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又名鴨腳子、靈眼、佛指柑,銀杏、公孫樹子,是銀杏的種仁。橢圓形,長1.5~2.5cm,寬1~2cm,厚約1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平滑堅硬,一端稍尖,另端鈍,邊緣有2~3條棱線,中種皮(殼)質硬,內種皮膜質。一端淡棕色,另端金黃色。種仁粉性,中間具小芯,味甘、微苦。主產於江蘇、廣西、四川、河南、山東、湖北等地。那麼白果不能和什麼同食,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白果不能和什麼同食

1、白果中的綠色胚芽毒性最強,食用時要除掉;新鮮的白果,需要先去除外殼,剝出來的白果仁外面會蒙著一層淡褐色薄膜,隻要在開水中泡3~5分鐘,就能方便地將其撕盡。

2、忌與魚同食

3、孕婦、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消化不良、腹脹、發熱的人也不宜食用。

4、不要用白果葉片泡水喝,這也有一定危險。

5、不宜和石榴、葡萄、青果、柿子等水果一起食

6、不宜與豬肉同時食用

7、不宜與木耳同時食用

白果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進食後可引起中毒。白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很強,遇熱後毒性減小,故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中毒癥狀發生在進食白果後1-12小時。為預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白果。

白果的臨床療效

1.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

①.斂肺平喘,減少痰量:適用於咳喘氣逆,痰多之癥,無論偏寒,偏熱均可。

②.收澀止帶,除濕:用治白濁帶下。無論下元虛衰,白帶清稀,或濕熱下註、帶下黃濁者,隨癥配伍,均可使用。

③.祛痰定喘:用於治療喘咳痰多,能消痰定喘。

④.收斂除濕:可治療赤白帶下,小便白濁,小便頻數、遺尿。

2.治療肺結核 用法:在中秋節前夕,將半青帶黃的銀杏(選取外表絲毫無損的大顆粒)摘下,不用水洗,亦不去柄,隨即浸入生菜油內,浸滿100天後即可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粒(小兒酌減),飯前服,視病情連服1~3個月。

3.抑菌殺菌:白果中含有的白果酸、白果酚,經實驗證明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可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白果水浸劑對各種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止癢療癬。

4.降低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銀杏葉中含有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用於治療高血壓及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痙攣、血清膽固醇過高等病癥都有一定效果。

5、新鮮白果中提出的白果酚甲,對離體兔腸有麻痹作用,使離體子宮收縮,對蛙心無影響。白果種仁含無氮的中性成分,給小鼠皮下註射6mg/13g,半小時後可致驚厥,延髓麻痹,隨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舊說其中含氫氰酸,能鎮咳並致中毒,但未能檢得氫氰酸的存在;也有說不能證明白果中含有對小鼠引起驚厥的物質。白果肉尚有收斂作用。

白果的作用

一、.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淋病,小便頻數。

1.斂肺平喘,減少痰量:適用於咳喘氣逆,痰多之癥,無論偏寒,偏熱均可。

2.收澀止帶,除濕:用治白濁帶下。無論下元虛衰,白帶清稀,或濕熱下註、帶下黃濁者,隨癥配伍,均可使用。

3.祛痰定喘:用於治療喘咳痰多,能消痰定喘。4.收斂除濕:可治療赤白帶下,小便白濁,小便頻數、遺尿。

二、治療肺結核

對改善癥狀有一些作用。服藥後部分病人的發熱、盜汗、咳嗽、氣喘、咳血、食欲不振等,可見不同程度的好轉。

用法:在中秋節前夕,將半青帶黃的銀杏(選取外表絲毫無損的大顆粒)摘下,不用水洗,亦不去柄,隨即浸入生菜油內,浸滿100天後即可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粒(小兒酌減),飯前服,視病情連服1~3個月。

食用白果,養生延年,銀杏在宋代被列為皇傢貢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習慣。西方人聖誕節必備白果。就食用方式來看,銀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白果的副作用

白果營養非常豐富,白果果仁含淀粉62%,粗蛋白11%,粗脂肪3%,蔗糖5%。此外,還含有銀杏酸、銀杏醇以及鈣、鉀、磷等多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等。而且味道香甜細軟,滋味極佳,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但是白果也有其副作用的。

白果有小毒,除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據報道,曾有小兒吃5至10粒而中毒死亡的例子。做為幹果食用,白果必須熟食或制成蜜餞。入藥用,熟用收歙作用強;生用清毒殺蟲的作用強。但生食不可過多。古代醫藥書籍中曾記載:“稍食則可,再食令人氣壅,多食令人顱脹昏悶,昔有服此過多而脹悶欲死者。又說:“小兒多食,昏霍發驚。昔有饑者,以白果代飯食飽,次日皆死。”據現代醫學研究,白果中有一種類似鷹鹼的物質,將它的溶液註入實驗動物內,動物可出現抽搐,最後可因延 髓麻痹而死亡。目前醫藥界認為,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白果中毒,首先要有食用白果史,其潛伏期可能為幾小時至十幾小時。

表現的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紫紺、此外,還有明顯的中樞神情系統受損的表現:頭痛、極端恐懼感、驚叫、輕微的聲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識喪失或昏迷。嚴重者,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癥狀發展迅速,須急速搶救處理。

哪些人不宜吃白果

一、兒童忌食白果

1、生食或炒食過量可致中毒,小兒誤服中毒尤為常見。

2、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白果。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二、有實邪者忌服

實邪,病因病理學名詞,指人體受外邪侵襲,或因痰火、閼血、蟲積、食積、水濕等阻滯所引起的實性證候,與虛證相對而言。如面赤、氣粗、痞塊癥結、腫脹、腹痛、便秘溲赤、舌苔厚膩、脈實大有力等。

三、孕婦不宜吃白果

1、白果味甘,微苦、澀,性溫,有小毒。

2、白果含有一定量的氰甙,孕婦服後極易使胎兒神經受到毒害。胎兒在母體內的分化取決於其神經的正常發育,所以很可能使正在發育的胚胎四肢部分受到傷害而出現畸形。

3、過量食用白果,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抽搐、肢體僵直、皮膚青紫、瞳孔散大,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現象,因此不宜過量、過頻食用,婦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