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小兒腦癱對孩子的危害,準爸爸準媽媽們必須要註意盡早的加強小兒腦癱的預防,那麼腦癱的預防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其實不論是孕前還是孕期還是寶寶出生後都是非常關鍵的,具體的預防方法請看下面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傢。

臨床上腦癱會出現哪些危害呢

腦癱會導致骨與關節發育畸形:常見的下肢畸形有:骨盆傾斜,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髖內收,髖屈曲內旋等,膝關節屈曲,膝內翻,膝外翻,足下垂,足外翻,足內翻,馬蹄足畸形以及脊柱側凸等。

呼吸障礙是常見的小兒腦癱的危害之一,這種情況常常是這樣發生的,先有過度呼吸,然而迅速轉入原發性的呼吸暫停,過不久後,還會出現節律性的喘息狀的呼吸,小兒腦癱患兒呼吸的頻率和強度也會慢慢減退,最後就會進入繼發性的呼吸暫停。

運動功能障礙: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者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牙齒發育障礙:牙齒質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等。

腦癱應從何預防

1.避免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

早產兒指妊娠不滿37周出生的嬰兒。由於提早娩出,嬰兒中的大多數為低體重兒(出生時體重在2500g以下)或極低體重兒(出生時體重在1500g以下)。如在妊娠35周以後,宮內胎兒出現發育遲緩,那麼發生腦癱的危險性極大。早產是低體重兒的主要原因,預防早產發生,就能大大降低低體重兒的發生率。發生早產的原因頗多,而孕婦的營養差、勞動強度大恐怕是其主要的因素,這是因為母體代謝失調、缺氧導致瞭胎兒發育障礙。引起早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異常產科情況或胎兒在宮內發育不良。此外,超聲波檢查胎兒的雙頂徑和腹圍可以預測胎兒的體重。據稱,用該方法預測的體重與實際出生體重十分接近。若發現胎兒宮內發育遲緩,體重不足,應查明原因,給予針對性處理,以防止低體重兒的出生。

與低體重兒相對應的系巨大兒(出生時體重超過4000g),也是應當防止發生的。巨大兒的主要危險是難產和窒息,同樣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腦癱的發生。

2.預防窒息和顱內出血

預防圍產兒窒息、顱內出血在防止腦癱的發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預防的要點主要有:

(1)加強對孕產婦的管理,對篩查出來的高危孕產婦或高危嬰兒要送到醫療條件好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監護,保障母嬰健康。

(2)孕婦要及時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產前檢查,接受醫生的科學指導。要及時治療貧血、營養不良,糾正異常胎位,積極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防止胎兒宮內窒息、早產和低體重兒的出生,特別是妊娠的後3個月,產前檢查要頻,以便及時發現情況,作出處理。

(3)實行住院分娩,加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提高產科質量。要認真觀察每一產程,決定正確的分娩方式,盡量避免產鉗助產;對巨大兒或頭盆不稱者,要預先做好剖宮準備,以減少窒息的發生。

(4)產科、兒科醫護人員共同協作。醫生進產房或手術室,與產科醫護人員聯手進行對窒息兒等高危患兒的搶救,使窒息和痙攣持續時間盡可能地縮短,以減輕或消除新生嬰兒的腦損傷。

(5)積極搶救有窒息的新生兒,使其腦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搶救步驟一般分為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氣管內插管人工呼吸,糾正心衰、改善循環,應用藥物等四部分。有報道,溫水浴對治療新生兒窒息療效頗佳,又無副反應,值得一試。

3.防治高膽紅素血癥

任何原因使新生兒體內的血清膽紅素值增高,並超過瞭生理范圍,均可導致腦基底核黃染,影響患兒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以至危及小生命,這種疾病就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主要有產科因素、孕母因素和圍產兒自身的因素,一般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母嬰血型不合是引起我國新生兒核黃疸的主要原因。預防高膽紅素血癥的方法主要有:

(1)預防早產。早產兒由於臟器發育未完善,不能有效地、及時地處理膽紅素,故很易發生高膽紅素血癥,黃疸不僅發生較早,而且持續時間較長,程度也重。

(2)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宮內窒息、異常分娩可使嬰兒的血清膽紅素增高。有人作瞭統計,在514例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中,產科因素占27.6%。為此,搞好產前檢查,預防和積極處理各種產科因素亦是降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的重要一環。

(3)孕婦要慎用磺胺類、水楊酸類、維生素k等藥物。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癥,母血型多為“o”型,子代血型則往往為“a”型,故當血型為“o”型的母親懷孕時,更要註意不用或少用有關藥物,以免加重新生兒的黃疸程度。

(4)至於“母乳性黃疸”,並非為母乳喂養的絕對禁忌癥,如新生兒黃疸不深,僅僅表現為黃疸持續時間較長,可繼續喂哺母乳;若黃疸逐漸加重,可在光療的同時喂哺母乳,或停止喂哺3~5天,待黃疸消退後繼續用母乳喂哺。

(5)新生兒的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臍炎、肺炎以及缺氧、出血、酸中毒、低血糖等均會導致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應當盡力防止,一旦發生,應及時治療。

(6)若黃疸不斷加深,並有拒食、雙眼凝視、抽搐等臨床表現,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以避免或減輕高膽紅素血癥對嬰兒中樞神經所造成的永久性損害。

腦癱患兒的語言障礙及矯治

腦癱患兒的語言障礙是復雜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發聲障礙:在腦癱患兒中,不能隨意控制呼吸的癥狀較多,尤其是嚴重痙攣型及混合型的患兒,常常出現呼吸障礙。此外,尚有部分患兒不會控制呼吸,因頭部變化位置多,會出現發聲困難。

(2)共鳴、構音障礙:腦癱患兒肢體癱瘓,呼吸肌、發聲及構音肌群也會發生障礙,會呈現出多種構音障礙和說話方式。腦癱患兒構音障礙原因不僅是下腭、口唇及舌軟腭等的痙攣,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協調運動差也促使構音障礙。此外,身體運動障礙也導致構音困難。

(3)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在腦癱患兒中比較多見,這與腦癱患兒多數處於被人們忽視的環境中生活,再加上智力發育遲緩有關。

腦癱患兒語言矯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構音異常的矯治:構音異常的腦癱患兒其表現為肌張力增高或減退或協調不良,發生語音形成障礙。在訓練中根據患兒的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情況做到以下幾點:

①最大限度地抑制異常原始反射。

②保持正確姿勢。

③自主地控制肌肉運動。

④放慢說話速度。

⑤強調聲母發音訓練。

⑥重視患兒進食訓練。

⑦多使用鼓勵性語言。

(2)發聲異常的矯治:發聲異常多涉及音調、音量、音質等問題。若因聽力障礙引起可配戴助聽器,幫助其聽取正確聲音;若因情緒緊張,可采取心理輔導;呼吸方法不當者,須給予呼吸訓練、唇與舌等口腔器官的訓練以及發聲訓練等。

(3)節律異常的矯治:首先給予心理治療,解除患兒的焦慮,給予良好的口語示范,聽患兒說話時態度和藹誠懇,耐心傾聽,安慰他慢慢地說話,消除心理壓力,使其能做到自由輕松地自我表達。

腦癱患兒常要進行的康復訓練

1、在腦癱的護理中,如果有的小兒雙手握拳,不會抓物,訓練者要堅持做被動手指伸展活動,將其大拇指外展伸開,其它手指就容易伸開瞭。

2、為瞭加強小兒頭部的控制,可使其俯臥位雙手支撐抬頭、抬胸或仰臥時雙上肢伸展,將其緩慢自仰臥位拉至坐位。當小兒坐在床上時,應誘發其向前方、側方伸手取物,逐漸形成各方向的保護性反應,以增強坐位的穩定性。

3、爬行訓練是腦癱康復的重要方法。小兒需雙上肢伸展支撐,下肢以膝關節支撐使軀幹與大腿成90°。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小兒面前放置帶有聲響、顏色鮮艷的玩具,誘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時可向前推動小兒足底,輔助其前行。

4、對不會翻身的小兒,在其仰臥時,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並輔助屈曲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伸展、內收,帶動軀幹身,這是腦癱的護理中很重要的一環。

腦癱患兒的生活飲食

1、首先要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的食物。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因為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系,牛奶、豆漿、雞蛋、 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維生素B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增強食欲, 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其次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欲,造成營養障礙。

3、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欲。

4、每日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讓陽光照射皮膚,可增進食欲,幫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