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健康的。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動作可以讓你的寶寶更聰明呢?下面為大傢介紹。

四個小動作讓你的寶寶聰明起來

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面。寶寶是因愛萌芽的上天恩賜,一個傢庭從此多瞭一個”甜蜜的重擔“, 在“科學育兒、愛苗護苗“這個時期的新手媽媽, 想自己的寶寶好, 想自己寶寶聰明起來,小編我感同深受。結合上面提到的聰明寶寶特點,以下四個綠色無公害的小動作,也許能讓寶寶輕松聰明起來 媽媽不妨試試。

√ 媽媽多撫觸,寶寶多笑笑

成年人社交需要握手、嬰幼兒也需要撫觸。這是每個人的需求,而且嬰幼兒更為必要。媽媽溫柔的撫觸動作,不僅可以漸漸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孩子有良好的情感體驗,孩子樂開懷,媽媽寬寬心,從而從小樹立孩子樂觀健康心態。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撫觸時用力宜輕柔,時間不宜過長,這是親子交流的首推方式。

√ 寶寶拼拼圖,漲漲記憶力。

要說拼圖,對於孩子,的確是一種發展智力的遊戲。小編傢裡就有不少,從幾十塊一盒的到上百塊一盒的都有,圖案更是五花八門、色彩紛呈。從發展孩子的運動技能來看,並不是說孩子能拼的塊數越多、圖案越復雜就越好。

在這裡,拼圖的目的很明確:在發展孩子的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同時,提高孩子運用小肌肉進行精細運動的能力和空間技能。使用那些圖案簡單的大塊拼圖就行。

√ 快樂玩玩球,輕松練反應

有的傢長說,我傢孩子將來又不打算讓他做運動員,不必在玩球上浪費時間。其實,不管孩子將來有沒有計劃做下一個姚明,我們依然建議您要練習拍皮球和接球,因為孩子需要發展基本的“手——眼協調”和反應技能。達到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樣就能較好地建立大腦反應和肌肉動作之間的記憶聯系。

√ 用音樂啟蒙 情智商雙贏

哪位傢長不希望自己孩子耳聰目明,口齒伶俐。於是,我們察覺到,必須趁早訓練、培養孩子聽覺能力,這樣將非常有益於孩子語言水平的發展與智力的提高。一般0—4歲的孩子都會喜愛短小歡快、節奏鮮明的歡愉兒歌,可以多放給他聽,這將在寶寶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信息。但媽媽一定要選對歌曲,而且,別放心浮氣躁的樂響,如搖滾朋克等。

哪些動作讓你的寶寶更聰明

很多人都覺得寶寶長得很快,其實,每個人都是那麼過來的。一步一個臺階,才能走得更穩,做父母的寶寶一歲前每月讓寶寶學會一種動作能讓孩子變的更聰明哦。

美國“網絡醫學博士”近日刊文,給瞭我們答案。初為人母的媽媽們不妨對著觀察,並教會寶寶一些動作,這樣能讓寶寶更聰明哦。

1個月:盯著看

寶寶視力還處於發育期,最喜歡盯著人看。你可以在寶寶醒後,把他抱到眼前大約20—38厘米的位置,他會笑個不停。

2個月:鼓掌

鼓掌和唱歌有助於手和視覺的發育。開始時,他會試著模仿你的動作和聲音,然後模仿表情。試著把孩子抱近些,給他個大大的笑容。

3個月:敲東西

孩子開始玩自己的手瞭,還會敲東西。你可以拿顏色鮮艷的搖鈴讓寶寶抓,促進手眼協調能力。此外,準備一面鏡子讓他凝視,這將激發他抬頭。

4個月:撓癢癢

交流、動作和語言技能在此階段開始發育,發癢反射也於14周左右發育。可以試著撓撓孩子,看看他哪裡怕癢。

5個月:讀詞

眼睛和耳朵在這段時間開始工作瞭,他會經常發出含糊的聲音。試著和他用簡單的詞對話。沒事時,還可以找些認識讀本,給孩子邊讀邊指。

6個月:抓食東西

寶寶能坐起和活動後,特別喜歡抓食東西,所以一定要確保玩具比卷紙內徑大,同時保證房間設施不會傷害到寶寶。

7個月:拔草

手的技能正進一步發育,通過撿拾小東西可以刺激他的精細動作能力和協調能力,比如抓塑料小勺或小杯,還可以坐在草地上拔拔草。起初他會一把抓住,之後迷上單片葉子,並嘗試抓取。

8個月:指指眼睛鼻子

空間感的發育,讓寶寶逐漸能夠分辨自己的眼睛、鼻子。試著問孩子:“哪兒是你的鼻子?”然後去指他的鼻子,遊戲重復多次,並增加身體其他部位,孩子就會漸漸懂得這個詞的含義。

9個月:翻活頁書

寶寶現在開始對能打開、翻動的物體產生興趣。翻翻活頁書、不停地開關櫥櫃門會讓他們很開心,還能促進手眼的協調能力。

10個月:找東西

找東西對寶寶來說不僅是遊戲,還能提高精細動作能力,並認識到“物體永久性”的概念———即無法看到的物體也不會消失。可以把顏色鮮艷的物體藏在圍巾下,然後將寶寶的手放在物體上,幫他發現它,不久寶寶就能自己找東西瞭。

11個月:與人交流

大量的遊戲和歌曲能提高嬰兒的語言技能,但這不能通過看DVD或電視達到。盡可能與寶寶交流,告訴他你正在幹什麼,提出問題,並配上誇張的手勢和聲調。

常練這5個小動作讓你的寶寶聰明過人

握筆、用剪刀

握筆寫字或是用蠟筆做圖畫似乎是每個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做的事情,由於這項本領需要一系列復雜的感覺和記憶技能做支撐,有些孩子還是掌握不好。要想讓孩子拿好筆、用好剪刀,一定要多做練習。

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有趣的練習活動。比如給孩子準備一個漂亮的小鑷子,請他試著往大大小小的碗裡夾豆子,或是用剪刀剪剪小草棍什麼的,孩子可能會比較有興趣。

拍球、接球

說起來有些奇怪,松松隻有一個乒乓球,還是他的好朋友亮亮給的。松松的爸爸曾經說過,我的兒子將來又不是做運動員的料,不必在玩球上浪費時間。其實,不管孩子將來是不是有希望做下一個姚明,他依然要練習拍皮球和接球,因為孩子需要發展基本的“手——眼協調”和反應技能。

達到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樣就能較好地建立大腦反應和肌肉動作之間的記憶聯系。要知道,許多運動明星也是這麼練出來的。

按扣子、拉拉鏈

若幹年前,衣服需要系扣子,鞋子需要系鞋帶,孩子的精細動作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得到鍛煉。可是現在的童裝穿脫起來十分方便,有許多衣服是不用系扣子的。

不過,給娃娃穿脫衣服也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要是有的小男孩覺得這麼做太“幼稚”瞭,不妨讓他給自己喜愛的大動物玩具穿上小小孩的衣服。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穿一些帶扣子(按扣也行)、帶拉鏈的服裝(上衣)和需要系鞋帶的鞋子,使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鍛煉小肌肉,同時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拼圖

要說拼圖,松松傢裡可有不少,從幾十塊一盒的到上千塊一盒的都有,圖案更是五八門、色彩紛呈,因為松松爸爸覺得這是一種發展智力的遊戲。從發展孩子的運動技能來看,並不是說孩子能拼的塊數越多、圖案越復雜就越好。

在這裡,拼圖的目的很明確:在發展孩子的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同時,提高孩子運用小肌肉進行精細運動的能力和空間技能。使用那些圖案簡單的大塊拼圖就行。

走直線、練平衡

保持身體的平衡也是發展運動技能的重要內容,而且孩子們的遊戲中也有不少活動對平衡身體有要求。父母要知道,五六歲的孩子已經知道和其他小朋友做比較瞭。

如果他做不好、站不住,他就會覺得很沒面子。可是,平衡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練好的,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尋找機會和孩子一起練習金雞獨立的動作。比如在傢裡劃一條直線練習走平衡,在一個點上站立不動練習金雞獨立,或踮著腳尖上臺階等。

父母不要操之過急,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一定會進步的。

幾點小提示:鍛煉小肌肉的活動有:剪紙、泥工、折紙、繪畫、編織、演奏、搭積木、插片、打彈子、翻繩等。鍛煉大肌肉的活動有:跳繩、攀登、投擲、單腳跳、走走跑跑交替運動等。

鍛煉孩子大腦的23種方法

生活中許多細節都能達到鍛煉寶寶大腦的能力,隻要適當練習,寶寶的大腦發育水平將有效提高。

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乙酰膽堿是大腦的“潤滑劑”,它能使腦部更加活躍。而卵磷脂能轉化成乙酰膽堿,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將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關掉聲音看電視

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裡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註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大聲讀

朗讀的過程是把視覺刺激反饋給聽覺,並加以確認,它所帶給大腦的刺激要比默讀多得多,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閱讀文字時,建議需要獲取信息時選擇默讀,在分析或記憶信息時選擇朗讀。

學門外語

大腦裡有一塊被稱為前額皮質的區域,它直接影響你的決策能力,而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能力。當然,學外語並不是越早越好,須按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

點沒吃過的菜

做習慣的事情會讓你感覺輕松,比如去常去的餐廳吃飯,點以前常吃的菜,這是因為在腦中已經形成瞭程序記憶,不會再對腦部形成刺激瞭。

所以有意識地做一些不常做的事就顯得非常重要—新的嘗試對大腦來說是一種很棒的刺激。

與孩子一起用左手刷牙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右手運動是靠左腦支配的,因此人們平時對左腦使用得比較多。如果有意識地讓左手做一些事情,那麼對腦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而且利於開發你們的右腦。

轉移註意力

站起身走走、爬爬樓梯、做做深呼吸或伸展運動。或許你已經意識到,在做這些放松的身體活動時你的大腦仍然會繼續處理上一個任務,有時甚至還能產生新的想法。

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

通過體驗未知世界,能讓大腦空間更加廣闊。去沒去過的地方,見沒見過的東西,可以使大腦保持新鮮的狀態。

必須吃早餐

腦重量僅占人體總重量的2%,但其所消耗的能量卻占到總耗能的18%,而其惟一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早上是腦部最缺葡萄糖的時期,不吃早餐就去上學或工作,大腦能量會不足,無法充分發揮出其能力。研究表明,早餐能為大腦提供一天所需能量的25%。

多咀嚼

咀嚼次數越多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得也就越多。因此,在給孩子提供的食物中,不應過軟,這樣會錯失咀嚼的效果。

督促孩子快步走

運動神經中樞在腦的前額葉,運動命令就是從這裡下達的。每天進行20分鐘的快走可以改善腦部血流量、刺激腦產生有益的活性物質。

研究表明,經常運動可以降低患癡呆癥的幾率。

給孩子制造快樂

孩子之所以能感受到喜悅和愉快,是因為腦內分泌瞭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還能增進神經腦細胞的發育、擴展神經網絡。當孩子一想起這些令人愉快的目標,Ta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也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判斷寶貝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

右腦適合對圖像、空間、音樂等信息進行處理,直覺和綜合判斷力強,同時具備信息合成、整體認知等能力。

右腦發達的人通常擅長美術、音樂,但對數學感到頭疼。而左腦則適合進行語言、計算的處理,行動方式是分析式和理論式的,一般左腦發達的人數學優秀,善於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能否高效用腦就得首判斷寶貝是哪種腦型,因此隻有做Ta喜歡的事情,大腦才會更興奮。

多睡覺

你沒看錯。睡覺可以更聰明。人在入睡後大腦依然在繼續處理各類記憶,而當Ta醒來後,你會發現Ta的記憶力更好瞭。

和孩子一起定期運動

根據《鍛煉和大腦的革命性新科學》一書中的理論,跆拳道、跳舞等運動可以提高大腦協調能力。

哪怕宅在傢裡,你可以和孩子拿著體感控制器,在電視屏幕前手舞足蹈鍛煉大腦。

少玩電子遊戲

不斷玩平板電腦遊戲會分散註意力,降低生活效率。如果可以的話,嘗試在特定的時間將手機關掉,專心和寶貝做一件事。

利用圖片

一個能讓孩子增強記憶的秘訣是:把孩子想要記住的東西和一幅生動的畫面或圖片相結合。

制造混亂

嗅覺和人的記憶密切相關,一般氣味的刺激是和眼前事物一致的。

可是如果鼻子聞到的是咖啡的香氣,但看到的卻是魚的樣子,那大腦就開始“混亂”瞭,而這種混亂卻可以刺激腦部的一些神經,使得神經細胞分泌更多的神經遞質,從而優化大腦機能。

活動手指

大腦所感受到的刺激很多是通過手指來傳遞的,比如彈鋼琴、敲鍵盤。

當達到“盲打”的水平後,手指對大腦的刺激便會逐漸減少,因此需要主動去練習一些新動作,比如通過帶觸控屏幕的電子設備去玩“切水果”等遊戲。

適當學習一種樂器

捧起Ta的電子琴,打起樂鼓。玩得不好沒關系,關鍵是玩樂器可以讓大腦中控制記憶和協調能力的部分更為活躍。

幫寶貝找個愛好

如果你發現寶貝對一件感興趣的事情特別在行,做事時Ta的大腦也會變得更有效率。國際象棋高手就比業餘愛好者辨識能力更強。

告別計算器(特值大齡兒童)

盡可能強制Ta進行口算。例如去超市購物口算出總價,或是憑借對菜品單價的記憶,算出這頓飯多少錢。

擁抱大自然

在擁擠的街道上待幾分鐘就會損害記憶和自控能力,這是因為,大城市裡讓人分心的刺激物太多瞭,你們的大腦忙不過來。

所以盡可能帶孩子走出城市吧,多和大自然接觸能幫助大腦恢復到最佳狀。

正確胎教讓我們的寶寶更聰明

胎教給寶寶的成長打基礎

朵朵奶奶在旁邊聽到小兩口談論胎教的重要性,不太服氣,說:“都說胎教胎教的,我生朵朵爸的時候也沒有胎教的說法,朵朵爸不也養得好好的?”朵朵爸說:“媽,您當時是不講胎教,但講的是忌諱,其實它們有一些本質是一樣的。比如註意飲食、不宜勞累等都是相同的。”朵朵奶奶刨根問底,說:“那胎教到底有什麼作用,對胎寶寶有哪些好處啊?可千萬別費時費力費工夫,最後沒什麼作用,瞎耽誤事!”小夫妻倆面面相覷,這老太太還真較真!朵朵媽微微一笑,摟著朵朵奶奶的肩,一點點地把她剛剛知道的胎教好處講瞭出來。

合適正確的胎教方法可以為胎寶寶創造有利的生長發育環境,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胎寶寶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方面受到規律的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細胞便會不斷增殖;另一方面,在胎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完善的過程中,準媽媽如果受到良好的外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狀態通過血流流經胎盤到達胎寶寶體內,將有利於胎寶寶大腦的發育,促使胎寶寶天資向良好的方向發展,達到優生目的。

胎教有利於胎兒大腦健康發育

集情感化、藝術化、形象和聲音於一體的胎教內容,可以有力地促進胎兒右腦的發育,提高孩子出生後知覺和空間感的靈敏性,使孩子具有音樂、繪畫、整體和幾何、空間鑒別能力,並豐富孩子的情感,活躍孩子的形象思維,提高孩子直覺判斷的正確性。同時,胎教能給胎兒以新穎鮮明的信息刺激,具有怡情養性的作用,從而有利於胎兒大腦的健康和成熟。

另外,胎教還能夠促進胎兒大腦潛能的全面開發。重視情感化和形象化的胎教,能夠使孩子出生後易於學習語言和數字等知識,這樣也就調動瞭左腦的功能,使左右腦功能得到互補,從而使胎兒出生後大腦的潛能得以更好發揮和利用。

胎教有利於胎兒的心理健康

胎教能夠對胎兒的心理產生積極能動的影響,這不僅有利於培養胎兒的感知能力,也有利於培養胎兒的情感接受能力,使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能在感知、情感等方面和父母相互溝通和交流。

在進行胎教時,胎兒如果受到觸摸能有相應動作,聽到音樂時能變得很安寧,那麼胎兒就具備瞭感知能力和情感接受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有瞭這兩種能力,胎兒以後在成長過程中就能很好地接受審美教育,具有想象、直覺、頓悟和靈感能力,並具有情感體驗、調節和傳達能力,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胎教有利於完善胎兒的人格

人格又稱個性,是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的綜合,代表一個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其形成與人早期經驗很有關系,一個人在人生初始階段受到的整體性和審美性教育,會對這個人的心靈產生長遠的、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使這個人的人格趨向完善,並使這個人成為真誠、善良、美麗的人,並具有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的能力。

而胎教就是人生最早的審美教育,它對胎兒具有整體性的影響,胎兒學習的結果也具整體性,因此胎教有助於胎兒以及胎兒出生後精神素質各個方面的塑造,即有助於胎兒人格的完善。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人生接受的最早的教育——胎教,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開創性的作用。澳大利亞和我國的專傢對胎教兒童的追訪表明,經過胎教的兒童大都性格活潑,而且身體健康、聰明好學,有的成為早慧兒童,有的具有藝術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胎教可提高胎兒智商

事實證明,受過胎教與沒有受過胎教的嬰幼兒,其智商有很大差距。美國費城一傢生理研究所對200多名受過胎教的4~7歲兒童進行瞭調查,結果發現:受過胎教的兒童比沒有接受胎教的對照組智商要高20%~45%。國內的胎教專傢也對胎教的作用進行瞭鑒定:將41例在妊娠期間定時接受音樂、語言、撫摸等胎教內容的新生兒分別於出生後的第4天、第5天、第6天進行行為神經監測與評估,並與26例非胎教新生兒進行分組對照。結果顯示,胎教組新生兒的安慰反應、對光習慣形成、對聲音習慣形成、非生物聽定向反應、非生物視定向反應等9項行為能力得分及總分均明顯高於非胎教組。

受過胎教的孩子更聰明

1. 受過胎教的孩子不愛哭。受過胎教的嬰兒雖然在饑餓、尿濕和身體不適時也會啼哭,但得到滿足之後就會停止。另外,受過胎教的嬰兒有較強的感應能力,所以,他們聽到媽媽的腳步聲、說話聲便會停止啼哭。最後,受過胎教的孩子容易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例如在睡覺前播放胎教音樂或媽媽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滿月後就基本形成瞭白天醒、晚上睡的習慣。

2. 受過胎教的孩子學發音較早。受過胎教的嬰兒2 個月時會發幾個元音,4 個月時會發幾個輔音,5 ~ 6 個月發出的聲音就可以表達一定的意思。

3. 受過胎教的孩子心理行為健康。這些寶寶一般情緒比較穩定,總是樂呵呵的, 非常活潑可愛,夜裡很少哭鬧。爸爸媽媽會覺得孩子好帶,與整天笑呵呵的孩子在一起,傢人也會發現有無限樂趣。

4. 受過胎教的孩子對音樂敏感,有音樂天賦。受過胎教的孩子一聽見音樂就會非常高興,並隨韻律和節奏扭動身體。

5. 受過胎教的孩子能夠較早地理解語言,顯得非常聰明可愛。受過胎教的嬰兒, 在4 個半月時就能認出第一件東西,在6 ~ 7 個月時就能辨認手、嘴、水果、奶瓶等。他們能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學會服從“不”,所以,這樣的孩子更懂事、更聽話。它們較早就能用姿勢表達語言,例如“歡迎”、“再見”、“謝謝”等動作,也能較早理解別人的表情。

6. 受過胎教的孩子學說話較早,入學後成績也比較優秀。實驗證明,經過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 ~ 10 個月時就會有目的地叫爸爸媽媽,在20 個月左右便能背誦整首兒歌,也能背數。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孩子出生後不繼續加以發音和認物訓練,胎教的影響在6 ~ 7 個月時就會消失。

7. 受過胎教的孩子能較早與人交往。嬰兒出生2 ~ 3 天就會通過小嘴張合與大人“對話”,20 天左右就會逗笑,2 個多月就能認識父母,3 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8. 受過胎教的孩子雙手的精細運動能力發展良好。手抓握、拿、取、拍、打、搖、對擊、捏、扣、穿、套等能力強。

9. 受過胎教的孩子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喜歡聽兒歌、故事,喜歡看書、看字,在他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拿書要媽媽講,他們有驚人的學習漢字的能力,智能得到超常發展。

10. 受過胎教的孩子運動能力發展很好。他們抬頭、翻身、坐、爬、站、走都比較早,而且動作敏捷,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