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人們公認的健康食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營養元素。經常吃豆腐可防治呼吸、消化系統的病變,但豆腐雖好,吃多瞭會膩,在這裡教你幾個健康又營養豆腐的烹飪食譜。

豆腐的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其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求量。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癥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松癥有良好作用,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亦可用於食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蔥燉豆腐,可治感冒初起,每日食3至5次;鯽魚與豆腐共煮,可治麻疹出齊尚有餘熱者,也可用於下乳;蔥煎豆腐,可用於水腫膨脹;豆腐蘿卜湯,可用於痰火吼喘;豆腐紅糖共煮,可用於吐血等。

豆腐最營養吃法排行榜

營養吃法第一名,凍豆腐,最常用於涮火鍋和做湯。豆腐在冷凍後,組織間的水分凍結形成冰,這些冰結晶會把豆腐的網狀結構撐大,從而更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而且,冷凍後豆腐中的鈣、蛋白質等營養素基本上沒有損失。凍豆腐的做法也簡單,把切好的豆腐涼水下鍋,加適量鹽,待水煮開後,繼續煮1分鐘,將豆腐撈出,過涼瀝幹後放入冰箱冷凍室即可。

營養吃法第二名,拌豆腐,如小蔥拌豆腐和皮蛋豆腐等。這是豆腐最簡單的烹調方式,對其中營養素的影響也最小,且不會引入過多的油脂。需要提醒的是,豆腐比較容易變質,買回傢後最好先徹底加熱,拌時要少加鹽。

營養吃法第三名,燒、燉、煮豆腐,如麻婆豆腐、鯽魚豆腐湯、肉末豆腐等。這是大傢最常用的烹調方法,此過程中,豆腐本身的營養損失較小,且跟其他食物搭配,營養素利用也更全面合理,但烹調中容易引入過多的油鹽,從而對健康不利。燉煮豆腐除瞭要少油少鹽外,還要給豆腐找好“搭檔”。比如搭配魚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可以促進豆腐中鈣的吸收利用;搭配肉類等可以實現氨基酸互補,使蛋白質的組成更加合理;搭配青菜,可以補充更加豐富的維生素。

吃多豆腐可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營養專傢認為,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更會危害健康。

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

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註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二、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三、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醫學專傢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四、導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五、促使痛風發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豆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豆腐不能與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吃。

菠菜、竹筍、莧菜、茭白等含草酸高的食物都是不宜與豆腐同食的,其原因是豆腐含鈣高,鈣與草酸可生成難溶或不容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人體內的結石正是草酸鈣,碳酸鈣等難溶性的鈣鹽沉積而成的,所以最好不要把菠菜等含草酸較多的食物和豆腐一起吃。但是如果將烹飪方法改變一下,還是可以的。如將菠菜、竹筍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開水過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減少其影響。

還有一點值得提點的是,吃豆腐放蔥是不科學的,因蔥中也含有大量的草酸,可以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為白色沉淀的草酸鈣,使鈣難以吸收。我們知道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長期這樣,會降低豆腐的營養價值,如果進食含鈣量豐富的食物較少,則可能使體內缺鈣,出現煩躁不安、抽搐、軟骨癥等癥狀。因此,在烹制豆制品時,最好少放或不放蔥。

2、豆腐不宜與蜂蜜一起吃。

豆腐與蜂蜜同食的話,是很容易導致腹瀉的。

豆腐和雞蛋能一起吃嗎

我們都應該知道雞蛋不能和豆漿同時吃,那麼,是不是隻要是豆制品都不能和雞蛋一起吃呢?豆腐能不能和雞蛋一起吃呢?

其實“雞蛋不能和豆漿同時吃”這種說法也不確切。雞蛋不能和生豆漿吃,是因為大豆含有的抗胰蛋白酶物,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取,而生豆漿中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而雞蛋的蛋清裡含有的黏性蛋白,可以與生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取運用率。但是,這種酶很輕易經加熱而被摧毀,蛋白質消化率大大進步,制成豆腐後消化率更高,達到92%一96%。抗胰蛋白酶物不僅在大豆中含有,在其他食品如棉子、花生、油菜子中也存在,都可以經過加熱滅活。

豆腐來源於大豆(黃豆、黑豆)。所以,黃豆的蛋白質消化率不高,僅有65%。但是,黃豆經過水泡、磨漿和加熱後,抗胰蛋白酶物被摧毀,事實上,生雞蛋中也含有影響蛋白質消化和吸取的抗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物,加熱到一定程度後,這些成分都會被摧毀,使蛋白質消化吸取和運用更相對,所以雞蛋不宜生吃。

從以上分析及目前已有的營養學資料表示,豆制品和雞蛋並不相沖,豆腐和雞蛋,或者豆漿和雞蛋隻要兩者都加熱,摧毀瞭抗胰蛋白酶,就不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取。豆腐與雞蛋同吃,不僅不影響營養價值,還具有更健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