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腦中風的前兆

1.頭暈:會出現反復眩暈,自覺天旋地轉,幾秒鐘恢復正常。

2.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一般要提高警惕。

3.眼前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幾秒或幾十秒恢復常態。這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於腦血管硬化,導致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字不清。

6.哈欠不斷。

7.精神改變:如嗜睡。

8.流鼻血。

腦中風出現後遺癥原因

一、腦血管的先天性異常 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原因,它包括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多發性小動脈瘤可以多次反復破裂出血。

二、心腦病 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腦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均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栓子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三、動脈粥樣硬化 是中風最主要的病因。70%的中風患者患有動脈硬化。目前醫學界公認高脂血癥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血脂的調節發生障礙,久之使硬化斑塊在血管壁上愈積愈多,使管腔變窄而彎曲,加之與凝血有關的血小板聚集在內膜損傷處,導致血管阻力增加,血流緩慢,最終生成血栓,導致瞭腦血栓形成。

四、風濕性心臟病所引起的腦栓塞 不但發病率高,而且容易復發。 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相伴發生,是中風最主要和最常見的病因。有關資料表明,腦出血患者93%有高血壓病史;腦血栓形成的患者也有86%有高血壓病史。

腦中風怎麼治療

1.急性期

以盡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 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靜脈註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 ①鏈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 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素。②雙香豆素。

(6)擴張血管 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7)其他 本病還可使用高壓氧療法,體外反搏療法和光量子血液療法等。

2.恢復期

繼續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等。

腦中風的的康復訓練方法

1、按摩與被動鍛煉。對早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由傢人對其癱瘓肢體進行按摩,預防肌肉萎縮,對大小關節作屈伸膝、屈伸肘,彎伸手指等被動運動,避免關節僵硬。稍能活動的病人可在他人攙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動,以防止心血管機能減退。

2、循序漸進進行站立和步行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慢跑、日常生活作業,逐步加大強度,為重新恢復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康復組進行6-7周訓練,治療時間一般3次/d,每次約10min,每周5d。訓練強度因人而異,循序漸進。

3、上肢的鍛煉。主要是訓練兩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如自己梳頭、穿衣、解紐扣、打算盤、寫字、洗臉等,以及參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動,逐漸達到日常生活能夠自理。

腦中風的診斷

1.定位診斷 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分析病變的部位,是彌漫性的,還是局限性的?是中樞性的,或是周圍性的?然後再指出病變的具體部位。大腦半球,小腦,腦幹不同部位的病變,表現不同。大腦半球的病變,表現對側面癱、舌癱、肢體偏癱與偏盲;小腦病變主要表現劇烈眩暈,站立不穩,眼球震顫等;腦幹病變臨床表現較復雜,主要為交叉性癱瘓,病灶同側嘴歪、舌斜,對側肢體偏癱,感覺減退。CT檢查可明確病變具體部位。

2.定性診斷 根據發病的經過、病情特點和病變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質,是出血性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兩者治療方法不同,必須辨別清楚。

3.病因診斷 從發病的全過程,結合定位和定性,找出疾病的具體原因。腦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引起。但近年來研究發現,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變和高凝狀態,常導致腦梗塞。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動脈炎等導致腦出血的也不少,這些都必須搞清楚。

腦中風患者的飲食

1. 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烹調時宜多采用清蒸、水煮、涼拌、拷、燒、燉、鹵等方式。

2. 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腦、肝、腰子等) 、肥肉、蟹黃、蝦卵、魚卵等。有血膽固醇過高的人,則每周攝取的蛋黃,以不超過三個為原則。

3. 控制鹽的攝取:攝取過量的鹽份會使人體內的水份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宜多食用新鮮的天然食物,而醃漬食品、臘味食品及調味濃重的罐頭食品等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盡量少吃。

4. 少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類都屬於含咖啡因的飲料,應適可而止。飲用時,應避免添加奶精,並少用糖。

5. 減少食用高普林的食物:減少食用動物內臟、豆類、蘆筍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過高。多喝水,也可以減低尿酸的濃度。

6. 炒菜油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

夏季如何預防腦中風

1.要重視對原發病的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癥是引發腦中風的根源。據統計,90%以上的腦中風患者都有高血壓和高血脂,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重視合理使用降壓藥降血脂藥,多吃些能軟化血管和能降血脂的食物,並科學地安排夏日生活,註意勞逸結合。

2.要避免貪涼。老年人血管多硬化,忽冷忽熱的氣候易發生意外,因此取涼不可過分。使用空調的傢庭,空調不可調得過低,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7℃—8℃為宜,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出入空調室次數不宜過多;使用電扇不可直吹肌體,可將扇葉固定,用其吹墻後返回的微風取涼。老弱者取涼最好還是用手搖扇。

3.要科學飲水防止血液濃縮。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水維持著人體內正常生理功能;水和其他物質構成血液、淋巴液、負責把營養輸送給全身;由水參與的各種消化液能幫助攝取營養;體內代謝物的清除也有賴於水的幫助;水能保持肺泡的濕潤,有利於呼吸;水是全身各關節的潤滑劑,更是神經系統的緩沖劑。盛夏時人常常大汗淋漓,特別是勞動鍛煉之後,體液消耗極多,若不及時補水,血液濃縮、血流變緩、出現血栓,不但易堵住腦部血管,使大腦缺血發生中風,還易堵住冠狀動脈,引發心絞痛。更易引起尿液濃縮影響腎臟對毒素的清除,形成尿路結石。還易使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引起大便幹燥等病癥。因此,老弱者盛夏要註意科學飲水。老年人對體內缺水反應能力低,若到渴急瞭才喝水已為時過晚,應采用“多次少飲”的補水方法。這是因為人的體液是逐漸消耗的,所以一次喝水量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水中毒”,出現胃腸不適、頭暈等癥狀。老弱者活動量較少,體內含水量相對少些,每天補水2500毫升足矣。

4.要註意腦中風前兆。腦中風出現前常會出現一過性視物障礙或失明,突然頭痛頭暈,說話不清,半身發麻,頻頻打哈欠,嗜睡等不正常現象,應高度警惕,立即臥床休息,最好去醫院檢查就醫。

5.註意平時保健。有心血管病的人每天睡醒覺後不可猛然起床,應先在床上稍停幾分鐘再慢慢下床。另據美國醫學研究,經常吃些含鉀多的食物,對動脈血管有保護作用,能有效地預防腦中風。

6.搬運腦中風病人要註意方法。腦中風癥狀一旦明顯,切忌慌亂緊張,應將病人平放在床上,避免頭部晃動。傢若住在樓上,送往醫院搬出時,千萬不能頭朝下,應盡量平穩抬出。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多數神智清醒,盡量安慰病人,使其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