因:雖然臘肉的口感好,但是不宜多吃,尤其是孕婦。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制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另外臘肉是醃制食品,裡面含有大量鹽,所以不能每頓都吃;這樣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 所以當作調節生活的一個菜譜;臘肉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

孕婦正確吃臘肉的方法:臘肉性味咸甘平,健脾開胃。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烹飪,均衡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