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肥胖有害健康。然而,為何有些人雖然肥胖,卻依然健康,有些人卻“渾身是病”?研究人員發現,脂肪種類的不同及堆積地方的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問必答網的專傢是怎麼說的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吃脂肪長脂肪是一個誤區

脂肪也分好壞,不必談脂肪色變。而且,吃脂肪長脂肪是一個誤區。

說到脂肪,許多熱愛減肥及關註健康人士都覺得它如洪水猛獸,加上最近備受國際關註的“反式脂肪酸”事件,更是讓食品界如臨大敵——日前,美國FDA要求在食品的營養標註中標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以保障公眾的健康和知情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平均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應為總能量的1%或更低。

在人們經常接觸到的食品中,不能避免接觸到脂肪。營養專傢告訴我們,其實,脂肪有“好脂肪”和“壞脂肪”之分,好的對人有益,壞的則應盡量避免,這才是現代人聰明的“脂肪”選擇。

◆基本“食”識:分清好脂肪與壞脂肪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所有的脂肪都是壞東西,是引起心臟病等病癥的罪魁禍首,是公認的導致發胖的原因,科學表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其實,脂肪也有好壞之分,適量的、比率平衡的健康脂肪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必需的,這才是健康的脂肪概念。

人體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特指歐咪伽3脂肪酸和歐咪伽6脂肪酸,這類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且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好脂肪通常指的是單不飽和脂肪酸、歐咪伽3脂肪酸。橄欖油中就存在著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它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歐咪伽3脂肪酸則主要存在於海味、綠色蔬菜、魚類、橄欖油、核桃等食物中。

壞脂肪通常指的是飽和脂肪酸、過量的歐咪伽6脂肪酸,最近又發現瞭一種對人體健康起嚴重破壞作用的脂肪——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在肉類、奶制品及一些熱帶油類中存在,反式脂肪酸則是在植物油的氫化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分子。

◆特別提醒:反式脂肪產生於加工過程

最近媒體關註得比較多的一個新名詞——反式脂肪酸。專傢介紹,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品中含量很少,人們大多是在加工過的食品中接觸到反式脂肪酸。

一般是食品制造商為瞭防止對人體有益的植物脂肪(多為液態、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變質、也為瞭便於保存或者改善口感,采用氫化(把液態油脂轉變為可塗抹的半固態脂類)的加工方式,在室溫下把各種植物油從液態變成固態或半固態的油脂,如為改變豆油等植物油的流動性能,通過氫化作用,變成半固態、類似黃油和奶油口感的反式脂肪,可起到起酥的作用,使食物更加酥脆。在這種加工的過程中就產生瞭反式脂肪。因此,雖然加工後改變瞭植物油的口感,卻把原來無害的植物油變成瞭與飽和脂肪一樣有害的脂肪。

反式脂肪酸常見於人造黃油、奶油蛋糕之類的西式糕點、餅幹、薄脆餅、油酥餅之類的烘烤食物中,油炸幹吃面、炸面包圈、巧克力、色拉醬、煎餅以及炸薯條、炸雞塊等食物中也存在有反式脂肪酸。因此在超市選購食物時,盡量避免購買食物標簽中標有植物氫化油、人造黃(奶)油、人造植物黃(奶)油、人造脂肪、氫化油、起酥油等字樣的食物,並且每周應食用兩次魚,以利於ω-3脂肪酸的攝入。

記者發現,貨架上銷售的黃油、奶油等制品,沒有一種產品標示“人造”的字眼。但專傢指出,食物配料表中,如果出現“精制”“精煉”等字眼,那麼在加工的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反式脂肪酸。

◆走出誤區:不要完全拒絕含脂肪食品

由於人們對脂肪存在偏見,因而產生瞭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吃脂肪,長脂肪

事實並非如此,吃脂肪本身並不會讓你長胖。人們發胖的主要原因是運動得太少瞭,吃瞭壞脂肪及攝入過多的熱量。

誤區二:單吃碳水化合物不會增加脂肪

事實並不是這樣,新近的研究表明,數百萬節食者所追求的低脂膳食會帶來反面的效果:它們會將你的身體變為造脂的機器。當你膳食中脂肪的含量非常低,而碳水化合物非常高的時候,你的身體便會將那些無脂食品轉化為腹部或腿部厚厚的脂肪。因為他們體內鬧起瞭脂肪饑荒,於是身體就變成瞭一個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的機器,正是這樣的身體機制幫助瞭人們度過瞭困難。更為糟糕的是,這類脂肪是飽和脂肪,是一種含有“軟脂酸”的脂肪酸,而這樣就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生幾率。

誤區三:理想減肥麗是食用脂肪替代品

在許多實驗中,志願者都無麗區分出真假脂肪的食物。但它們能騙得瞭你的味蕾,也騙不瞭你的身體。身體需要脂肪的運作,所以他們會自動選擇帶有這類營養物質的食品,而拒絕那些仿造品。研究表明,吃脂肪替代品的人,他們會覺得比平常饑餓,而且,次日在菜單上自由選擇食品的時候,他們會不知不覺地選擇含脂量較高的食品。僅僅經過一天這樣不受控制的飲食,他們已經把前一天脂肪攝入的不足補充瞭74%。看來,食用假脂隻是將脂肪消費推遲瞭24小時而已。

小貼士:警惕看不見的脂肪

有些食物中的脂肪一眼就能看穿,譬如湯汁和咖喱表面浮現的那一層油、油炸食物那油亮亮的表面,以及濃濃的咖喱汁液。另一類不易察覺的脂肪往往隱藏在令人垂涎三尺的糕點、餡餅、零食和果豆裡。外表亮麗看似一點殺傷力都沒有的爆米花,一包85克重的爆米花可以提供的熱量是397卡路裡,脂肪是21克,很意外吧?

同樣是飯,白飯和椰漿飯的“內容”就有天淵之別,一碗白飯的脂肪少於0.5克,而一碗椰漿飯的脂肪則是13克,可見加料加味的食物,除瞭讓你在吃的時候得到短暫的味蕾享受外,它的最大貢獻在於你體內的脂肪囤積。

所以出外用餐,切記仔細謹慎選擇食物,差之分毫,失之千裡。

脂肪長在哪最傷身

脂肪有兩種顏色。人體內有兩種脂肪: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白色脂肪是造成我們肥胖的罪魁禍首,褐色脂肪卻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組織,它的代謝極其活躍,一旦被激活,就能將白色脂肪像燃料一樣燒掉。既往觀點認為,褐色脂肪多存在於嬰兒體內,成年以後人類將不再擁有褐色脂肪。

然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褐色脂肪雖然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但仍能在成人身上發現。其規律大致是女性比男性多,瘦人比胖人多。積極運動可以讓皮下白色脂肪代謝更快、更活躍,有助於變成褐色脂肪。

脂肪堆積位置不同對健康的影響。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人類營養研究中心主任塞繆爾·克萊因近期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約10%~30%的肥胖人群似乎沒受到過多脂肪的影響,代謝依然正常,沒有炎癥、胰島素不耐受及糖尿病等問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脂肪的分佈位置直接影響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以下分別針對脂肪堆積的部位一一說明。

1.腹部。這是最糟糕的情況,腹部脂肪會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炎性蛋白,流向血液、肝臟、肌肉和大腦,有害健康。

2.心臟。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膽固醇、胰島素抵抗、睡眠呼吸暫停,提高心臟病的發作幾率,甚至死亡的風險。

3.肝臟。肝臟周圍若有脂肪堆積,不僅會影響肝臟功能,還會產生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4.腸道。腸道內的微生物與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有關,若腸道有脂肪堆積,將會擾亂正常的微生物平衡,並導致胰島素抵抗等問題。

5.肺部。研究顯示,由脂肪或其他細胞所產生的小液囊或囊泡,會轉移至肺部和其他器官,傳遞有害物質,引發氣喘或其他疾病。

6.大腦。過多的脂肪也有可能會堆積在大腦周圍,影響大腦功能。經過研究證實,進行減肥手術後的病人,認知功能確實有所改善。

7.皮下。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研究所史蒂文·史密斯教授及其同事完成的新研究發現,位於皮膚表層之下的脂肪(尤其是大腿、小腿的皮下脂肪)能夠吸收能量,積極儲存能量,進而發揮保護肝臟的作用。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些人很壯實、健碩,這和他們的脂肪更新速度快,肌肉含量高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每天飲食合理,能保證一定的運動量,哪怕稍微有點胖,這種體型也是健康的。

喝什麼茶減什麼脂肪

飲茶不是一件純粹休閑的事情,關鍵看你喝什麼樣的茶。一邊隨意聊天,一邊輕松地減肥,唔,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最近在日本的一系列實驗結果表明,有一些茶可有效防止肥胖。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纖維,而食物纖維不能被消化,停留在腹中的時間長瞭,就會有飽飽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燃燒脂肪,這一作用的關鍵在於維生素B1。茶中富含的維生素B1,是能將脂肪充分燃燒並轉化為熱能的必要物質。

1.黑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積。一說起肥胖,人們馬上會想到腹部脂肪,而黑茶對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顯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發酵制成,顧名思義,是黑色。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一種普諾爾成分,從而起到瞭防止脂肪堆積的作用。想用黑茶來減肥,最好是喝剛泡好的濃茶。另外,應保持一天喝1.5升,在飯前飯後各飲一杯,長期堅持下去。

黑茶在我國生產歷史十分悠久,主要產於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地。黑茶可直接沖泡飲用,也可以壓制成緊壓茶(如各種磚茶)。它們的湯色近於深紅,葉底勻展烏亮。

2.吉姆奈瑪茶:有效抑制糖分吸收。印度醫學中,頻繁出現的就是這種吉姆奈瑪茶。吉姆奈瑪的綽號又叫“糖殺死”,嚼過它的葉以後再吃糖,口裡不會有甜的感覺,攝取量自然大減,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量降低,因而轉化成脂肪量也就相對減少。吉姆奈瑪茶不僅對防治和改善肥胖有效,還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3.荷葉茶:古代減肥秘藥。一種用荷花的花、葉及果實制成的飲料,不僅能令人神輕氣爽,還有改善面色、減肥的作用。充分利用荷葉茶來減肥,需要一些小竅門。首先必須是濃茶,第二泡的效果不好。其次是一天分6次喝,有便秘跡象的人一天可喝4包,分4次喝完,使大便暢通,對減肥更有利。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時飲用。其好處在於不必節食,荷葉茶飲用一段時間後,對食物的愛好就會自然發生變化,變得不愛吃油膩的食物瞭。

4.杜仲茶:可降低中性脂肪。因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而使體重下降。除此之外還有預防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5.烏龍茶:可燃燒體內脂肪。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幾乎不含維他命C,卻富含鐵、鈣等礦物質,含有促進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飯前、飯後喝一杯烏龍茶,可促進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體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防止因脂肪攝取過多而引發的肥胖。

脂肪是好還是壞

脂肪對人體是必需的

美國營養師學會指出:“在營養中,沒有什麼好的食物好的營養素以及壞的食物壞的營養素,隻有好的膳食和壞的膳食。”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並稱自然界的三大營養素,除瞭熱量之外,它們是最重要的營養素。脂肪的熱量最高,每克是9千卡,要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4千卡的熱量高出一倍多;而且它的耐饑性能最強,脂肪的飽腹感要比其他兩種營養素高一倍多;食物的口味也主要依靠脂肪,膳食中若沒有脂肪或脂肪太少,這一食物便不好吃。脂肪可幫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胡蘿卜素的吸收。脂肪組織比較柔軟,能保護器官免受損傷。在消瘦的人中,體內脂肪很少,很容易發生胃下垂和腎下垂。脂肪不易傳熱,故能防止散熱,在冬天有抵禦寒冷的作用。脂肪中的脂肪酸與細胞膜的組成以及人體八大系統有密切關系。

脂肪缺乏,表現為上皮細胞功能異常、濕疹樣皮炎、皮膚角化不全、創傷愈合不良、對疾病抵抗力下降、心肌收縮力降低。有些脂肪酸是不能在體內合成的,隻能靠食物供給,這些脂肪酸我們叫必需脂肪酸。我們知道,在脂肪鏈中若沒有共軛雙鍵的稱飽和脂肪酸,有一個共軛雙鍵的稱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兩個以上共軛雙鍵的稱多不飽和脂肪酸。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都認為,在膳食中較為理想的脂肪酸比例應該是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各占脂肪酸總量的三分之一。另外,從脂肪酸鏈的首端數起,在第三和第四個位置上有共軛雙鍵的稱ω-3脂肪酸,在第六和第七位置上共有軛雙鍵的稱ω-6脂肪酸。通常所說的DHA和EPA以及深海魚油,就是指ω-3和ω-6脂肪酸。這兩種脂肪酸對人體的生理作用非常重要,我們稱之為必需脂肪酸。

專傢對脂肪的具體建議

1.膳食中有一定量的脂肪對於人類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它除瞭滿足熱量的需要之外,還必須滿足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需要。在老年或成年人的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至少應占總熱量的15%(育齡婦女應占20%);2歲以下兒童則應占30%~40%。

2.如果熱量處於平衡狀態的、經常活動的成年人,例如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若攝入的必需脂肪酸和其他營養素是足夠的,則攝取脂肪可占總熱量的35%,而飽和脂肪酸的水平不宜超過他們所消耗熱量的10%。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兩類人群所需的熱量很大,若熱量完全依靠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供給,則攝取食物的量太多,會使胃撐大,不利於健康。而脂肪由於它的熱量密度最高,又有較強的飽腹感,因而適量增加一些脂肪,可減少食物的攝取量,對他們的健康有好處。

3.在成年人中,亞油酸供給的熱量應在4%~10%:亞油酸(ω~6脂肪酸)和α-亞麻酸(ω-3脂肪酸)的比例應在5:1與10:1之間。應鼓勵在膳食中超過上述比例的人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豆類、魚和海產品)。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每天不宜超過600毫克。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根據這兩個權威組織的專傢意見,老年人的體重並不是越瘦越好。體重應該是超過標準體重10%為最理想,太瘦太胖都不好。

如何正確認識脂肪

一提到油脂食品,不免有人憂心忡忡,由高熱量,肥胖及膽固醇等名詞聯想開來,能羅列出諸如高血壓、心臟病、腦梗塞、老年癡呆等揮之不去的惡魔。但事實上,食用油脂食品時隻要講究適度平衡,對身體不僅有益,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脂肪攝入要講究質與量

脂類物質被統稱為脂肪。脂肪共有三種類型:1、飽和脂肪酸(存在於動物性脂肪中,如肉、蛋、牛奶等);2、單不飽和脂肪酸(花生油,橄欖油等);3、多不飽和脂肪酸(葵花籽油,菜子油,核桃油等)。

適量攝入脂肪有助於保持膳食平衡和維持基本的生命體征,是不該遭受排斥的。但如若攝入失衡,將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一是量的不平衡。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量食用脂肪的傾向,據調查,我國居民脂肪的平均攝入量占據瞭每日熱量補充的38%以上,而營養學傢認為,這個比列應該保持在30%~35%之間。

二是質的不平衡。一般人群飽和脂肪酸(動物性脂肪)攝入量高達44%,而實際攝入量應該低於25%。食用過量導致的最直接惡果就是心血管疾病。

不拒絕脂肪

完全拒絕脂肪不符合營養需求,因為我們需要脂肪來維持生命體征。而且,脂肪是細胞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尤其對於大腦和神經系統更是如此。它能夠協助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和E(溶於脂肪的維生素),還能補充身體無法制造,但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

即使是高脂食品也有優劣之分,所以要學會有鑒別的選擇及食用脂肪。如某些豬肉食品的脂肪含量在40%以上,薯片大約是36%,但這些屬劣質脂肪,應盡量減少攝入,核桃、榛子和花生在50%~65%之間,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膽固醇是人類的朋友

其實,談膽固醇“色變”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它是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脂肪性物質,是細胞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大多數激素以及維生素D的合成也離不開它。它能夠維護,修復或者再生細胞膜,同時還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隻有膽固醇過高癥患者才需要限制膽固醇的攝入,而膽固醇主要來自動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品。

多吃優質脂肪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優先選擇的當然是植物性脂肪。除橄欖油,花生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之外,還可以選擇葵花籽油、菜子油、豆油、核桃油(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多吃些含B-脂肪酸,卵磷脂的高脂魚(三文魚、金槍魚、鯨魚等)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