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人們活動量開始加大,同時血液循環加快、營養消耗增加,這時調養好肝臟可增加抵抗力。專傢指出,春季是養肝的合適季節,要養肝可多吃雞肝、鴨血。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立春後要如何利用飲食來調理身體。

立春後要如何利用飲食調理身體

除瞭避免過度勞累外,食療是非常重要的。專傢提醒市民,“以臟補肝雞為先”,雞肝屬於甘溫食品,可補血、養肝、溫胃,是食補養肝的上佳選擇,較其它動物肝臟的作用更強。可取新鮮雞肝3隻,大米100克,同煮成粥後服食。這一食補方法對於肝血不足的中老年人以及食欲不振或是眼睛幹澀愛流淚的人尤其適宜。此外,感覺肢體麻木的人,可取雞肝5隻、天麻20克,同時蒸服,每日服用一次,堅持半月,效果也不錯。

此外,吃鴨血可補肝,這也是中醫常用的補肝方法。可取鴨血100克,鯽魚100克,大米100克,一同煮粥服食,可養肝血,還可治療貧血。

此外,春天很多人容易感到困乏,專傢指出,感到疲勞後要找到原因、辨證治療。要減少疲勞的發生,首先要保持心情舒暢,其次要早睡早起,尤其是早晨不要貪睡,如果感覺困乏可以做健身操。

飲食上少吃陽亢的食物,如油炸和辛辣食品;可多吃些滋潤補陰的食品,如鴨肉、荸薺、藕、百合、山藥、南瓜、核桃等;還可用桑葉、薄荷、菊花泡水喝,有清熱下火的作用。

立春健康飲食的方法

1、多吃大豆及豆制品:肝臟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場所,因此必須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而且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非常有益。

2、西瓜:肝臟是解毒的最大的器官,而多吃西瓜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降壓的作用,而且西瓜富含大量糖、維生素及蛋白酶等。這些都有助於肝臟健康。

3、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海帶、米糠及麥麩、杏仁果、橙、葡萄幹、香蕉、李子、瓜子。

4、以肝補肝,可以吃一些動物的肝臟,比如豬肝、養肝等,因為動物的肝臟有非常豐富的人體肝臟需要的營養物質。

5、多含花青素植物,比如黑枸杞、藍莓、葡萄、黑加侖等。因為花青素可以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很好的保護我們的肝臟。

立春後飲食的三大禁忌

1、立春飲食有講究立春過後,在生活習慣上,人們要逐漸晚睡早起。而且隨著氣溫回升,立春後人們也要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這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氣血運行。不過由於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

要註意的是,這一時節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而且由於立春後氣候仍然幹燥,運動時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2、立春後飲食忌酸立春後的飲食調養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質的蔬菜有:西紅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參、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

3、立春之後飲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鍋、羊肉、燒烤、油炸:立春後要少吃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與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致上火。

立春後飲食註意哪些原則

飲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幹等,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癥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民間向來有“咬春”的習俗,吃春餅、吃春卷、嚼蘿卜。

春季有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未來一年的健康身體也需要在春日裡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推薦的春季菜品,充分考慮到春日養生的特點,集美味與養生為一體,還等什麼,和我們一起“咬”春吧!

黃綠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細選食物——少疾病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

胃腸疾病——要當心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堿等物質豐富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因為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體產生腹脹,增加胃腸負擔。

祛痰養肺——保平安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癥狀。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立春飲食習俗:吃春餅

春餅薄如蟬翼,這裡記載的是用稀面在一種平鍋上抹一下,即成極薄透明的餅,用來包薺菜餡,然後用油炸出的春卷(又稱春盤)。春餅、春卷是古人心目中的春的象征。

春餅是用白面搟成圓形的餅,經烙制而成。清《調鼎集》記載春餅的制法是“搟面皮加包火腿肉、雞肉等物,或四季時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棗、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餅切段。”這是清朝的吃法。但現在演變為春餅抹甜面醬,卷洋角蔥後食用。

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

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全傢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

明、清時期,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盤改成瞭小巧玲瓏的春卷,不僅是民間的食品,而且成為宮廷的糕點之一,登上瞭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贊賞。

清朝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卷是九道點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