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患有疾病的過程中總是喜歡找一些偏方來治療,這樣雖然不能讓病情痊愈,但是最起碼可以緩解病痛的折磨。中醫治療急性腎炎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療急性腎炎?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治療急性腎炎偏方大全,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急性腎炎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通常在發病前有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現象,如扁桃體炎,咽炎等,或皮膚化膿感染史,相隔2-3周後才發生本病,那麼急性腎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1浮腫 開始時,先發生在臉皮和眼部,尤其是早上起床時較為明顯,以後可逐漸遍及兩下肢,陰囊等處,用手指按壓可 出現凹印,重癥病人可有全身浮腫。

2血壓增高 有些病人的血壓呈中等度增高,並且常有較大波動

3血尿 起床最初的幾天內,常有肉眼血尿,尿呈暗紅色,混濁,以後仍可在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歷時可達數月之久。尿中還可以發現少量白細胞,蛋白以管型。

4舌質偏紅 舌面上有一層薄膩黃苔,脈象是浮滑脈。

註意事項:預防腎炎,首先要預防鏈球菌感染,對於慢性扁桃體炎有反復發作的病人,可考慮切除扁桃體,

急性腎炎的中醫療法

石榴山藥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益腎活血,祛風化濕。主治急性腎炎。

【偏方組成】石榴肉、懷山藥、生地、炙黃芪、赤芍、小薊、白雲苓各30克,丹皮、水紅花籽、五加皮、大腹皮、陳皮各10克,車前子(佈包)、澤瀉各10~30克,防風6克,蟬衣15克,魚腥草(後下)、連翹各20~40克,益母草30~6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3次分3次服。42劑為1個療程。

【宜忌】嚴格忌鹽食,絕對休息。

【病例驗證】岑某、男,35 歲,工人。全身水腫漸進性加重1月餘。始由10天前感冒治愈後,一日晨起眼瞼浮腫,兩天後波及全身,醫生診為急性腎炎,以青黴素及雙氫克尿噻治療,當時腫消,藥停依舊。自覺頭暈,乏力,凡下午微惡寒發熱,尿量減少,面色蒼白,精神萎靡,附、脛處按之微凹,苔薄白舌淡紅,脈弱且數;體溫37.2℃,血壓 21.1/12.5千帕(158/94毫米汞柱)。通過血檢、尿檢及肝功、血常規檢查,確診為急性腎炎,證屬腎虛脾弱,風瘀濕熱內阻。用本方治療,並囑其嚴格忌鹽及絕對休息。服藥1個療程,諸癥消失。又服1療程鞏固。隨訪2年,未見復發。

金銀花板藍根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癥見:眼瞼及雙下肢水腫、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小便量減少、混濁,苔薄黃,脈滑。

【偏方組成】金銀花30克,板藍根18克,連翹15克,牛蒡子、蟬蛻、山豆根各9克,元參20克,升麻、桔梗、黃芪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2次溫服,連服14天為1療程。

【病例驗證】劉某,男,19歲。因臉面及雙下肢浮腫3天而就診。病前半月明顯咽痛。查BP22/14kPa,眼瞼及雙下肢水腫,咽部輕度充血,扁桃體IO腫大,舌紅,苔薄黃,脈滑。尿常規:蛋白(++),潛血(++),血常規:UBC 10.6 x 109/L,尿素氮7.2mmol/L,血肌酐82.1mmol/L,膽固醇3.2mmol/L,血清總蛋白70g/L,白蛋白46g/L,球蛋白24g/L,血清補體C3稍低。經服上方14天後,即16/9kPa,尿檢正常,又用藥半月,每周復查尿2次均正常,停藥1月仍無復發。

五草湯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毒利水。主治急性腎炎,浮腫少尿期。

【偏方組成】爵床草、益母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車前草15克,浮萍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身熱者,加生石膏、銀花;咽喉紅腫疼痛者,加板藍根、牛蒡子、蟬衣;皮膜濕疹膿瘡、邪毒者,加苦參、地膚子、野菊、連翹;頭痛、頭昏、血壓升高者,加黃芪、夏枯草、玉米須;小便有紅細胞者,加白茅根、小薊草、墨旱蓮等;尿中有蛋白者、酌加蟬衣、蘇葉、生山楂、石葦等。

【病例驗證】郭某,女,10 歲。起病己10天,初起發熱,頭痛,伴輕微咳嗽。五天後眼臉浮腫,繼則足裸部也腫脹,尿量減少,色黃赤,口渴欲飲,食欲不振。經查檢,確診為急性腎炎。癥系風熱上犯,熱毒蘊滯。予五草湯加黃芩10克、蟬衣10克、白茅根15克、銀花10克、蒲公英10克。盡三劑,尿多腫退,血壓正常。續進10劑,尿檢陰性。隨訪觀察半載未復發。

烏梢蛇飲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利水滲濕。主治急性腎炎。

【偏方組成】烏梢蛇、蟬衣、浮萍、西河棲、晚蠶砂各30克,白鮮皮、地膚子、蛇床子各12克,麻黃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21劑,治療觀察以浮腫消失和尿檢正常為指征。浮腫3天內消失者7例;l周內消失者14例。尿檢連續3次陰性為準:1周轉陰者5例;2周轉陰者11例;1月以上轉陰者5例。

紅花草莖湯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主治急性腎炎。

【偏方組成】紅花草莖50~60克,毛竹根(露出地面青綠色者)3節。

【用法用量】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時後,過濾,濾渣再煎1次,加紅糖120克,分2次分服,5天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8例,服藥後第2天浮腫開始消退,血壓開始下降,小便次數及尿量增多。全部病例均於3~5天內浮腫全消,血壓復常,4~5天小便化驗全部轉陰。

銀花連翹湯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急性腎炎。

【偏方組成】金銀花、連翹、蒼術、白術、板藍根各18克,藿香、佩蘭、茯苓、澤瀉、丹皮、當歸各10克,薏苡仁、黃芪、山藥各12克,益母草4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47例,其中臨床痊愈38例,好轉8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7.9%。

消風散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急性腎炎。

【處方組成】防風、荊芥各8克,生石膏、茺蔚子、苦參、大力子各10克,知母、生白術、當歸各6克,蟬蛻5克,木通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周某,男,9歲。半月前患化膿性皮膚病愈後,近一周來,發熱畏寒,咳嗽,顏面浮腫。尿檢:蛋白微量,紅細胞(+),白細胞少許,顆粒管型(+),脈浮細。證屬風熱稽於肺衛,水道通調失職,治從疏風泄熱法,方選消風散加減。予上方藥5劑後自覺癥狀消失,尿檢蛋白痕跡,紅細胞少許,顆粒管型1~2。繼服原方7劑,尿檢正常。一月後追訪,尿檢如常。

白茅根半邊蓮治急性腎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腎炎。

【偏方組成】白茅根50克,益母草、澤瀉、半邊蓮各25克,車前子、豬苓各24克,大腹皮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加減】風寒侵襲型,加麻黃、蘇葉各15克;水濕浸漬型,加木通20克,茯苓25克,桂枝15克;濕熱蘊結型,加蒲公英、竹茹各15克,生地25克;腹脹、便秘或有氮質血癥者,加檳榔、二醜、厚樸、大黃、芒硝;血壓持續不降者,重用黃芪(50克以上)、丹參、川芎;蛋白尿始終不消者,加黃芪、石韋、大黃、澤瀉;尿中持續見紅細胞者,加生地榆、生柏葉;有血瘀征象者,加丹參、川芎;合並咽炎者,加金銀花、蒲公英、生地;伴惡心者,加竹茹、半夏。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腎炎患者110例,治愈87例,顯效14例,有效9例,其中,經1~2周治愈者54例;3~4周治愈者17例;4周以上治愈者16例。治愈時間最長者45天,最短者7天,平均為25天。

急性腎炎的並發癥有哪些

急性腎炎通暢在發病前有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現象,或皮膚化膿感染史,突出表現為負重,血壓增高,尿量減少等,急性腎炎可引起多種並發癥,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急性腎炎的三種並發癥。

1心力衰竭 這是最常見的並發癥,由於心肌受損和血壓增高引起的,表現為心跳加快,氣急,心臟擴大,肝腫大以及全身浮腫。

2高血壓腦病 少數病人可因血壓顯著增高而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眼睛看不清東西,神志模糊等腦部癥狀,叫做高血壓腦病,這是由於腦血管痙攣和腦水腫引起的。

3急性腎功能衰竭 這是最嚴重的並發癥,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臟功能發生瞭嚴重的障礙,人體內新陳代謝的廢物不能經腎臟排出而蓄積過多,造成尿毒癥,臨床表現為尿閉,昏迷等。

註意事項:患瞭急性腎炎時,應趕緊送醫院救治,避免耽誤時間過多而引起多種並發癥。

急性腎炎哪些可以吃

1、豆腐患者要控制蛋白質攝入,防止它在體內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難以排泄,積蓄過多而導致中毒。豆腐中含有高蛋白,因此患者不宜多吃。

2、羊肝蛋白質代謝完會產生含氮廢物,需要由腎臟排出,患者尿量減少,易使非蛋白氮瀦留,最終導致尿毒癥,羊肝是高蛋白食物,故不宜過多食用。

3、帶魚水、二氧化碳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蛋白質代謝後產生非蛋白氮廢物,一般由腎臟排出,尿量有減少的癥狀時,排泄就會受到影響。

4、牛奶患者要食用低蛋白質食物,來減少體內瀦留的含氮廢物體,保護腎功能維持病人的正常營養。牛奶含蛋白質豐富,故急性腎炎患者不應多飲。

5、鹽患者與高鹽飲食相克。因為它能加重患者的病情,讓患者體內的鈉水瀦留增多,出現嚴重水腫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腎炎的病因

急性腎炎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感染後腎小球腎炎): 一種病理學表現為腎小球內彌漫性炎性改變,臨床表現為突然起病的血尿,紅細胞管型,輕度蛋白尿,時常伴有高血壓,水腫和氮質血癥為特征的綜合征。

可以引起急性腎炎綜合征的根底疾病有:

(1)感染性疾病: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引起的疾病。

(2)系統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全身性血管炎、過敏性紫癜、自發性冷球蛋白血癥等。

(3)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有膜增生性腎炎、IgA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節段性增生性腎炎等。

(4)其他:如血清病等。

在上面的文章裡面我們介紹瞭腎臟對於我們人體的重要性,我們建議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註意保護好自己的腎臟,急性腎炎綜合征是一種腎臟疾病,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瞭急性腎炎綜合征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