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生活越來越寬裕想懷孕的女性也特別的多瞭,可是懷孕之後正確的保健各位女性真的知道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孕媽都會遇到什麼問題呢?比如懷孕之後不少的準媽媽出現瞭牙齦炎的情況,給準媽媽的健康帶來瞭極大的威脅。專傢介紹,懷孕之後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會導致準媽媽出現牙齦炎的情況。

準媽媽護理牙齒的九大要素

要素1:孕前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

孕期進行口腔治療的安全期很短,所以孕前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和口腔保健(清洗牙齒,去除結石、菌斑及色素等有害物質)。

要素2:孕期攝取充足鈣質

胎兒骨骼形成需要大量的鈣質,孕媽咪的牙齒最容易由於受到酸性物質的腐蝕而引起齲壞。孕媽咪應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制品等,以補充自身及胎寶貝對鈣的需要,還能保護自身的牙齒健康。

要素3:吃過食物勤漱口

有些孕媽咪喜歡吃酸味食物,吃過酸味食物後可要及時用白水漱漱口,盡量降低牙齒所受的腐蝕。少吃甜食,因為甜食入口之後都會變成酸性物質。而且孕吐現象中倒流的胃酸也會傷害牙齒,此時也需要及時用白水漱漱口。

要素4:選用軟毛牙刷

妊娠期間,內分泌系統會發生很大變化,牙齦黏膜充血、水腫,孕媽咪應選用軟毛牙刷,每3-6個月更換1次。

建議孕媽咪每天吃過早、中、晚飯後的3分鐘內,用軟毛牙刷刷牙,每次3分鐘。以免餐後細菌在牙齒表面沉積,形成齲齒。

要素5:功能牙膏緩解牙齒不適

如果孕媽咪出現齲齒現象,可選用含氟牙膏;如果有出血、水腫,可選用消炎止血的藥物牙膏,如添加瞭黃苓、冰片、薄荷、金銀花等中草藥精華的牙膏,它們具有止血和殺菌清涼功效,牙周病患者使用後會感覺清爽舒適。

要素6:牙線幫助清潔牙齒

牙線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潔牙用具,多用尼龍、滌綸或絲線制成,牙線大多是扁形的,

不宜太粗或太細,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縫中的食物殘留和牙面上的軟垢。

要素7:使用牙簽和漱口水

牙簽是清潔牙齒間隙很好的工具,在辦公室或在外就餐不方便刷牙時,可用漱口水漱口,隨時清潔牙齒。

要素8:經常叩齒使牙齒堅固

上下叩齒動作不僅能增強牙齒的堅固性,同時可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其中的溶菌酶具有殺菌、潔齒的作用。

要素9:多吃粗纖維食物

進食粗纖維食物時,能使咀嚼時間延長,咀嚼力增加,對牙周組織產生正常的生理性刺激,有利於健齒固齒。

寶寶怎麼正確清潔牙齒方法

尚未出牙前清潔時機:每次喂食後。

步驟

(1)準備開水----冬天可以用熱水,但註意水溫不可過高。

(2)將紗佈沾濕、擰幹。

(3)把濕紗佈圈套在食指上。

(4)用濕紗佈將寶寶嘴裡的奶渣清潔幹凈。

(5)清潔時應特別註意牙齦、舌頭等奶渣容易殘留的部位,但如果擦不幹凈,也不必太用力,以免脫皮造成寶寶吞咽困難。

·孩子長牙後清潔時機:每次進食後。

開始時,最好在輕松的環境裡,在遊戲的方式進行,好讓孩子上刷牙。6歲以上的孩子,爸媽就可以開始指導他如何在浴室照著鏡子刷牙。

正確的刷牙方式為刷牙時,刷柄保持水平,將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齒與牙齡交接處(可以按摩牙齦),以清潔牙齒牙齦交接處的食物殘渣。刷上排牙時,刷毛朝上;而刷下排牙時,刷毛則朝下。

·嬰幼兒口腔保健

避免將食物咀嚼後,再喂食寶寶。

蛀牙的細菌會通過照顧者(父母或保姆)的唾液傳染給孩子。所以嬰幼兒的照顧者,也應做好口腔保健,並避免將食物咀嚼後,再喂食寶寶。

·均衡飲食

牙齒的健康需要均衡及足夠的五大類營養素,所以應從添加輔食時,就養成孩子多吃纖維食物、多喝水、少吃含糖食物的飲食習慣。此外,也要註意孩子吃飯的速度。因為有含飯習慣的孩子特別容易有蛀牙,而且常常是發生在不容易被發現的界面,故應養成孩子在一定時間之內將飯吃完的習慣。

·避免寶寶含著奶瓶睡覺或睡前喝完牛奶就睡覺

孩子長時期含著奶瓶睡覺,或睡前喝完牛奶就睡,會造成牙齒長時間浸泡在酸性環境中,久而久之,便會造成乳牙脫鈣,進而導致蛀牙,因此應該避免。

一歲開始,每三個月至半年帶孩子做一次徹底的口腔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減少幼兒早期性齲齒的發生,所以全傢人都該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

如何給嬰兒清潔口腔

準備

1、操作者準備:著裝規范、洗手。

2、評估:小兒病情,口腔情況(有無出血、潰瘍、感染等),解釋。

註:此為醫生需用,傢庭常規護理可略過此步驟。

3、用物準備:治療碗2個(分別盛制黴菌素甘油、2%碳酸氫鈉溶液棉簽)壓舌板(傢用筷子等)、電筒、彎盤、小膠單、水杯(盛溫開水)、棉簽、紙巾。

4、檢查:先讓嬰兒側臥位,用小毛巾或圍嘴袋圍在小兒的頜下,以防止護理時沾濕衣服,並置彎盤於口角旁 電筒檢查口腔。

清洗口腔

1、用棉簽蘸溫開水濕潤口唇。

2、以2%碳酸氫鈉溶液棉簽擦洗頰部、牙齦、硬腭、舌面(勿觸及咽部、橫向擦洗)。

3、以制黴菌素甘油棉簽擦洗頰部(弧形擦洗)牙齦、硬腭、舌面(勿觸及及咽部 橫向擦洗)、溫開水濕潤口唇。張口不合作的小兒,爸媽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兒的兩頰,使其張口,必要時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幫助撐開口腔。

4、清洗後護理:口腔護理後,用小毛巾把小兒嘴角擦幹凈。口唇有幹裂的可塗消毒過的幹凈植物油;口腔潰瘍者可塗金黴素魚肝油;鵝口瘡可塗制黴菌素甘油,或根據需要遵醫囑塗其他藥物。

整理:

1、整理床位,協助小兒取舒適體位。

2、整理用物、分類處理 洗手、記錄。

護理要點:

1、動作輕柔。

2、擦洗時應註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潔衛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臟污染。擦洗一個部位要更換一個棉簽。

3、棉簽不可過濕,以防止小兒將液體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險。

嬰兒口腔護理誤區

誤區1:畫蛇添足

很多媽媽會用新紗佈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專傢指導: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佈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黴菌隨著侵入繁殖,引起黴菌性口腔炎,俗稱“雪口”,黴菌在受損的黏膜上繁殖生長,出現一片片的白斑,又稱為“鵝口瘡”。

正確做法:

寶寶睡醒後,先讓他喝些溫開水,起到滋潤和清潔口腔的作用。如果寶寶吃奶後睡著瞭,難以喂水,媽媽可用消毒棉簽沾水,輕輕地給寶寶口腔清理一下。

誤區2:自找麻煩

細心的媽媽,經常會觀察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口腔中的

“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聽從別人的經驗之談,用盡各種方法去除異常情況,結果反而給寶寶增添瞭痛苦。

刷牙的原因

1、食物

日常生活飲食中,我們不可避免的食用有顏色的食物。除瞭豆腐,雞蛋等淺顏色的食物外,其他絕大多數的五顏六色、豐富多彩的美食,都是導致黃牙原因。牙齒表面存在多種細菌,它們在牙齒表面分泌許多黏性物質。煙草(吸煙或咀嚼煙草)、喝茶、飲咖啡、可樂、紅酒,及有顏色的食物等等的攝入,都會在我們的牙齒上留下色素。這些色素吸附在這些黏性物質上,逐步使牙齒表面變黃或變黑。日積月累,這些物質還會從牙齒表面逐漸深入牙齒內部,形成內部污漬,使牙齒內部也慢慢變色,這種牙齒被成為外源性染色牙齒。也就是說,生活中隻要牙齒對顏色有“親密接觸”,都完全擁有瞭被染色變黃的可能!

2、藥物和水質

在牙齒發育時,特別是8歲以下兒童,服用瞭四環素類藥物,容易引起牙齒變色為四環素牙。有些地區,特別是有些山區,由於水中含氟量高,過多地飲用氟會讓牙齒發黃,而且不是1~2個牙齒,是滿口大黃牙,成為氟斑牙。這些染色牙齒被稱為內源性染色牙。這些“病態”牙齒,深色色素埋藏在牙齒的深層,是日常刷牙無法觸及的,隻有通過特殊的美白方法才能令牙齒“脫胎換骨”。

3、衛生習慣

有些人不註意口腔衛生,沒有早晚正確刷牙的習慣,使牙齒表面堆積一層食物殘渣、軟垢、牙石、煙漬、茶漬等“劣跡”。這些黃牙並不是牙齒本身發黃,而是不註意口腔衛生造成的。

4、齡性黃牙

我們永遠無法抵抗的,就是自然的老化。隨年齡增長,我們的牙齒難抵滄桑,顏色逐漸黯淡發黃。歲月使皮膚留下皺紋,同樣也能讓牙齒不再亮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