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氣溫下降、空氣幹燥的秋冬季節,不少人受到皮膚瘙癢的困擾,尤其是早起或者晚上睡覺前,穿衣或脫衣就能引發皮膚瘙癢,而且越抓越癢。皮膚瘙癢時不要隨便抓撓,以免導致皮炎、濕疹,引起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應該正確保健。那麼怎麼應對秋季皮膚瘙癢方法?下面我們將做具體的介紹。

應對秋季皮膚瘙癢的傢庭護理

氣候變化皮膚瘙癢的原因

隨著近日天氣氣溫下降,加上天氣幹燥,晝夜溫差變大,患皮膚瘙癢癥狀的病人隨之增多。瘙癢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一般晚上較輕者癢感可以忍耐,重者劇癢難忍,常不停的猛烈抓撓而難以入睡,使皮膚上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甚至出現苔蘚樣變或濕疹樣變,導致皮膚變厚、粗糙,甚至抓破後引起繼發皮膚感染。

皮膚科醫生解釋,造成秋季皮膚瘙癢的原因主要是皮膚受寒冷的影響而分泌的皮脂減少,致皮膚幹燥;飲食過精過細,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經常嗜食辛溫燥熱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蔥,胡椒,芥末,醃臘制品等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應對皮膚瘙癢的日常護理

秋季由於氣候寒涼,毛孔收縮,皮脂分泌減少,最易易出現皮膚幹燥,瘙癢。此外,除瞭與氣候有關,導致 導致皮膚瘙癢的原因還有很多。如老年性皮膚瘙癢、更年期皮膚瘙癢、妊娠期皮膚瘙癢、藥物引起的皮膚瘙癢、皮膚病引起的皮膚瘙癢、肝膽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等。

對於皮膚瘙癢,除瞭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及對癥治療外, 皮膚的護理大致有以下幾點需要重視:

1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情,合理的飲食永遠是健康身體的黃金法則。對皮膚的護理尤為重要。

2.適當補充機體所需維生素A、C、E及各種微量元素 。註意少食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盡量避免皮膚損傷。如過度搔抓,擠壓粉刺。

4.洗澡不要過頻。洗澡時註意盡量少用肥皂 ,洗澡水不可太熱,洗後可應用潤膚乳保護皮膚。

怎麼應對秋季皮膚瘙癢方法

在秋天的時候,氣候寒冷,以刮來自內陸的北風為主,即使在南方也主要刮北風,空氣就特別幹燥。而天氣寒冷又使人體皮膚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縮,處於不活躍狀態,分泌的汗腺和皮脂腺大大減少,也使皮膚幹燥脫屑。中醫學認為,這種病是血虛不足,陰津虧損,因而生風發癢。現代醫學則認為,由於秋季氣候寒冷幹燥,人體皮膚也變得幹澀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特別是老年人,由於皮膚分泌機能減退,所以一到秋季就容易發病。

步驟/方法

多喝水

解決皮膚瘙癢,除瞭塗抹護膚品以外,還要重視補水,特別是每天起床後和臨睡前喝一杯溫開水。

註意增強體質,適當運動。

早晚穿脫衣裳前後進行全身自我按摩,以促進皮膚微循環,減輕皮膚幹燥程度。

適量的茶水

還有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每天適量飲茶也有助於防止皮膚瘙癢,因為茶葉裡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錳。錳是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之一,錳元素對人體皮膚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增強人體抗皮炎的能力。

減少洗浴

另外,建議適當減少洗浴次數,洗澡時不要用過燙的水,水溫控制在45℃左右。不要用堿性過強的肥皂等洗滌用品,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如何預防秋季幹燥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並不一定是皮膚病

雖然秋季皮膚瘙癢大多與氣候相關,但是皮膚瘙癢並非都是皮膚病的癥狀。90%的皮膚病都有皮膚瘙癢癥狀,如癬、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皮膚瘙癢癥等。但是,有些皮膚病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障礙具有一定的聯系。據美國洛杉磯皮膚病專傢艾克思裡研究,皮膚瘙癢也常是某些內臟器官疾病的信號,如心腦血管疾病、肝膽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等。因此,提醒人們要認真對待皮膚瘙癢問題,凡患有持續性、復發性和頑固性的皮膚瘙癢癥,就應考慮到是否患有系統疾病的可能,及早到醫院診治。如果不仔細找原因,全當秋燥隨意處理,就會延誤瞭某些內臟疾病的治療。

預防秋燥皮膚瘙癢需外防內調

皮膚瘙癢癥主要表現為在外觀看似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瘙癢,可以是全身皮膚發生廣泛性的瘙癢,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見。也有由於情緒激動,溫度改變,飲酒或食辛辣食物後引起加重。

那麼,要如何預防秋燥引起皮膚瘙癢呢?

專傢建議,可從外防和內調兩方面來預防秋季皮膚瘙癢癥。

外防:塗潤膚品,穿棉質、絲質的內衣。秋風起時應盡量讓皮膚少暴露在外,可選擇穿厚薄適度的長衣長褲,避免因皮膚缺水更嚴重而變得更幹甚至皸裂。洗澡水溫最好保持在39℃左右,沖洗時間不要過長。浴後可適當塗搽蛤蜊油、甘油、白凡士林等少刺激的油脂或護膚膏。皮膚特別幹癢者,也可用適量橄欖油按摩幹燥部位以潤膚。

內調:吃一些生津養液的食物或藥物,註意少飲酒或不飲酒,少食辛辣及海鮮等“易發物”,定量多次補水。另外,多吃蔬果也可達到潤澤皮膚的目的,例如,可多食梨子、石榴、提子、葡萄、桑葚等。

此外,一些人遇到反反復復的皮膚瘙癢癥就喜歡求偏方或者中醫療法。對此,中醫專傢表示,中醫止癢的方法是辨證分類的,不可濫用。祛風止癢法適用的瘙癢癥狀多在頭和面、重時遍及全身、癢感頗重的患者;理濕止癢法適用的瘙癢癥狀多在下半身,伴濕爛腐癢的患者;殺蟲止癢法適用的瘙癢癥狀多在趾縫、皺襞處,夜間尤重的瘙癢患者。

秋季皮膚瘙癢如何用藥

1、皮膚病用藥要註意使用方法:

皮炎、濕疹等皮膚疾病也很容易在秋季復發,且發病原因比較復雜,包括內在因素、外在因素。所謂內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過敏性體質。外在因素也很多,如食用海鮮、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塵蟎,氣候,接觸化學物品、肥皂、洗滌劑等是最常見的誘因。如此復雜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交叉在一起,所以這類病極易反復發作,皮膚病用藥要謹慎,切勿濫用。

皮膚病用藥有高錳酸鉀外用藥片,應配制成新鮮的水溶液,及時清洗創面,水溶液放置太久易由紫紅色變為棕色而失效。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外用藥片不可直接與皮膚接觸,對組織有刺激性,易污染衣物。莫匹羅星軟膏對有中度或嚴重腎損傷者禁用。聚維酮碘對碘過敏者禁用且不宜與堿性藥物同用。林可黴素外用時不宜與紅黴素合用,易產生拮抗作用。過氧苯甲酰能漂白毛發,不宜用在有毛發的部位,也不易與衣服接觸。

2、皮膚病用藥要慎重,勿亂用:

專傢指出,秋季氣候主逐漸轉涼,溫差較大,而且秋季到來後雨水減少,空氣中先對適度降低,從而影響人體皮膚的收縮及排泄功能的正常工作,因此補充水。補充水分成為瞭秋季護膚、預防皮膚脫屑的重中之重,有瞭正常需要的水分的補充,人體的皮膚才會正常的新陳代謝,才不會出現脫屑這樣的現象。皮膚脫屑也很可能是皮炎的癥狀,皮膚病用藥不能亂,一定要就醫治療。

秋季七種常見的皮膚病如何防治

1、濕疹

其發生原因復雜,多種多樣,有些是與季節變化有關,不少濕疹一到秋季就發生,形態也多種多樣,初起為急性,為紅斑、丘疹、水皰等。治療不及時可以轉成亞急性或慢性,皮膚變厚,形成苔蘚化。激烈搔抓,繼發多種形態改變。

預防:對於每到秋季容易發生的濕疹要註意尋找原因,如幹燥、寒冷、接觸某物過敏引起的就要改變不利於皮膚的環境去除過敏原。

治療:濕疹治療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據皮損的疹形,選擇合理的藥物。此時最好就醫請醫生根據皮損情況用藥。亂用藥可能加重病情。

2、蕁麻疹

其病因也復雜,多種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氣溫變化引起寒冷性蕁麻疹就是秋季多發的特點——皮膚遇冷風團發作,變暖後風團消退。

預防:有此毛病的人,在季節變換時一定要註意防風、防寒,註意保暖。可以從夏季開始註意鍛煉身體對寒冷適應,鍛煉冷水浴,冷水摩擦。

治療:可服用抗組織胺類藥。

3、昆蟲叮咬

在南方雖然是秋天,常見多由跳蚤,蟎,蚊,蠓,毛蟲,毒蛾,蜂等昆蟲叮咬引起的皮疹,皮疹多發於四肢及軀幹伸側,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紅色風團樣損害,頂端常有小水皰,自覺瘙癢,皮疹1-2周消退,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有的可以轉變成結節性癢疹。

預防:註意居室衛生,消滅昆蟲殖生環境,做好個人防護。

治療:對皮損避免搔抓。外用蟲咬藥水,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藥膏。瘙癢劇烈的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撲爾敏,瞇唑斯丁,氯雷他定等。

4、皮膚瘙癢癥

這種皮膚瘙癢往往從初秋雨水減少就開始,中老年人發生較多,由皮膚分泌油脂減少,皮膚幹燥,裂紋,神經末梢受到刺激而發生瘙癢。

預防:秋後就要註意皮膚保濕,減少洗浴次數和浴液使用,根據個人情況浴後外用潤膚乳。瘙癢時避免搔抓,外用藥物止癢,防止繼發皮膚病的發生。

治療:就是要糾正皮膚幹燥,外用潤膚乳,甘油霜,冷霜,維生素E乳,無比膏等。劇烈瘙癢者可以加服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西替利嗪,安泰樂等,或服鎮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