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天氣,會讓我們做事情變得“畏手畏腳”,想讓自己在冬天不怕冷就要多吃些溫熱性食物,這樣可以活絡氣血、讓身體血液循環變順暢,從而達到禦寒的作用,那麼,冬天怕冷吃什麼好呢?具體的一起來來瞭解下吧。

冬季五種素食勝過肉

山藥。自古以來,山藥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其味甘性平,益氣健脾,其所含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山藥含有的大量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

栗子。中醫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止咳化痰的功效。現代研究認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幹果品種,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機體抗寒,很適合冬季食用。

芋頭。除瞭富含鉀、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外,芋頭還含有一種天然的多糖類植物膠體,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有止瀉的作用,同時又有膳食纖維的功能,能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中醫認為,芋頭有益胃生津、補中益氣等作用,很適合用來補虛。

香菇。其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

枸杞。一般冬季的養生原則應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性味甘平,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在空氣幹冷的冬季,眼睛易幹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適合冬季食用的五種蔬菜

【山藥】

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還有國外文獻報道,山藥可以有效防止前列腺增生。

【土豆】

和胃調中、健脾益氣。土豆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對於治療胃潰瘍、便秘有一定療效。它還能夠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另外,把土豆切成薄片外敷,可以很好地消除水腫。

【蘿卜】

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滯,奇功真品題。《本草綱目》中說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民間也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的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卜中還含有礦物質和蛋白質。蘿卜不含草酸,不僅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反而更有利於鈣的吸收。蘿卜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除。

【苤藍】

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腸下血。我們常吃的咸菜“玫瑰大頭菜”就是用苤藍做成的。其實,新鮮苤藍營養更豐富,在某些市場上也能買到。每100克苤藍中含蛋白質1.3克,碳水化合物5.7克,鈣25毫克,磷46毫克,鐵0.3毫克,維生素C 41毫克。苤藍對胃病有治療作用,能促進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同時因為富含維生素E,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苤藍不宜炒得過熟,多以生拌或榨汁食用。在北方,多用苤藍制作咸菜,但高血壓患者不宜多食。

【紅薯】

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紅薯中含有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冬天吃些紅薯,可以保持血管彈性,並且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另外,有研究顯示,紅薯有很好的抗癌作用,效果列抗癌食品首位。

冬季進補七大好食材

枸杞:養肝明目

冬季是補腎的好季節,而枸杞是補腎佳品。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對腎臟和肝臟都是寶。在空氣幹冷的冬季,眼睛易幹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約30顆)枸杞比較合適。枸杞最適合煮粥或煲湯,可將它和大棗、山藥等搭配。嫌麻煩的話,還有一種簡便吃法,即早晚嚼食,營養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但嚼枸杞時要註意控制數量,最好減半(15顆左右),否則易滋補過度。枸杞補腎益精作用明顯,民間流傳有“君行千裡,莫食枸杞”的諺語,性欲亢進的人不宜服用。需要註意的是,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控制用量。 大棗:補中益氣

大棗對身體好處不少,民間有“一日吃仨棗,一生不顯老”的說法。中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補品。它富含鐵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病後體弱、貧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適合用大棗調理身體。建議把紅棗在鐵鍋裡炒黑後泡水喝,可治療胃寒、胃痛。紅棗水裡加入桂圓,可作為茶飲,有補血、補氣的功效。

值得註意的是,脾胃虛弱者生吃紅棗會分泌過多胃酸,導致胃痛,因此不妨做熟瞭再說,可取紅棗幾顆、黑木耳一把、冰糖適量,熬制黑木耳紅棗補血湯,或用紅棗、當歸、糙米熬粥。紅棗雖好,但棗皮纖維含量很高,不易被消化,一次吃太多容易胃脹,建議適量食用。 當歸:活血祛寒

天冷時食物能幫人體禦寒,18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金匱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別適合寒冷季節食用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主要成分之一當歸,被歷代醫傢譽為“血中聖藥”。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當歸並非隻適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虛、血瘀的病人,表現為血虛頭痛、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跌打損傷、皮膚感染、血虛腸燥便秘、虛寒腹痛等,都可一試。

這款湯中當歸有兩個搭檔,生薑能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則性質溫熱,溫中補虛,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三者配合起來,可溫中補血、祛寒止痛。體質虛寒、容易長凍瘡的人可在冬天將此湯作為藥膳日常食用。當歸雖適用范圍廣,但對火大的人、濕氣所致胃脹、腹脹以及長期腹瀉者並不適合。身體壯實的人,若僅為保健,也不要隨意食用當歸,否則容易上火,防病不成反致病。 白蘿卜:去火化痰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十一月蘿卜賽人參”。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中醫把肺看做“嬌臟”,是外邪首先侵襲的地方,立冬後需特別呵護。白蘿卜性涼,味甘辛,歸肺、胃經,對肺胃有熱、痰多、氣脹食滯、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暢的人尤其適用。在食用上,它有兩個最佳搭檔:如想發揮止咳效果,就將白蘿卜和冰糖搭配,共同達到除痰潤肺、和中止咳的作用;如想抑制咽喉發幹、疼痛的癥狀,可把白蘿卜與青果煎煮後當茶飲,能很好地緩解肺胃熱盛引起的咽喉腫痛。

需要提醒的是,白蘿卜性涼,脾胃虛寒、慢性胃炎、胃潰瘍、大便偏稀者不宜大量食用。另外,蘿卜不宜和“補藥”同食,因其有下氣、消滯作用,行氣太過容易破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人參、黃芪等補氣類藥物的吸收。 紅糖:化瘀散寒

冬季強調溫補,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能“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的功效。對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人,尤其是大病初愈者,紅糖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是物美價廉的補品。而且,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較多維生素和鐵、鋅、錳等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

紅糖與不同食物搭配,可達到不同的保健功效。比如,用紅糖煮荷包蛋,可使雞蛋和紅糖營養互補,讓人面色紅潤,有精神;用紅糖泡桂圓幹服用,對改善睡眠有積極作用;熬粥放點紅糖,有益氣養血之效。

值得提醒的是,紅糖應根據季節變化來應用,現在正值冬季,可適當多用,但每日攝入量仍要控制在別超25克,到瞭夏天則要減少用量。 黃芪:益氣固表

冬日裡,天氣驟寒,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隨之而來,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強體質。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黃芪向來被認為是益氣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尤其擅長補氣,非常適合上述兩類人服用。黃芪有“補而不膩”的特點,適當服用有助增強體質,緩解乏力。

黃芪的用法比較多,可與各種肉類搭配。黃芪瘦肉湯可暖中祛寒,提高抗寒能力;黃芪燉牛肉可益氣補肺,養心安神;黃芪燉雞湯適合脾胃氣虛、肺氣虛弱的人,對緩解產後體虛、面色萎黃、易出虛汗等效果良好。根據個人情況,食用黃芪時還可再添點其他配料,如氣血兩虛的人可加點紅棗,希望養肝、潤肺的人可加少許枸杞,而脾胃虛弱、體倦乏力的人可加入適量茯苓。但有明顯陰虛、鬱熱者,表現為手足心熱、兩脅脹悶、大便秘結等癥狀的人慎食。 芡實:健脾祛濕

芡實,又稱“雞頭米”、“雞頭”等,是滋補性強的食物,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適合“補冬”的傳統觀念。在蘇東坡的養生之道中,就強調吃芡實。

鮮芡實或幹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將其和蓮子、茯苓、山藥一起煮成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濕、補腎的功效,適合大部分人飲用。常熬夜、長痘痘、易嘴破、常便秘的人特別適合飲四神湯來滋陰、固脾胃,讓消化系統穩定下來。值得提醒的是,芡實不能一次性食用太多,否則可能造成便秘。此外,把鮮芡實去皮後凍在冰箱裡,可增加保存時間。

冬天怕冷吃什麼好

冬季時選擇屬性溫熱的食物,讓身體血液循環順暢,能達到禦寒的作用。

適合冬天食用的溫、熱性食物如:肉類:羊肉、牛肉、蝦、海參、牡蠣、鰻魚、鹿肉、雞肝等含有豐富脂質和蛋白質等肉品。

蔬果:韭菜、紫蘇、青椒、芥菜、甘藍、辣椒、洋蔥、南瓜、荔枝、桃子、龍眼、蔥、薑、蒜等。

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

維生素e 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

冬天暖胃的5款美味食譜

山藥燒肉

山藥有滋陰強壯助消化的功效,冬天吃山藥,補中益氣又健脾,能抗寒,又能預防感冒。對於女孩來說,山藥是瘦身的好幫手,因為山藥中含有的熱量少,營養多,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容易增加人的飽腹感,起到控制進食欲望的作用。

【食材】

豬肉約450克、山藥2小根、蔥、薑、幹辣椒、陳皮、料酒、食用油、鹽、紅茶包1個。

調味汁:紅燒醬油2勺、白糖8克。

【制作】

1、蔬菜洗凈,蔥一半切碎,一半切成段,生薑拍一下再切碎,山藥洗凈;

2、將紅茶包用熱水泡上5分鐘,然後將茶包取出,茶水留用;

3、將洗幹凈的山藥連皮放入電飯煲的蒸籃中,蒸好後取出,晾涼後刮去外皮,然後切成塊;

4、將肉切成小塊,放入加瞭薑和料酒的鍋中,大火燒開,飛水煮15分鐘,之後撈出肉塊,瀝水待用;

5、炒鍋放底油,爆香蔥、薑碎,下調料汁燒熱出小泡,加入飛過水的肉塊,混炒約5分鐘,兌入足量的紅茶水,加入陳皮、幹辣椒和蔥段,沸騰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燒約45分鐘至軟爛且餘下少量湯汁;

6、開蓋,加入蒸好的山藥塊,混合燒上約5分鐘,然後大火收湯汁至濃稠,出鍋前撒上適量的鹽,即可盛出食用瞭。

板栗雞翅

板栗是冬天烹飪常見的食材,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與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再加上它口味香甜,無論煮粥或是炒菜都是絕佳食材。

【食材】

雞翅500克、栗子(鮮)150克。

食鹽2小匙、醬油1大匙、蔥15克、薑10克、蒜20克、八角少許、花椒少許、料酒2小匙、白芝麻(熟)少許、紅尖椒適量、白糖2小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

1、板栗去殼、洗凈;雞翅洗凈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沫,放在碗裡加入1小匙鹽、料酒拌勻醃10分鐘;

2、鍋中放油,燒到五成熱,把醃制好的雞翅放進去,用中火稍微炸一下,撈出控幹凈油,找個漏網,底下放個小盆,把雞翅放在漏網裡;

3、重新起鍋放油,燒五成熱,放入蒜茸、薑片爆出香味,然後放入雞翅翻炒;

4、依次加入醬油、料酒、糖、栗子肉、小紅辣椒、花椒、大料炒勻;

5、放入適量清水、鹽,用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收汁之後就差不多瞭,最後撒上蔥花,淋入香油,撒上白芝麻即可。

香菇肉圓

香菇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在冬天多吃香菇,可以調理食欲不振,還能益氣補虛。

【食材】

豬肉餡400克、幹香菇適量、紅蔥酥適量。

食鹽4克、淀粉適量、水淀粉少許、醬油膏適量、鮑魚汁適量。

【制作】

1、肉末內加入適量醬油膏、鹽、淀粉、花雕酒攪打均勻;加入香菇和蔥頭酥繼續攪打上勁;

2、鍋內燒開水,取適量肉餡在雙手中來回摔打幾次,搓圓;

3、將肉圓放入開水中,轉小火,煮至全部浮起後再繼續燉煮一會兒至熟透,撈出;

4、鍋內加入少許水,加入適量鮑魚汁,攪勻後煮開;

5、加入適量水淀粉勾成芡汁淋在肉圓表面即可。

蓮藕燉排骨

藕具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血的食療功效,和排骨一起燉煮,湯汁醇厚濃鬱,可以止血散瘀,健脾開胃。

【食材】

豬排骨1000克、蓮藕1000克。

生薑1塊、醬油適量、味精適量、精鹽適量、辣椒油適量。

【制作】

1、蓮藕削去外皮、洗凈,蓮藕輕輕拍破,再切成厚約1-2厘米的藕段,以清水浸泡備用;

2、豬排骨斬成1.5厘米長的段,漂凈血污,放進冷水鍋裡,放洗凈、拍破的生薑一塊、適量精鹽、食醋數滴,大火燒轉小火;

3、排骨半熟時加蓮藕再燉半小時即成 。

牛腩煲

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寒冬吃牛肉既能暖胃,又能增強抵抗力,是這個季節的補益佳品。

【食材】

牛腩500g、油、鹽、胡蘿卜、豆瓣醬、鹵肉粉、老抽、白糖、洋蔥、生薑、料酒各取適量。

【制作】

1、鍋內放水燒開,放牛腩焯出血水並倒掉

2、熱鍋下油放幾片生薑,放焯好的牛腩炒一下,放料酒,放川味鹵粉,倒入適量老抽燒開;

3、倒進高壓鍋內加適量的鹽和糖蓋上蓋子壓20分鐘,大火開後轉中火壓20分鐘關火;

4、鐵鍋放油加豆瓣,炒出香味後將高壓鍋中的牛肉倒入,放胡蘿卜及洋蔥,蓋上蓋子煮至胡蘿卜變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