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寶寶都是需要在旁邊看著他玩,然後邊喂著他吃飯。其實這樣是有危害的。具體有哪些危害?那麼要如何杜絕呢?下面為大傢帶來一些介紹。

寶寶邊吃邊玩有哪些危害

寶寶邊吃邊玩3害處

1、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

寶貝如果邊玩邊吃飯,會使血液流向大腦或四肢,分佈在胃腸道的血液就會減少,使寶貝的消化功能出現紊亂。

邊吃邊玩還容易加長進餐時間,使大腦皮層的攝食中樞興奮性減弱,導致胃內的各種消化酶的分泌減少,胃的蠕動功能減弱,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

上一頓飯沒按時吃,下頓也很難按時按量,寶貝通常會在兩頓飯之間向媽咪索要零食,一會兒一塊巧克力,一會兒一塊點心,寶貝零食吃多瞭,到吃正餐的時候會沒有食欲,使胃腸道的工作總處於不正常的運轉狀態中。

2、容易養成不良習慣

寶貝邊玩邊吃,註意力都在玩上,無暇顧及食物的味道和質地。時間長瞭,寶貝對吃飯會越來越沒興趣,不讓他玩他就不吃飯。這種不良習慣一旦養成,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瞭。

3、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寶貝玩的時候嘴裡含著食物,很容易發生食物誤入氣管的情況,輕者出現劇烈的嗆咳,重者可能導致窒息。對於會走會跑的寶貝,邊吃邊玩就更危險,寶貝叼著小勺跑來跑去時如果摔倒,小勺可能會刺傷寶貝的口腔或咽喉。

杜絕邊吃邊玩

孩子愛玩其實很正常,傢長不用過分嚴厲對待。如果孩子不聽話,傢長可以試著不去理他,就在餐桌上一邊吃飯,一邊故意大聲講話,說“哎呀,這個菜多好吃呢”。孩子有好奇心,看大夥吃得香噴噴的,就自動跑來湊桌瞭。

孩子的手腳總是閑不住的,要想他們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桌前吃飯,傢長不妨想些花招,吸引他們的註意力。我會在餐桌上和孩子“玩遊戲”,比如,把飯桌上杯子裡的水當成吹泡泡的水,把湯匙和筷子變成瞭好玩的樂器,讓孩子對吃飯感興趣。

吃飯時不要將玩具放到飯桌旁邊。發現孩子吃飯太慢,大人要及時提醒,將吃飯的方式、速度示范給孩子看,孩子喜歡模仿,壞習慣說不準就慢慢改過來瞭。

可以給孩子一個勺,讓孩子自己吃飯,同時你再喂飯,這樣孩子註意力基本集中在所吃的飯菜上瞭。吃飯的環境、地點固定,周圍不要有幹擾的情況如別人的走來走去,不要開電視,不要放玩具;同時吃飯要有規律,在孩子比較饑餓的時候開飯,這時孩子吃飯的興趣會大大增加,持續時間也會長。註意飯後不要很快的給孩子其他食物,尤其是特別是喜歡的食物,如餅幹、果凍等零食,如果飯後零食加得太快,孩子會明白吃飯後會有更好的食物補充,所以飯會吃得更少,1歲多的孩子適當有些饑餓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寶寶邊吃邊玩如何糾正

雖說愛玩是寶寶的天性,但是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邊吃邊玩主要是爸媽溺愛和缺乏正確的教養經驗所導致的。

別小看邊吃邊玩,寶寶邊吃邊玩危害很大,從近的方面來說,邊吃邊玩會導致寶寶胃液變少,影響消化,導致寶寶食欲不振,嚴重的會導致厭食,長期厭食則會讓寶寶身材矮小瘦弱。而且邊吃邊玩的寶寶會使寶寶從小養成做什麼事都不專心、不認真、註意力不集中、辦事拖拉等壞習慣,長大後對待學習也不專心,上課不能安心聽講,不能及時完成作業。

如何糾正邊吃邊玩這個習慣呢?以下這5個方法可以試試:

1、選擇寶寶喜歡又適合的餐具

讓寶寶自己選擇餐具。因為寶寶自己選擇的餐具一定是自己喜歡的,這樣可以增加寶寶吃飯的興趣。餐具要適合寶寶。勺子的大小要適合寶寶的嘴,最好是一勺就是一口。碗和盤中容量要適中,可以選擇一些帶有吸盤的碗和盤子,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打翻。

2、創造溫馨的吃飯氣氛

吃飯前要讓寶寶洗幹凈小手,媽媽端上飯菜的時候,要表現出對飯菜感興趣的模樣,讓寶寶和大人一起用餐,這樣看到大傢吃得津津有味,寶寶也會專心吃飯。

3、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

寶寶這時候有自己吃飯的欲望,但由於手部精細動作不協調,常會弄灑飯菜,這時媽媽要鼓勵寶寶自己吃飯,並給予適當的幫助。

4、固定吃飯的時間和地點

寶寶吃飯時間要固定,和大人一樣就行,不要隨便延長寶寶吃飯時間。隻要時間一到,就撤掉飯菜,讓寶寶知道飯菜過時不候。寶寶如果不吃飯等到餓瞭的時候不要隨便添加零食,要讓他明白隻有好好吃飯才行。

5、不要哄著寶寶吃飯

看到寶寶不愛吃飯,就采取講故事、做遊戲等邊吃邊玩的方式,希望寶寶能吃好吃飽。結果適得其反,不但進一步分散瞭寶寶進餐的註意力,還容易發生嗆食等意外。而且在寶寶吃飯的時候要把吸引寶寶註意力的玩具和電視都拿走或者關掉。

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

孩子不愛吃飯,可以給他準備專用餐桌,隻要還沒吃完,就不要讓他離開,這樣才能養出專心吃飯的好習慣。而且這個習慣應該從吃輔食的時候就要開始養成瞭,免得以後每到吃飯的時候就要追著孩子跑。另外,還有以下這些方式也能提高寶寶吃飯的興趣:

1、提高寶寶食欲

(1)做寶寶餐時,盡量把寶寶的食物打扮得“花枝招展”一點,豐富的色彩和動物造型都會讓寶寶很好奇。這樣才能大大增大他的食欲呢。

(2)可以用有趣的餐具,如帶天線寶寶圖案的勺子等,將孩子註意力轉移到餐具上。

(3)和孩子玩過傢傢,教他“炒菜”“做飯”,然後學習自己吃飯。

2、飯前不吃零食

通常寶寶會在兩餐中間肚子餓而想要吃零食,這時候爸媽要能狠下心,堅守不在正餐前給寶寶吃零食的原則,這就能提高寶寶吃正餐時的食欲。當他哭鬧個不停的時候,爸媽可以多陪他玩一下,讓他忘記餓。

3、不要責罵孩子

不應該責罵孩子,不要強迫他吃飯,不然他就會覺得吃飯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當吃飯變成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時,他自然就不喜歡吃飯瞭,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可不好。如果孩子真的不願意好好吃飯,不妨晚點再給他吃。等他真正餓瞭,再要求他乖乖坐著吃飯,也能逐漸養成他對吃飯的興趣和專心度。

4、養成好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吃飯不能玩玩具的習慣,尤其是吃飯之前最好不要玩玩具。在吃飯前可以培養孩子放下自己的玩具幫著媽媽端菜,讓大傢都就座,然後才和大傢一起吃飯的習慣。

如何提高孩子食欲

孩子食欲不佳,吃什麼都沒胃口,進食量減少導致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提高孩子的食欲,需要給孩子的腸胃減負,合理安排飲食,同時讓孩子註意補充水分,多運動。

1、給孩子胃腸道減負

飲食要節制,避免給孩子吃油炸食物,吃過多的冰激凌等甜冷飲品,這樣能保護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維護食欲。吃正餐前不要給孩子零食點心。通常寶寶會在兩餐中間肚子餓而想要吃零食,這時候爸媽要能狠下心,堅守不在正餐前給寶寶吃零食的原則,這就能提高寶寶吃正餐時的食欲。另外,當寶寶餓的時候,可以給他吃副食,不用硬守原本的飲食時間,稍稍調整進食時間,之後再慢慢調整回正常時間即可。

2、多吃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

如魚、肝臟、蛋類、小麥、高粱米、小米、玉米、稻米、大豆、胡蘿卜、檸檬、橙子、西紅柿、青椒等食物是含有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傢長在準備這些食物時,可將其做得漂亮些,這樣也能提高食欲。

3、補水很重要

註意讓寶寶喝水,不能等到寶寶口渴時才想到。含糖或含乳的飲品不是補水的好選擇。

4、戶內外活動不能少

不能限制孩子的活動,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消化,讓孩子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動起來。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九大禁忌

第一“禁”:偏食

“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寶寶屁股後面喂他吃飯!”、“寶寶吃得很少很慢,喜歡含在嘴裡,飯菜全部冷瞭他還沒吃完!”面對許多父母的困惑,中美兩國醫學專傢表示:傢長本身的一些不恰當行為,如喂養過度關註、強迫進食、飯桌上的逼哄騙等,都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的話,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更加挑食。

兒童偏食比例高達30%

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何少茹教授指出,挑偏食現象好發於6個月~6歲各個年齡段的兒童,比例高達30%。

常見問題包括吃得少而慢,對食物不感興趣、不願嘗試新食物、強烈偏愛某些質地或某些類型的食物等。何少茹強調,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傢庭存在喂養過度關註、飯桌上逼哄騙的緊張氣氛,孩子在壓迫氣氛當中進食心理負擔沉重、更加厭惡反感其挑剔的食物。

父母挑食 寶寶容易“有樣學樣”

此外父母本身的挑食行為等,都有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專傢就此特別指出,如果傢長自身存在偏食行為,兒童下意識“模仿”也會導致偏食行為難以控制。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效應。

何少茹教授表示,兒童問題飲食行為,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系列健康問題。而對於挑偏食,藥物治療療效甚微,行為矯正更加重要。何少茹教授就此開出以下“藥方”:可以讓寶寶適度體驗饑餓,如果吃飽可以允許他(她)不吃,減少進餐分心(電視、故事、玩具)。此外,用市面上各種類型的模具把食品做成有趣的形狀等能從色香味上刺激孩子食欲。何少茹指出,必要時,父母應咨詢相關領域的專傢,對幼兒口腔運動進行必要訓練。

現行條件下,父母可以參考采取以下方法解決兒童挑食、偏食行為:

1.讓寶寶體驗饑餓,隨後獲得飽感。

2.限制兩餐之間的熱量卡路裡,餐前一小時不喝飲料和吃點心。

3.進餐時間少於25分鐘,每餐間隔3.5~4小時。

4.當孩子推開碗筷、哭鬧、轉頭時,傢長采取暫時隔離法,移開食品,把孩子放進餐椅不理他。

5.到菜場或超市,由孩子決定采購食品。

6.讓孩子多次嘗試新的或不喜歡的食物。

7.用趣味名稱稱呼食品。

8.營造快樂進食氣氛。

第二“禁”:蹲食

在關中,吃飯的時候,村頭樹下,房前屋後,大人小孩都喜歡蹲著吃飯,這被稱為八大怪之一。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這不僅會影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而且,還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從口入”。

蹲著吃飯,腹部受到擠壓,除胃腸不能正常蠕動外,還會使胃腸中氣體不能上下暢通,造成上腹部脹滿,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蹲著時間長瞭,腹部和下肢受壓迫,全身血液循環不暢通,下肢酸痛麻木,胃的蠕動量和張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而蹲著血液對胃的供應受到影響,就會直接減弱胃的消化功能。

如果坐在高凳子上吃飯,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環不受阻,胃腸功能有規律地正常工作,對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蹲著吃飯,把碗碟放在地面上,人們走來走去或遇刮風時,都會把塵土揚起來落到飯菜上,塵土上的臟物及其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便會污染食物,極易引起疾病。

因此,從衛生保健角度來講,蹲著吃飯這種不良習慣應該糾正。

第三“禁”:暴食

寶寶可因暴飲暴食和氣候濕熱等原因引起的腸胃疾病。

表現:

嘔吐、腹脹、胸悶、厭食。

食療方法:

脫脂奶——將牛奶煮沸,冷卻後去除表面漂浮的脂肪膜,反復幾次後即成脫脂奶。可治療寶寶嘔吐,但不太適合嬰幼兒。

蘋果泥湯——將熟透的蘋果搗成泥狀,放入淡茶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小,富含的果膠有收斂作用。

淡茶水——少量紅茶用開水沖泡,每天給寶寶飲4-5次,對急性腸胃炎有很好療效 。

胡蘿卜汁——新鮮的胡蘿卜洗凈搗碎,加少量水煮10—15分鐘,過濾後再加水和少量白糖,煮沸後倒入容器中,隔水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山楂、大米、紅糖汁——將山楂在沙鍋內煎成濃汁,然後放入大米、紅糖煮粥,上下午給寶寶食用。切忌空腹食用。

特別提示:

此時需要禁食的食品清單:

·刺激性和生冷食物,更易傷害寶寶腸胃。

·油膩食物會導致寶寶嘔吐。

·導致脹肚的食物會加劇寶寶腹脹和厭食。

·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四“禁”:咸食

百味鹽為主,食鹽可謂調味品中的老大。在現代膳食中,兒童鈉鹽攝入量逐漸增加,其中既有傢庭一日三餐的鹽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鈉鹽增多。最近,兒童保健專傢指出,無論是健康兒童,還是病兒,不宜攝入過多的鹽,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

太咸引發呼吸道感染,據調查統計,兒童患上高血壓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絕大多數經常吃過咸的食物。過咸食物導致血壓增高,引起水腫。另外,小兒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首先,高鹽飲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更利於各種細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其次,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

第三,高鹽飲食可能抑制粘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這些因素都會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襲的作用減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又比成人低,又容易受涼,各種細菌、病毒乘機而入,導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吃鹽影響鋅吸收,兒童的口味是跟隨傢長的,若父母飲食習慣偏咸,小孩子也會愛吃咸的食物。吃得過咸,直接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但是許多人有喜歡吃梅幹菜、咸魚和臘肉等習慣,這些食物含鈉量普遍高,小兒應該盡量避免。除此之外,豆瓣醬、辣醬、榨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咸鴨蛋、罐頭、臘腸、豬肉松、油條和方便面等也應該盡量避免。

第五“禁”:快食

目前在少年兒童中普遍存在著吃飯過快的現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

調查顯示,20.3%的少年兒童在5分鐘之內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兒童在15分鐘以內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戰速決,18.3%的少年兒童在10分鐘之內吃完午餐,72.5%的少年兒童吃午餐所用時間不超過20分鐘。

隻有晚餐可稍微從容一些,但也有近一半的少年兒童在20分鐘內吃完晚餐。

研究人員指出,進食過快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吃得過快,孩子們就不能細細品嘗和欣賞食物的味道,使吃飯隻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發和培養飲食樂趣的作用,也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吃得過快,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過唾液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這樣就加重瞭胃腸的消化負擔,從而延長瞭消化時間,降低瞭營養被消化吸收的比例。此外,吃得過快,還容易導致飲食過量,吃得過多,從而造成肥胖。

一般來說,孩子吃每頓飯的時間最好不要少於20分鐘。

第六“禁”:甜食

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糖有白糖、紅糖、冰糖、水果糖等,這些都是從甘蔗或甜菜中提煉出來的,統稱為蔗糖。小孩子雖然喜歡食用甜食,但糖不宜多吃。

過多吃糖能使寶寶發生營養不良。糖是一種純熱能食物,它幾乎不含其他任何營養成份。據測定,每1克糖在體內可產生4千卡熱量,所以往往吃糖使人減少食量。結果身體裡所需要的熱量雖然不少,但所需要的其它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就不夠瞭,時間長就會造成營養失調。

糖大量消耗寶寶體內的鈣。糖為酸性物質,它會中和體內的堿性物質鈣。體內缺鈣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使孩子”個子長不高,更突出的危害是引起骨質疏松及佝僂病。

常吃糖容易引起齲齒。糖為口腔內的細菌提供瞭生長繁殖的良好條件。這些細菌和殘糖一起能使牙齒、牙縫及口腔裡的酸性增加,由於牙齒經常受酸性侵蝕就容易引起齲齒,久之則形成齲洞或口腔潰瘍。因此日本口腔科醫生建議,預防齲齒的前提首要的是少吃糖類食品。

多吃糖還會削弱人體抵抗力,使寶寶容易患各種疾病。

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品,那麼孩子究竟每天吃多少才合適呢?近年來國內外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每天每公斤體重控制在0.5克左右為宜,就是說,成人每天不宜超過50克,小兒不宜超過20克,10公斤以下的孩子不應超過10克。

第七“禁”:看食

第一,容易影響食欲

食欲除瞭生理因素可以引起食欲外,外部因素也可以通過條件反射來增強食欲。如果邊吃飯邊看電視,人們往往以電視為主,忽視瞭食物的味道,使本來已經出現的食欲因受到電視的抑制而降低或消失,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現象。

其二,影響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的吸收

人在吃飯時,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幫助胃腸消化食物。吃飯時看電視,大腦也需要大量的血液。這樣,相互爭著血液的供應。結果,兩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就會吃不好飯,也看不好電視。時間長瞭,還會發生頭暈、眼花。

所以,在傢中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最好是飯後20-30分鐘再看電視。如果一定要看電視時,在選擇電視節目時,少看或不看緊張刺激情緒的節目。

第八“禁”:走食

乘車走路吃東西很不衛生,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車上、路上,人來人往,塵土飛揚,吃的東西很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孩子乘車吃東西,容易通過手,使車扶手上的細菌、病毒污染食物,吃入引起疾病。

另外,食物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利用,要經過兩種消化過程,即物理、化學消化。牙齒咀嚼、舌頭攪拌,胃腸蠕動等屬於物理消化;唾液中的淀粉酶、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胰液中的胰蛋白酶,以及膽汁等,對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進行消化,屬於化學消化。

而這兩種消化都是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完成的。但是乘車、走路時吃東西,大腦既要指揮消化系統,又要指揮運動系統,精力分散,因而往往咀嚼不細,消化不好。而且還會發生嗆食、咬舌,使食物誤入氣管,引起氣管異物,尤其是乘車吃帶核的東西,更易發生意外。

第九“禁”:笑食

小孩吃食時嬉笑打鬧、老人吃飯時分神,或吃藥時因反射功能退化,都會造成器官吸入異物造成窒息。倘若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用急救法快速排出異物,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否則幾分鐘之內就可奪人生命。但要特別註意的是,此時不要讓孩子的身體做大幅度的運動,傢長一般是不能通過自救將異物取出的,應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