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圈腿是人們對雙腿呈O型或近似O型的一種戲稱。羅圈腿是一種不正常的骨骼發育畸型造成的,醫學上又稱為膝內翻。外八字腿又稱“X型腿”,醫學上稱之為膝外翻,是常見的腿部畸形之一。尤以青少年發病率較高。什麼是嬰兒羅圈腿?怎樣預防寶寶羅圈腿?一起來看下。

什麼是嬰兒羅圈腿

羅圈腿是人們對雙腿呈“O”型或近似“O”的一種戲稱。羅圈腿醫學上叫O型腿,羅圈腿是一種不正常的骨骼發育畸形造成的。羅圈腿主要是:人的大小腿都是骨骼外側肌肉多,內側肌肉少,並且由於大腿曲線變化,從正面看,顯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調。在行走時,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搖擺,形成鴨子步,步態難看。由於小腿膝關節下面向外突起比較多,給人的感覺就顯得小腿很短。身體兩側的S型曲線被破壞,原本到膝關節應該內收的弧線消失,或者成為向外膨脹的曲線,視覺上就缺乏那種玲瓏之美瞭。大小腿都顯得很彎,腿部失去瞭筆直的曲線,整個人看上去少瞭幾分挺拔。

而嬰兒的羅圈腿就沒有那麼明顯可以判斷,我們不能直觀的從外表上看。我們看嬰兒的羅圈腿可能就是把嬰兒的雙腿向中間靠攏,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的間隙超過10厘米,這樣子可能就是嬰兒羅圈腿。

嬰兒羅圈腿的癥狀

新生嬰兒的出身總是讓父母考慮很多的問題。比如:經常有傢長擔心:“我的孩子雙腿總是並不攏,是不是‘羅圈腿’呢?”那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患上羅圈腿呢?嬰兒羅圈腿的癥狀到底有哪些呢?嬰兒羅圈腿的癥狀早期以多汗、易驚為主要癥狀。新媽媽們都會發現,寶寶的腿總蜷縮著,即給他拉直後,可手一松,寶寶的腿又彎曲瞭。事實上,不足3個月大的寶寶,下肢的脛骨(膝關節以下的長骨)朝外側彎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如何區分孩子的腿是不是正常蜷縮呢?

在這裡,給一種辦法。傢長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後輕輕拉直寶寶的雙腿,讓其腳跟處並攏,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膝蓋和踝關節也是並攏的;倘若膝蓋分開超過瞭6厘米以上,傢長就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盡早確診是不是羅圈腿。

怎樣預防寶寶羅圈腿

1、NG習慣:W型跪坐姿勢

在寶寶開始學爬、學坐階段,容易呈現膝蓋外翻的W型跪坐姿勢,學齡前的寶寶骨骼發育尚未穩定,寶寶跪坐時,他的腳大多成外翻狀。將會使腿部變形情況更為惡化,尤其原本就有明顯內八特征的孩子。這時候傢長們最好盡量幫寶寶移動腳型,幫他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還是盡量避免讓他跪坐比較好。

怎麼做:保持正確坐姿

傢長應避免寶寶保持W型跪坐姿勢,需要隨時糾正不良坐姿。你可以鼓勵寶寶選擇盤坐,因為腿部變形造成大腿內側肌肉過於緊繃,可經常利用盤坐姿勢伸展緊縮的筋肉,加以矯正腿變形情況。你也可以給他坐小椅子,以減少不良坐姿對腿型的影響。

2、NG習慣:蠟燭包

網上有一種說法,“蠟燭包”可以預防寶寶羅圈腿。寶寶出生後,將兩腿拉直, 再把兩臂拉直緊貼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包單把寶寶包緊,外面再 用袋子紮緊,俗稱:“蠟燭包”,這樣即可預防“羅圈腿”。

事實上,羅圈腿是缺鈣引起的佝僂病,與有沒有包“蠟燭包”並沒有關系。相反,如果給寶寶包“蠟燭包”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引起硬腫癥或者阻礙胸廓發育。因此為瞭孩子的健康成長,預防羅圈腿,因及時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預防佝僂病,且讓這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小生命從“蠟燭包”裡解放出來。

怎麼做:補充維生素D

既然羅圈腿主要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形成的,那麼為寶寶及時補充維生素D或者魚肝油就能有效預防出現佝僂病。

維生素D劑型多樣,不會有腥味,價格相對便宜,缺點為補充的營養較單一。而魚肝油以膠囊、滴劑為主,服用方便;補充維生素D還有維生素A,缺點為價格相對較高,以及部分魚肝油有腥味引來寶寶方反感。從服用安全性和營養角度來說,嬰幼兒補充魚肝油比補充維生素D更加好。而等寶寶吞咽能力比較成熟的時候,可以轉而直接補充維生素D。

3、NG習慣:長時間趴睡

雖然目前並未證明趴睡與腿變形有直接關聯,但寶寶趴睡時,足踝會呈現內翻或外翻狀,對於一整天有一半以上時間處於睡眠狀態的小寶寶而言,或許會產生些微不良影響,很在意寶寶腿型發展的傢長也可酌情適當避免。

怎麼做:保持正確睡姿

一般來講,寶寶采用兩側適時交替的側臥是安全而理想的睡姿,且頭形輪廓優美。寶寶剛出生時,媽媽可用軟毛巾折疊墊在寶寶的肩頸部。每隔2~3小時變換寶寶的睡覺姿勢,讓其側臥、平躺或者仰臥、俯臥姿勢交替進行,這樣更有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

4、NG習慣:過早乘坐學步車

雖然醫學人員在進行衛教經常宣導應避免讓寶寶乘坐學步車,但仍有部分較傳統的傢長或長輩還是保持這項習慣。還無法自行扶物站立的寶寶,表示其骨骼發育尚未健全,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雙腿需要撐開,走路的姿勢和正常的行走姿勢也不一樣,如果使用學步車時間較長,容易造成腿骨或者膝關節變形。醫師建議,若是要讓孩子乘坐學步車,至少需等孩子可自行扶物穩定行走後比較適合。

怎麼做:踢腿運動、拉筋訓練

洗澡時或睡前可鼓勵寶寶玩玩踢腳遊戲,幫助鍛煉小腿後側肌肉,如有扁平足癥狀的孩子,也可藉此運動獲得矯正足弓的效果。

O型腿者需要加強腿部外側肌力,X型腿則需鍛煉腿內側肌力;內八腿通常有髖關節外展的問題,內八腿則有內展困難,以上癥狀皆可利用另一方向的拉筋鍛煉幫助舒展緊縮的肌肉。鍛煉時應重視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有疼痛表示,需立即停止,如孩子配合度高,則可酌量增加鍛煉時間及強度。

專傢叮嚀

若寶寶腿部彎曲的角度沒有變大,但是當小朋友隨著年齡增長,合並出現其它的問題,例如七坐八爬較一般正常寶寶還要落後許多,或是到瞭2歲走路還是常跌倒等等現象,可能就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在粗大動作上的發展較為落後。另外,少部分有O型腿的寶寶是因為傢族遺傳的因素所致。醫師強調,如果爸爸媽媽自己本身的腿型就有點內八或O型腿的現象,若小孩子有出現類似的狀況,屬於正常狀況,不需過於驚慌。

怎麼知道寶寶得瞭羅圈腿

應讓寶寶仰臥,然後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向中間靠攏。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並攏的,如果有間隙,就應引起重視,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便盡早發現寶寶下肢發育的問題。一般1歲以上兒童兩足跟並攏,兩膝關節距離在3厘米以下為輕度,3厘米以上為重度。

羅圈腿的判斷標準

1、在雙足跟、雙足掌並攏,放松雙腿直立,如兩膝存在距離,就說明是有羅圈腿瞭。

2、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兩個指標,判斷羅圈腿的輕重程度。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羅圈腿分為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常態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雙腿和膝關節放松時,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主動膝距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腿部和膝關節向內用力並攏,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1)常態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動膝距為0的屬Ⅰ度;

(2)常態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動膝距大於0的屬Ⅱ度;

(3)常態膝距在3-5厘米之間的為Ⅲ度;

(4)常態膝距大於5厘米的屬Ⅳ度。

羅圈腿矯正

1、簡易運動矯正方法

(1)直立,兩腳並攏,兩手扶膝做兩膝向正前方的下蹲起立運動,做20-30次。

(2)彎腰,兩手扶膝做向左的和向右的繞環運動,做20-30次。

(3)兩腳開立稍大,彎腰,兩手扶膝做兩膝向內相靠停耗練習,每次停耗10秒鐘,做5-10次。

(4)兩腳平行站立。先以腳跟為軸,做腳尖外展和內旋運動;再以腳尖為軸,做腳跟外展和內旋運動,各做20-30次。

(5)坐在椅子上,盡力用小腿夾住書,堅持一定時間。如果用橡皮帶將兩膝捆住做,效果更加顯著。

(6)跪坐在腿上,塌腰,兩腳慢慢向外向前移動,腰部隨之也逐漸直起來。做15-20次。

2、外固定治療方法

年齡較大和畸形嚴重的病例,常需矯形外科治療,滿意的矯形效果有賴於術前的精心設計手術方案。羅圈腿均伴有脛骨內旋畸形,單側可致肢體短縮,雙側可致身材矮小。手術時應同時予以矯正。對特殊病因引起的羅圈腿(如低磷抗D的腎形佝僂病),常需內科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可行截骨矯形手術。

傳統的羅圈腿治療,常采用小腿外側切口,行脛骨上端楔形截骨,腓骨在不同平面做斜形截骨,再以L型釘板或克氏針交叉內固定,並附以石膏管型外固定。

微創截骨孟和架外固定術矯正治療O型腿等畸形,下地早(術後7-10天)、痛苦小、恢復快,孟和架的可調整性,使矯形效果確切,療程短,比傳統術式縮短1/3-1/2,技術在國內外領先,深受廣大患者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