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對孩子會貧血這件事感到驚訝?從小當個寶,各種營養品補著,飲食上也是勞心勞力地註意著,怎麼還會貧血呢?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貧血媽媽並沒有及時發現,所以才導致孩子病情加重。那麼,孩子表現出哪些舉動時,有可能是貧血的預兆呢?

幼兒貧血應該吃什麼食物好

貧血是小兒一種常見病癥,多數是因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癥狀。

(1)紅棗花生煲:幹紅棗50克(或桂圓幹15克),花生米(不去紅衣)100克,紅糖30~50克,共煮至棗熟半爛,每日早晚食用。

(2)芝麻粥:黑芝麻30克,洗凈,炒熟,研粉,與大米60克同煮為粥,加紅糖分次食用。

(3)豬肝羹:豬肝100克,洗凈,去筋膜,切片,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湯,豬肝熟後加豆豉、蔥白調味,再合苞雞蛋2隻,分次服用。

(4)豬肝黃豆煲:豬肝100克,洗凈、切片,黃豆50克,加水煲至豆爛,每日分次食用。

(5)豬皮紅棗羹:豬皮500克洗凈去毛,入水燉至黏稠羹湯,再加紅棗250克煮熟,分次隨量佐餐食用。

(6)菠菜粥:大米100克,煮至米爛,加入開水燙過的菠菜50克,再煮5分鐘即成,分次服。

(7)烏雞湯:雄烏雞1隻,切塊,陳皮3克,良薑3克,胡椒6克,以蔥醋醬燉熟,連湯帶肉分次服用

孩子貧血的表現有哪些

1.蹲下起身頭暈眼花

貧血人群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蹲下起身時頭暈眼花,眼前一黑分不清東南西北。如果孩子經常蹲下起身時說自己頭暈眼花,父母就要往孩子是否貧血這一方面想一想,平時多註意讓孩子補充生血食物,如紅棗等富含鐵元素的水果,此外一些動物內臟也是比較好的選擇。不要以為孩子隻是蹲久瞭,腿麻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孩子每次都喊頭暈,多半和貧血脫不瞭關系。

2.同時伴有食欲減退

小孩子貧血的情況之下會出現食欲減退現象,不喜進食。因為貧血,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消化系統受到缺氧的影響,從而導致孩子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出現消化不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食欲。

通常情況之下,孩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父母們都不會想到孩子是貧血,都會以為孩子是其他原因所引起,往往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忽略到孩子有可能是貧血的問題。因此,遇上孩子食欲下降,如果還同時伴有下蹲起立時頭暈的話,父母學要留一個心眼,孩子是不是有可能貧血瞭?

3.出現營養不良癥狀

長時間貧血的小孩子會出現營養不良癥狀,最明顯的就是臉色發黃,渾身無力,孩子很容易累,往往比其他孩子出現發育緩慢,精神不佳,頭發發黃等營養不良癥狀。有些父母看著孩子這樣子,每天給孩子大補特補,但沒有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貧血的問題還是得不到改善,反而對健康造成瞭損傷。

4.精神不振皮膚發黃

孩子貧血的情況之下,往往都會伴隨著精神不佳,他們很容易覺得很困很累,經常嗜睡,打哈欠看起來總是沒有睡醒的樣子。膚色沒有健康兒童的紅潤,手上臉上其他地方的皮膚發黃,一眼看上去孩子就一副不健康的樣子。傢長隻需多用心看一下孩子的氣色,就會發現孩子的其他健康孩子的不同之處。

預防孩子貧血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多攝入補血生血的食物,食療是最好的補血方式,如果食補調理改善不明顯,可以給孩子補充體恒健牌鐵之緣片,每天兩片改善缺鐵性貧血。孩子出生之後定期對孩子進行體檢,如果是疾病所導致的貧血,就要及早就醫。

貧血的小寶寶還真不少 為啥會貧血

這年頭誰也不會虧待孩子,可寶寶為啥還會貧血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傢戴傢振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嬰兒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約為20%,而鐵缺乏超過50%,在幼兒中兩者比例也分別達到瞭10%和40%。小寶寶貧血,缺鐵因素列在首位。所以,寶寶需要科學合理的補鐵,但又不能過度。

寶寶生長快所以易貧血

小寶寶為什麼容易貧血?戴傢振說,主要還是因為寶寶長得快,所以鐵元素“供不應求”瞭。“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年,生長是非常迅速的,所以此時對於鐵的需求量也比較多。如果寶寶在胎兒期鐵貯存不足,或者輔食攝入沒有跟上,就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戴傢振說。

現在許多準媽媽對營養還是很註意的,但許多準媽媽蛋白質攝入過多,但對於鐵、鋅這一類元素關註度不足。

有些媽媽自己在孕期就存在缺鐵性貧血,導致寶寶鐵儲備不足,將來自然也容易貧血。還有的寶寶是早產兒或者雙胎、多胎,這樣的寶寶也容易因為先天儲鐵少而貧血。

如果寶寶的鐵儲備沒有問題,那麼發生貧血就和後天飲食關系更密切瞭。通常情況下,足月正常的孩子,體內儲存的鐵及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入的鐵,能夠滿足6個月的需要,6個月以後應及時添加強化鐵或含鐵豐富的輔食。由於輔食添加不及時或不當,是導致6-12月嬰兒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在臨床,6個月以後寶寶貧血的發生率也有明顯增加。

“當然,還有少數寶寶是因為疾病的問題導致貧血,例如有一些隱形出血疾病,就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這些當然要進行排除。不過在臨床上,大多數貧血寶寶還是以前兩種情況居多。”戴傢振表示。

橘子汁和肝泥都是好選擇

缺鐵性貧血對於寶寶的負面影響還是比較明確的。這類寶寶一般表現為口腔黏膜蒼白,尤其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黏膜蒼白最明顯;有的孩子表現為體力差,易疲乏、不活潑、不愛動、食欲減退,精神萎靡,生長發育緩慢;大一點的寶寶還可能告訴傢長頭暈、耳鳴。長期缺鐵可能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運動和免疫等各種功能,帶來異食癖、口腔炎甚至認知功能損害等問題。另外,腸道在缺鐵時,會無形中增加對鉛、鎘等有害重金屬的吸收,一加一減,問題更多。

要預防缺鐵性貧血,最簡單的當然是“食補”。準媽媽從孕期就要註意預防缺鐵性貧血,值得提醒的是,要預防這個問題,在攝入不超量的前提下,多吃紅肉比吃什麼紅棗、紅豆更直接有效。而對於小寶寶來說,前6個月通過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鐵,基本能滿足其需要,重點在於輔食的添加。對此,戴傢振給瞭一個 “階梯式補鐵方案”。

兒童缺鐵 危害不僅僅隻是貧血

缺鐵對嬰幼兒智力造成長期損害

以前,人們對缺鐵危害的認識僅限於貧血。其實,並不是每一個缺鐵的孩子都會出現貧血癥狀。但即便不貧血,缺鐵給嬰幼兒健康帶來的危害仍不可輕視。

“大腦對缺鐵最為敏感,和不缺鐵的健康兒童相比,缺鐵的孩子不活潑,比較愛哭,對新鮮事物反應不靈敏,不能長時間關註一樣事物。”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孫雲霞說,“缺鐵不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更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素質。當寶寶血色素低於正常水平時,可出現厭食、體重不增、胃腸吸收不良等癥狀。缺鐵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常常動不動就生病,活動能力也差一些。”孫雲霞強調,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缺鐵會對他們的智力發育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嬰幼兒缺鐵高發與攝入方式有關

孫雲霞說,嬰幼兒缺鐵之所以高發,與他們特殊的鐵攝入方式有很密切的關系。十月懷胎,寶寶所需要的鐵質主要來自媽媽———孕晚期,胎兒會加速從媽媽體內攝取鐵質,促進自己的大腦發育,增加自己身體裡的鐵儲備。如果孕婦本身就缺鐵,或寶寶是個早產兒、低體重兒,寶寶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鐵儲備。

出生後,新生兒體內鐵儲備可供3-4個月,如果這段時間是全母乳喂養,那麼媽媽乳汁成為寶寶鐵質的全部外界來源。媽媽乳汁裡鐵含量雖然並不高,但勝在吸收率高。4個月後,最遲6個月,除瞭母乳喂養外,寶寶所需鐵質大部分應該來自輔食。4-6個月月齡至1歲的寶寶最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所以這一時期,媽媽們要留心寶寶,一旦出現缺鐵癥狀就要及時給寶寶補鐵。

什麼是嬰兒貧血

嬰兒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嬰幼兒貧血多數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癥狀。

營養性貧血可分為營養性小紅血球性(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巨幼紅血球性(維生素B12、葉酸缺乏)貧血。

A、缺鐵性貧血:

由體內缺鐵影響血紅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普遍的問題,尤見於嬰幼兒及生育年齡婦女。據統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缺鐵的主要原因有:

1、人體內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攝入量相對不足

嬰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後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時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後,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可導致缺鐵性貧血。育齡婦女由於妊娠、哺乳,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亂,鐵的攝入和吸收不佳,也極易導致貧血。

2、鐵吸收性障礙慢性貧血

動物性食品中的血紅色素鐵可以直接以卟啉鐵的形式被人體吸收,吸收率較高非血紅色素鐵的吸收取決於胃腸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種因素可阻礙鐵的吸收。

B、營養性巨幼紅血球性貧血:

由於各種因素影響維生素B12及葉酸的攝入與吸收造成營養素巨幼紅血球性貧血。維生素B12和葉酸都在核酸代謝中起輔酶的作用,若缺乏則導致代謝障礙,從而影響原始紅血球的成熟。常發生於未加或者少加輔助食品、單純以母乳喂養或淀粉喂養的嬰兒,或反復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的小兒。

維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性紅血球性貧血和神經系統的損害;葉酸缺乏除引起巨幼性紅血球性貧血外,還有舌炎、口炎性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