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註意事項有哪些?沒有得病的時候我們飲食可以不那麼註意,但是患病以後飲食不註意隻會讓病情更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是近年來普遍出現的一種疾病,它的出現嚴重的危害著患者的健康,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傢介紹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註意事項有哪些?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怎麼引起的?

西醫病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與生活環境、細菌、病毒、遺傳、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關系,但其確切病因迄今尚未闡明。

1、細菌因素 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為RA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A組鏈球菌長期存在於體內成為持續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而致病。支原體所制造的關節炎動物模型與人的RA相似,但不產生人的RA所特有的類風濕因子(RF)。在RA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提示細菌可能與RA的起病有關,但缺乏直接證據。

2、病毒因素 RA與病毒,特別是EB病毒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註意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RA不同,RA病人對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體,但到目前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發現EB病毒核抗原或殼體抗原抗體。

3、遺傳因素 本病在某些傢族中發病率較 高,在人群調查中,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4與RF陽性患者有關。HLA研究發現DW4與RA的發病有關,患者中70%HLA-DW4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可能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4、性激素 研究表明RA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妊娠期病情減輕,服避孕藥的女性發病減少。動物模型顯示LEW/n雌鼠對關節炎的敏感性高,雄性發病率低,雄鼠經閹割或用β-雌二醇處理後,其發生關節炎的情況與雌鼠一樣,說明性激素在RA發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但多數患者前常無明顯誘因可查。

中醫病因:

稟賦不足或調攝不慎,嗜欲無節,致氣血肝腎虧損,肝主筋,腎主骨,肝腎既虛,則無以充養筋骨,至虛之處,即容邪之所,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內外合邪,即成斯疾。中醫認為本病是在肝腎虧虛的內因基礎上,遭受風寒濕外邪而致病。

發病機理:

由於RA的病因尚未闡明,因此發病機理亦未完全清楚,但目前公認RA的發病機理主要是免疫紊亂所致的損害。總的概念一是血管外免疫復合物形成,並激發瞭炎癥反應,二是細胞免疫引起炎癥因子釋放引起的損傷。目前認為,具有HLA-RD4和DW4 型抗原者,對外界環境和條件、感染因子、神經精神及內分泌等因素的刺激有較高的敏感性,改變瞭HLA的抗原決定簇,使具有HLA的有核細胞成為免疫抑制的靶子。由於HLA基因產生可攜帶有T細胞抗原受體和免疫相關抗原的特性,當外界的刺激因子被巨噬細胞識別時,便產生T細胞激活及一系列免疫介質的釋放,因而產生免疫反應。在RA時,滑膜內出現淋巴細胞及漿細胞聚集,T淋巴細胞激活使其對B淋巴細胞調節紊亂,B淋巴細胞增殖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激活補體系統,導致許多免疫介質釋放,並吸引中性粒細胞吞噬增強,同時釋出多種水解酶。這些免疫反應引起的多種細胞因子、激活的補體以及水解酶等使組織細胞受損,引起侵蝕性和破壞性病變,引起關節滑膜炎癥及軟骨損傷。滑膜中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能產生大量的RF,它實際上是免疫球蛋自與Fc部分反應的自身抗體,包括IGI-RF、IgA-RF及IgM-RF 三類,由於 IgM抗體凝集性最強,故常規檢查測得的RF主要是IgM-RF。 RF能與抗原(IgG)形成可溶性復合物,其激活補體的能力比單純IgG更強。RF在疾病的持續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來由於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對RA的發病機理更註重於細胞免疫的重要性。RA病人滑膜中不僅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浸潤,滑液中可查見多種細胞因子。其中研究較多的有白介素1(IL- 1)、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6(IL-6)。IL-1 不僅巨噬細胞及單核細胞可產生,滑膜細胞及樹枝樣細胞亦可產生。IL-1可引起全身發熱、食欲減退、急相蛋白合成,在關節腔中可刺激T細胞、B細胞,使纖維母細胞增殖,活化破骨細胞,並使軟骨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生前列腺素 E2、膠原酶和中性蛋白酶等,腫瘤壞死因子主要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其作用與IL-1基本相似,並有刺激IL-1 產生作用,因此,它加強IL-1的作用。IL-6在RA關節滑液中,水平高於IL-1 及腫瘤壞死因子。IL-6由單核細胞、T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產生,它能誘發肝臟產生急相蛋白及局部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包括RA因子的產生,它與IL-1 及腫瘤壞死因子不同的是,它不刺激軟骨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產生前列腺素E2及膠原酶。 RA的炎癥是免疫紊亂損傷的結果。體液免疫紊亂形成免疫復合物產生一系列炎性介質、如C3a及C5b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液中的蛋白質及細胞成分流向病變部位,細胞免疫紊亂;釋出多種蛋白酶及細胞因子,參與炎癥的進展,從而破壞基質、膠原及彈力組織,使關節組織損害。

中醫病機: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機,主要為肝腎虧損和外邪入侵二個方面。(一)肝腎虧損:肝主筋、腎主骨,筋骨既賴肝腎精血津液的充養,又賴肝腎陽氣的溫煦,如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因飲食不節、驚恐、鬱怒,使肝腎精氣受損,或陽氣受損,損傷肝腎,一方面致營衛氣血澀滯不行,壅遏於骨節周圍而化熱,釀痰、留瘀,使關節腫脹變形疼痛,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衛外不固,易於感受外邪,風寒濕熱之邪乘虛侵入,阻遏營衛,壅滯經絡,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二)邪氣入侵:正氣不足,則邪氣易侵,如汗出當風,居住濕地、以致風寒濕等外邪侵入。風邪善行而數變,遊行全身,使多處關節患病。寒邪凝滯收引,不僅使筋骨屈伸困難,也使營衛氣血阻滯不行,疼痛難忍,濕邪粘滯凝著,阻遏氣血,以致患處腫脹,纏綿不愈,受於熱邪,犯於經絡血脈,熱的津液,血熱互結,津受熱熬,化而為痰,熱痰瘀阻於關節,以致關節腫脹、畸形。因此可見,中醫認為RA的病機是肝腎氣血營衛內虛是內因,風寒濕熱侵襲是外界條件,經絡氣血瘀阻是病機結果。

病理:

(一)關節的基本病理改變:RA的關節基本病理改變是滑膜炎,早期滑膜充血水腫,有中性粒細胞浸潤,稍後則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及樹枝樣細胞浸潤,關節腔大量滲液,使關節明顯腫大。以後滑膜增生,肉芽組織形成,其中除纖維母細胞和毛細血管增生外、滑膜絨毛變得粗大。由於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炎,滑膜高度增生變厚形成肉芽血管臀。血管翳向關節腔內的軟骨面生長,發生粘連。血管翳也和急性滑膜炎一樣,有免疫球蛋白及多種細胞浸潤,因而釋放許多炎性介質、多種酶及細胞因子,刺激破壞軟骨,對關節軟骨、骨、韌帶、關節囊和基質的膠原基質產生侵蝕作用。另外,由於軟骨受血管翳包裹不能正常與滑液接觸,影響其營養代謝,最終使軟骨、骨遭到破壞,終至關節面融合,發生纖維化,關節錯位、畸形。(二)系統病理改變: RA的關節外病理改變主要為血管炎和血管周圍炎的結果。在受壓或易摩擦部位的皮下或骨膜上,形成所謂類風濕結節,它實際是血管炎基礎上發生的一團壞死組織,內含纖維素和免疫復合物,周圍為柵狀排列的組織細胞,外圍為單核細胞和肉芽組織。這種類風濕結節也可見於心包、心肌和心內膜和肝內等,引起相應癥狀。甚至在中小動脈,神經末梢及腦內、引起栓塞、外周神經炎及腦病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預防

1、飲食上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少吃辛辣、油膩及冰冷的食物。

2、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

3、盡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準,要逐漸減輕體重。

4、身體若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若屬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不過攝取量不宜過多。

5、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後才能服藥,因為此藥容易對胃造成傷害,並且容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

6、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

7、若有服用類固醇容易造成食欲大增、鈉滯留和骨質疏松癥,因此需要控制食物的攝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盡量減少食用,多攝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8、減少長時間臥床時間,且在運動時不宜劇烈,可以選擇坐著或臥床進行運動。若采坐姿,可將右腿打直、小腿與足部往上提,離地三十公分以上,持續五秒鐘後放下,左腳也以相同動作重復,每日可多作幾次,以能負荷為原則。

9、冬季清晨起床時要註意保溫,可以做些暖身運動。動作如下:將雙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往下、往後作伸展劃水的動作,或者將雙手舉高至臉部,掌心朝向臉部,吸氣後,雙手向上、向外伸展,然後再緩緩放下。

10、寒冷的冬天,要註意保暖,關節疼痛時可以試試熱水浴,減輕疼痛。

11、切勿任意進行推拿、按摩、拔罐等傳統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以免造成病情加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或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12、要有耐心地配合醫師進行長期的治療,定時服藥、定期回診,並接受指定專業的復健師進行正確的復健治療,若有任何的不舒服情況發生時,應立即告知醫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調理分析

山藥:具有益氣養陰、補腎、脾、肺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病後口渴、乏力、出汗等。

黑豆:具有補腎益陰、健脾利濕、祛風除痹功效。適用於類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肝腎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橄欖:取鮮橄欖根或皮40克~50克,洗凈煎水內服,亦可食用橄欖果。治療類風濕痹癥,手足麻木等。

松子仁:具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克~5克 。

辣椒:具有溫中散寒之功效,外用可使局部皮膚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對防治類風濕有一定療效。

蓮子:味甘澀,性平,具有清心養神益腎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有“交心腎、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厚腸胃、利耳目、除寒濕”等功效。可鮮食,也可幹果去皮、內心煮粥等食用。

栗子:具有補腎壯腰、養胃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腎虛、腰膝酸軟者。

新鮮桑葚:為平補肝腎之品。用鮮桑葚500克,鮮桑枝2厘米長段,浸酒密封30天。搖勻,每日飲20毫升~50 毫升。有祛風濕、補肝腎、利血脈等作用。

山楂樹根(皮):用山楂樹根(或皮)40克~50克,煎湯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絡的作用。治療類風濕痹癥。

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氣補血,食之使人健壯,尤以葡萄幹補力為甚,宜與桂圓肉同煎服。能益肝腎、強筋骨,用於氣血兩虛之心悸、失眠、神疲、盜汗等。還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無力。取葡萄幹500克,人參10 克,浸酒800毫升,密封10天,每次30毫升~50毫升,每日飲服1~2次;鮮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許,溫開水送服。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小便短赤澀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黃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為稀湯,於食前服用,每次60毫升~100毫升。

類風濕性關節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第一:少吃甜食,糖類容易導致過敏,能加重關節滑膜炎的進展,容易引起關節腫脹、疼痛加重。

第二:少吃花生和羊奶等奶類、幹酪、奶糖等含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物質的食品,含有哪些物質的食品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的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第三:必須少量飲酒、喝咖啡、茶等飲料,同時,盡量減少吸二手煙,因為那些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第四:得瞭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要少吃肥肉、高膽固醇食品,高膽固醇的食品可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松與關節摧毀。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的註意事項有什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的註意事項一、預防感染

預防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一定要註意預防感染,一般來說,有些類風濕患者是在患瞭扁桃體炎、鼻竇炎、咽炎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瞭免疫反應而引發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的註意事項二、加強鍛煉

然後就是增強身體素質:假如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以及是生產勞動,經常進行一些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這個道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的註意事項三、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精神活動狀態有密切的關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方面,遇事要註意不可過於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要記住“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的註意事項四、註意飲食

在飲食方面要多吃點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要以清淡的為主,少吃辛辣、油膩及冰冷的食物。平時的要多吃點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此外在平時要盡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準,要逐漸減輕體重,適當的時候可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織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