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肺癌、胃癌……在談癌色變的今天,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兩個因患癌癥去世的親友。而在這些常見癌中,肺癌已成為目前的第一大癌。數據顯示,肺癌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位列諸癌榜首,已超越肝癌成為癌癥中的“頭號殺手”。怎樣做防癌體檢?如何預防癌癥?一起來看下。

怎樣做防癌體檢

通過體檢,可以查出很多癌前疾病,例如宮頸重度糜爛、尖銳濕疣感染、乳腺囊性增生等,應積極治療或密切隨訪,不要認為不是癌癥就可以高枕無憂。

防癌查體內容

定期防癌查體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常規項目,必要時做內鏡檢查取活檢,影像診斷,腫瘤相關血清標記物檢測。

常規項目:1.三大常規:常規體檢、常規實驗室檢查、常規影像學檢查。2.大便潛血(需禁食潛血飲食)。3.肛門指診(DRE):可發現75%的低位直腸癌、前列腺病變。4.脫落細胞學檢查:痰細胞學。5.胸部正、側位平片、腹部平片。6.腹部、盆腔B超以及部分腔內超聲等。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是腫瘤診斷重要手段,可用於空腔臟器和體腔檢查,可發現粘膜的癌前病變、原位癌。內鏡檢查可發現X線、CT不能發現的腫瘤,可活檢。

影像診斷:1.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2.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T)。3.核磁共振顯像(MRI)。4.動脈造影等。5.FCT、US引導下穿刺活檢6,核素掃描:E—CT。7.正電子核素顯像—PET等。其中,PET/CT既可對病灶準確定性,又可準確定位。其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率比CT、核磁共振更高,能夠發現微小的隱匿病灶,可進行良惡性鑒別和惡性程度估計,並鑒別腫瘤治療後是斑痕形成還是復發灶。

腫瘤標志物檢測: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本身產生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常見腫瘤篩查建議

乳腺癌:對於20歲~39歲的婦女,建議每1年~3年請醫生做1次物理檢查(觸診)。40歲及以上的婦女,建議在請醫生做物理檢查的同時,每年做1次乳腺鉬靶照相檢查。對於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婦女,如癌癥傢族史、既往乳腺癌病史等,建議您和腫瘤專業醫生商量,討論早期進行鉬靶照相的利弊和開始的時間,並進行其它相關檢查(如超聲檢查或MRI檢查)或增加檢查的頻率。

肺癌: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經開始使用低劑量螺旋CT的方法來篩查早期肺癌。經過多年國際上的臨床試驗數據證明,該種方法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的最佳手段,

重點篩查人群包括:45歲以上,或有長期吸煙史,吸煙指數在20包年以上(吸煙的年數×每日吸煙的包數),或長期工作在密閉的環境中,或長期工作在粉塵顆粒較多的環境中,或有傢族史的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不推薦使用胸透對肺癌進行早期篩查。

結直腸癌:建議結直腸癌的篩查的年齡從50歲開始,受檢者無論男女,應遵循以下幾項篩查方法的1種:

結腸鏡檢查——每10年做1次。

大便隱血試驗(FOBT)——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或大便的免疫組化試驗。

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進行1次。

大便隱血試驗或免疫組化試驗(每年進行1次)及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1次)。同時進行這兩種檢查的效果勝過隻進行其中的1種檢查。

胃癌、賁門癌、食管癌:建議進行上消化道造影——每兩年進行1次。

對於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建議實行胃鏡檢查(每年1次)——經過確診的經久不愈的胃潰瘍、長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鏡檢查發現不典型增生、長期隨訪的患者。

所有上消化道造影結果陽性的受檢者,建議進行後續的胃鏡檢查。

宮頸癌:初次性交後的3年應該開始宮頸癌的篩查——每年進行1次宮頸塗片檢查(TCT)和盆腔檢查。

30歲以後依據風險因素——經過3次或多次連續的檢查,結果陰性的受檢者,可以選擇減少受檢次數。

前列腺癌:建議男性從50歲開始做前列腺癌的篩查。

50歲及以上者——每年請專業醫師進行1次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檢查(PSA)。

對於有前列腺癌傢族史的受檢者,從45歲開始上述檢查。

肝癌:對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1次超聲檢查,必要時,進行肝增強CT的檢查。高危人群包括長期大量飲酒者、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長期從事化學藥劑等工作的人群。

如何預防癌癥

1、保持身心。

腫瘤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精神與情緒因素可以起一定的影響作用。過度的憂傷和絕望情緒可使人體免疫功能及康復力下降。美國學者米勒發現,患者多為多愁善感的婦女。因此,經常保持心胸豁達和情緒樂觀有益於防癌與抗癌。另外,因人而異地經常適量運動如登樓梯、慢跑、遊泳、散步及打太術拳等,不僅能增強體質,而且有助於舒緩精神上或工作上的壓力及焦慮情緒。

2 、不吸煙或戒煙。 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是不爭的事實。煙草的煙霧中所含有的多種化學物質如揮發性亞硝胺、多環芳烴化合物苯並芘具有致癌作用,可引起、喉癌、及宮頸癌等。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本人,而且可累及其周圍的人(即成為被動吸煙者)。因此提倡不吸煙,吸煙者應逐步戒煙。

3、不吃發黴食物。

在發黴的花生、玉米及谷類中含有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黴菌毒素即黃曲黴毒素,可誘發。黃曲黴毒素也可存在於腐爛變質或被污染的其他食品中。目前還發現,從食管癌高發地區的酸菜中所檢驗出的白地黴菌,同樣有致癌作用。

4、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據調查,有些地區或食管癌的發病率很高,往往與該地居民中的飲食習慣有關。

目前已瞭解到,在某些食品中含有可致癌物質;如煙熏和燒烤的魚、肉等食品中(尤其在烤焦的部分)所含有的多環芳烴與胃癌的發生可能有一定關系;存在於咸魚幹、酸菜(漚缸菜)中的亞哨胺類化合物可誘發食管癌或胃癌。若長期食用含致癌物質的食品,罹患消化道癌癥的危險性相應增高。

在日常膳食中,保持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水果有益於健康,長期高脂肪飲食則有可能導致或患乳腺癌或患、前列腺癌、肺癌的危險性增加。

5、增強個人防護意識。

人類生存離不開陽光,但若長期過度暴露於其紫外線中,引起外露皮膚發生鱗狀細胞癌即皮膚癌的危險性增高。在類似狀況下的預防措施是註意防曬和適當使用防曬油。

吃剩菜可以致癌嗎

對待剩飯剩菜,很多年輕人主張扔掉,擔心危害健康,而很多節儉慣瞭的老人則主張保存好,下頓熱熱繼續吃。

剩飯剩菜到底能不能吃?怎樣做到妥善保存?如何讓剩菜重新變身健康美味?《生命時報》采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給出詳細指導。

剩飯剩菜真的會致癌?

我們一直提倡“吃多少,做多少”,盡量不要把飯菜剩下,主要是因為剩飯剩菜有三大健康隱患。

其一,是營養流失。比如蔬菜裡的維生素C怕熱,炒第一遍時已經損失瞭30%~40%,如果再熱一遍,維生素C的含量就更少瞭。維生素E、葉酸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二,容易滋生細菌。肉類和豆制品等蛋白質含量高,深得微生物的“青睞”。

其三,剩菜可能產生致癌物。我們常說的亞硝酸鹽就是一種致癌物。亞硝酸鹽本身有毒,在胃裡與蛋白質相遇,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通常條件下,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如果過量攝入,亞硝酸鹽會在胃的酸性環境中生成過量的亞硝胺,可能誘發癌癥。

做熟的蔬菜在溫度較高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後,亞硝酸鹽的含量就會有所增加。細菌還可以通過高溫消滅,如果食物產生瞭亞硝酸鹽,就連回鍋加熱都無法消除瞭。

這些菜千萬別留給咱爸媽

過年瞭,遊子們紛紛返鄉,父母每天變著花樣做好吃的,可假期過後,很多年輕人又離開傢,給父母留下一堆剩飯剩菜。

很多老年人害怕浪費,把剩飯剩菜當寶,一定要吃完才行。但老年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發胃腸疾病。

所以,老年人吃剩菜剩飯,沒瞭營養不說,萬一因此患瞭病去醫院就診,本來的節省也成瞭更大的浪費。具體來說以下三類食物最好別留。

首先,蔬菜是最不應該保存的,尤其是綠葉菜,不僅亞硝酸鹽含量高,而且最有價值的維生素也消失殆盡。

不過,一般來說越靠近根部,含有容易轉化成亞硝酸鹽的成分越低,所以豆角、黃瓜、番茄、洋蔥等蔬菜可以適當留下,但最好在第二次回鍋時就吃完。

其次,海鮮最好一頓吃完。海鮮強調新鮮,剩下後不僅風味全無,而且容易滋生細菌。

最後,包子、餃子等帶餡的淀粉類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黃曲黴毒素,高溫加熱下也無法被殺死,最好一兩天內就吃完。

可以留下的食物有:粗糧、豆類,因為它們的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特別豐富,再加熱一次也有營養價值;饅頭、花卷及餅類可以放入冷凍層,一般能保存一周左右;

肉類可以分裝成小份,及時放進冰箱,以後每次拿出一小盒,避免反復加熱。

保存剩菜掌握一個原則

剩菜並不是絕對不能吃,保存條件一定要格外註意,涼透後應立即放入冰箱。

保存剩菜的原則是,涼透後用保鮮盒、保鮮袋等幹凈的容器包好,馬上放進冰箱,不要在室溫下放置太久。

晾涼再放是因為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從而導致冰箱裡的食物黴變。

涼透後,要及時放入冰箱,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長時間放在外面,因為冰箱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同剩菜,一定要分開儲存,可避免細菌交叉污染。還需要用幹凈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附上一層保鮮膜。

剩菜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最好能在5—6個小時內吃掉。一般情況下,高溫加熱幾分鐘,可殺滅大部分致病菌。

可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產生瞭亞硝酸鹽以及黃曲黴素等,加熱就起不到作用瞭。

剩菜加熱有講究

剩菜剩飯吃前一定要高溫回鍋,徹底殺死細菌。所謂的“熱透”是指,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保持蒸鍋裡的水沸騰3分鐘以上。

這也提示我們,涼菜不論葷素最好都別剩下,因為不經加熱,細菌不易被殺死。

不同的剩菜加熱各有技巧。肉類通常要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魚類可以加上蔥、薑、蒜、料酒、醋等一起回鍋,既有助於殺滅細菌,還能提鮮。

不同剩菜如何大變身

上頓吃,下頓吃,沒有瞭新鮮感,剩菜做不好往往還容易被剩下。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來次“剩菜大變身”瞭。

肉類,涼拌、炒菜皆可。醬牛肉、醬肘子等最簡單的變身方法就是涼拌,可把肉切片與新鮮蔬菜、調味料一起拌勻;也可以與胡蘿卜、芹菜等蔬菜同炒。

還可把醬肉剁碎,與青椒丁、香菜末等拌在一起,加在燒餅裡做成肉夾饃。如果傢中有小孩,把醬牛肉拍散剁碎,加鹽、糖、醬油炒成肉松佐餐也不錯。

煎炸魚類,加熱後往往口感又老又硬,其實可以加入彩椒、胡蘿卜丁等重新紅燒,以醬油和糖調味,就成瞭一道新菜。

剩飯,除瞭炒飯、煮粥外,還可將其打碎,加豆腐和雞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此外,米飯還可以與土豆、肉末等攪拌,做成幹炸丸子。

癌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誤區1:患癌主要由基因決定

臺灣網站調查發現,1/5受訪者認為癌癥主要由遺傳基因導致。

專傢觀點:事實上,遺傳隻是癌癥發生的因素之一,環境污染、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過度壓力等,都和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有些癌癥遺傳風險較高,需要註意篩查,比如母親患有乳腺癌,女兒患乳腺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2~3倍。但有些癌癥的遺傳風險很小,比如結直腸癌患者中,僅有5%左右和遺傳相關。研究證實,與基因相比,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空氣污染、化學與農藥殘留等環境污染,對身體的傷害更重。

誤區2:癌癥不可預防

許多人認為,癌癥防不勝防,不知生活中該註意哪些方面。

專傢觀點: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惡性腫瘤可預防,1/3可治療,1/3可治愈,預防癌癥的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美國癌癥研究學會指出,防癌最簡單方法是多吃果蔬,可減少20%患癌幾率,並建議民眾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約85克)、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保持標準體重、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戒煙限酒。隻要堅守“預防重於治療”的第一道防線,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癥危險因素,再加上定期篩檢的第二道防線,遠離癌癥並不難。

誤區3:吃素者不易患癌

調查顯示,24%受訪者堅信素食者患癌風險低。

專傢觀點:研究表明,經常吃大魚大肉的人患癌風險的確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纖維攝取充足,患大腸癌風險比正常人低。然而,長期吃素可能造成營養失衡。奧地利研究發現,素食者可能因動物性脂肪攝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風險,是愛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飲食特別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盡量以天然食材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顏色的蔬果。

誤區4:痣多易得皮膚癌

“多痣的人患癌風險高。”調查顯示,61%的中老年人相信這一觀點。

專傢觀點:痣分為出生就有的原生痣和後天受環境、體質影響生成的痣。在青春期及女性孕期,痣可能會增加,中年時,痣的數量達到高峰。多數人身上的痣都屬於良性的黑色素痣,不必擔憂。如果痣出現色澤、大小、形狀等異常改變,應特別留意,可能表現為以下幾點特征:逐漸往外擴散,直徑大於0.6厘米;有脫皮、出血、分泌物等現象;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模糊;顏色改變,由咖啡色變成黑色或深藍色;一顆大痣旁邊長出許多小痣。

誤區5:胸大易患乳腺癌

“乳房大易患乳腺癌”也是不少人的誤區,但事實上,這並不科學。

專傢觀點:乳房大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傢族史才是,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月經初潮早、絕經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等。門診常發現,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是摸到硬塊或穿內衣時感覺疼痛才來就診,這時癌癥多處於2期以後,可能需要切除乳房。若能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的治愈率很高,0至1期病例5年存活率高達95%。建議超過45歲的女性最好每月自查乳房,每年定期體檢,如有傢族史,篩檢年齡要提前至40歲。

誤區6:吃有機食物可防癌

選購有機食物是近年來的健康新潮流。調查發現,39%的50~59歲受訪者認為吃有機食物可防癌,而在13~19歲人群中,這一比例高達53%。

專傢觀點:有機食品在栽種或培育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等非天然藥物,食材安全性較高。現在的有機食品大多是蔬菜和水果。英國牛津大學一項長達9年的研究表明,長期攝取有機食品的女性,患癌風險與從不吃有機食品的女性沒有差異。想要吃得健康,需要做到飲食多樣化,多吃當地應季食物,每天吃一點堅果。

誤區7:酸性體質易患癌

“人體隻有呈弱堿性才是健康的”,“酸性體質特別容易患癌”……近年來“酸堿性體質”的各種說法被廣泛傳播,並成為一些保健品廣告和養生類電視節目熱捧的概念。

專傢觀點:科學上並無酸堿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首先,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有各的酸堿度,所謂的“體液”說法十分模糊。

誤區8:癌癥晚期就沒救瞭

大多數癌癥患者最怕聽到自己已是晚期,癌細胞從原發部位轉移到肝、肺、骨等部位。調查發現,46%的50~59歲受訪者認為癌癥晚期沒得救。

專傢觀點:即使癌癥發生轉移,嚴重程度也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隨著醫學的進步,部分癌癥即使發現時已是晚期,仍可治愈,比如淋巴瘤和睪丸癌的治療效果就不錯。隨著靶向治療藥物不斷突破,即使晚期肺癌、乳腺癌等也能得到較好控制,存活期可延長幾個月,甚至幾年。隻要遵醫囑進行治療,有希望長時間“帶瘤生存”。

誤區9:斷食可殺死癌細胞

不少癌癥患者認為,不讓癌細胞攝取到任何營養,就能將其“餓死”,於是采取“斷食療法”控制癌癥。調查顯示,14%的中年受訪者贊同這一觀點,60歲以上人群這一比例達到22%。

專傢觀點:臨床上曾有肝癌患者為“餓死”癌細胞隻喝水、吃少量果蔬,結果自己卻被餓死。一般來說,斷食的癌癥患者一周體重可減少10公斤,免疫力降低,反而讓癌細胞更易存活。研究發現,糖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大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癥的發生率都與愛吃糖有關。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愛吃高升糖指數食物的女性患大腸癌風險比正常人高3倍。精制糖類和精加工食品,如甜飲料、糖果、糕點等零食都屬於這類食物,人們最好少吃。

誤區10:放化療一定會掉頭發

調查顯示,76%的50~59歲受訪者認為“接受放化療一定會掉頭發”。

專傢觀點:化療藥主要通過抑制癌細胞生長來起作用,但在治療同時會“好壞通殺”,使正常細胞受損,尤其對毛囊細胞、生殖細胞等產生破壞作用,比如乳腺癌化療藥容易造成脫發。但有些針對胃腸道腫瘤的化療藥隻對胃腸道黏膜細胞起作用,患者不會出現頭發脫落。為心理上更易接受掉頭發的現實,建議留長發的癌癥病人在化療前先剪成短發或小平頭。

有效防癌的生活方式

盯住體重指數。美國針對全球188個國傢的調查顯示,中國肥胖人口約為4600萬,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胖”的國傢,而肥胖可能誘發癌癥。美國研究顯示,約49%的子宮內膜癌、35%的食道癌、28%的胰腺癌都是肥胖惹得禍。臺灣專傢認為,脂肪細胞可能會間接促進癌細胞生長。北京朝陽醫院沈雁英教授建議,人們最好盯住體重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過24即為超重,超過30則是肥胖。肥胖人群應少吃多動、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每天運動,控制體重。

適時生育,選擇母乳喂養。如今,晚婚晚育已成為城市女性的普遍趨勢。然而,晚育或放棄生育不利於防癌。美國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過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將大大降低。母乳喂養也有類似作用。英國研究發現,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可使女性患癌死亡風險降低10%。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曹澤毅教授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33歲。

找到情緒宣泄渠道。許多癌癥患者回顧患病前兩三年的生活,都會看到消極情緒的影子。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幹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表示,壞情緒是癌癥的向導,壓抑、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可使免疫系統識別、消滅癌細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癌。他建議,生活中要盡量保持身心放松,找到健康的情緒宣泄途徑,向他人傾訴、寫日記、做感興趣的事都有助於排解不良情緒。

每天都出點汗。運動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美國研究顯示,經常鍛煉的人患肺癌風險可降低68%,患結直腸癌風險直降38%,隻要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就能降低患癌風險。研究人員指出,運動時出汗,既能燃燒多餘脂肪,還可促進身體排出多種致癌物;運動利於腸道蠕動,減少糞便積存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幫助人們抵抗炎癥和癌細胞侵襲。沈雁英指出,每天堅持快走、慢跑、跳舞、騎自行車、遊泳等有氧運動最好,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要運動過猛。

新鮮果蔬不能少。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指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喉、食管、肺、胃、結直腸等癌癥的危險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解釋道,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可使細胞免受損傷,減少突變。另外,蔬果富含膳食纖維,能縮短食物殘渣停留在腸道的時間,排出潛在致癌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應吃300克~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到一半;水果200克~400克。大蒜、大蔥、洋蔥、卷心菜、西蘭花、蘿卜等都是很好的防癌食物。

拒絕脂肪的誘惑。紅燒肉、奶油蛋糕等美食往往讓人垂涎,但其中的脂肪卻可能帶來健康問題。美國研究指出,脂肪與癌癥關系密切,特別是乳腺癌、大腸癌和前列腺癌;從小愛吃脂肪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易患癌。臺灣專傢推薦瞭一些少吃脂肪的技巧:1.選購低脂或脫脂牛奶;2.以豆類或豆制品取代部分肉類;3.少吃肉皮、肥肉和油炸食品的外皮;4.少吃奶油蛋糕,吃的時候刮掉部分奶油;5.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做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