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恐懼癥之後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而且由於在平時生活中不良情緒的持續,也會給傢人、朋友產生不良後果,所以對於恐懼癥最好積極的接受專業的治療,下面我們介紹五種關於恐懼癥的治療方法。

恐懼癥治療方法

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之一、強迫療法

醫生讓你站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或者讓你站在自己很懼怕的異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對你進行強迫治療。

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之二、認知療法

這是一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醫生不斷地告訴你,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你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之三、催眠療法

精神分析師將你催眠,挖掘你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你發病的根源。這種療法時間長,花費也比較大。

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之四、采用芳香療法

用中醫的傳統枕療+芳香療法進行治療、現代相關研究證明芳香療法對心理狀態的調整是很好的、因為藥物的服用有著很多的毒付作用、芳香類的植物氣息在睡眠中使用、溫馨、舒適、長久作用、患者依從性良好。

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之五、情景治療

讓你在一個假想的空間裡,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恐懼癥的場景,不斷練習重復發生癥狀的情節,精神分析師會不斷地鼓勵你面對這種場面,讓你從假想中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

綜上所述,關於上述介紹的“治療恐懼癥的五大方法”希望患者朋友們能夠仔細的閱讀,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爭取早日擺脫恐懼癥的困擾與危害,保持自己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幾種生活中比較罕見的恐懼癥

假人恐懼癥(Automatonophobia)

假人恐懼癥患者害怕腹語術表演,當腹語術表演者把手伸進玩偶並開始講話,會令患者莫名作嘔 。

坐下恐懼癥(Cathisophobia)

患者就是害怕坐下,尖銳的椅子或是患有痔瘡都可能激發此恐懼,也有可能是源於以前在學校被處罰的回憶。

花生醬恐懼癥(Arachibutyrophobia)

此癥患者害怕花生醬滑過嘴裡的觸感。旁觀者可能會覺得:不要吃花生醬不就沒事瞭?但有些小朋友就是會被強迫吃花生醬三明治,以致心理受創。有患者描述自己被迫嘗花生醬的恐怖情景:“我的上顎發癢,不停冒汗,而且身體開始抽搐。”

照鏡恐懼癥(Eisoptrophobia)

患者會害怕照鏡子時不小心和異次元的世界接觸。有些患者明知這種想法很不理性,他們還是會很焦慮。此癥肇因於患者的迷信,他們認為打破鏡子後會招致厄運,也覺得盯著鏡子會進入超自然世界。

餐桌交談恐懼癥(Deipnophobia)

用餐席間的交談讓很多人不知所措,有人為瞭逃避交際而拒絕出席飯局。這似乎是專屬現代人的恐懼癥,因為以前的人們對於餐桌禮儀有較為嚴格的規定,反而讓人能比較專心地用餐。

玩偶恐懼癥(Pediophobia)

玩偶恐懼癥患者並不隻是害怕恐怖的玩偶,所有類型的玩偶都會令他們驚懼。患者會覺得“玩偶以令人不舒服的姿態呈現真實事物”,所以他們也怕機器人和人體模型。“玩偶恐懼”理論由弗洛依德發揚光大,機器人專傢森昌弘更於1970年代提出“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森長弘指出,當擬人化機器人的外表愈近似人類,但未能完全相像時,會讓人產生不愉快的感覺。而機器人逐漸由不像人類到相似的過程中,人對機器人的好感反而會提升。

烹飪恐懼癥(Mageirocophobia)

烹飪恐懼癥(Mageirocophobia)的希臘字源mageirokos意指善於烹飪的人,加上phobia就變成“恐懼很會烹飪的人”。患者會因為看到其他人優異的下廚功夫而自覺不足,以致自己信心全失並且不願意動手煮菜。烹飪恐懼癥患者如果獨自外宿,很可能會飲食不正常。如果你也有害怕烹飪的征狀,建議參考一些簡易的食譜克服恐懼心理。

過馬路恐懼癥(Agyrophobia)

過馬路恐懼癥患者懼怕過馬路、行經高速公路等等需要“穿越”的地方,過馬路恐懼癥患者想必無法久居城市。而這個恐懼癥又有不同的分類,有人害怕通往郊區的寬敞單行道,有人特別害怕過十字路口。馬路恐懼癥通常和怕車子沒有直接的關系,患者就是特別害怕馬路。

婆婆、嶽母恐懼癥(Pentheraphobia)

這大概是前十名奇怪的恐懼癥裡面最普遍的一種,結過婚的人想必都心有戚戚焉。婆婆、嶽母恐懼也是電影或連續劇裡常見的題材。

惡魔恐懼癥

惡魔恐懼癥患者不僅相信惡魔存在,也覺得惡魔會在生活周遭徘徊並試圖傷害自己。患者特征非常明顯,脖子上常掛有大蒜、十字架或者是木樁。

恐懼癥的幾種自我治療方法

恐懼癥使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面對這樣的一種心理疾病我們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來治療嗎?下面小編整理瞭幾種常見的自我治療的方法供大傢參考。

1、自我鏡子技巧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鏡子治療恐懼癥的技巧吧。專傢說,每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站到鏡子前面,看著鏡中自己的眼睛,對自己大聲說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輕松自如地與別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變!”如此反復多遍,要細細地體驗自己內心所發生的變化,感覺一下自己是否相信這句話。

2、放松入靜訓練

最後,放松入靜訓練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朋友擺脫抑鬱癥。現在開始放松,從頭部、頸部、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腳部依次想像變松變軟每天至少一次,通過經常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身體,有助於克服緊張的反應。

3、系統脫敏訓練

治療恐懼癥並不能一步登天的,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步地來戰勝自己的緊張心理。先為自己設立一系列的行為目標,比如說10個自己以往緊張的交際場景,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將其按由易到難的順序來排列。這樣由易到難地去進行一項一項的社交實踐訓練,每一項練到很輕松自如瞭,就可以進入下一項的練習。

4、閱讀偉人傳記

嘗試著看一些名人偉人的傳記,用他們的成長和成功經歷來激勵自己,使自己樹立起願意改變的勇氣和信心,同時,看過這些偉人的事跡後,還能起到偶像的作用,我們可能會潛在地模仿他們的一些積極的思想和行為(比如:海倫·凱勒、林肯、福特、諾貝爾、拿破侖等的傳記)。

5、積極的自我暗示

積極的自我暗示是幫助恐懼癥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後,對自己說20遍“我接納自己,我相信自己!”通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變我們心裡以前對自己的否定觀念,學會悅納自己,培養自己的信心。

強迫恐懼癥與一般的恐懼癥有何差異

強迫恐懼癥,顧名思義,其肯定具有強迫癥和恐懼癥兩種疾病的癥狀。那麼懷疑自己有這一類疾病傾向的人如何對癥狀進行區分和判定呢?強迫恐懼癥與一般的恐懼癥又有何差異呢?

強迫恐懼癥雖然兼具強迫性質和恐懼癥性質,但其最終還是通過恐懼癥的癥狀體現在患者身上。雖然在不考慮儀式行為的條件下,一般的恐懼癥和強迫恐懼癥很相似的,但仔細分析,兩者還是存在差別的。

首先,強迫恐懼癥較多的涉及強迫情緒方面,這種恐懼的內容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因為害怕在某些場合自己會出現強迫,而感到恐懼;而一般的恐懼癥患者則是表現為對具有明確對象的(如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過分地懼怕,如怕狗咬自己就是對動物的恐懼,屬於一般性的恐懼癥。

其次,恐懼癥患者會因為令自己恐懼的事物的出現而發病,但也常常能夠通過回避令自己恐懼的事物來降低焦慮、控制病情;而強迫恐懼癥患者則很難做到這一點。對於強迫恐懼癥病人來說,他們恐懼情緒的源頭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並非外界,所以即使現實中沒有出現令自己恐懼的情況或情況已經結束,他們仍然可能不受控制地自己制造恐懼氛圍或將自己的恐懼情緒延續下去。

總之,強迫恐懼癥與一般的恐懼癥雖然表現上具有相似之處,但本質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根據對癥狀的總結也是可以對病情進行判定的。當然,涉及到疾病的準確診斷和判定對於患者本人來說是困難的,所以還在擔心自己病況的患者還是馬上咨詢專業醫生為妙。

過分害怕打針是恐懼癥的表現

什麼是打針恐懼癥?

打針恐懼癥是恐懼癥的一個特殊類型,表現出害怕打針,如有些人(通常是男性)上醫院一看到註射針,立刻癱軟在地上。這種對打針的恐懼感往往讓人不敢上醫院或看牙醫,甚至影響醫護與病患之間的關系。到1997年,醫學界才將打針恐懼癥歸入精神疾病,患病率為10%,有些甚至會遺傳。

為什麼會害怕打針?

打針恐懼癥最普遍的癥狀之一是看到針管,身體立刻產生一連串反應:恐懼感先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造成心跳變慢,再刺激腦部分泌松弛血管的激素,然後血壓降低,進而昏倒。專傢分析,懼怕打針的原因有一部分來自遺傳,不過主要來自後天的負性經歷,如曾有人被醫生拿著註射針嚇唬過,從此留下陰影,以至於過分的害怕打針。

如何應對害怕打針?臨床中打針恐懼癥的應對措施主要是用止痛貼,但這隻是治標,消除該癥應該從心理上入手。

首先要在兒童期做好預防。作為傢長,一旦發現小孩害怕打針,不要恐嚇或逼迫他們,應該和他們好好溝通,並在他們勇敢挨下一針後,美言獎勵他們一番。有瞭不錯的初體驗,以後就不排斥打針瞭。

對於成人,則可以使用心理療法,如系統脫敏法等,可逐漸消除恐懼的原因,最終達到徹底擺脫害怕的目的。

恐懼心理人人都會有,害怕打針,害怕打雷,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當害怕變得過分、不合理時,就要提高警惕,是不是恐懼癥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