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原產熱帶、亞熱帶,喜溫怕冷,主要分佈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區。毛竹生長的最適溫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麻竹和綠竹要求年平均溫度18~20℃,1月份平均溫度在10℃以上。故在中國南方竹林茂盛,而秦嶺-淮河以北竹林稀少。竹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和通氣性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以4. 5~7為宜。那麼竹筍不能和什麼同食啊,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竹筍不能和什麼同食啊

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羊肝

竹筍與羊肝同食相克。據香港《中國民歷》附《食物相克中毒圖解》稱:“竹筍與羊肝相克。”《日用本草》介紹:“筍同羊肝食,令人目盲。”由於竹筍內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如酶類,與羊肝同炒(烹調)同食,產生某些有害於人體的物質或破壞瞭其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等,影響眼睛健康,故雲令人盲目。

2、龜肉

龜肉含蛋白質、碘、維生素很豐富,含有少量脂肪,尤其是龜背的裙邊部分,富含膠質蛋白,有很好的滋陰效果。因龜肉有含蛋白質高、含脂肪低的特點,所以,非常適合老年人滋補之用。但冬筍與龜肉食則中毒。甘草二兩煎水服可解救。

3、羊肉

竹筍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與羊肉同時食用會發生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導致腹痛,可以用地漿水治療。

4、紅糖

筍不能和紅糖一起吃,否則會形成賴氨酸糖基,對人體不利。紅糖甘溫,竹筍甘寒,食物藥性稍有抵觸。但所說的相克主要在於二者的生化成分復雜。竹筍蛋白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的賴氨酸在與糖共同加熱的過程中,易形成賴氨酸糖基,這種物質對人體不利。

5、糖漿

制造糖漿的原材料可以是糖水、甘蔗汁、果汁或者其它植物汁等。由於糖漿含糖量非常高,若是竹筍與糖漿一起食用,會引起中毒反應。原理與紅糖的相似。

6、豬小排

豬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豬小排富含優質蛋白、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易吸收的鈣質和膠原蛋白等營養物質。但筍不能和豬小排一起吃,同食會影響鈣的吸收。

7、鷓鴣肉

明代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鷓鴣補五臟、益心力”、“一鴣頂九雞”之說,足見其營養、滋補、保健功效的神奇。雖然鷓鴣肉營養功效高,但竹筍與鷓鴣肉不可同食,同食令人腹脹。

8、豆腐

竹筍不能與茭白、栗子、豆腐等同吃。這些蔬菜有的裡面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有的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淀物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易導致結石癥。

竹筍怎麼做好吃

竹筍的做法也是花樣百出,竹筍怎麼做好吃?也變成很多人都關註的問題,其實,竹筍由於味甘,所以無論做菜,還是煲湯,都是大傢的首選。所以,就讓看看竹筍的具體做法。

雞味春筍條

【原料】:春筍500克,雞湯1碗,幹辣椒2隻,紹酒1勺,白糖、鹽少許。

【做法】:

筍豎割外殼,大約劃至筍肉深,從下到上完整地剝去筍殼,這樣筍就不會斷裂,後面切出來就是完整的條狀;

將筍洗凈入開水鍋焯5分鐘,以去筍澀味;

撈出筍,過涼水,與涼雞湯一起下鍋用中火燒開;

倒1勺紹酒加幹辣椒,用小火煨8分鐘;

嘗咸淡,加鹽及白糖合味,再煨片刻裝盤,註意用筷子理順,並把辣椒夾出去。

春筍燒臘肉

【原料】:臘肉1塊、春筍1個、青蒜3根、紅辣椒2個,調料有鹽、雞精、料酒、老抽。

【做法】:

首先將臘肉切條,在熱水中煮到臘肉的肥肉呈半透明的狀態;然後把春筍切片,紅辣椒切絲,青蒜斜切成段;

在鍋中熱油,等春筍片煸至焦黃,放臘肉同炒,加紅辣椒絲和青蒜白,加鹽;再加青蒜葉,點少許料酒、雞精,就可以瞭。

【點評】:這是一道極好的下飯菜:有臘肉的香味,有春筍的清脆適口,還有青蒜和辣椒的微辣,是佐餐佳品。但春筍本身就比較硬,臘肉也是質韌的,有胃腸病的人不可多吃。

竹筍由於品種不同,食用方法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食用價值和藥用作用也是有差異的。竹筍怎麼做好吃?以及怎樣做才能發揮到我們想要的作用,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事先進行瞭解的。其實,做飯不僅僅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同時裡面也是包含很多的養生小知識的。

竹筍有哪些價值

竹筍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根莖類的食物,我們都知道野生的竹筍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既然竹筍對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好的營養價值,那麼我們對竹筍應該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竹筍,又稱冬筍、春筍、蟲筍、鞭筍、筍幹。竹筍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I、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鐵、鎂等。在竹筍所含的蛋白質中,至少有16種氨基酸。

竹筍是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效果,而且對幹減肥,防治大腸癌、乳房癌也有作用。 竹筍含的稀有元素鎂,具有一定防癌、抗癌的功能。

肺熱咳嗽、浮腫、腎炎、動脈硬化、冠心病人食用竹筍也大有益處。

竹筍可吸附泊脂,降低胃腸對脂肪的吸收,對單純性肥胖者有減肥功效。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曲張、尿路結食看忌食。

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是常綠草本植物,竹筍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比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多種必需氨基酸等。具體竹筍的營養價值如下所示。

1、豐富的蛋白質

冬筍是竹筍的一種,其中每百克的冬筍中約含蛋白質4.1克,可以見得,竹筍中的蛋白質組成比較好,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

2、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

一般來說,竹筍比大白菜含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的含量高一倍多,胡蘿卜素能夠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然而胡蘿卜素過量會使人中毒,所以,不能食用竹筍過量,避免吃竹筍中毒。

3、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

竹筍含有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比如: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等,另外,竹筍還含有少量的非必需氨基酸,比如:谷氨酸和胱氨酸,他們的作用分別是:谷氨酸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胱氨酸能夠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

4、富含植物纖維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因此,竹筍可以降低人體內多餘的脂肪,消痰化瘀滯,並且能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另外,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竹筍的功效與作用

竹筍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1.開胃健脾

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癥。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3.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