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營養是每一對父母所關心的話題,寶寶營養一般是指寶寶身體發育所必須的各類營養素。營養的攝取不但在寶寶身體免疫力差的時候尤為重要,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可忽略。不同體質的寶寶更要註意日常的飲食方面。那麼關於母乳喂養有哪些誤區呢?平時給寶寶補鈣有什麼比較好的食物呢?我們來看看吧。

不同體質的寶寶 飲食選擇有差異

到底什麼是寶寶體質呢?顧名思義,體是形體,質是素質,中醫所說的寶寶體質是指:寶寶在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長期影響下,形成的形體、生理和心理上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用一句通俗的話說:“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為“我”有獨特的個性特征,是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獨特個體。

一般來說多數寶寶在爸爸媽媽精心的照顧下,通過科學合理、均衡多樣化的喂養,形成瞭平和的體質(身材不胖也不瘦,眼睛明亮動人,面色白裡透紅,吃嘛嘛香,四肢強健有力等)。平和的寶寶可吃的食物種類非常多,無論是鮮艷欲滴的西紅柿等紅色食物,還是碧綠誘人的油菜等綠色食物,或是明亮耀眼的橙子等黃色食物,寶寶均可以適量適度逐步選擇食用。

但仍有一些寶寶,因喂養的不當,環境的影響等因素,造成瞭偏頗體質,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痰濕等體質。

氣虛體質的寶寶哭聲低或弱,活動或不活動都容易累,不愛動,易出汗,易患感冒、咳嗽,大便稀,食欲不佳,容易肚子脹等。

對於氣虛的寶寶來說首要的是補氣益肺,首選白色的食物。很多白色食物含有特殊的氣味,比如蘿卜的辣味;洋蔥、大蒜的蒜香味等,這些味道雖然辛辣,卻富含對寶寶有益的抗氧化成分,比如異硫氰酸鹽/硫化氫,槲皮素等,都能強化寶寶的免疫系統,從而達到益氣補肺之用。白色食物的代表:銀耳、白蘿卜、蓮藕、牛奶、魷魚、山藥、香蕉、椰子等。

血虛體質的寶寶面色萎黃,指甲發白,口唇顏色泛白,常常睡眠不安,生長發育與同齡兒童相比遲緩等。

對於血虛的寶寶來說,首要的是益氣生血。首選紅色食物。紅色食物含有豐富的茄紅素、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硒及黃酮等抗氧化植物營養素, 不僅可以幫助寶寶調整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時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改善血虛寶寶的體虛狀況,讓寶寶的身體強健起來。紅色食物的代表有:西紅柿、紅柿子椒、西瓜、粉紅葡萄柚、鮭魚、蝦、螃蟹等。同時還可適當增加黑米、豬肝、羊肉、雞蛋、烏賊魚、莧菜、菠菜、黑木耳、桑葚、黑芝麻等補血食物的攝入。

陽虛體質的寶寶容易手腳冰涼,怕冷喜暖,面色發白,小便次數多而清,大便稀薄或色綠等。陽虛體質的寶寶可以適當增加糯米、對蝦、淡菜、黃花魚、韭菜、核桃等補陽食物的攝入。

陰虛體質的寶寶易口渴、嗓子幹,愛吃冷飲;手心、腳心發熱,睡覺時愛出汗,大便容易幹燥等。陰虛體質的寶寶可以適當增加蕎麥、小麥、鴨肉、雞蛋、牡蠣肉、幹貝、蟶子、銀耳等補陰食物的攝入。

無論是陰虛體質的寶寶還是陽虛體質的寶寶,均可以適當增加黑色食物的攝入。因為自古就認為黑色食物能補腎強身,現代研究發現這些黑色食物中富含胡蘿卜素,海藻酸,黏溶性多糖聚合體等,能保護寶寶的皮膚黏膜,強化寶寶體內的內環境,從而改善寶寶的體質,加強寶寶防病抗病能力。黑色食物的代表: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帶、海苔等熱性體質的寶寶便秘,易哭鬧,脾氣急,口有異味,甚至口舌長潰瘍,睡覺易反復哭鬧等。

對於熱性體質的寶寶來說,首要的是清熱去毒,首選綠色食物。綠色食物一年四季常見,其顏色越深,色素成分就愈豐富,油菜等深綠色的蔬菜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葉黃素及葉綠素等色素成分。但像菠菜、韭菜這樣深綠色的蔬菜是盛產在冬季的,隨著氣溫的降低,這些深綠色蔬菜中的色素成分反而會增多。這些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寶寶有效清除體內垃圾,又由於性偏涼,可幫助體熱的寶寶清除煩熱。綠色食物的代表:菠菜、茼蒿、綠菜花、油菜、油麥菜、茼蒿、豌豆、獼猴桃等。

痰濕體質的寶寶形體肥胖,大便時幹時稀,面色淡黃等。

對於痰濕體質的寶寶來說,首要的是健脾除濕。首選黃色的食物。黃/橙色食物富含α/β胡蘿卜素/葉綠素、類黃酮/萜烯等抗氧化營養素,其中β-胡蘿卜素可根據人體需要轉化成維生素A,來維持寶寶皮膚、粘膜及免疫機能的健康。同時,黃色的食物多有健脾之功效,可以幫助寶寶改善脾虛之癥狀,從而調整寶寶的體質。黃色食物的代表有:胡蘿卜、南瓜、玉米、紅薯、橙子、哈密瓜、芒果、蛋黃等。

寶寶飲食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咀嚼過的食物易於消化吸收

有些傢長認為,嬰幼兒胃腸功能尚不成熟,給他們喂食咀嚼過的食物,更易於消化吸收。其實,這是一種不科學、不衛生的喂養方式。人體的口腔本身就是一個多菌的環境,給嬰幼兒喂咀嚼過的食物,易將成人口腔中的細菌傳給嬰幼兒,從而引起感染。實際上,初生嬰兒已具備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讓寶寶自己咀嚼食物,不但可以促進其牙齒的生長,還有利於培養他們咀嚼和吞咽的良好習慣。但要註意的是,應避免給寶寶喂食生硬、粗糙、油膩或過於刺激的食物。

誤區二:人工喂養方便易行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婦女廣泛參加各項社會工作,她們可能尚在哺乳期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上,因而不能按時按需給寶寶母乳喂養,加之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乳制品、優質代乳品琳瑯滿目,許多傢長可能就會過早地采取以人工喂養法代替母乳哺育。而實際情況是,過早地以人工喂養代替母乳喂養,並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不僅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並且含有多種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養的嬰兒患病率往往較低,而哺乳時的母嬰直接接觸,使嬰兒患病也較容易被及時發現。

此外,母乳還有經濟方便、溫度適宜、不易過敏等優點。健康母親的乳汁分泌量已可滿足4~6個月以內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若過早地以人工喂養代替母乳,則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還會因所選代替品(如米糊、豆奶等)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而引起營養不良。

誤區三:奶粉越濃,營養成分越多

在給新生寶寶喂食奶制品時,許多傢長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 “奶粉越濃,營養成分越多,就越有利於寶寶生長發育”,於是,他們往往喜歡給寶寶喂食高濃度的奶粉。誠然,新生兒生長發育迅速,他們對能量及營養的需求特別高,但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註意到,新生兒胃腸發育尚不成熟,他們對能量及營養的耐受性亦相對較差。

奶粉配制過稀,固然易引起營養不良,但配制過濃瞭,則可能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腸脹氣等問題出現,這同樣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因此,我們強調配制奶粉時,應按照奶粉罐上的詳細配制說明,選擇適宜的濃度。

誤區四:保健品有益健康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不少愛子心切的父母認為蜂乳、人參等是高級營養品,為瞭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飯、飲水時都給他們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給寶寶吃。誠然,嬰幼兒期營養充足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關鍵,但上述補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如雌二醇,或能與雌二醇抗體交叉結合的雌激素樣物質),其濃度相當於正常未發育兒童的8~34倍。

影響寶寶發育的三大誤區

錯誤觀念1:加服維生素代替蔬菜

為瞭彌補寶寶不愛吃蔬菜,經常便秘的缺陷,爸媽買瞭各種維生素,代替蔬菜給寶寶吃。

醫學常識:蔬菜不僅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還含有鐵、鋅、鈣、銅等寶寶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蔬菜還有一種重要的成分,即大量的食物纖維,它能促進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牙齒清潔,有利於牙齒和牙齦的健康。

營養備案:維生素不能代替蔬菜,蔬菜是消除寶寶便秘和齲齒的最佳食物。如芹菜、蒜苗、胡蘿卜、玉米及海藻類食物等。

錯誤觀念2:喝肉骨頭湯補鈣

當寶寶出牙慢或骨折後,爸媽往往會給寶寶喝骨頭湯,認為這種方式補鈣最好。

醫學常識:其實肉骨頭湯中的鈣並不高。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經測定所含的鈣僅有20mg左右,而寶寶每日需要800~1200毫克鈣,骨頭湯中的鈣遠遠滿足不瞭寶寶的需要。

營養備案:肉骨頭內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寶寶吃多瞭會發生消化不良和腹瀉。寶寶要補鈣也應該有醫生的指導,爸爸媽媽不能擅自作主。可以從牛奶、豆類和豆制品、綠葉蔬菜、水果(杏仁、葡萄)和薯類、中補充。

錯誤觀念3:貧血多吃菠菜

寶寶貧血,爸爸媽媽就給寶寶吃菠菜補鐵。

醫學常識:科學證明,菠菜雖含有豐富的鐵,但多數不能被人體吸收,相反,菠菜還會起壞作用。因為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能和食物中的鈣相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人體無法利用的草酸鈣,引起寶寶缺鈣。

營養備案:給寶寶吃菠菜時,應在烹調前將菠菜在沸水中浸一下,把菜中的草酸去除一部分,這樣可以減少鈣的丟失。補充鐵可以多吃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豬肉、牛肝等。

寶寶補鈣的常見小誤區

誤區1:枕禿、個子矮、佝僂病……都是缺鈣惹的禍!

許多爸媽們有個小毛病,喜歡把各種問題都歸類為“缺鈣”:寶寶枕禿瞭,認為是缺鈣;寶寶個子矮,認為是缺鈣;寶寶佝僂病,認為是缺鈣;寶寶睡覺不踏實、寶寶睡覺愛出汗、寶寶肋骨外翻等等,什麼都怪罪到缺鈣的頭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就拿佝僂病來說吧。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嬰幼兒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而造成的一種骨骼病變性疾病。患佝僂病的寶寶臨床表現之一就是出汗多,但出汗多並不等於患瞭佝僂病,也有可能是因為麻麻給寶寶穿蓋太多惹!

這樣想來,其實很多所謂“缺鈣”的問題,都可以有第二種解釋。比如睡覺不踏實,可能是因為房間光線不好、噪音太大呀;比如枕禿,也有說法是因為寶寶在枕頭上蹭來蹭去把頭發蹭掉瞭呢;比如肋骨外翻,也許還跟睡眠姿勢不當有關系?再比如個子矮,咳咳,明明就是遺傳的影響更大嘛。

聽小編一句勸,鈣片好歹也是要吃進肚子裡的東東,爸媽們在給寶寶買買買之前可得三思呢。且不說寶寶是否缺鈣,光憑寶寶那稚嫩的小腸胃,能否消化和吸收這些鈣質都是個謎。搞不好還會引起腹脹便秘呢。

誤區2:寶寶從出生起就開始補鈣!

在鋪天蓋地的補鈣廣告宣傳下,不少媽咪從寶寶出生起就盤算著要給寶寶補鈣瞭,一邊買一邊還在心裡念叨著:早補鈣早好,讓寶寶從小就比附近小孩高一截……別傻瞭!首先,你傢寶寶不一定缺鈣。其次,即使要補鈣,也不應該從出生開始呢。

事實上,隻要是純母乳喂養或配方奶粉喂養的寶寶,隻要保證每日的攝入量合理,那就不需要額外補鈣。比如說母乳喂養兒每天大約能吃6-8頓,而奶粉喂養兒每天能服用600毫升以上奶粉,那就OK啦!

請牢牢記住這句至理名言: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母乳中不僅含有足夠的鈣質,而且鈣磷比(2:1)還非常適合寶寶腸道的吸收喔。而配方奶粉中的鈣質吸收效果雖然沒有母乳好,但勝在含量高,所以也能夠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所需瞭呢。

那在什麼情況下,寶寶才需要額外補鈣呢?依小編愚見,當媽咪們發現自傢寶寶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喂養量不足,或者是進入瞭吃輔食的年齡卻又沒有及時添加含鈣的輔食品,那就可以適當補補鈣哦。

誤區3:補鈣就要多吃鈣片

終於說到瞭補鈣的問題,爸媽們是否已經拿好本子,準備聽小編推薦鈣片瞭呢?不!小編這次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告訴大傢:補鈣不能完全依賴鈣片!

寶寶補鈣還是應以食補為主,但要註意一點:1歲以內的孩子不應服鮮牛奶、雞蛋蛋白、海鮮和大豆/花生,以免誘發過敏。除非寶寶是挑食偏食,且缺鈣情況嚴重,否則似乎完全不需要請鈣片來救場呢。

同時,寶寶們還要額外註意維生素D的攝入,因為大部分鈣的吸收需在維生素D的協助才能完成。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日光照射,但到底要在多強的陽光下曬多久,才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呢?誰都不造啊,同志們!

所以小編建議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還是應堅持口服400IU的維生素D。而混合喂養的寶寶則可以酌情減少,至於奶粉奶粉喂養的寶寶就不用操這個閑心瞭,因為現在的配方奶粉中基本都會添加維生素D哦!

誤區4:骨頭湯的補鈣效果很好

骨頭中的鈣是以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的,水溶性很低,作者曾經將骨頭放在水中煮瞭18個小時,測試結果顯示,每100毫升骨頭湯的含鈣量僅有 1.0~1.2毫克,而人體每天的需要量則是幾百毫克,相差確實很大。如果在骨頭湯裡加醋,雖然可以增加鈣的溶出率,但是同時會將骨骼中的鉛也一起溶解出來,對寶寶不利,因此骨頭湯並沒有明顯的補鈣效果。

寶寶補鈣最好的9種食物

牛奶

牛奶營養豐富,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故牛奶被稱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酸奶

酸奶還是鈣的良好來源,飲用一杯150克的酸奶,可以滿足10歲以下兒童所需的一大鈣量的1/3、成人鈣量的1/5。

奶酪

奶制品是食物補鈣的最佳選擇,奶酪是含鈣最多的奶制品,而且這些鈣很容易吸收。奶酪的鈣含量為:250毫升牛奶=200毫升酸奶=40克奶酪。

橙汁

橙子被稱為“療疾佳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等,8盎司(約226克)橙汁所含的鈣(300毫克)相當於一杯牛奶中鈣的含量。

幹酪

幹酪是一種由牛奶經發酵制成的,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幹酪中的鹽類含有大量的鈣和磷,這些都是形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

豆類食品

豆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大多豆類都含有數量可觀的鈣質。但媽媽請緊記,一歲以後的幼兒才能喝豆漿,防止一次喝得過多,以免蛋白質過敏。

綠葉蔬菜

寶寶應該多吃不同的綠葉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葉、蕪箐甘藍以及芥菜;嘗試一下罐裝的、新鮮的、冷凍的等不同種類以及添加牛油來調味。

海帶

海帶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不但富含鈣元素與碘元素,有助於甲狀腺素合成。此外海帶還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

蝦皮

蝦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含量極為豐富,有“鈣庫”之稱,是缺鈣者補鈣較佳途徑,多用蝦皮給寶寶做些輔食是補鈣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