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腔隙性腦梗死是深穿支小動脈閉塞所致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這些血管大多屬終末支,一旦梗死形成,側支循環極難建立,所以臨床上雖患者癥狀較輕,但不易恢復,應重在預防。積極地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頸椎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非常重要。在治療上述疾病的同時,節制煙酒不良嗜好不容忽視。關於預防主要註意以下幾點。

多發腔隙性腦梗死

1.積極防治高血壓 對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測量血壓,及早發現高血壓和合理治療。

2.定期作血液流變學檢查 以觀察血液黏度的動態改變,對高脂血癥和高黏滯血癥要積極治療。

3.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戒煙,避免酗酒,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適量的鈉鹽攝入和足夠的含鉀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增加體育活動,保持心情舒暢,降低緊張性生活事件的應激強度。

5.高度重視腦血管病的前驅癥狀 如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突然感到眩暈,搖晃不定,尤其是眩暈常伴有肢體癥狀,比如抬腿費力,走路如同踩在棉花上;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而且頭痛由間斷性變成持續性或伴有惡心、嘔吐。單眼一過性黑蒙,持續數秒至幾十秒,說明視網膜有短暫性缺血。

6.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7.及時選用合適的輔助檢查和對因治療 由於此病不通過特殊檢查不易發現,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述改變要高度重視,不可忽視。積極尋找原因,對危險因素進行治療是預防腔隙性腦梗死重要措施。

 

腔隙性腦梗死的飲食

腔隙性腦梗死飲食保健首先應戒煙限酒,調整不良生活飲食方式。飲食宜清淡,避免肥膩食物,少吃甜食。普及健康生活飲食方式對改善疾病預後和預防再發的重要性。病情的恢復期應配合針灸、理療、中藥等治療方法,盡早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康復訓練,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康復措施。另外對患者心理和上的輔助治療也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

腔隙性腦梗死怎樣治療

腔隙性腦梗死是腦梗塞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在高血壓、動脈梗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范圍一般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為多見。臨床上患者多無明顯癥狀,約有3/4的患者無病灶性神經損害癥狀,或僅有輕微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輕度頭痛頭昏、眩暈、反應遲鈍等癥狀。該病的診斷主要為CT或MRI檢查。而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死,可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最後導致腦血管性癡呆。

既然知道瞭腔隙性腦梗死是什麼病,那麼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它呢,其實能及早的發現腔隙性腦梗死是患者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及時發現,用藥物幹預還完全來得及,隻要堅持用藥完全可以防止腔隙性腦梗死發展成重度腦梗塞,那麼該用什麼藥來治療腔隙性腦梗死,首先要知道堅持用藥在醫學上叫科學的二級預防,目前西藥有阿斯匹林比較常用,但缺點是有效率為53%,有47%的抵抗,而且長期還容易引起胃出血,帶來肝腎損傷,用中藥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但缺點是服用劑量大,而且質量不穩定,最好是選用一種服用劑量小的現代中藥,考慮到臨床的需要,國傢撥款在優質優價目錄產品中遴選出療效最確切的中藥產品,進行二次研發,開發瞭我國首個著眼二級別預防(主要是療效確切、安全、適合長期服用)的現代中藥,對腔隙性腦梗死發病誘因有綜合的防治作用,堅持服用在改善癥狀的同時,能有效防止復發。

腔隙性腦梗死

1.高血壓 高血壓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壓超過21.3/12.7kPa(160/95mmHg)時。高血壓在腔隙性腦梗死病人中的發生率為45%~90%。且舒張壓升高對本病的影響作用更明顯。高血壓導致腔隙性腦梗死有2 種可能機制:①持續性的高血壓作用於腦的深穿通動脈或其他微小動脈壁,使血管滲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進而抗凝功能減弱,導致微血管壁節段性脂肪透明變性、纖維蛋白壞死及微動脈瘤等改變,致使小動脈阻塞、微栓塞形成。②持續性高血壓使腦的基底動脈拉長,深穿通動脈移位,血管扭曲,側行血流進一步減少而發生缺血性微梗死。

2.動脈硬化 腔隙性腦梗死與動脈硬化緊密關聯。Fisher 用連續切片方法觀測證實基底節、內囊區腔隙病灶的供血動脈有嚴重的腦動脈硬化改變,即節段性的動脈結構破壞、纖維素樣壞死或血管壞死。其他學者也發現髓質動脈中明顯的改變是管壁的透明樣增厚,並血管管腔的狹窄,各腦區腔隙性梗死的頻度與動脈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3.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可導致遠端肢體、腎臟、視網膜、周圍神經和腦神經的小動脈梗死性病變,但糖尿病對腦的小血管病變的作用尚未明確定位。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腦梗死有聯系的證據。Mast 等的研究也僅確認糖尿病與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死有關,而與單發的無關。不過糖尿病時血的凝固性和黏度的增高、血小板黏附性的增強,無疑可加重腦的深穿通支動脈的血流供應對腔隙性腦梗死的形成起瞭重要的作用。

4.栓子

(1)心源性栓子:風濕性心臟病或非風濕性心臟病的附壁栓子脫落。

(2)動脈源性栓子:包括有或無潰瘍的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肌肉性血管病、夾層動脈瘤的血栓脫落。尤其是升主動脈、頸動脈中粥樣硬化斑脫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腦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註。

老年人腔隙性腦梗死的檢查方式

1.腦電圖 血管性癡呆病人腦電圖基本表現為彌漫性低波幅慢波,即以廣泛的θ或δ波為背景,呈現明顯局灶性或不對稱性慢波。少數病例有周期性尖慢波融合。腦電圖改變不能區分血管性癡呆的類型。腔隙性腦梗死病灶的大小與腦電圖的異常率有關,如病灶為1.5~3mm者45%有異常,如小於1.5mm則65%腦電圖正常。

2.腦血流圖及多普勒超聲檢查 腦血流圖改變主要是血管壁彈性及血流量下降,異常率很高。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不僅能準確測定血管狹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動態探察血栓的大小、多少及流動狀態。

3.頭顱CT掃描(CT) 臨床表現為腔隙性腦梗死的患者,CT見有腔隙性梗死灶者占66%~76%。CT對幕上>5mm的腔隙病灶易於發現,而對<5mm或位於腦幹的病灶常難以檢出。據報道單純運動性輕偏癱綜合征者,病後36h檢查陽性率高達97%。一般病後10天左右更易出現陽性改變。

(1)非增強掃描:病灶主要位於基底節區、丘腦、內囊、腦幹或放射冠、側腦室旁,呈圓形或橢圓形低密度灶,邊界清楚、直徑2~20mm,占位效應輕,一般僅為相鄰腦室受壓,多無中線結構移位。梗死區密度約於4周後接近腦脊液密度,並呈現萎縮性改變,即同側側腦室和(或)鄰近腦池、腦溝局限性擴大,中線結構可有輕度的同側移位。

(2)增強掃描:梗死後3天~1個月,病灶可呈均勻或斑片狀強化,以2~3周時此效應最為明顯。待病灶密度與腦脊液密度相等時則不再強化。

(3)多發性梗死癡呆的CT掃描征象:①腦皮質或皮質下多發的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梗死灶,主要分佈於基底節區及額、顳、枕葉皮質區。②大部分病例可呈腦萎縮改變,即腦室或腦溝擴大,腦皮質、髓質萎縮。③可伴有Binswanger病(皮質下動脈硬化性白質腦病,SAE)CT影像特征:腦室周圍及半卵圓中心白質內的大致對稱性低密度影,呈月暈狀或傘狀,邊緣模糊,多位於側腦室前方或後方。灰/白質密度比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