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出現吃飯時老出汗,考慮可能是身體虛弱引起的,可能跟產後身體狀態沒有恢復,以及熬夜休息不足有關的,建議要及早休息,不宜熬夜的。要多喝溫開水,活動不宜過度的,要註意休息,多吃點水果及蔬菜吧,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產後吃飯出汗的原因?如何預防?產後吃飯出汗的註意事項等?請跟我進一步瞭解:

產後吃飯出汗

媽媽在月子期間,不僅尿量增加,並且也會發現汗液排出增加,這是由於產後機體在進行自我調節,屬於正常的分娩後現象,隨著產後天數的增加,也會慢慢好轉。產後出汗多怎麼辦?產後出汗多雖然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媽媽還是要加強自我保健和護理的意識,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產後出汗多,首先要註意防風,以免著涼感冒。其次是要註意衛生,勤換衣服,尤其是內衣,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

一、產後出汗多的日常護理方法:

1、室內溫度不要過高,要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產後媽媽穿蓋要合適,不要穿戴過多,蓋的被子不要過厚,出汗多時用幹軟毛巾隨時擦幹身上的汗水,有條件者每天洗淋浴或用溫熱水擦浴。

二、產後出汗多的食療護理方法:

1、北芪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煎水服,每日1劑。

2、棉花蔸50克,雞蛋2個,吃雞蛋喝湯,每日1次。

3、麻黃根15克,雞蛋2個,吃雞蛋喝湯,每日1次。

4、浮不麥,糯稻根煎水當茶飲。

5、泥鰍魚湯。先將泥鰍魚用溫水洗凈,去腸,用鐵鍋加食油煎至金黃色,加清水350毫升,煮至100~150毫升,加鹽即可飲湯。

6、糯稻根魚粥。先用糯稻根去掉沙泥,放入沙鍋中煮出水600毫升,備用,再用鯽魚一條,洗凈,用鐵鍋煎至金黃色,然後與粳米一起放進沙鍋內,加入已煮好的糯稻根水用慢火煮成粥,調味即可食用。

如上所說,媽媽在產後多汗並非病態,也不是身體虛弱的表現,而是排泄體內多餘水分的方式之一,所以一般無須治療,更不用大補特補,隻要保證產後媽媽不要在出汗時著涼即可。

產後出汗多怎麼辦 如何調理

參蒸嫩雞

材料:人參15克,小母雞1隻,薑、鹽、味精、料酒、清湯、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1、將雞宰殺,洗凈斬成塊,薑切片。

2、將人參用溫水洗凈泥沙,雞塊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3、雞塊和人參一起放入碗中,加清湯、薑片、鹽、味精、料酒、胡椒粉,加蓋,上籠蒸1小時即可。

藥膳功效:人參大補元氣,對產後大汗淋漓、四肢冰涼等癥有很好的療效,小母雞可益氣補血、抗老補虛,因此,這道菜適用於產後大汗、脾虛體弱、營養不良、產後貧血等患者食用。

黃芪牛肉蔬菜湯

材料:黃芪25克,牛肉500克,西紅柿2個,西蘭花150克,馬鈴薯半個,鹽適量。

做法:1、牛肉切大塊,入沸水中氽燙,撈起洗凈,西紅柿洗凈,切塊,西蘭花切小朵洗凈。

2、將備好的牛肉、西紅柿、西蘭花一起放入鍋中,加水至蓋過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開後轉文火繼續煮30分鐘,然後再加入各種調味料即可。

藥膳功效:黃芪益氣補虛、增強體力,能夠調理產後出汗、氣虛衰弱等癥狀,牛肉是益氣補虛、增強體質的佳品,能夠提供必要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虛弱癥狀。

十全大補烏雞湯

材料:當歸、熟地黃、黨參、炒白芍、白術、黃芪、川芎、甘草、肉桂、枸杞、紅棗各10克,烏雞腿1隻,鹽適量。

做法:1、雞腿剁塊,放入沸水氽燙,撈起洗凈,藥材用清水快速沖洗,瀝幹備用。

2、將雞腿和所有藥材一起盛入燉鍋,加7碗水,以大火隔水煮開。

3、轉文火慢燉40分鐘即可,其間,可用食具適當攪拌,使藥材完全入味。

藥膳功效:十全大補湯既補氣又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利尿水腫,調經理帶,消減疲勞,兼顧調理氣血,搭配烏雞燉補,適宜產後坐月子食用,可改善氣血虧虛引起的各種疾病。

人參雞肉粥

材料:山藥100克,人參1根,雞肉120克,大米80克,鹽、雞精、蔥花各適量。

做法:1、山藥洗凈去皮切開,人參洗凈,大米洗凈泡好,雞肉用水清洗幹凈,切片。

2、大米放入鍋中,放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放入山藥、人參,轉中火熬至米粒開花。

3、再下入雞肉,慢火將粥熬至濃稠,加鹽、雞精調味,撒入蔥花即可。

藥膳功效:人參大補元氣,雞肉、山藥均為補氣佳品,三者合用,對產後氣虛自汗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能促進造血功能,適合產後婦女食用。

產後出汗多,正常嗎

分娩後頭幾天,產婦出汗都特別多,尤其在吃飯後、活動後、睡覺時出汗更多,醫學上稱為“褥汗”,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媽媽們不需過分擔心。而產後出汗多的原因,主要是產婦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正在將妊娠期間積聚在體內的水分通過皮膚排出體外,這其實是產後身體恢復,進行自身調節的現象,不屬病態。另外,產婦進食湯湯水水較多,也是出汗多的原因之一。

褥汗一般在產後1~3天較為明顯,於產後1周左右自行好轉。但也有持續時間長的,甚至超過一周仍無好轉。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加強自身護理,註意衛生。產婦穿、蓋要合適,不能捂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過厚;出汗多時用毛巾隨時擦幹,產婦內衣內褲也要及時更換;室溫不宜過高,冬春秋季在16~20℃,夏季在28℃以下為好,要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但最好避免穿堂風,不可冒汗吹風,須防感冒;飲食上避免辛辣致熱的食品,多食富於營養的食物。

產後出汗多真的是因為身體虛弱嗎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後出汗,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調節現象,它其實是產婦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引起的。

我們知道,孕婦在懷孕之後,循環血容量較孕前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為瞭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與此同時,伴隨著激素水平的升高、物質能量代謝的增快,使得大量的水分和鈉鹽滯留下來,以適應妊娠後的母體需要。待孩子出生後,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血容量瞭,而這些血容量將會在產後2-3周才恢復至未孕狀態,瀦留的水分也顯得多餘瞭。因此,人體便會啟動調節機制,將多餘的東西排出去。而人體排泄水分的途徑可以通過泌尿系統從尿道排出,也可以由皮膚表面以出汗的方式排出體外。所以,產婦產褥期的時候不僅尿量增多,而且皮膚汗腺的分泌也比較旺盛,出汗較多,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但是過一段時間,待體內多餘的水分被排泄完後,這種多汗的現象便會逐漸減輕瞭,一般產後1周左右會自行慢慢好轉。

但是民間有一些說法認為,產後多汗是由於生完後身體虛弱造成的,因此要給產婦吃大量的補品。產婦在分娩時由於大量液體排出,是應該要補充一些高熱量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而且產婦在產褥早期多喝湯水也是有利於乳汁分泌的。但是,需要提醒註意的是,進補時最好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循序漸進,進補的量也要適當,特別是產褥早期,在均衡膳食的同時,也要註意清淡飲食,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減少產後並發癥。否則,新媽媽由於剛生完後消化系統還比較弱,一下子進補得太快,容易造成腹痛腹瀉,或是導致乳房過度充盈而引起脹痛甚至並發乳腺炎,而且需要喂奶的新媽媽如果進食的食物一下子太過於豐富油膩,還可能會讓寶寶吃瞭這些奶水後出現胃腸不適等。

還有一些人受到傳統舊觀念的影響,認為產婦不能見風,故月子裡常穿得嚴嚴實實的,不能洗澡、洗頭,房間窗戶也緊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房間也不敢采取降溫措施,致使褥汗大量蒸發。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如果產婦大汗後皮膚不能得到及時清理的話,特別是在炎熱夏季,很容易因此而長痱子,甚至因皮膚感染而引發膿皰疹等。而且產婦如果在高溫環境下穿戴嚴密,出汗散熱又受到影響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體溫中樞調節失常,從而引起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是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一系列中暑的癥狀。

產後婦女應註意哪些

做月子需要註意

、給母嬰提供足夠的氧氣。新鮮的空氣能消除產婦的疲勞和有助於身體康復。

2 、休息:產後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產婦會出現焦慮、疲倦、精神抑鬱、還會影響乳汗的分泌。此外,每天爭取能有 10 個小時的睡眠,睡時要采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

3 、飲食:由於分娩時體力的消耗,再加上腹部肌肉的松馳,所以產後胃腸道蠕動能力較弱,因此產後最初幾天應吃些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要多喝湯類,有助於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哺乳的產婦還要補充含鈣的儀器或者鈣劑。飲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還應適當加餐。

4 、產後的活動:產後 8 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 12 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 24 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 8 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產後體操有助於形體恢復。

5 、清潔與衛生:產婦的個人衛生十分重要,要勤洗澡、勤換內衣,保證皮膚清潔幹燥,如有會陰切開,傷口尚未拆線,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陰,飯後要漱口,按時刷牙,註意口腔衛生。

6 、註意惡露的變化:產後陰道排出的分泌物稱為惡露,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子宮蛻膜和黏液。惡露的顏色由血性逐漸變淺,量也逐漸減少,大約產後 4 個星期至 6 個星期幹凈。

7 、月經的恢復:哺乳者月經會推遲,大約 8 周 -10 周恢復月經驗;有 40% 不哺育的產婦於產後 6—8 周月經來潮;隻有 10%--15% 的哺乳婦女在產後 6 周月經來潮。

8 、產後復查:產後復查的目的是觀察產婦的身體是否恢復正常,接受健康教育和避孕指導,一般在產後 6 周—8 周進行。隻有產後檢查正常瞭,才能恢復工作。

9 、性生活與避孕:產後生殖器恢復到非妊娠狀態大約需要 8 周的時間,所以一般 2 個月後才能有性生活,否則會引起產褥感染,約有 20% 的哺乳者月經未恢復,表現為閉經,但卻可以排卵,甚至妊娠,故仍要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以工具避孕為宜,如陰莖套、宮內節育器等。不哺乳的產婦可以口服避孕藥物,因為復合型避孕藥中領導有雌激素成分,可以抑制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