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腦血栓形成)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中風發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強對全民普及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及先兆癥狀的教育,才會真正獲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腦中風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一級預防

“如果某個體隻存在上述危險因素一種或幾種而沒有腦血管的先兆或表現,我們把其中列為一級預防對象,即積極治療存在的危險因素,同時定期監測其他危險因素的發生並采取針對性措施。

二級預防

個體已存在危險因素且已出現中風先兆如若暫短性腦缺血性發作,給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嚴重腦血管病發生,其為二級預防。

三級預防

對已患中風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療,降低致殘程度,清除或治療危險因素預防其多發為三級預防。所謂早期治療則指病人發病數小時後的急性期的治療,所謂超早期治療是指發病後數小時以內既實施的治療,如對缺血性中風而言,發病後6小時以內即開始溶栓治療,針對性治療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療效果就愈好,病殘程度就有可能愈低。

腦中風也叫腦卒中,它是高血壓的重要合並癥之一,超過60%的腦卒中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研究發現,腦卒中的年復發率高達3-5%,且與動脈血壓水平呈密切的正向相關關系。另一方面,積極的降壓治療可明顯減低腦卒中復發的危險性。循證醫學證據表明,經降壓治療將腦卒中患者的血壓控制到滿意水平後,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有可能降低至與無腦卒中病史患者同等水平。為此,新指南中對該人群的降壓治療同樣提出瞭更高的要求,主張將既往有腦血管病史患者的血壓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甚至更低。

然而,由於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機制與臨床特點,腦卒中急性期的降壓治療應更為謹慎。急性腦卒中時,尤其是發病一周以內,血漿皮質醇和兒茶酚胺水平明顯升高,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腦缺氧、疼痛及精神緊張等,並由此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此時機體本身會對這一系列的變化作出生理反應與調整。如果在這一階段過多的降低血壓,有可能加重腦組織缺血、缺氧,不利於病情恢復甚至引起更為嚴重的後果。因此,除非血壓嚴重升高(超過180/105mmHg),應暫時停用降壓藥物。一般認為,急性腦梗死發病一周以內時,血壓維持在160-180/90-105mmHg之間最為適宜。如血壓嚴重升高,應選用一些作用較弱的降壓藥物,使血壓平穩緩慢的降低。

腦中風的前兆都有哪些

腦中風的前兆都有哪些呢?腦中風這種疾病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腦部的血液循環出現瞭一定的問題導致的,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如果病情嚴重的話,有可能會嚴重的損傷大腦的功能,所以,為瞭避免這些傷害,大傢要瞭解一下疾病的患病征兆。

突然發生眩暈:

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如果患者有高血壓患者,反復出現眩暈,發生腦出血的可能就會比較大。

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或頭痛伴有昏迷,就是因為,對於腦部的保護不夠。人要註意多鍛煉,足夠的鍛煉才是預防腦中風的方法。

突然血壓異常,升高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時,是發生腦出血的先兆,有高血壓的人,更容易患腦中風。每天準時的測量自己的血壓,有助於幫助自己檢查腦中風病變。

為什麼腦中風會導致患者成為植物人呢?其原因在於,中風會導致:面部的麻木,面部感官不靈敏,沒有足夠的神經來維護面部的表情。所以,中風後的人,會有面部表情很差,臉部的肌肉沒有力量,沒有足夠的張力,眼睛也沒有力量,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維持眼睛的張力。

這一切都是血管堵住瞭惹的禍。是否有任何下垂或肌肉張力喪失,也是判斷是不是腦中風的一個標志。

看瞭上面的介紹,大傢對腦中風的前兆應該有所瞭解瞭。對於一些上瞭年紀的老年朋友來說,如果感知能力突然出現瞭問題,經常頭暈目眩的話,就一定要通知傢人,及時的去醫院檢查,因為這是腦中風比較典型的患病前兆,所以,發生瞭這些癥狀必須及時的去醫院。

腦中風的主要危害都有哪些

腦中風的主要危害都有哪些呢?說到腦中風,我想大傢應該都不陌生,這種疾病經常會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這種疾病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一些老年疾病很容易引起腦中風的出現,讓患者備受折磨,受到很多的傷害。可是,腦中風的主要危害都有哪些呢?

腦中風的好發時間多為清晨,這是因為與機體的動脈血壓、血漿中的兒茶酚胺及纖維蛋白抗活性等生理性晝夜變化有關。機體受生物鐘的影響,血壓具有明顯的晝夜波動性,人到夜間入睡後,血壓會自然下降到一定程度,血流速度隨之減慢,這就是清晨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生理病理基礎。人體在早晨2時至6時血液中兒茶酚胺、纖維蛋白抗活性增強,紅細胞壓積及粘變相對增高,血液凝固性增強。夜間睡眠不吃不喝,沒有補充水分,血液濃縮,粘度增大,因此,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腦中風起病急,發展快,致殘率高,早期給予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一旦出現腦中風,不少患者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遺癥,如半身不遂、癱瘓或不省人事等。中風偏癱多見於老年人一,表現為一側上下肢的運動障礙。多數患者初期表現為一側遲緩性癱瘓,即患側肌力、肌張力明顯下降,關節松弛,肢體主動運動受限或喪失。

看瞭上面的介紹,大傢對腦中風的危害應該瞭解瞭。腦中風的出現,其實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有可能會給患者留下一些後遺癥,讓患者的行動出現不便,甚至還有可能會讓患者出現生命危險,為此,我們還是建議大傢可以積極的預防腦中風。

中風服藥的註意事項

中風病急性期如果治療及時,措施得當,經過1-3個月,即可基本痊愈,不留或僅留輕度後遺癥。部分病人死於急性其15天內,而大部分病人都能渡過急性期,進入恢復期。恢復期一般在3-12個月內。也就是說,如果中風病人有半身不遂、言證語不利、口角歪斜等癥狀,經過一年的時間還不能基本恢復,那就是所謂的中風後遺癥瞭,所以,渡過急性期的病人仍需要積極治療一年。那第,是否一年以後就可以不服藥瞭呢?據臨床資料統計,中風病在第一年內復發率是

25-30%,第二年是17-20%,第三年是20-23%,第四年是15-18%,第五年是59%。可見,中風病服藥時間最好能堅持五年,這樣復發率可明顯下降。

堅持長期服中藥

從預防復中風和治療後遺癥角度來講,醫學界無論中醫還是西方醫學都比較一致地推薦以中藥制劑為好。由於中藥煎劑長期服用不太方便,中成藥制劑應運而行,如血栓心脈搏寧、松齡血脈康、復方丹參片、華佗再造丸、大活絡丹等等。但服用這些成藥需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服用,根據病人體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長期服用,必要時還要配合一些調補之品,如益氣、滋陰、溫陽、養血類成藥或口服液。

能夠幫助預防腦中風的食療法

腦卒中(Stroke)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預防中風的飲食原則是:低淀粉、低脂肪、低鹽、高纖維、高礦物質。

●主食以五谷雜糧為主,多吃粗制米面,因為其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每餐務必吃綠色蔬菜,最好能選擇芹菜和韭菜,品種應當多一些,能生吃最好生吃,或者用食物攪拌器打成漿狀,這樣才不會破壞維生素,像我們平常在餐館中都能見到的大拌菜就是既營養又美味的一道菜。

●水果和蔬菜的性質差不多,不過不要多吃,因為水果含糖量高。

●動物性食品和蛋類應限制食用。盡量選擇脂肪含量不高的奶類制品,這類食物膽固醇不高,是較理想的蛋白質來源,海產品中的魚類也是良好的蛋白質食品,魚類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降膽固醇及抗凝血作用。

●適當食用豆類和菌藻類食物。豆類及豆制品都富含蛋白質,並且也有降膽固醇作用。菌類食品包括蘑菇、金針菇、香菇、杏鮑菇、木耳等,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藻類包括海帶、紫菜等,這類食物含的一些物質有抵制紅細胞凝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

●控制食鹽的攝取量。高血壓的產生與過量食鹽有關,而高血壓又是中風的主要誘因之一。成人每天隻需1克左右的鹽既可滿足生理需要,而人們為瞭可口,一般每天要吃8克以上,所以應該慢慢調淡口味,將每日的攝鹽量控制在6克以內。

●預防中風還要忌飲食過飽。腹部飽脹影響心肺功能,還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器官發生病變。

腦中風的並發癥是什麼

1.腦疝

腦血管病患者多數死於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於大量出血,腦中線結構移位或被破壞,全腦水腫,形成腦疝,使腦幹被擠壓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樞所致。

國內報道,腦出血合並腦疝死亡者占44.8%~50.1%,故及時有效地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預防腦疝形成,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措施。而當患者出現下列情況:①頭痛劇烈或極度煩躁不安;②頻繁嘔吐或抽搐;③呼吸及心率變慢,血壓升高;④意識障礙逐漸加重;⑤雙側瞳孔不等大,則提示顱內壓明顯增高,可能有腦疝形成,應積極脫水或手術治療。

2.腦心綜合征

當腦出血病變波及植物神經的高級中樞丘腦下部,導致神經體液障礙時,也常引起心腦功能或器質性改變,稱為腦心綜合征。

腦心綜合征常以兩種形式出現:其一是腦——心卒中,即首先以腦出血起病,而後發生心血管病。其二是腦——心同時卒中,即腦出血和心血管病同時或接近同時發生。但由於癥狀相互掩蓋,常易造成誤診而影響治療。故在搶救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並應認真詢問病史及仔細觀察病人有無心功能不全的表現。若出現胸悶、氣短、紫紺等,肺底部有濕羅音,心音低鈍及心動過速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作心電圖檢查。一旦出現心律紊亂和心電圖改變,在治療腦出血的同時,應按器質性心臟病處理。

3.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

輕型腦出血病人常因不習慣臥位排便,而出現一時性“體位性尿瀦留”及大便幹結。嚴重病人,當病變波及半球運動中樞時,常出現尿頻及膀胱內壓增高。如第三腦室受到刺激,往往會出現直腸活動性增強,導致高度排便亢進,患者便意頻繁,但每次排便量較少。如灰結節受損,可出現不自主排便。若全腦受損,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現二便失禁或尿瀦留。

4.腎功能衰竭及電解質紊亂

腦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語,不能反應主觀感覺,加之癥狀復雜,治療矛盾較多;也常因頻繁嘔吐、發燒、出汗、脫水劑的應用和補液不足而造成失水、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衰竭。有時因缺氧、饑餓、呼吸異常等導致酸中毒,或偶然發生堿中毒。但上述病癥在昏迷或合並感染的情況下,常易被掩蓋而被忽視,使病情日趨加重,故應註意觀察。當發現呼吸加深加快,心動過速,意識障礙加重,血壓下降,尿量減少或無尿,肢體及面部水腫或脫水等現象時,要仔細尋找病因,及時作二氧化碳結合力、非蛋白氮、血氣分析及電解質定量測定等檢查,發現異常時,及時處理。

5.中樞性體溫調節障礙

當腦出血波及到丘腦下部及前部時,散熱機制被破壞,可引起持續性高熱,體溫常達40℃以上,並可伴有無汗、肢冷、心動過速、呼吸增快等癥狀。但白細胞一般多不增高,復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時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溫有效,如不及時處理,數小時可死亡。