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嬰幼兒季節性腸道疾病,屬中醫外感泄瀉范疇。《醫學精要》指出:“泄瀉本由脾濕,惟兒半是因風……”闡明該病與感受外邪、濕滯脾胃、脾失健運有密切關系。其病變重點在脾胃、大小腸,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首先有上呼吸道癥狀,發熱輕咳,繼而出現嘔吐、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輕者每天數次,重者可達10餘次,其性狀為水樣蛋花狀或稀糊狀,伴有少量黏液。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腹瀉的鑒別診斷

該病要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胰性霍亂綜合征:

又稱水瀉伴低血鉀胃液缺乏(WDHA)綜合征或Verner-Morrison綜合征。本征十分少見,多因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胰腺腺瘤或小細胞肺癌釋放VIP引起。診斷依靠臨床表現和化驗,目前尚無特異性診斷方法。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改善癥狀,常作為向手術探查的過渡措施。

腸易激綜合征:

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表現為結腸運動功能過度增強或蠕動波異常。臨床上常有腹瀉、便秘、腹痛等癥狀,發病多與精神因素有關。診斷依據:①臨床上有腹瀉、便秘、腹痛等癥;②無消瘦、發熱或腹瀉的陽性體征;③糞便檢查無陽性發現;④X線鋇餐及腸鏡檢查無器質性改變。

脂肪痢:

發生在幼兒者稱小兒脂痢病(celiac disease),發生在成人則稱為特發性脂痢(idiopathic steatorrhea)。患者消瘦,營養不良,腹瀉,呈脂肪便。患者空腸粘膜上皮的絨毛及微絨毛呈明顯萎縮,粘膜表面扁平。粘膜固有層顯慢性炎性改變,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有時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如患者飲食不含麩質類食物,則上述腸粘膜病變可以恢復。

胃腸炎:

大腸埃希菌等腸道細菌引起的胃腸炎,多會造成腹瀉為水樣帶黏液惡臭無膿血的癥狀,癥狀輕重不等。

(1)輕型:一般不發熱,以食欲減退、腹瀉為主要表現。每天大便3~6次不等,常呈黃色或綠色消化不良樣稀便,多呈混有少量泡沫的稀湯樣便,並伴有腹脹、腹痛及惡心。

(2)中型:可有低熱健康搜索,除具有輕型癥狀外並有惡心嘔吐腹瀉次數較頻,多呈水樣便,可有輕度脫水及酸中毒癥狀。

(3)重型:體溫呈不規則熱型,38~40℃持續數天,每天腹瀉10~20次,常為黃綠色水樣便,混有少量黏液,可有腥臭味亦見有牛奶色或米湯樣便,與霍亂基本相似,多有惡心嘔吐,嬰幼兒常出現驚厥。由於大量吐瀉呈現明顯脫水和酸中毒癥狀,可出現急性腎衰。在孟加拉國ETEG腹瀉幼兒中約有30%出現中等或嚴重脫水,成人病例中嚴重脫水者更多,常不能與霍亂區別,若治療不及時,嬰幼兒患者可在數天內死亡。EIEC腹瀉與急性菌痢相似EHEC感染癥的主要癥狀是血便和劇烈的腹痛。EAEC引起的腹瀉呈持續性(>14天),有血性便並有發熱(38℃)和嘔吐等癥狀。

腸痙攣:

結腸痙攣時,腸推進性蠕動減弱,多引起便秘,同時伴有腹脹及頻繁的排氣。少數病人由於結腸分泌功能障礙引起經常或間歇的腹瀉,便意很急,多在早晚餐前後發生,夜間少見。糞呈糊狀,含有大量粘液。若結腸的運動功能及分泌功能均發生障礙時,便秘和腹瀉不規則地間歇交替。此外,患者常有上腹部飽滿、厭食、惡心等消化不良的癥狀和心跳、氣短、胸悶、面紅、手足多汗等植物神經調節不平衡的表現。雖然腹痛和腹瀉等癥狀嚴重地影響勞動與生活,但病人一般並無體重減輕和脫水現象。

在小嬰兒,腸痙攣發作時主要表現為持續、難以安撫的哭吵。主要表現為哭鬧不安,可伴有嘔吐、面頰潮紅、翻滾、雙下肢蜷曲等癥狀。哭時面部潮紅,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發作可因患兒排氣或排便而終止。在小嬰兒則可反復發作並呈自限過程。

中醫治療秋季腹瀉

●寒濕型證見嘔吐,大便色淡,清稀有泡沫,臭氣不重,腸鳴腹脹,遇涼加重,不思飲食,小便清。或伴形寒身熱,鼻塞流涕等,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淡,脈浮或濡。治以疏風散寒、化濕止瀉。方選藿香正氣散化裁:藿香、蘇葉、茯苓、陳皮、半夏、厚樸、澤瀉、蒼術、補骨脂、生薑、大棗、甘草。

●濕熱型證見瀉下急迫,呈水樣蛋花狀,酸臭,每日數次或達十餘次,肛門灼熱,小便短赤,或伴發熱、嘔吐、口渴、煩躁。舌苔黃膩或薄黃,舌質紅,脈滑數。治以清解熱邪、化濕止瀉,方選黃芩滑石湯、葛根芩連湯化裁:黃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黃連、銀花、陳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食滯型證見大便酸臭或如敗卵,痛則欲瀉,瀉後痛減,腹脹嘔吐,或噯氣酸餿,納差少食,腹痛拒按,舌苔厚膩或黃膩,脈滑或弦。治以消食化滯、去積止瀉,方選木香檳榔丸、保和丸化裁:神曲、山楂、木香、檳榔、青皮、陳皮、莪術、黃連、萊菔子、連翹、半夏。

●脾虛型證見大便稀薄色淡,臭味不甚,食後則瀉,伴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嘔吐腹脹,面色萎黃,神疲倦怠。久則形體消瘦,睡時露睛,舌苔薄白或膩,脈細沉或無力。治以健脾益氣,除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化裁:黨參、白術、茯苓、扁豆、山藥、薏苡仁、砂仁、葛根、陳皮、半夏、木香、蓮肉、甘草。

●脾腎陽虛型證見久瀉不止,大便清稀或有泡沫,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氣怯,哭聲微弱,或嘔吐清涎,舌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無力。治以溫補脾腎、化濕止瀉,方選附子理中湯、防己黃芪湯化裁:附子、黨參、白術、炮薑、吳茱萸、補骨脂、肉豆蔻、黃芪、防己、五味子、甘草。

辨證首先要分清寒熱虛實,有寒則溫、有虛則補、有濕清利、有食積消導,久瀉可適當固澀。小兒體質柔弱,易病易變,易虛易實,應堅持服藥,鞏固療效,但也要註意中病即止,調整藥量。

對病程久延,運用固澀法時,要把握時機,不可早投、亂投。著名兒科老中醫董延瑤對此總結出四項用藥原則:苔凈、腹軟、溲通、身無熱,內無積滯,腸垢已清,方能使用固澀之法。

小兒泄瀉易傷陰、傷陽或陰陽兩虛,治療時應充分細察,多方兼顧,權衡緩急輕重、陰陽消長等,以及時用救陰、扶陽或陰陽兼顧法。

腹瀉吃什麼好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適宜食物

蔬菜類:蔬菜嫩葉、菜泥、馬鈴薯、冬瓜、黃瓜、莧菜、油菜、香菜

水果類:香蕉、葡萄、西瓜、橘子、經過濾的果汁

肉類 :雞、魚、牛肉、嫩豬肉、動物內臟、蛋

五谷、根莖類:大米及其制品、面粉及其制品

其他: 蜂蜜、茶、豆漿、豆花、米

1、發病初期:米湯、薄面湯、蛋白水、菜湯、番茄汁、果汁等;

2、癥狀緩解後:大米粥、爛面條、面片、菜湯、藕粉、番茄汁、果汁等;

3、腹瀉基本停止後:爛米飯、面條、粥、饅頭、瘦肉泥、濃菜湯、濃番茄汁等。

飲食禁忌

蔬菜類:薺菜、韭菜、芹菜、絲瓜、毛豆、生菜、榨菜、洋蔥、青椒、金針菜、四季豆、苦瓜

水果類:菠蘿、楊桃、番石榴、梨、柿餅、生冷瓜果

肉類:經油煎、油炸的肉類、蛋、火腿、香腸、醃肥肉

五谷、根莖類:糙米飯、玉米、黑面包、麩皮面包、芋頭等

其他:含粗纖維的核果、幹果、過甜糕點、油煎炸食物、烈酒、果凍

1、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產氣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後常加重腹瀉。

2、腹瀉基本停止後仍應適當限制含食物纖維的蔬菜水果等,以後逐漸過渡到普食。

3、禁煙,忌食肥肉、堅硬及含食物纖維較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腹瀉的原因

(一)急性腹瀉的7大原因

1.細菌感染。人們在食用瞭被大腸桿菌、沙門菌等細菌污染的食品,或飲用瞭被細菌污染的飲料後就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裡急後重、發熱等癥狀。

2.病毒感染。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癥狀。

3.食物中毒。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特點是:患者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急性胃腸道癥狀。

4.飲食貪涼。夏天,很多人喜歡吃冷食,喝涼啤酒,結果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瀉。

5.消化不良。夏天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於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惡心、嘔吐、返酸、燒心、噯氣(打嗝)等癥狀。

6.著涼腹瀉。夏季炎熱,人們睡覺時容易疏忽保暖,腹部很容易受涼,致使腸蠕動增加而導致腹瀉。

7.旅遊者腹瀉。出行者離開瞭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而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統都會發生相應的反應和變化。

(二)慢性腹瀉的病因較復雜,總體主要有以下幾種:

1.腸道感染性疾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細菌性疾病、腸結核等。

2.腸道非感染性炎癥。如炎癥性腸病、放射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等。

3.腫瘤。如結腸腺瘤病、小腸惡性淋巴瘤等。

4.小腸吸收不良。

5.運動性腹瀉。腸蠕動紊亂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胃大部切除術後,迷走神經切斷後、部分性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6.藥源性腹瀉。部分藥物服食後會出現腹瀉的現象。如林可黴素、新黴素等。

腹瀉患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及時就醫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同時,患者在飲食方面也要註意除瞭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外,應多吃溫性食物,忌食寒涼性食物,宜吃堿性食物,少吃含纖維的果蔬;進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即可。

腹瀉對女性造成的危害是什麼

1、 腸胃不適 :胃腸道癥狀便意頻繁,每次糞量不多並有裡急後重感者,病變多在直腸或乙狀結腸;小腸病變則無裡急後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後腹痛可減輕者,往往為乙狀結腸或直腸病變。小腸病變腹瀉,疼痛多在臍周,排便後疼痛多不緩解。分泌性腹瀉往往無腹痛癥狀。

2、 急性腹瀉:腹瀉 次數及糞便性狀急性腹瀉每天排便可達10次以上,糞便多稀薄,如為細菌感染(細菌性痢疾)常帶血及膿液。如為糖稀或果醬樣糞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樣便常見於食物中毒。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排出洗肉水樣血便,帶有腥臭的氣味。

3、伴隨癥狀

(1)伴發熱者可見於急性細菌性痢疾、傷寒或副傷寒、腸結核、結腸癌、小腸惡性淋巴瘤、克羅恩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期、敗血癥、病毒性腸炎、甲狀腺危象等。

伴明顯消瘦者可見於胃腸道惡性腫瘤及吸收不良綜合征。

(2)伴皮疹或皮下出血者見於敗血癥、傷寒或副傷寒、麻疹、過敏性紫癜、糙皮病等。伴關節痛或腫脹者見於克羅恩病、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紅斑性狼瘡、腸結核、Whipple病等。伴腹部包塊者見於胃腸惡性腫瘤、腸結核、克羅恩病及血吸蟲肉芽腫。伴重度失水者常見分泌性腹瀉如霍亂及細菌性食物中毒,也可見於尿毒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