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生病之後去醫院開藥,並不會完全依據醫生的囑咐來服藥,總會自己為瞭圖個方便以“差不多”的方式來服藥,其實他們不懂,這樣服藥的方式情節輕的是服用的藥物無效,嚴重的容易導致引發其他新的問題,特別是兒童,傢長們更不能盲目的用藥,那麼兒童服藥常見問題有哪些呢?哪些抗生素兒童不能用呢?下面為大傢詳細介紹。

哪些抗生素兒童不能用

使用抗生素的五個原則

由於兒童細菌性感染難以有一個明確的指標,所以臨床初次抗生素治療要真正做到正確、準確、合理極為困難,絕大部分依靠經驗性治療。因此,兒童抗生素使用需要遵守以下主要原則:

1.懷疑細菌感染,可先用抗生素進行經驗治療。2.診斷為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發熱,不宜早期應用抗生素。3.應根據不同細菌種類和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4.抗生素使用應考慮抗菌作用、抗菌譜、藥代動力學、細菌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等。5.應根據個體生理特點、病理變化調整抗生素,必要時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兒童抗生素使用既要臨床醫師依靠自己的臨床經驗及臨床檢驗合理選擇,調整使用抗生素,同時,還必須把抗生素使用依據、目的、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與患兒傢長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唯有這樣,才能在兒童抗生素合理使用與盡可能避免副作用之間找到平衡點。

各種抗生素的副作用

青黴素類及半合成青黴素類抗生素青黴素類藥物組織毒性極微,除口服有輕微的胃腸道癥狀外,一般無毒性反應。但青黴素類可有比較嚴重的過敏性休克反應。因此,每次使用均需要做皮試;如有青黴素類過敏史,則應使用其他藥物治療。

頭孢類抗生素頭孢類抗生素藥物總體毒性較低,對某些敏感兒童有腎毒作用,對肝功能有輕微影響,但停藥後即可恢復。頭孢拉定等第一代頭孢藥,用後可出現血尿;口服可出現腹痛、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口服用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較為常見,靜脈用藥可引起靜脈疼痛和靜脈炎。紅黴素長期服用可引起肝臟損害,臨床已逐漸少用。阿奇黴素作為治療非典型病原感染的首選藥物,胃腸道反應雖已減輕,但仍然存在。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其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神經毒性和腎毒性,對於易感兒童可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或出現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6歲以下兒童一般禁用。

兒童服藥常見問題有哪些

1、寶寶感冒發燒怎麼辦?

對 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腋下溫度在38.5度以下,建議先物理降溫,如洗溫水澡或用溫濕毛巾擦身體等,還要註意多給寶寶喝水;如果物理降溫沒有 效果,體溫升至38.5度以上,可以結合使用退燒藥;如果寶寶有高熱驚厥史,可以酌清在體溫達到38.5度時就使用退燒藥。3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服用對乙 酰氨基酚,如泰諾林;6個月以上的寶寶還可以選用佈洛芬,如美林。在持續高燒不退情況下,可以考慮對乙酰氨基酚和佈洛芬交替使用。

2、高燒不退,打退燒針可以更快退燒嗎?

寶 寶高燒不退,有的傢長為瞭退燒快,就會要求醫生給寶寶開針劑處方,用地塞米松針劑給寶寶強行退燒。其實,地塞米松不是退燒藥,是激素的一種。此藥能起到暫 時退燒作用,但同時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阻礙人體自身對抗致病菌的能力,使致病菌趁機在人體內大量生長繁殖,引起人體感染,導致身體出現更嚴重的疾 病。

3、寶寶總咳嗽,哪種止咳藥好?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萬式,通過咳嗽可以把呼吸道內的痰等分泌物排出體外。如果強行服用止咳藥,會導致痰液滯留體內,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嚴重的疾病。如果咳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可以選用單一成分化痰的藥,如氨溴索糖漿、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

4、治療感冒,哪種感冒藥效果好?

感 冒屬於病毒性感染,是可以自愈的疾病,吃感冒藥也不會縮短其病程。藥店裡賣的感冒藥多屬於復方感冒藥,成分復雜,且都隻是用於緩解感冒伴隨的發燒、流鼻 涕、咳嗽等癥狀。國外大量臨床證據表明這類藥不僅沒多大作用,反倒容易帶來更大風險。國外很多發達國傢已經不推薦給4歲以下的兒童使用這類感冒藥。

5、傢裡常備的成人感冒藥減半給寶寶吃可以嗎?

不可以,用“兒童減半”劑量標準來給兒童服用成人藥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兒童尚不成熟的肝、腎等重要器官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

兒童用藥有哪些禁忌?

◎ 生理指標:

三歲以後,孩子進入醫學上所謂的幼兒期,發育趨於緩慢。 滿四歲後,男孩體重達12.9~20.8公斤,身高94.4~111.5厘米.女孩體重達 12.6~20.7公斤,身高93.5~109.7厘米。

◎ 養育要點: 飲食: 每天牛奶400毫升,雞蛋一個。其他主副食適量。 不必強迫孩子多吃。要想孩子吃飯香,首先要使孩子有饑餓感。 愛看電視的孩子要補充維生素A,動物肝臟、乳類、蛋黃等富含維生素 A。 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幹稀搭配有益處。 現在吃花生、瓜子仍然是危險的。 補充足夠的水分。運動量大的孩子更要多喝水。 起居: 保證充足的睡眠。

可以嘗試讓孩子與母親分室睡,但睡前媽媽要陪孩子說話、唱歌。 讓孩子自己脫衣、穿衣。 訓練孩子刷牙。 預防齲齒,睡前不吃東西,吃甜食後漱口。 每天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讓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好。 鼓勵孩子自己洗澡。 遊戲: 讓孩子與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買一些高級玩具,但應該讓孩子隨便 玩,也能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能怕弄壞。

◎ 教養策略: 這個年齡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過任性來表現的。把孩子的自立與合作 協調起來,可以把孩子這種不完全的自立轉變為完全的自立。 講道理、多表揚對反抗期的孩子是有效的。 鼓勵孩子在生活中願意說普通話,大人與孩子交談用普通話。糾正孩子 發音時,以普通話的發音為準。 盡量多地豐富孩子詞匯量,是發展語言的關鍵。通過豐富孩子生活,能 夠達到這一目的。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數數,辨認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辨認前後上下,認識早 晨、晚上。懂得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科學道理。 要使孩子的生活樂趣得到擴大,大人必須激勵孩子的想象力。

給小孩補鐵常出現的問題

過量服用。 鐵劑如果用量較大,可刺激胃腸黏膜,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鐵劑的藥片、藥丸外面包有糖衣,因此切勿讓小孩將硫酸亞鐵糖衣片當作糖果誤食,以免造成鐵劑急性中毒。

服藥時間或用法不當。 口服鐵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上腹部不適等,飯前服用常使孩子難以耐受,因此服用鐵劑宜在兩餐之間或飯後,這樣可以減輕鐵劑對胃腸道的刺激。對少數消化道反應比較強烈的小兒,可選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亞鐵,或從小劑量開始,如先用常規劑量的1/2或1/3,待消化道反應消失後,再逐漸增加到全量。

牛奶含磷高,可影響鐵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鐵的吸收減少75%;碳酸飲料如各種汽水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不利於鐵的吸收,因此不宜與鐵劑同時服用。

不註意飲食。 高脂肪食物能抑制胃酸分泌,不利於鐵的吸收,不宜多吃;有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柿子等,能與鐵結合形成難溶的鐵鹽,從而妨礙鐵的吸收;堿性食物如黃瓜、胡蘿卜、蘇打餅幹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不利於鐵的吸收;乳制品、豆乳制品、花生仁、核桃仁、海帶、芝麻醬、動物肝臟、蛋等食物中含鈣、磷較多,因鈣、磷可與鐵形成不溶性復合物,也可影響鐵的吸收,所以,進食這些食物時最好與服鐵劑的時間間隔1~2小時。

不註意聯合用藥的宜忌。 碳酸氫鈉、氫氧化鋁等堿性藥物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不利於鐵的吸收,不宜與鐵劑同時服用。而維生素C是還原劑,可使三價鐵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還會與鐵絡合成不穩定的抗壞血酸亞鐵,並能使鐵從其他結合物中釋放出來,從而有利於人體對鐵的吸收。維生素C本身也有促進造血的功能;維生素A有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和轉運等功能;維生素B6可提高骨髓對鐵的利用;維生素B2可促進鐵從腸道的吸收,上述藥物可適當補充。

生活中常見的幾種錯誤服藥方法

錯誤一:簡單的隨一日三餐服藥

很多藥品說明書上簡單寫著“一日三次,飯前服用”,所以,不少人就每日準時在三餐前服藥。這其實是一個常犯的錯誤。“一日三次”是藥物學傢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一次。隻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體內穩定的血藥濃度(血液中藥物的濃度),達到治療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治療濃度。“飯前服用”則是指此藥需要空腹(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飯前剛吃進一大堆零食,那此時的“飯前”可不等於“空腹”。而“飯後服用”則是指飽腹(餐後半小時)時服藥,利用食物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同樣,如果你在飯前剛吃進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條的非要等到飯後才服藥。

錯誤二: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癥;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隱憂。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藥。

錯誤三:幹吞藥

有些人為瞭省事,不喝水,直接將藥物幹吞下去,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一方面可能與躺著服藥一樣損傷食道,甚至程度更嚴重;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例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

錯誤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後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在胃裡就被溶解,不僅無法發揮療效,還刺激瞭胃黏膜。將藥物用水溶解後再服用也有同樣的不良影響。所以,除非醫生特別吩咐或藥物說明書上寫到,否則不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