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是兒童最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季節瞭,那麼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呢?下面為大傢帶來一些介紹。

夏秋交替寶寶要註意預防疾病

冷熱交替容易感冒

夏秋交替,晝夜溫差較大,小孩抵抗力較差免疫力低下,極易感冒,一般病人沒有寒冷的感覺,隻是發熱,出汗多但是不解熱,引起感冒的主要原因是貪涼,加上天氣忽冷忽熱的反復,極易誘發感冒和復發。朱華提醒,夏秋交替特別註意不能因為貪涼就大吃冷飲、洗冷水澡、久吹空調,加大感冒的機會,另外,要註意飲食合理調節,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保證足夠的睡眠休息,增強抵抗力。

夏秋交替是一個陽氣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的過程。在這個時節,孩子飲食應遵循“消暑濕,防秋燥”的原則。冷熱交替時節,孩子要適時註意衣物的增減,被臨時的暴雨淋濕之後要迅速擦幹頭發,換上幹凈衣物。

抵抗力太低引發呼吸道感染

夏秋交替時節也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時節,小兒身體機能還未發育健全,抵抗力較低,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孩子要想避免和減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數是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論在什麼季節,都應該鼓勵他們適當參加運動,增強體質。尤其是到綠色植物較多的公園去散步、活動,呼吸清新的空氣。盡量少去或不去人員流動大、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商場、車站、遊樂園、集市等,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傢中如有人發熱、咳嗽、咽喉部疼痛等,最好不要接觸孩子。

暑濕導致小兒腹瀉

夏秋交替,暑濕較重,容易引發腹瀉,很多人以為秋季腹瀉是因為飲食不潔,不註重衛生等外界原因所引發的。其實腹瀉原因不僅因為飲食,漫漫夏季的暑濕長期停留於身體之中也是重要原因,加上室內外溫差大,又吃瞭寒涼食物,使得腹部處於內外冷熱夾擊狀態,引發腹痛、腹瀉。

立秋後,氣溫仍持高,濕熱天氣,對於抵抗力較弱的孩子,在消暑的同時,要註意保護脾胃。減少冰鎮食物的攝入,以清淡、常溫食物為主,多吃如冬瓜、蘿卜、薏米等,特別註意要少吃冷飲,空調間與室外溫度不宜相差過大,保證睡眠充足,提高身體抵抗力。

夏秋交替寶寶易上火

在夏秋交替季節,寶寶體內水分流失較多,便秘、上火很多見,這與吃的食物成分有密切關系。寶寶便秘是因為糞便過硬,而這是由於糞便中的不溶物質引起的,此不溶物質主要來自腸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櫚酸和硬脂酸結合鈣質形成鈣皂所致。因此,如果嬰幼兒食物中含有較多的棕櫚油酸和硬脂酸(皆屬長鏈飽和脂肪酸),排便便會較硬。

因此,為寶寶挑選配方奶粉要盡量選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寶寶喝瞭不上火,大便稀軟,鈣質和脂肪吸收好,有助嬰幼兒骨骼發育和能量的吸收利用。應當避免含有棕櫚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嬰兒配方奶粉,否則易使大便變硬、次數減少,甚至上火便秘。

夏秋交替如何預防小兒呼吸道感染

烈日炎炎的夏季漸行漸遠,伴隨的是天氣的變化加快、溫差變化幅度也較大。面對天氣的多變,由於孩子的防備和調節功能較弱,容易受天氣影響而生病,最常見的就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專傢說,每到夏秋之交就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入秋以後,晝夜溫差加大,忽高忽低的氣溫很容易造成孩子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於病菌在呼吸道內引發感染導致的疾病,主要包括扁桃體炎,其主要表現為扁桃體腫大、化膿;急性咽炎,孩子會出現咽部充血水腫、進食困難、流口水、哭鬧等情況;急性感染喉炎,會出現“喉鳴”(就是發出呼呼的聲音)甚至呼吸困難。再嚴重一點的是肺炎,表現為咳嗽、多痰、氣喘、發燒等,嚴重的還會引發心衰和呼吸衰竭。

專傢說,呼吸道疾病都會有一些相似的癥狀,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發燒等表現,傢長要特別留心。

專傢表示,夏秋交替是一個陽氣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的過程。但在杭州,暑氣持續時間較長,暑熱、暑濕還積聚在人體內。因此在這個時節,孩子飲食應遵循“消暑濕,防秋燥”的原則。既要消暑濕,又要防秋燥。中醫建議,孩子可多吃荷葉粥,不但可以清暑濕,還有養脾胃的作用。此外,淮山、蓮子也能健脾益胃,可用於煮成粥或煮水給孩子喝。綠豆湯由於寒涼、傷脾胃,不主張孩子在這個時候多喝。

除瞭消暑濕,在中醫看來,夏天是“長”的季節,秋天則是“收”的季節,而秋季與人的肺和大腸關系密切,因此入秋應該收斂肺氣,不能讓肺氣太旺。專傢說,耗傷肺氣可能導致呼吸道疾病,而略帶酸味的食物可有效收斂肺氣,孩子在這時可多吃。如煮菜時可適當多加點食醋調味,還有山楂、五味子、烏梅等,蔬菜方面多吃西紅柿。這時候孩子不宜吃薑等性辣的食物,煎炸食物更要少吃為妙。

說到對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三位呼吸道專傢說,要想避免和減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數還是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論在什麼季節,都應該鼓勵他們適當參加運動,增強體質。尤其是到綠色植物較多的公園去散步、活動,呼吸清新的空氣。盡量少去或不去人員流動大、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商場、車站、遊樂園、集市等,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傢中如有人發熱、咳嗽、咽喉部疼痛等,最好不要接觸孩子。

夏秋交替照料寶寶3點註意事項

夏秋季節天氣一天天轉涼,這個時候秋天要為冬天奠定很好的基礎,所以秋天和冬天的生病情況都關系密切,所以秋天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期。在秋天孩子的護理非常重要,尤其處在嬰幼兒階段的孩子。

特別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天氣變涼要添加衣物。

(2) 註意寶寶秋季的飲食情況,中國傳統說法“貼秋膘”很適合,在秋天要給寶寶增加營養。

(3) 在秋季要重視孩子運動及運動量,增加體格鍛煉、提高抵抗力。

夏秋季交替寶寶吃什麼食物好

夏秋季交替寶寶吃什麼食物好?

1. 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天熱出汗多,人體內的蛋白質代謝加速。因此,必須註意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一些豆制品、蛋類、奶類、魚、蝦、雞等,這些食物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比較清淡。

補充水分

2. 適當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高溫會使代謝加快,大量出汗,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隨汗液排出,導致機體耐力、抵抗力降低,出現疲倦乏力、食欲減退等情況。因此,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產熱較少而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如豇豆、黃瓜、雞蛋、牛奶等。同時,註意飲水不要過猛、過快、過量,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

3. 不宜過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凍食物。天氣炎熱,胃腸功能受到暑熱刺激後相對減弱。若老人過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凍食物,會加重心臟負擔、損傷消化功能。所以應適當食用具有滋養補益、抵禦暑熱侵襲的食物,如西紅柿,甜酸適中、維生素C含量高,熱炒、涼拌皆宜;黃瓜不僅清熱解暑,還可降血脂。

4. 多吃苦味蔬菜。氣溫高、濕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其中富含生物堿、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

兒童不宜進行哪些鍛煉

1、拔河。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幼兒的心臟正在發育中,心肌柔軟、心壁薄、容積小,植物神經對心臟調節功能尚不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臟容易疲勞,不能負擔像拔河這樣的大力量對抗活動。有醫學工作者曾對250名5至6歲參加拔河比賽的兒童進行生理檢查,發現心率均高,賽後1小時有30%的兒童心率未能恢復正常。這對兒童心臟機能是極為不利的。此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往往會使兒童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甚至由於雙方拉扯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脫臼或軟組織受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型健美。

2、不宜過早練肌肉。 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高先於體重的增長,兒童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且肌肉含水分較多,含蛋白質和無機鹽很少,力量弱,易於疲勞。因此,在兒童時期不宜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近代生理學研究表明,讓兒童過早進行肌肉負重鍛煉,可能使心壁肌肉過早增厚而影響心臟容量的增加,不利兒童心臟的正常發育。

3、長跑。 人的高矮主要取決於全身骨細胞的生長,參加大能量消耗的長跑運動,會使兒童營養入不敷出,骨細胞生長速度減慢,妨礙正常的生長發育。

4、倒立。 盡管幼兒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能力。

5、扳手腕。 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松弛,堅固性較差,扳手易發生扭傷。另外,如同拔河一樣,屏氣是扳手腕時的必然現象,這樣會使胸腔內壓力急劇上升,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而後,靜脈內滯留的大量血液會猛烈地沖入心房,對心壁產生過強的刺激。

6、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 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7、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 兒童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最好有傢長陪護,並且找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