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是傳統的美食之一,也是每個人童年的回憶,它富含維生素C,口感也很好。但你是否知道冰糖葫蘆還有治病功效呢?今天帶你瞭解冰糖葫蘆,知道它的營養所在,下次看到的時候,別忘瞭買一串吃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知識吧。

冰糖葫蘆有哪些功效

進入秋冬,一串串紅彤彤、亮晶晶、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又出現在街頭巷尾,讓人賞心悅目,垂涎欲滴,不僅小孩喜歡吃,大人時不時來兩串,還能收到養生保健的效果喔。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美食的代表,現在所用的原料越來越多,如山楂、山藥、山藥豆、黑棗、葡萄、草莓、聖女果等,這其中最常見的還要數山楂和山藥瞭。制作時,把果子用竹簽穿成串兒,蘸上用冰糖熬好的糖稀,糖稀遇冷凝固,包裹於果子之外,就如嚴冬時節的冰碴、冰掛一般,在陽光之下晶瑩剔透,勾人食欲。

冰糖葫蘆酸甜可口,咬一口嘎嘣脆,嚼起來咯吱響,從外到裡有種涼、脆、甜、酸、軟的口感。不僅如此,冰糖葫蘆還有很好的食療養生作用。

冰糖葫蘆能治病,這其實不稀奇,因為山楂和冰糖本身就是很好的藥材。

山楂,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山楂的成熟果實,性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有消食化積、破氣散瘀、止瀉痢等功效,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善消腥膻油膩、肉食積滯。而冰糖,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晶,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經,有健脾和胃、養陰生津、潤肺止咳之功,可治療脾胃氣虛、肺燥咳嗽、痰中帶血等病證。因此,正好用冰糖以健脾和胃、養陰生津、調補體質。

山楂冰糖葫蘆

由此引申開來,這山楂糖葫蘆實為養生保健之佳品,尤其是在嚴冬時節,人們常多食酒肉,免不瞭食積內生。而常吃山楂冰糖葫蘆可以消食化積、行氣導滯;並且,冬季氣候幹燥,酒肉辛辣易耗傷陰液,山楂合冰糖酸甘化陰,正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訓;山楂有破氣散瘀之功,故氣滯血瘀之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疝氣等病,亦可常吃山楂糖葫蘆;不僅如此,現代研究證明,山楂還有很好的降血壓、降血脂作用,故長期食用有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功效。

山藥冰糖葫蘆

山藥冰糖葫蘆有很好的食療養生作用。山藥,其性甘、平,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澀精止帶之功效,主治脾虛泄瀉、食少體倦、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帶下尿頻、內熱消渴等。

山藥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而且是兼顧肺脾腎三臟,既可以養肺腎之陰,又可以益脾肺之氣,無論是對因脾胃虛弱而造成的腹瀉、消化不良、婦女白帶量多、精神倦怠等;還是因腎虛封藏不固而造成的遺精、尿頻等;還是因肺虛或是肺腎兩虛而導致的久喘久咳等,都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而山藥加上冰糖做成糖葫蘆更增添其療效,其中尤以止咳和止瀉最為明顯。

具體來講,秋冬時節氣候幹燥,可見燥熱刑金、肺陰虧虛、肺失宣降,常有幹咳無痰等癥,而且往往遷延日久,反復不愈,常食山藥加上冰糖,正好可以潤肺養陰、培土生金而止咳;再有脾氣虛弱之人,常易腹瀉,尤其是情緒緊張、肝氣犯脾之時,更易發作。而每天吃一根山藥糖葫蘆,正好可以起到扶土抑木、健脾止瀉的目的

但是也應該指出,糖葫蘆雖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食用的。首先因其含冰糖,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另外《本草備要》載:“(山楂)多食令人嘈煩易饑,反伐脾胃生發之氣。”故脾胃虛弱、泛酸燒心之人,不宜過多食用山楂糖葫蘆。而山藥養陰能助澀,故濕盛或中滿及有積滯者不宜長期食用。當然如果能把山藥和山楂搭配起來,一個消食,一個健脾,副作用可能就會大大減少。

冰糖葫蘆的來歷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美食,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宋光宗,名趙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內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熙”。

趙停長期生活於深宮,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銀發瞭。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後能使頭發轉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發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後,他為李皇後所左右,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

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後下詔令趙敦退位,傳位於其子趙擴。太皇太後同意趙敦禪位,稱太上皇,閑居壽康宮。

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瞭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隻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準見好。”開始大傢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痊愈瞭。皇帝自然大喜,展開瞭愁眉。

冰糖葫蘆的做法大全

冰糖葫蘆的做法

山楂清洗幹凈,去根兒去蒂兒,去掉核(可省略),還可將山楂橫切開,加入豆沙等喜歡的餡料

將處理好的山楂用竹簽串起,晾幹水份

冰糖和水一起倒入鍋中,開大火煮至冰糖融化,中間可攪拌促進融化

待冰糖都融入水中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熬一會兒

糖漿熬好後,迅速將山楂串放在鍋邊,用勺子將糖漿均勻淋上後,放入抹油的盤子裡

稍涼即可食用

冰糖葫蘆有什麼深層意思

冰糖葫蘆,酸甜適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 冰糖葫蘆排列穿在竹簽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隻隻糖葫蘆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冰糖葫蘆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相傳起源於大約八百年前的南宋紹熙年間。

早些年在北京春節的廟會上,廠甸裡,還時常看到串得長長的糖葫蘆,最頂上貼著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來個山植果,被紅紅的果實壓彎瞭的竹簽子,拿在手中一顫一顫的,更增添瞭節日的熱鬧氣氛。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趙惇(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眘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內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熙”。

趙伸長期生活於深宮,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白發瞭。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後能使頭發轉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發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後,他為李皇後所左右,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

趙倍和大上皇孝宗的關系長期不和,孝宗死後,他不去服喪,至使喪禮無法進行,滿朝大為騷動。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後下詔令趙停退位,傳位於其子趙擴,由趙擴主持孝宗喪禮。太皇太後同意趙停禪位,稱大上皇,閑居壽康宮。他每回憶在位時的事情,總要自言自語地咒罵,有時還會痛哭。

公元1200年春,皇帝趙擴從郊外祭禮回來,鼓樂之聲傳入深宮。趙停問是什麼事,左右回答說是街上百姓在 冰糖葫蘆奏樂遊戲。趙悼大怒道:“你們這些奴才也如此欺騙我!”一拳擊去,因收制不住而跌倒在地,從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於;陽安壽康宮。葬於永崇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寶山)。 那是紹熙年間,趙停最寵愛的黃貴妃有病瞭。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瞭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誰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隻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開始大傢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瞭。皇帝自然大喜,展開瞭愁眉。

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瞭冰糖葫蘆。原來,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絳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於消肉積。也許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瞭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瞭病痛。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傢李時珍也曾經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植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老百姓把山揸串起來,經過多年制作,逐漸積累經驗,形成以下這種傳統的做法。制作冰糖葫蘆既簡單又不簡單,關鍵技術是熬糖。冰糖其實是砂糖,放在紅銅或黃銅的大勺裡熬。熬的時候一要註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發粘,吃時會沾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且吃起來發苦。二要把握稠度,稠瞭蘸不起來,稀瞭掛不住。另外要將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將山楂一切兩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間一轉。將核取出後用竹簽穿上,然後放到熬好的熱糖裡滾一下。熱糖冷卻後,便成為晶瑩透明的糖葫蘆瞭。

由於糖的品質、熬的技術和山楂的品質等有高下之分,糖葫蘆的品質自然也就有高下之分。過去,一般老百姓認為冰糖葫蘆做的最好的是兩傢,一傢在東安市場,一傢是北京琉璃廠的信遠齋。一到農歷十月,這兩傢的冰糖葫蘆就開始上市瞭。逛瞭東安市場的人如果沒吃那裡的冰糖葫蘆,不免有些遺憾。信遠齋的冰糖葫蘆當時可稱糖葫蘆中的精品。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一文中記述道:冰糖葫蘆“以信遠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簽,每一顆山裡紅或海棠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比,而且幹凈,放在墊瞭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 冰糖葫蘆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裡就會傳來“冰糖葫蘆,冰糖葫蘆…..”的叫賣聲。春節更是冰糖葫蘆大賣的時候。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廠甸廟會上人山人海,人潮間四處穿梭著冰糖葫蘆的身影。

廠甸廟會上的糖葫蘆個頭特別大。它是用長長的荊條做芯,在山裡紅(山楂)外刷上飴糖,通體呈白色。小的三尺一條,大的五、六尺,頂上還插有用紅紙、綠紙做成的小三角旗。廠甸廟會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除其間少數幾年停頓外,一直延續不斷,如今已然四百年有餘瞭。它與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成都青羊宮並稱為中國四大廟會。《京華春夢錄》一書中記載:“歲朝之遊,向集廠甸”。“迫興闌遊倦,買步偕返,則必購相生紙花,乃大串糖葫蘆,插於車旁,疾駛過市,途人見之,成知為廠甸遊歸也。”糖葫蘆成為北京入歲時逛廠甸的標志,也成為北京人過春節的象征。

冰糖葫蘆的養生作用

冰糖葫蘆是很多人喜歡的小吃,也是中國傳統美食的代表,現在所用的原料越來越多,如山楂、山藥、山藥豆、黑棗、葡萄、草莓、聖女果等,這其中最常見的還要數山楂和山藥瞭。制作時,把果子用竹簽穿成串兒,蘸上用冰糖熬好的糖稀,糖稀遇冷凝固,包裹於果子之外,就如嚴冬時節的冰碴、冰掛一般,在陽光之下晶瑩剔透,勾人食欲。

冰糖葫蘆酸甜可口,咬一口嘎嘣脆,嚼起來咯吱響,從外到裡有種涼、脆、甜、酸、軟的口感。不僅如此,冰糖葫蘆還有很好的食療養生作用,說到這還要從冰糖葫蘆的來歷說起。

冰糖葫蘆的來歷

話說南宋光宗紹熙年間,皇帝寵愛的黃貴妃面黃肌瘦,不思飲食,日漸憔悴,而禦醫又束手無策,皇上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用冰糖與山楂煎熬,讓貴妃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即告痊愈。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穿成串兒來賣,就成瞭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能治病,這其實不稀奇,因為山楂和冰糖本身就是很好的藥材。

山楂,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山楂的成熟果實,性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有消食化積、破氣散瘀、止瀉痢等功效,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善消腥膻油膩、肉食積滯。李時珍引《物類相感志》言:“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肉積之功,蓋可推矣。”那黃貴妃成天山珍海味,得瞭食積,而山楂正是對癥下藥。而冰糖,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晶,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經,有健脾和胃、養陰生津、潤肺止咳之功,可治療脾胃氣虛、肺燥咳嗽、痰中帶血等病證。因此,正好用冰糖以健脾和胃、養陰生津、調補體質。

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黃貴妃內有積滯,外有虛像,是為“大實有羸狀”之證。而山楂加冰糖,藥隻兩味,但配伍精妙,一消一補,消不傷正,補不壅滯,緩緩圖之,效果明顯,實為既有效又穩妥之法。

山楂冰糖葫蘆

由此引申開來,這山楂糖葫蘆實為養生保健之佳品,尤其是在嚴冬時節,人們常多食酒肉,免不瞭食積內生。而常吃山楂冰糖葫蘆可以消食化積、行氣導滯;並且,冬季氣候幹燥,酒肉辛辣易耗傷陰液,山楂合冰糖酸甘化陰,正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訓;山楂有破氣散瘀之功,故氣滯血瘀之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疝氣等病,亦可常吃山楂糖葫蘆;不僅如此,現代研究證明,山楂還有很好的降血壓、降血脂作用,故長期食用有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功效。

山藥冰糖葫蘆

再說,山藥冰糖葫蘆也有很好的食療養生作用。

山藥,古稱薯蕷、薯藥,為薯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蕷的幹燥塊根,以河南博愛、沁陽等地(屬古懷慶府)所產最為地道,習稱懷山藥。其性甘、平,歸脾、肺、腎經,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澀精止帶之功效,主治脾虛泄瀉、食少體倦、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帶下尿頻、內熱消渴等。

山藥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而且是兼顧肺脾腎三臟,既可以養肺腎之陰,又可以益脾肺之氣,故古書有“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之說。無論是對因脾胃虛弱而造成的腹瀉、消化不良、婦女白帶量多、精神倦怠等;還是因腎虛封藏不固而造成的遺精、尿頻等;還是因肺虛或是肺腎兩虛而導致的久喘久咳等,都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而山藥加上冰糖做成糖葫蘆更增添其療效,其中尤以止咳和止瀉最為明顯。具體來講,秋冬時節氣候幹燥,可見燥熱刑金、肺陰虧虛、肺失宣降,常有幹咳無痰等癥,而且往往遷延日久,反復不愈,常食山藥加上冰糖,正好可以潤肺養陰、培土生金而止咳;再有脾氣虛弱之人,常易腹瀉,尤其是情緒緊張、肝氣犯脾之時,更易發作。而每天吃一根山藥糖葫蘆,正好可以起到扶土抑木、健脾止瀉的目的。

但是也應該指出,糖葫蘆雖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食用的。首先因其含冰糖,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另外《本草備要》載:“(山楂)多食令人嘈煩易饑,反伐脾胃生發之氣。”故脾胃虛弱、泛酸燒心之人,不宜過多食用山楂糖葫蘆。而山藥養陰能助澀,故濕盛或中滿及有積滯者不宜長期食用。當然如果能把山藥和山楂搭配起來,一個消食,一個健脾,副作用可能就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