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癥狀,是指排便次數的患者數量明顯多於平常的習慣,大便稀薄,增加水分和排便量,每日排便達到或超過200克,或糞便中含有尚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粘液等的病癥。具體而言,腹瀉常表現在排便次數增多、下腹或左下腹出現腹痛;有些急性腹瀉會出現日排便10次以上;糞便顏色往往呈黃色、綠色或黑色,並伴有惡臭。拉肚子帶血怎麼回事?拉肚子拉出血可能有哪些疾病?一起瞭解下。

拉肚子帶血怎麼回事

1明確診斷,早期治療:一般來說,腹瀉帶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建議患者朋友去醫院檢查,不要亂使用藥物,如果用藥不當,還可能會導致病情復發。如果懷疑是使用藥物或其他藥物引起的腹瀉,那麼需要咨詢一下醫生。

2平時應該多喝水:那是由於患者會因為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所以此時必須要喝大量的水,能夠補充體內流失的葡萄糖、礦物質等。但是一些患者朋友自作聰明地禁食,這無異於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後果是嚴重的。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常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註意飲食調理,多喝一些胡蘿卜汁、蘋果汁、西瓜汁等,那是由於這些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同時患者朋友不可以因為天氣轉冷,怕受涼而緊閉門窗,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

寶寶拉肚子有血絲怎麼處理

1、如果不改善腸道的內環境是不會有什麼好轉的,所以應給寶寶服用一些改善腸道內環境並且能幫助消化的有益菌類,如麗珠腸樂,媽咪愛,漢臣氏等,這些有益菌不僅能抑制腸道內引起炎癥的有害菌的生長和繁殖,還能產生一些消化酶幫助人體消化食物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2、讓寶寶少進食,多喝水,以防止脫水。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吃一些易消化的流質食物。

3、註意保持患兒臀部皮膚清潔、幹燥,防止紅臀。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生冷、不潔食物,防止病從口入,並加強食具、用物的消毒。

5、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直腸息肉、結腸息肉或肛裂。

拉肚子拉出血可能有哪些疾病

結腸疾病引起便血:結腸同直腸一樣,也可有息肉與癌癥的發生,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類大腸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腹痛、發熱、裡急後重等癥狀。此外,一些比較少見的疾病,如腸傷寒、腸結核、腸套疊等,也會有便血的癥狀發生。

直腸疾病引起便血:直腸息肉是直腸的良性腫瘤,大便帶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距肛門很近的直腸息肉有時也會脫出肛門以外。此種疾病常見於兒童。

如果有人持續便血,有下墜感,大便次數增加,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同時有體重在短期內明顯下降的情況發生時,則提示可能有直腸癌發生的可能,這樣的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老年人。

肛門疾病引起便血:肛門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見的原因,痔瘡、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後滴血,嚴重的可以噴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後肛門痛疼。痔瘡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掙時,有小腫塊由肛門內向外凸出,並有滴狀或噴射狀鮮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內痔出血常常無痛。

全身性疾病引起便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機制紊亂、膠原病、尿毒癥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如鼠疫、斑疹傷寒等,都會出現便血。但在這些疾病中,便血僅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因此,鑒別起來並不困難。

拉肚子帶血註意事項

腸炎病因十分復雜,易導致腸潰爛,造成腸穿孔,死亡率高,更有部分癌變,留下終身遺憾。

腹瀉便血這種病癥,一定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手術,可大大提高療效,增加治愈機會。平時註重腸胃保健,胃腸調理拜托各種胃腸疾病所必需的。水蘇糖是一種調理腸胃的天然佳品,能直達腸道,作用於腸道內的有益菌,促進其增殖。抑制壞菌生長,從而恢復胃腸道微生態平衡,保持腸道健康,預防腹瀉便血疾病引起,為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腹瀉便血患者平時應該仔細地把自己大便的時間、形狀、多少等記錄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加方便的讓醫生給您制定一份適合您自己的秋季腹瀉的治療方案。同時還有還要保留好自己的大便樣本,這樣才更有利於醫生給您的病情一個良好而準確的判斷。

建議你這幾天最好還是要註意休息,如果一直都沒有改善的話,可以到醫院去做一個糞便檢查,這段時間飲食也是應該要註意的,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過於勞累,也不要喝太多的水,避免出現水瀉的情況,慢慢的就會有所緩解。

拉肚子可以吃什麼

1、人參粥

食材:人參末3克(或黨參末15克),冰糖少許,粳米100克。

做法:將人參末、冰糖、粳米同入砂鍋煮粥。

人參粥用於治療慢性腹瀉,食欲不振,心慌氣短,失眠健忘,勞傷氣損等一切氣血津液不足的病癥。在吃此粥期間,不可與蘿卜和茶水同服。

2、羊肉黃芪羹

食材: 羊肉250克,黃芪15克,烏梅15克,食鹽少許。

做法:先將黃芪、烏梅入鍋,加清水1000毫升,浸透,煎20分鐘,去渣留汁,加入羊肉(切小塊)、食鹽,文火煮至肉爛能食。每日早、晚溫熱食肉渴湯。

羊肉黃芪羹用於治脾腎陽衰,久瀉不止,滑脫不禁之重癥。

3、白扁豆粥

食材: 新鮮白扁豆100克或幹扁豆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新鮮白扁豆、粳米同煮為粥,每日早晚溫熱食服。

對慢性腹瀉,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的老年及兒童患者非常適合。註意煮粥時扁豆一定要煮至爛熟食用。

4、鯽魚湯

食材:鯽魚一條

做法:將鯽魚去鱗腮、內臟,洗凈後,放鍋內,加水500~800毫升,急火煮沸後,改文火煮10~15分鐘,然後倒出一小碗湯,加精鹽及米醋適量,晨起空腹喝,每日1次。餘湯加水適量,次日重復煮湯1次。反復煮5~7次。如腹瀉較重,每晚睡前加服1次,3~5天後腹瀉可明顯好轉,堅持服用至痊愈為止,其間可不忌飲食。

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

5、芡實粉粥

食材:芡實粉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粳米煮稀粥,芡實粉加水調成糊,入粳米粥中,攪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適量白糖調味。

芡實粉藥食兼用,富含淀粉,蛋白質,鈣,磷,鐵,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C,粗纖維,胡蘿卜素等.中醫認為芡實味甘性平,入脾,腎,胃經,具有滋補強壯,補中益氣,固腎澀精,補脾止瀉,益腎止渴,開胃進食,助氣培元之功能. 適應癥狀:脾虛久瀉、帶下、腎氣虛、精關不固、遺尿、小便頻數、尿濁等癥。補脾止瀉、益腎止渴、開胃進食、助氣培元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