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簡明而深刻地指出瞭飲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揭示瞭飲食是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石。飲食是萬物主始,更是人事之本,人生五味,春夏秋冬,莫不因飲食而豐富多彩,生機盎然。每天吃多少肉最適合?吃肉太多的危害?一起來看下。

吃肉太多的危害

1、吃肉太多,傷“心”傷“腦”

科學研究發現,早期的人類隻吃蔬果而不吃肉類。直到後冰河時期,人類所需的水果、堅果與蔬菜不敷所需,為瞭活命,才開始吃死亡動物身上的肉作為補充。但過瞭冰河時期後,素食品充足瞭,吃肉的習慣卻延續瞭下來。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和農村居民每天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分別為248克和126克,而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標準僅為每天50—75克。

其實,中國古代對食肉就頗有爭議,《呂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於養生的人是“不味眾珍”的,因為“味眾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眾珍”主要指遊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古人認為這類食品吃多瞭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吃肉過多對人體非常有害: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臟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美國的心臟病研究委員會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心臟病患者,大多數是由於吃肉太多,吃蔬菜和運動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病也息息相關。近日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表示,連關節炎、膽結石、老年癡呆癥、骨質疏松這些看似不相幹的病,也與吃肉多脫不瞭幹系。當人類變身“肉食動物”,不僅會對身體帶來損害,還會使人體大腦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酰膽堿活動異常,造成情緒暴躁、欲望強烈,而且影響智力。

2、吃肉太多會致癌

臺灣臺大醫院院長林芳鬱表示,要少吃動物性食品,因為動物性食品會增加患癌幾率。飲食中富含動物性食品,會讓生育年齡延長9到10年,而生育年齡增長就會提高乳癌風險。“每日攝取15%~16%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癥;降低動物蛋白質的攝取可大幅減少腫瘤啟動。”

有一個以五萬名素食者為對象的研究報告結果,在癌癥的研究上引起瞭很大的震撼。這個報告指出,這群人罹患癌癥比例之低,相當令人驚訝。與同樣年齡及性別的人相比較,各種類型的癌癥在這群人的身上發生的比例,顯著地減少瞭許多。研究報告顯示他們顯然可以活得較長。一個有關於加州摩門教徒的報告指出,這個團體中罹患癌癥的比例,比普通人少百分之五十。摩門教徒便是以少吃肉為其特色。

為什麼肉食者較容易得到癌癥?其中一個理由或許是當動物的肉放瞭幾天以後,它就會變成病態的青灰色。肉商為瞭不使他們變色,於是就在裡面加入瞭硝酸鹽、亞硝酸鹽以及其他的防腐劑。這些東西使肉類呈現出鮮紅邑。但是近年來卻不斷有報告指出,這些東西含有致癌物質。

在田納西國立歐克瑞則實驗室專門研究癌癥的威廉李金斯克博士說:“含硝酸鹽的東西,連餵貓我都不用的。”

英國與美國的科學傢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個比較,而發現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所產生的化學物品多被認為會導致癌癥。這或許就能說明為什麼腸癌在以肉食為主的地區,如北美西歐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菜為主食之地如印度則很少發生。譬如,在美國,腸癌是第二位(僅次於肺癌);蘇格蘭人,比英國人多吃百分之二十的牛肉,得腸癌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

3、多吃肉會中毒

由於動物被殺之前的恐懼,以及被殺之中的痛苦,使身體中的生化作用產生瞭極大的變化。致使毒素遍佈全身,而使得整個屍體都被毒化瞭。根據大英百科全書有記載,身體中的毒素包括尿酸與其他有毒的排泄物,會出現在血液中與身體組織之內:“若是與牛肉中所含的百分之五十六不凈的水份相比較,從堅果、豆類及谷類中所得到的蛋白質,顯然要純凈多瞭。”

正如我們的身體在恐懼或憤怒的緊張之中會得病,動物無異於人類,在危險的情況中也會產生極大的化學變化。動物血液中的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當他們見到其他的動物躺在他們的四周,並且為瞭生命而徒然地掙紮,其分泌情況會徹底地改變。這種大量的荷爾蒙留在肉內,經由人類的食用,然後毒化人類的身體組織。美國營養學傢指出:“動物死屍的肉中,含有毒性的血液與其他的排泄物。”

每天吃多少肉最適合

當然,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每日吃的還是那些“普通”的雞鴨魚肉。所以更值得註意的,其實是我們每日吃肉的量。或許你也聽營養專傢提醒過多次,現代人肉吃得太多,長此以往危害健康;甚至你也可能想稍微少吃兩口,可面對膳食指南、營養推薦上的那些“每日××克”的數字,實在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控制。

對此,專傢建議,其實你隻要伸出雙手,保證每天吃進去的肉,其總量在“兩個掌心”左右,那就基本OK。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絕大多數人每日推薦不論食用雞、鴨、魚、蝦,還是牛、羊、豬等,總之這些‘肉’的總量在100-150克之間就足夠瞭。可以說,這個標準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健康人群。我們可以把這分配在三餐中,也就是說,每餐一兩肉其實就差不多瞭。一兩肉,如果是一塊精瘦肉,大概就是三指來寬的樣子;如果是魚蝦,一個掌心就在75克左右。如果你一頓吃瞭這麼多,一天2-3頓,你的食肉量就基本達標。當然,現在更多的人對比一下這個標準,食肉量其實是遠遠超標的。

當然,具體到每一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身形、身體狀況和每日的運動情況來做一些微調。比如一個人高馬大的男性,每日食肉量在3兩(150克)甚至再多點也都可以;如果是個每日保持高強度運動的運動員或體力工作者,就算放到半斤(250克)也不過分。但如果你已經是胖身材,甚至有瞭代謝疾病,那麼100克每天就差不多瞭,切莫貪食。

除此以外,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吃肉量可以比這個標準多些,但也別超過太誇張;如果是大病初愈的人,隻要病情允許,也應該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這會有助於他的身體康復。

九類人吃肉最損害身體健康

1.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是由於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減少蛋白質供應,應優先選擇少油烹調的魚類,多用清燉和蒸煮方法來烹調肉類,去掉浮油再吃。

2.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

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刺激膽囊的收縮,而肉裡大量膽固醇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所以,這類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制品來替代,配合魚蝦類和低脂肪奶制品來補充蛋白質。

3.糖尿病患者

可以按健康人的數量食用瘦肉,但為瞭避免心血管並發癥,宜優先選用魚類和禽肉。特別要註意的是肉類烹調應少油,以蒸煮方法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產生過多的糖化蛋白產物。

4.痛風患者

海產品以及動物內臟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瘦肉中嘌呤雖然不算高,但積少成多,也不可隨意多用。因此,痛風患者應對肉類限量。同時,肉類攝入過量會造成尿液酸化,尿酸溶解度低,更易沉積在體內。

5.濕疹患者

濕疹屬於刺激性皮膚疾病,紅肉中的大量飽和脂肪酸可能加強皮膚變態反應,從而加重病情,因此宜少吃肉。

6.狐臭患者

此類患者若攝入蛋白質過多,代謝產生的尿素會從汗腺中排出,被細菌分解後加重體味。一般吃葷多的人體味較重,吃肉少的人體味較輕,與此有一定關系。

7.腎功能損害者

雖然肉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但為瞭減輕腎的工作負擔,腎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略低於健康人的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必要時暫時停止吃肉。

8.心血管疾病患者

研究證實,攝入紅肉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紅肉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大,膽固醇含量高,對於控制病情不利。應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魚肉和豆制品來替代。

9.過敏患者

部分人對牛羊肉等有慢性過敏癥狀,如果檢測發現自己對某種肉有慢性過敏,應至少停止食用3個月,嚴重者1年以上,然後再試探性地食用,確認沒有不良反應,才能把這種肉納入食譜當中。

四種吃肉方式最要命

醃肉煎炸產生大量亞硝酸鹽

咸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咸魚、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吃過多瘦肉易長斑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瞭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豬肉浸熱水損失營養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幹凈。

怎麼吃肉最防癌

很多。

1、紅色肉類加迷迭香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癥的異環胺

最新研究發現,當燒烤食物被加熱到190℃到204℃(375℉到400℉)時,香草迷迭香中的抗氧化物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有助於減少引起癌癥的異環胺的數量,因為香草中的抗氧化物可以吸收肉中的有害自由基。

2、檸檬加甘藍助於鐵的吸收

維生素C有助於鐵的吸收。專傢建議從柑橘類水果、多葉綠色蔬菜、草莓、番茄、燈籠椒和椰菜中吸收維生素C,從大蔥、甜菜、甘藍、菠菜、萵筍、芥菜中吸收鐵。

3、椰菜加番茄防止前列腺癌

研究發現,這樣的組合可以防止前列腺癌,但是還沒有找出原因。番茄和椰菜都可以阻止腫瘤的生長,所以這兩者的組合效果可能會更強,但是還有待證實。

4、藍莓加葡萄抗氧化

吃多種水果的健康益處會比單一吃一種水果的益處大,研究發現,混合水果中的抗氧化物的功效比單一水果中的抗氧化物功效強。每天多吃一些水果比購買昂貴的補充劑的效用高很多。

5、蘋果加巧克力阻止動脈硬化和癌癥

蘋果尤其是紅蘋果富含抗炎類黃酮橡黃素,尤其是蘋果皮。橡黃素可以防止過敏、心臟疾病、老年癡呆癥、前列腺癌和肺癌的發生。而巧克力、葡萄、紅酒和茶含有類黃酮兒茶酚,有助於阻止動脈硬化和癌癥的發生。研究發現,兩者的結合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增加其抗凝固能力。蕎麥、洋蔥和桑葚也含有橡黃素。

6、大豆加鮭魚治癌

大豆確實可以減少精子的數量,但這指的是經過處理後的豆制品,選擇那些未處理過的豆制品,如毛豆、豆腐。研究發現,大豆中的異黃酮染料木黃酮可以抑制結腸和前列腺中酵素的生長,可以增加這些組織中維生素D的生物利用度,而維生素D可以治癌。而鮭魚和金槍魚富含維生素D,所以吃魚的時候別忘瞭旁邊放一盤毛豆。

7、花生加全麥食物補充氨基酸

研究發現,花生中含有全麥食物中缺失的氨基酸。人們需要氨基酸來強化肌肉,尤其是當你老瞭的時候。然而這也證明瞭加花生油的三明治並不是垃圾食品,如果再加一塊全麥面包的話。

8、雞蛋和哈密瓜減少發炎、糖尿病

研究發現,食用含有有益糖類的蛋白質食物會減慢糖類的吸收,有助於使葡萄糖和血糖降到最低,從而減少發炎、糖尿病、癌癥和其他疾病的發生。通過減慢葡萄糖的吸收,身體就會自然向你發出已吃飽的信號。

9、薑黃加胡椒抗炎和抗腫瘤

用於咖喱的薑黃中的薑黃素有抗癌、抗炎和抗腫瘤生成的作用。但是單獨使用薑黃,其生物利用度可能不高。在薑黃中加入胡椒可以使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1000倍,由於胡椒中胡椒堿的熱性能。

10、大蒜加魚抗炎和降低膽固醇

大多數海鮮中都含有大量礦物質,如鋅、鐵、銅、碘、硒,其混合物有天然抗炎和降低膽固醇水平的作用。而且在做魚的時候加入大蒜比單獨食用魚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更大。因為大蒜可以阻止低密度膽固醇的增加。

11、杏仁和酸奶補充維生素

也許你知道良性脂肪有助於番茄紅素的吸收,但是你知道很多重要的維生素在和脂肪一起食用時會吸收的更快嗎?可溶於脂肪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胡蘿卜、椰菜和豌豆都含有維生素A,應和良性脂肪如橄欖油中的脂肪一起食用。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牛奶、酸奶和橙汁。所以在酸奶中加入幾顆杏仁,食用全脂奶制品,再加一塊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